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十四)历史试题(Word版)
展开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二十四)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 家畜驯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地区开始驯养家畜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下列不同地区关于驯养家畜开始的时间,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西亚--美洲--中国 B. 中国--西亚--美洲 C. 美洲--中国--西亚 D. 西亚--中国--美洲
- 《滇南本草》(成书于15世纪)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学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个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 玉米在哥伦布到南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 《滇南本草》与《本草纲目》有很多相同的内容
C. 《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D. 《滇南本草》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材料需谨慎使用
-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
A.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
C. 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 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 如图是山东某处景点的石刻画《孔子周游列国图》。石刻画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
此画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风貌 B. 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战国时期
C. 石刻画再现了耦犁耕作场面 D. 此石刻画雕刻于唐代或以后
- 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 取决于资金保障 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凡转让重要财产,当事人均需订立契约明确财产所有权。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订立契约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商周时期契约出现,汉代以后,但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的事宜,当事人均需订立契约。这说明古代社会( )
A. 经济生活中商业活动十分频繁 B. 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契约关系
C. 经济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 商人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机构坚实的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由此可知,罗斯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 )
A. 推动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D. 实现战后国际的广泛合作
-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 )
A. 物种交流之路 B. 商贸流通之路 C. 文明交流之路 D. 政治交往之路
- 如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徽标。下方的人形代表社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该徽标蕴含的理念是( )
A. 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B. 文化多样化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 可持续发展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
D. 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
- 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A. 农作物种植 B. 聚落的发展 C. 城市的出现 D. 磨制石器的发展
- 宋朝集镇普遍发展。据学者统计,两宋时期见于史载的集镇多达3 600个以上,其中一部分集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宋朝集镇也不用配备一套完整的国家行政系统,政府一般会在镇派驻官方机构,但主要负责收税和消防,镇的日常治理还是有赖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治秩序。这反映了宋朝集镇( )
A. 政治、军事功能为主 B. 经济功能增强 C. 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保护了民间财富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
A. 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 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 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 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 二战后,美国的城市郊区出现了大量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后来,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B. 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C. 房地产企业无序盲目扩张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
- 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医学著作中,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做出一系列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 )
A.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B. 建立“福利国家”
C. 恢复高考,普及义务教育 D. 提出“双百方针”
- 下列两幅图片,主要能够反映( )
A.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绘图技术的进步
C. 食物物种的交流 D. 生产方式的发展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 史实 | 史论 |
A | 新石器遗址中发现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 | 人工育蚕和棉纺织技术出现 |
B | 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 |
C | 《后汉书》记载:“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 水排主要应用于灌溉 |
D | 古罗马的《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 |
A. A B. B C. C D. D
-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
A. 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 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 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 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下列选项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全球秩序的史实包括( )
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②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
③亚投行成立
④世界各国贫富分化缓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列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出现最早的是( )
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 “巨镇水陆冲,弹丸压楚境。人言杂五方,商贾富兼并。”
C.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D.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如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 开凿时间 | 河道走向 | 起止点 |
隋朝运河 | 隋炀帝时 |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 涿郡—余杭 |
元朝运河 | 元世祖时 | 呈南北垂直形状 | 大都—杭州 |
A. 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 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 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 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
A. 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 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C. 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 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 女真人自然崇孝,金政权建立后逐步确立了为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制度,并大力倡导孝道,视“忠臣犹孝子”,忠孝合一。这表明金( )
A. 奉行以孝立国 B. 倡导家国一体
C. 认同中华文化 D. 推行移风易俗
- 李大钊在其《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此语( )
A. 反映了新文化阵营已经分化 B. 顺应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
C. 表明了已经找到救国新途径 D. 彻底否定了义和团反帝运动
- 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这一“西学东渐”现象( )
A. 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 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 D. 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 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 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 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 )
A. 文学价值 B. 艺术价值
C. 史学价值 D. 精神价值
- “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肥沃的大河流域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
A. 人类文明在冲突中发展 B. 古代战争的目的
C. 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 D. 历史形成的残酷性
- 如图是 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 )
A. 大西洋三角贸易 B. 正常的人口流动
C. 美国的对外扩张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二战后,欧洲、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有移民涌入。如图是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据此推测,美国( )
A. 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 B. 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C. 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 D. 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施治、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
--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1) 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
材料二: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放弃农业而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拉丁语的教授死于瘟疫,许多学校放弃拉丁语教学,这提高了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死亡的威胁使追求现世享乐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一些城市采取措施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集中深埋死于黑死病的人;欧洲各地出台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16世纪,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注重公共卫生成了普遍现象。“第一次卫生革命”形成。
--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以争医术为主,后期以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汇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培根的论述为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兴起注入了力量。三百四十余年之后,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别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42年,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不振。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如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
——摘编自张恒涛《中国“四大发明”是外国人“总结”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个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必须史论结合。)
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C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C
26.【答案】C
27.【答案】C
28.【答案】C
29.【答案】A
30.【答案】A
31.【答案】【小题1】西方:理论上重规实证、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临床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治疗。中国: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临床上注重辨证整治和整体性(系统性)治疗。
【小题2】影响:人口死亡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使劳动力减少;促使农业转型,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宗教观念受到冲击,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展;民族语言得到发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努力;推动公共卫生的进步;黑死病加速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小题3】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形成挑战。内容:前期以争医术为主,后期以争医政为主。
影响: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有利于中西医学的融合和中医的现代化;推动近代科学发展。
32.【答案】示例:细节: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历史现象:借用东方科技成就宣扬近代自然科学的力量。
概述: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文艺复兴的深人,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主要表现在天文学等学科领域和科学精神的发展,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哥自尼、伽利略、布鲁诺、培根等人,限于封建教会势力的强大,培根等人借用东方科技成就宣扬近代自然科学的力量。
评价:借用东方科技成就宣扬近代自然科学的力量,促进了欧洲近代科技的兴起;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着封建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加速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化进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十八)历史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十八)历史试题(Word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万,3%降至7,【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七)历史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七)历史试题(Word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十)历史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十)历史试题(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