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第六章水平训练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2第七章水平训练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5第九章水平训练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第十章水平训练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期末水平训练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3期中水平训练课件
展开(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B. 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是5 m/sC.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D. 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 000 N2.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B. 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 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用同样的力向后拉马D. 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3. 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 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C. 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D.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4. 下图所示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 B. 独轮车 C. 起子 D. 扳手
5.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 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6. 如图Z-1所示,小球沿14的圆弧轨道由A向B滑下,如果到达B点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虚线所示的( )A. a B. bC. cD. 小球将静止在B点
7. 图Z-2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个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 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 抛在空中的质量为200 g的皮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它会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g取10 N/kg)9. 重为500 N的铁箱,受到200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铁箱和地面的摩擦是_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摩擦,铁箱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10.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重力G,书对桌面有向下的压力F,桌面对书有向上的支持力N。 则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压力F与____,属于平衡力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均填题中符号)
11.下班高峰期,象棋桥附近路面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如图Z-3所示,汽车B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能够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此时对汽车B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后两空均填“安全带”或“汽车头枕”)12.如图Z-4所示,物体重300 N,动滑轮重20 N(不计摩擦和绳重)。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 m,那么人的拉力是__________N,绳子自由端被人拉下________ m,使用该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13. 如图Z-5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Z-5乙记录了小明乘坐电梯的s-t图像。 则他搭乘垂直电梯时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时受到的支持力;小明随自动扶梯做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小明在垂直电梯内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4. 如图Z-6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设车厢和泥土的总重G=1 0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_______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___N。
三、作图题(共7分)15. (1)(2分)在O点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30°角的1 000 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Z-7中做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Z-1所示。
(2)(2分) 一个小球被绳子拉着挂在天花板上,绳子刚好被拉直,如图Z-8所示,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如答图Z-2所示。
(3)(3分) 如图Z-9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形细木棒放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重力的力臂。如答图Z-3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16. (7分)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等质量木块应该选择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A.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B.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C. 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D. 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Z-10甲所示。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Z-10乙所示。①用方案一实验时,应该拉动木块作_________________运动;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3)应该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除了弹簧测力计,本实验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大小
17. (6分)如图Z-11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 s后停止,位置如图Z-11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2)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推论: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在毛巾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18. (7分)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Z-12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应该将杠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的长短。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左边挂上钩码,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Z-12乙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N。
(3)以弹簧测力计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与力臂的大小来进行测量,得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4)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Z-12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19. (7分)小明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 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求:(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长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 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合多少千米每小时?(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T131开车时间为09:45,到站时间为12:31,运行时间t1=12:31-09:45=166 min;D413开车时间为10:06,到站时间为11:53,运行时间为t2=11:53-10:06=107 min;D413比快T131少运行的时间Δt=t1-t2=166 min-107 min=59 min。(2)由表可知,从镇江到上海的路程s=237 km=2.37×105 m,D413的平均速度 ≈36.9 m/s=132.8 km/h。答:(略)
20. (6分)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Z-13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 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 已知OE=10 m,OC=15 m,CD=10 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 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多少千克,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g取10 N/kg)
解:根据杠杆平衡公式 可得则则解得配重体的质量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有解得最大质量答:(略)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21. (7分)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个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假设同一个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1、3两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制动距离;表中空缺的数据为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________(填“越长”“越短”或“不变”),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_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________,致使停车距离________,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5分)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图Z-14所示的模型。(1)由图丁可以看出它用到了________的相关知识。 其中O是_______,_________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
(2)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塔桥的高度,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拉力F2的__________。 (3)假如让你来设计新的斜拉索式大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拉力?(说出一种方法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新型材料,减小桥的重力(答案不唯一)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过关训练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过关训练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柱,漫反射,蒸发或汽化,小冰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625×10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等效替代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过关训练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过关训练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min,真空不能传声,直线传播,放大镜或平面镜,主光轴,照相机,不垂直,刻度尺,不点燃,投影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中过关训练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中过关训练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传递,8×106,验电器,如答图Z-1所示,如答图Z-2所示,木块移动的距离,质量不同的小球,如答图Z-3所示,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91×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