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折桂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折桂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估测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完整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C.标准篮球的半径约为25cm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2.文学中也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色散 B.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3.进入2022年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袭击全国,大家出门需要戴好口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飞沫传播,飞沫的直径约3微米,3微米相当于( )
A. B. C. D.
4.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透镜的焦距是
A.5cm B.10cm C.15cm D.30cm
5.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是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三棱镜的左侧有一个物体P,若你在三棱镜的右侧观察,则所看到的物体P的像大致在( )
A.A点处 B.B点处 C.C点处 D.D点处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B.测量时操作错误会产生误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D.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7.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关于“粘”的现象,属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现象的是( )
A.软塑料吸盘经挤压后“粘”在玻璃板上 B.风扇叶“粘”有很多尘埃
C.胶带“粘”物体 D.电磁铁通电后“粘”起大头针
8.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路牌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时间与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由图可知( )
A.小鸟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通过路程之比是3:2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倍
D.小鸟和汽车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当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到处的过程中,其所成像逐渐变大
C.实验过程中移动光屏,只要光屏上观察到像就可以直接利用光具座上的刻度尺读取此时物距所对应的像距大小
D.当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左右两侧分别为小、大表盘的局部放大图,则该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
12.如图所示,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s经过的路程。从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60s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 m,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13.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在疫情发生后,医务工作者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即 _____m,其病毒在空气中的运动 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我们进入到学校的教学楼就可以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_____现象。夏天比冬天更易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 _____有关;
(2)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是由纯酒精和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的,其总体积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_____;若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 _____;
(3)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 _____(选填“正”或“负”)电,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 _____性(选填“导电”或“绝缘”),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
14.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只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此时入射角_____(大于/等于/小于)角θ;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增加/减少/不变),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cm.
三、实验题
15.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太短从而较难测量,请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则ab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m。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____(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17.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小华利用桌上A、B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15cm。
(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上;
(2)小明按如图甲所示完成实验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选择的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凸透镜;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小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弯曲度可以调整的水透镜。将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是 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抽水,改变水透镜的弯曲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变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又渐渐变清晰了,说明水透镜在被抽水后,焦距变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了。矫正此“视力”的问题,可佩戴 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8.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翻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记号A、B,测出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气泡长度1cm
倾角
t/s
气泡长度2cm
倾角
t/s
气泡长度4cm
倾角
t/s
实验序号
1
15°
15.8
实验序号
6
15°
22.5
实验序号
11
15°
18.2
2
30°
14.1
7
30°
14.9
12
30°
16.1
3
45°
13.7
8
45°
12.2
13
45°
12.5
4
60°
17.7
9
60°
13.8
14
60°
13.5
5
90°
29.8
10
90°
19.9
15
90°
19.1
(1)实验中,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_____,气泡通过AB段的路程为_____cm。
(2)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设法使管内气泡运动得_____(选填“快”或“慢”)一些。计时的起点位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标记在玻璃管的最下端。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_____。为了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气泡大小的变化关系,小明通过测算作出了三组气泡的速度v与气泡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____(选填“a”、“b”或“c”)描绘的是倾角为45°时气泡运动的规律。
(4)小华换用粗玻璃管后改变气泡大小又做了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四,分析数据可知:大、小气泡在玻璃管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推断小气泡在运动40cm时所需的时间为____s。
表四:
从0点开始运动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00
小气泡运动的时间t/s
0
3.6
_____
10.8
14.4
18.0
大气泡运动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17.0
四、作图题
19.水中有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束,作出经透镜折射并出水面的光路。
20.完成图中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21.平静水面的上方有一只小鸟,水中有条小鱼,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A'点代表小鸟的像,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的实际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小鸟在水面上方的实际位置A(用实心点·表示)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
( )
五、计算题
22.南通沪苏通公铁大桥全长12km,限速100km/h。若甲、乙两辆小汽车(车长忽略不计)都匀速通过大桥,甲车通过大桥用时9min,乙车比甲车晚1min驶上大桥。求:
(1)甲车通过大桥的速度;
(2)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通过大桥的最短时间;
(3)乙车能否以85km/h的速度在大桥上追上甲车,请通过计算进行判断。
23.小红去千岛湖的梅峰岛游玩,如图甲是他乘坐游轮驶向梅峰岛,快到梅峰岛时,他向对面梅峰岛大喊一声,历时2s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求小明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2)假如游轮此时静止在水面上,求他此时离山崖的距离。
(3)若游轮以36km/h的速度正对梅峰岛驶去(如图乙),他在图乙的A位置喊一声,游轮到达B处听到回声,他喊时离悬崖的距离。
六、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扫地机器人的“眼睛”
扫地机器人能自动避开障碍物,像是长了眼睛,它的“眼睛”是什么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机型使用的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测距的原理如图所示,红外发射器以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光束遇到物体被反射,再通过有滤光作用的凸透镜(又叫滤镜)后照射到CCD检测器上的某一位置,该位置不在透镜的主光轴(中心线)上,偏离的距离叫偏移值L。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体离传感器越远,L就越小。在知道了偏移值L、两中心线间距 X以及滤镜的焦距f后,可以计算得到距离D,也就知道物体有多远了。
CCD检测器能将测得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叫做探测器的输出值,输出值与偏移值L成正比,L增大2倍,输出值也增大2倍,当然有例外,当D很小时,L值较大,光点可能超出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即L超过某一值时,输出值会随着L的增大而快速变小,直至变为零;当D很大时, L值又会很小,这时检测器能否分辨得出这个很小的L值成为关键,也就是说CCD的分辨率决定能不能获得足够精确的L值,要检测越远的物体,CCD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所以通常的探测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测量距离D。
红外探测器在使用中有两个性能指标:深色物体检出率和环境光抗干扰能力,因为深色物体会吸收部分光能量,而环境光可能对测量产生干扰,这些是红外传感器的研发方向之一。
(1)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束,遇到物体时,光束会发生 ____ ;而滤镜是 ____ (阻挡/允许)红外线通过。
(2)若某品牌红外探测器:甲探测范围10cm--80cm,乙探测范围20cm--150cm,则 ____ (甲/乙)的CCD检测器分辨率较高。
(3)下列关于红外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滤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 B.物体离得越近越容易探测
C.环境光可能会干扰测量 D.探测的可靠性与物体的颜色无关
(4)文中所述的红外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到物体的距离的关系图像大致为 ____
A. B.
C. D.
(5)某型号扫地机器人呈圆盘形,圆盘的直径是30cm,工作时的行走速度约为3m/min,要清扫一个长4.5m、宽3.3m的空房间,它沿3.3m的宽边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需要 ____ min,要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 ____ min。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30cm左右,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故A符合题意;
B.我国的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演奏一遍的标准时间是46秒。但奏国歌时需演奏三遍,前奏一遍,累计时间为2分零6秒。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篮球的半径约为12cm。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体温约为37℃,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而凿壁偷光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因为,所以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是焦距一半,即焦距是2×15cm=30c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如图,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线向底边偏折了,人眼看到折射光线,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而来的,因此感觉从A点发出的,所以A点是物点的像。光路图如下: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B.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故AB错误;
C.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C正确;
D.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光的折射的普遍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软塑料吸盘经挤压后“粘”在玻璃板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扇叶旋转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因此能“粘”有很多尘埃,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胶带能“粘”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因此能“粘”起大头针,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
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设AB之间的距离为s,小鸟的速度是v1,汽车的速度是v2;由于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度飞回A,则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小鸟返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中
①
对于汽车来说
②
依据题意有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
小鸟的飞行速度是汽车行驶速度的3倍,故A不符合题意;
B.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时小鸟与汽车所用的时间相同,它们通过路程之比
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通过的总路程
s2'=v2t2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
倍,故C符合题意;
D.小鸟和汽车做匀速运动,在0~t2时间内小鸟的路程为
汽车的路程为
故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当物距和像距相等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
解得焦距为,故A错误;
B.当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到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小,但物距始终大于一倍焦距,所以其所成像逐渐变大,故B正确;
C.实验过程中移动光屏,只有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时,才可以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故C错误;
D.当时,物距等于焦距,在光屏上不能得到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11. B 2.80 337.5
【详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所以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精确。
[2]B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
L=2.80cm
[3]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读作5min,且指针超过5.5min,所以大盘读数超过30s,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则大盘指针读数为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合337.5s。
12.
【详解】[1][2]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s经过的路程,由图像乙可知,小明做加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小明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
小明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
从出发到60s间内他通过的路程为
在时间内的总路程为
在时间内平均速度是
13. 1×10-7 不是 扩散 温度 小于 间隙 斥力 负 绝缘
【详解】(1)[1][2][3][4]因为,故
一般分子的直径在,因此病毒在空气中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味道消毒液的味道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味道消毒液味道,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扩散快,因此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5][6][7]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纯酒精和蒸馏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3)[8][9]电子带负电,故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导致负电多,所以熔喷布带负电,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绝缘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
14. 等于 增加 大于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要使B点的光移到C处,分析水槽内的水量的变化,若BC间距离为3m,由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详解】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到B点位置,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从图中可知入射角和角θ是对顶角,两个角大小相等;要使B处的光点移到C处,如图所示:
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2cm,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OD与△CEB相似,EB<OD,所以BC<DB,已知BC=3cm,DB>3cm,DB等于水面高度的变化量,所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大于3cm.
15. A 增加下落的高度 变速 0.5
【详解】(1)[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A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乙B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A的位置释放。
(2)[2]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
(3)[3]由图示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纸锥的路程越来越大,并不相等,因此纸锥做变速直线运动。
[4]由a到b纸锥的运动时间
ab间的距离
16. 10 80 不会 小于 粗细
【详解】第一空.由实验2数据可知,发光体高4cm,像高4cm物像大小相等,说明此时物距u=2f=20cm,则焦距f=10cm;
第二空.由第1次试验可知,当物距u=30cm时,像距v=15cm,第3次实验时,物距u=15cm,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知,此时像距v=30cm,故应将光屏移到光具座80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第三空.用手指尖触碰到凸透镜,会遮挡部分光线使像变暗你,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第四空.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此时物距u=50cm30cm,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比第一次实验所成实像小,即小于2cm,
第五空.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较近时,瓶子成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逐渐远离时,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此时的铅笔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像的粗细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17. 主光轴 A 上 缩小 大 凸
【详解】(1)[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同一高度,即烛焰和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2]此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实像,据图能看出,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在光屏上应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此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故30cm>2f,即15cm>f,所以小明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3]蜡烛越来越短,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为了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移动;
(4)[4]由图可知,此时u>v,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6]用注射器抽水,光屏上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把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的像又渐渐变清晰了,说明水透镜在被抽水后的会聚能力减弱,焦距变大了,像成在了光屏的后方,这是远视眼的原理,为了使像提前会聚,应该配戴凸透镜。
18. 量角器 80.0 慢 不能 见解析 c 7.2
【详解】(1)[1][2]实验中,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量角器,气泡通过AB段的路程为
100.0cm-20.0cm=80.0cm
(2)[3][4]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时间,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因为气泡刚开始运动是变速的,所以零刻度线不在最下方。
(3)[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当夹角为45度时,气泡运动的速度最大。
[6]观察表中数据,当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时,随着气泡变大,气泡上升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c图像符合变化规律。
(4)[7]大、小气泡在玻璃管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气泡在运动40cm时所需的时间为
19.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凸透镜焦点,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射向水面时会发生折射,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根据折射角大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0.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1)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详解】(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由此可以画出其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1.
【详解】小鸟以水面成像,A′点代表小鸟的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鸟的像A'与小鸟关于水面对称,由此作出小鸟的实际位置;水中鱼反射的光由水进入空气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鱼的像,看到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水中的像重合,即A'为B的像点,故连接A'C,与水面的交点O,连接B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1)80 km/h;(2)0.12 h;(3)不能
【详解】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出甲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
(2)根据 可知,轿车通过大桥全程至少需要的时间:
(3)甲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9min,那么乙通过大桥所用时间
t′=9min-1min=8min
甲车通过大桥时乙车行驶的路程
因此乙车不能追上甲车。
答:(1)甲车通过大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0 km/h;
(2)甲车通过大桥全程至少需要0.12 h;
(3)乙车不能以85km/h的速度在大桥上追上甲车。
23.(1)680m;(2)340m;(3)350m
【详解】解:(1)由可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2)因为声音传播到崖壁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所以声音传播到崖壁的时间
由得,游轮到梅峰岛的距离
s′=vt′=340m/s×1s=340m
(3)游轮的速度
v1=36km/h=10m/s
由得,游轮在2s内行驶的路程
s1=v1t=10m/s×2s=20m
由题意可知,他喊时离梅峰岛的距离
答:(1)小明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680m。
(2)假如游轮此时静止在水面上,求他此时离山崖的距离为340m。
(3)他喊时离梅峰岛为350m。
24. 反射 允许 乙 C C 1 16.4(15-17之间均视为正确)
【详解】(1)[1][2]根据短文知道,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束,遇到物体时,光束会发生发射;而滤镜是允许红外线通过;
(2)[3]根据短文知道,“要检测越远的物体,CCD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由于乙的探测范围大于甲的探测范围,所以,乙的CCD检测器分辨率较高;
(3)[4]由于红外探测器在使用中有两个性能指标是:深色物体检出率和环境光抗干扰能力,故C符合题意;
(4)[5]根据短文知道,偏离的距离叫偏移值L,物体离传感器越远,L就越小;又因为输出值与偏移值L成正比,所以,输出值与物体离传感器成反比,故C符合题意;
(5)[6]因为圆盘的直径是30cm,所以,沿3.3m的宽边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通过的距离是:
s=3.3m-0.3m=3m,
由知道,从一侧走到另一侧需要的时间是:
;
[7]由于空房间长4.5m,共沿3.3m的宽边行走的次数是:
(次),
沿3.3m的宽边行走的总时间是:
每次由沿3.3m的宽边拐到沿4.5m的长边所用的时间是:
故要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折桂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折桂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