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cm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0s
2.(2分)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
A.工作人员 B.遥控器 C.无人机 D.地面
3.(2分)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上海市外环以内城区全天实行禁鸣喇叭,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4.(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屏上的皮影 B.日环食
C.水里的“折筷” D.镜中的花瓶
5.(2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6.(2分)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
7.(2分)吉剧是我省特有的戏曲剧种。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锣、鼓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8.(2分)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9.(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
C.“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利用声呐(超声波),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10.(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
B.乙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丁图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其光路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
11.(2分)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理想模型法
B.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转换法
C.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松紧都相同﹣﹣控制变量法
D.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完全相同的蜡烛替代镜前的物﹣﹣理想实验法
12.(2分)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利用录音软件收集到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这些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大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乐声
13.(2分)某同学乘坐观光电梯甲正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发现身旁另一观光电梯乙中的人在向下运动。则观光电梯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向下运动 B.一定静止不动
C.一定向上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4.(2分)如图是我市南塘印象景区的夜景,图中桥洞与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圆的形状。若多日下雨造成水位上涨,则桥洞与其倒影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15.(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2分)古时排萧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箫声是由其竹管内的空气柱 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是为了吹出不同 (填声音的特性)的箫声。
17.(2分)2022年9月5号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对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人们无法提前获取信息是因为地震发出的声波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被困群众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被及时解救,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8.(2分)小米同学使用刻度尺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五次测量,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8.34cm、18.36cm、18.66cm、18.34cm、18.37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被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cm。
19.(2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图中 (填字母)点;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的位置会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20.(2分)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面积表示的是 (填写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做直线运动,第10s末,两车相距 m。
21.(2分)如图1所示,阳光下的树荫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其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如图2所示,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照射到一块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反射光恰好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反射角的度数为 。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22题1分,第23题3分,共4分。
22.(1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3.(3分)如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上方,一束由B发出的光入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
(1)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4.(4分)在一根充满水的近千米的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耳朵贴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能够听到几次响声?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
五、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5.(2分)如图甲所示,使用刻度尺和两把三角尺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被测直径为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s。
26.(6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甲、乙两小组分别使用不同装置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甲小组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内的空气抽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将广口瓶的塞子塞紧,存在漏气现象
(2)如图乙所示,乙小组通过特殊装置A使发声体悬浮于罩内空中,用抽气筒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发现听到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变小,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仍在振动发声。随着不断抽气,小组成员几乎听不到声音了。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可得出结论 ;
(3)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又完成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敲击右侧音叉,看到靠在左侧音叉的小球弹跳起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小明推测,假如把该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选填“会”、“不会”“有可能”)弹起。
27.(6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1)如图所示,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O点,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入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福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3)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
A.减小实验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4)实验结束后,同小组的小福和小榕都想从平面镜中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又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也没有成功,是因为光路是 的。
28.(7分)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最好在较 (选填“亮”、“暗”)的环境下进行该实验,便于观察蜡烛A的像。
(2)本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便于 。
(3)小明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5)如图丁所示,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正”或“倒”)立的 (选填“虚”或“实”)像。
(6)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戊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填“A”或“B”)是反射面。
29.(6分)物理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如图1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如图1中AB段的距离sAB= cm;如果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如图2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它在整个4min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该小汽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
30.(5分)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入射光从介质A射向介质B,得到如下表格。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41.8°
50°
折射角r
0°
15.2°
30.9°
48.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84%
100%
100%
(1)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入射角i=42°时,光线 (选填“能”或“不能”)从介质B中传播出来。
(3)当入射角i≥ °时,折射光消失,反射光会变得更亮,即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像中的图线 (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特点可知,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原因是 。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5分,第32题6分,第33题7分,共18分。
31.(5分)福平铁路通车后,平潭、长乐与福州老城区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对更好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福平铁路由福州南站至平潭站,全长约为88km,G862班次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G862班次列车由福州南站至平潭站的平均行驶速度;
班次
起点站/出发时间
终点站/到站时间
G862
福州南/22:10
平潭/22:40
(2)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约16km,桥头交通标识牌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2.(6分)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地面,求:
(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33.(7分)某次军演需要使用无人机对一列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察。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v声=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多长时间无法拍到列车?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此数值,在165cm=16.5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符合实际;
C、人的头发丝直径接近100μm,一张试卷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01c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6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解答】解:无人机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的过程中,防疫物资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选择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防疫物资与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运动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
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解:A.屏上的皮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环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里的“折筷”,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镜中的花瓶,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解: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过程是对病毒株存活率影响因素的实际验证过程,所以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故选:C。
6.【解答】解:A、读数时,估计值有且只能有一位,多估读几位数字,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
B、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但错误是必须要避免的,故B错误;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错误,而不是造成误差,故C错误;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锣和鼓即使它们发声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但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音色的不同就能分辨出来、
故选:C。
8.【解答】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错误;
B、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
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
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不可能达到光速,故A错误;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太高、次声波的频率太低,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故B错误;
C、声音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跨越障碍物,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障碍物光可能被挡住、或反射、折射等,所以会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说,空气中的声速一定小于光速,故C错误;
D、利用声呐(超声波)可以进行回声定位,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故A错误;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鱼,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光路发生了弯曲,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
故选:D。
11.【解答】解:A.光线实际不存在。利用带箭头的直线描述光的传播特点,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A正确;
B.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采用了转换法,故B正确;
C.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D.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完全相同的蜡烛替代镜前的物,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故选:D。
12.【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振幅是最小的,响度最小,故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次数相同,即甲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响度、音色无关,在温度相同、介质相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丁振动无规律,因此丙为乐音,丁为噪音,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由题知,甲加速上升,乙相对于甲向下运动,则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乙向下运动;乙静止不动;乙向上运动,但速度比甲慢。
故选:D。
14.【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对称的;当水面上升后,水面以上的桥拱不再是半圆形,所以成的像也不是半圆形,只是半圆的一部分,而且水上部分和水中的像是关于水面对称的,因此,B图是正确的。
故选:B。
15.【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先出发,乙后出发,所以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
C、第4s~第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m﹣12m=45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解答】解:演奏时,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同,因而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7.【解答】解: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被困人员敲击物体可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次声波;信息。
18.【解答】解:
由数据知,此刻度尺的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
18.34cm、18.36cm、18.34cm、18.37cm,几个数据的大小非常接近,而18.66cm数据与其他4个数据偏差较大,所以错误;
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18.35cm。
故答案为:1mm;18.35。
19.【解答】解: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其出射点可能为C;
若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出射点会远离法线,即往右移。
故答案为:C;往右移。
20.【解答】解:(1)由甲图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3)由丙图知,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路程,由几何知识看出,经过10s,
则B车移动的路程sB=5m/s×10s=50m,
因为A车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sA=×5m×10=25m,
由于两车同向行驶,所以经过10s,两车相距Δs=sB﹣sA=50m﹣25m=25m。
故答案为:路程;25。
21.【解答】解:(1)晴天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太阳的实像;
(2)当反射光线水平向右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60°=120°,则入射角为:×120°=60°,则反射角是60°;
当反射光线水平向左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30°。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60°或30°。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22题1分,第23题3分,共4分。
22.【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
23.【解答】解:(1)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所以入射角为90°﹣40°=5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50°,
首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4.【解答】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一根充满水的近千米的长钢管,钢传播声音最快,空气最慢,三种介质,钢管、水、空气先后把声音传播到另一端,就会使人听到三次敲击声。
五、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5.【解答】解:
(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硬币圆的左端对准的刻度是3.00cm,右端所对的刻度是5.50cm,所以硬币的直径=5.50cm﹣3.00cm=2.50cm;
(2)乙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9min和10min之间,偏过中线,说明大表盘应该超过30秒;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7.3s,因此秒表读数为9min47.3s=587.3s;
故答案为:2.50;587.3。
26.【解答】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因此导致这种情况的现象为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选C;
(2)用抽气筒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发现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小,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仍在振动发声。随着不断抽气,小组成员几乎听不到声音了。
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始终都能听到声音。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一个音叉靠空气将能量传递到另一个音叉,带动另一个音叉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在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声音传播无介质,小球也就不会弹起。
故答案为:(1)C;(2)响度;推理;真空不能传声;(3)能量;不会。
27.【解答】解:(1)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O点,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纸板B上;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沿ON前后转动纸板F,这样纸板F与ON和E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实验要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故选B;
(4)因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福和小榕都能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
28.【解答】解:(1)实验环境应选放在较暗的地方,这样增加烛焰、像与环境的对比度,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2)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小明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
(5)蜡烛通过玻璃板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将笔尖紧贴镜面A,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笔尖通过B面成像,从而造成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由此可见,B是反射面。
故答案为:(1)暗;(2)确定像的位置;(3)不变;(4)A;(5)正;虚;(6)B。
29.【解答】解:(1)如果斜面的坡度较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会比较快,不利于时间的测量,所以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2)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在A点时刻度尺的读数为80.0cm,在B点的刻度尺读数为40.0cm,则AB间的距离为sAB=80.0cm﹣40.0cm=40.0cm;
若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就会导致记录的时间t偏大,根据v=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t偏大了,就会导致速度v偏小;
(3)由图可知,小汽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小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小汽车的运动路程为s=3240m,时间为t=4min=240s,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13.5m/s。
故答案为:(1)小;时间;(2)40.0;偏小;(3)13.5;变速。
30.【解答】解:(1)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随之增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所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2)发生全反射时,没有折射光线,当入射角i=42°时,发生全反射,光线不能从介质B中传播出来;
(3)由表格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41.8°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b中,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也等于45°,a图象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a反映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若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不能发生全反射。
故答案为:(1)减小;(2)不能;(3)41.8;a;(4)不能;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若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5分,第32题6分,第33题7分,共18分。
31.【解答】解:(1)G862班次列车由福州南站至平潭站运行的时间为:
t=22:40﹣22:10=30min=0.5h,
则G862班次列车由福州南站至平潭站的平均行驶速度为:
v===176km/h;
(2)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可知,汽车通过大桥的最高速度为100km/h,
根据v=可知,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t′===0.16h。
答:(1)G862班次列车由福州南站至平潭站的平均行驶速度是176km/h;
(2)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为0.1h。
32.【解答】解:
(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v1===20m/s;
(2)根据v=可知运动员在后25s下落的高度为:s2=v2t2=8m/s×25s=200m,
所以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h=s1+s2=200m+200m=400m。
答:(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0m/s;
(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400m。
33.【解答】解:(1)列车的速度v车=72km/h=20m/s,
由v=得,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m/s×2s=40m;
(2)由v=得,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2s=680m
则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距离:
s=(s车+s声)=×(40m+680m)=360m。
(3)列车全部在隧道中时,无人机拍不到列车的照片;
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s′=L隧道﹣L车=1600m﹣400m=1200m,
由v=得,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
t′===60s。
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40m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360m;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60s无法拍到列车。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