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909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909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909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
展开第三章《物态变化》
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常用单位摄氏度(℃)
2.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
(2)使用方法:
【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
1.固态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
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
3. 备考重点: 温度和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方法点拨:
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
方法点拨:
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
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
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
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分析:
(1)上述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
(2)“冰火花”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
答:(1)“冰火花”喷在人的皮肤上,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冰火花”喷在人的皮肤上,到消失不见,经历了凝固、升华两种物态变化,物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使人感到凉爽。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命题点
1.烧杯上面纸板的作用及要求(防止加热时水蒸发带走热量,造成实验时间过长;如果加的是厚纸板,会使烧杯内气压升高,从而使沸点提高)。
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气泡的变化(水的气泡在沸腾前先是少量,且下面的大上面的小,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且下面的小上面的大。撤去酒精灯,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 。
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
5.“白气”的形成原因。
6.分析实验数据。
7.绘制沸腾温度—时间图像,并分析图像。
8.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9.沸点及其与气压的关系(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气压越大,水沸点越高)。
实验结论: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种类有关,还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液面上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例5 图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__秒表__。
(2)如表所示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 ℃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__。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温度/℃ | … | 96 | 97 | 98 | 98 | 95 | 98 | 98 | … |
(3)在图像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__熔化__过程。
【问题补充】
(4)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__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__。
1.(2018山东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2.(2018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B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的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3.(2018湖南省衡阳市)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 B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华现象
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
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4.(2018山东淄博)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5.(2018湖南省衡阳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 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
C.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6.(2018湖南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 C )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7.(2018山东聊城)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C )
A. B. C. D.
瀑布结成冰挂 湿衣服晾干 露的形成 树枝上结霜
8.(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B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9.(2018浙江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C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10.(2018湖北咸宁)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D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2018湖北省宜昌市)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12.(2018呼和浩特)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13.(2018湖北荆门)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14.(2018贵州黔三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15.(2018湖南长沙)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16.(2018安徽)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17.(2018广东省)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蒸发(汽化);熔化。
18.(2018桂林市)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放出
19.(2018山东济宁)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放出
20.(2018四川成都)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液化
21.(2018桂林市)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_______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答案】(1)①等量;(2)液体表面积;A;(3)变小;吸热
22.(2018福建B卷)图甲是“探究水沸胯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形成的。
(4)撒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答案】(1)自下而上;(2)92;98; (3)水蒸气液化;(4)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继续吸热。
23.(2018湖北荆门)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a处于 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
【答案】(1)不变;增加;固液共存;(2)升高;(3)28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1信息传递: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1信息传递,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话的组成,通信方式,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波速,分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0电与磁: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0电与磁,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磁现象,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 电磁相互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13内能: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13内能,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改变方式, 比热容的概念, 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