初中化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习题
展开(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2.同学们还记得天宫课堂上神奇的小水滴么?在天宫上它展现了自己神奇的力量。那么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改变了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 )
A.MgCl2 B.NaCl C.CaCl2 D.KI
4.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指可燃烧的冰
B.“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C.锰结核中含多种金属元素
D.可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
5.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
6.下列操作中可使海水淡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8.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0.请从以下①O2②H2O③CO2④H2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助呼吸的气体 。
(2)有可燃性的气体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11.空气、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该装置利用的能源为 。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解答】解:A、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故A正确;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不是氯化钠,故B错误;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故C正确;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避免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2.同学们还记得天宫课堂上神奇的小水滴么?在天宫上它展现了自己神奇的力量。那么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改变了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
【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含有的化学物质远多于80种,故A错误;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B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水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 )
A.MgCl2 B.NaCl C.CaCl2 D.KI
【解答】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故选:B。
4.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指可燃烧的冰
B.“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C.锰结核中含多种金属元素
D.可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
【解答】解: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指可燃烧的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晒盐”采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结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锰结核是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海水中铝元素含量很少,不能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
【解答】解:A、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A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是利用风能,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得到粗盐,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很小,所以“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提纯后将氯化镁电解,故C不符合题意;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操作中可使海水淡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解答】解:A、沉淀,能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而净水,不能使盐分沉降,不能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C、吸附,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D、将海水蒸馏,能将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价格高,氢氧化钙的价格低,所以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石灰乳,选项说法错误;
B.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选项说法错误;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铵、碳酸氢钠、水三种物质,还可能含有氯化钠、氨水等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解答】解: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正确;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正确;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沸点不同,错误;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根据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电解MgCl2生成金属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
(2)置换反应。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0.请从以下①O2②H2O③CO2④H2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助呼吸的气体 ① 。
(2)有可燃性的气体 ④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③ 。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 。
【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助呼吸的气体。
(2)氢气具有可燃性,是有可燃性的气体。
(3)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故答案为:
(1)①;
(2)④;
(3)③;
(4)②。
11.空气、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 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该装置利用的能源为 太阳能 。
【解答】解:(1)鱼呼吸需要氧气,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2)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②由图中海水淡化装置,海水受热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得到淡水,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
故答案为:
(1)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2)①C;②太阳能。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海水”制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海水”晒盐,8g,最大为3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海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空,海水中蕴含丰富的资源,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