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快过年了,小凤随妈妈前往超市购买了一箱质量为 5kg 的鸡蛋,并进行了下列估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一个鸡蛋的直径约为 6dm B.箱内约有 90 个鸡蛋
C.一个鸡蛋重约为 0.5N D.鲜鸡蛋的密度约为 1.1g/cm3
2.如图所示,轻轨佛图关段大面积的美人梅盛开,列车穿行在花海中,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游客选择用航拍无人机在轻轨线路周围抓拍美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轨道旁种树,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B.无人机起飞时的“嗡嗡”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从四面八方都能看见花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D.列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3.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皮影艺术剧院紧扣冬奥题材,精彩呈现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情境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 剧院水中的“倒影” B. 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cm
D.实验中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5.如图所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若所有的外力消失,他将停止运动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的作用
D.推出的冰球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冰球对冰面的压力是由于冰球的弹性形变产生的
6.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小
B.鉴别物质,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
C.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D.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
7.2022年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金牌。如图所示,当她静止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谷爱凌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18N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当拉力为10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当拉力为18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6N
C.当拉力为22N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8N
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8N,长木板B才会匀速运动
二、填空题
9.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发现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2011年9月2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其发现了“超光速中微子”,如果这一发现被证实,就有可能颠覆_______提出的相结论。
10.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时产生的声音人听不到,而一些动物却能听到,原因是地震产生的是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1.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如图所示),这说明力是_______(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此时细线突然断开且橡皮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______运动。
13.某中药感冒冲剂说明书如下:【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儿童一天 60mg/kg(1 kg体重的服药量为60mg),分两次服用。【规格】0.3g/袋×12 袋。请你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算算,一个质量是20kg 的小朋友,每次的用量是______袋。每次冲药的温水体积是100mL,每次冲泡的药水总质量是______g。
三、作图题
14.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15.如图,物体 A 在斜面 B 上保持静止,请画出A 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
16.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凤和小鸣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当入射角为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为了清晰的显示光路,纸板表面应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小鸣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 O 点,测出入射角 i 与反射角 r 的度数都为 30°,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小凤却认为这样不够严谨,你认为小凤的理由是_______。
(2)如图乙,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图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利用这个凸透镜在图乙装置中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将蜡烛与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位置后,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小山在一次实验中用“F”光源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爱动手实验的小山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了一个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18.小凤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时,应让弹簧测力计拉着A 物体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
(2)由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鸣设计了如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小鸣发现:当F 为 3N 时,木块A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 B 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 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19.小苏在学校花坛捡了一小石块(会吸水),准备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是她和同学们用量程为 200g 的托盘天平和一个质量为 10g 的烧杯来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装置,假设石块吸水前后体积不变,。
(1)她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调节天平平衡后才发现游码未归零。小苏将游码重新归零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
(2)托盘天平调平后,小苏开始实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90g,如图甲;
②将石块轻轻放入烧杯的水中,过较长一段时间,待液面最终静止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 a,测出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 140g(细线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如图乙;
③从烧杯中取出石块,擦干石块表面的水后,测出此时石块的质量为 55g;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 83g,如图丙;
⑤向烧杯加水到标记 a 处,如图丁。测量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砝码和游码如图戊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同小组成员小芳提议仅使用丙和丁两幅图中的数据就能计算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这样测得的石块体积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受影响”);
(4)大家经过讨论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知,石块的体积为______ cm3,密度为______kg/m3。
五、计算题
20.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的拉力是600N,若地面上放着一质量是45kg的木箱,求:()
(1)能否用这根绳子把木箱提起来?
(2)若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只有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则这根绳子在月球上最多提起质量是多少kg的物体?
2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的速度行驶,紧接着以一定的速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若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在模拟公路行驶的速度。
22.底面积50cm2、高12cm的平底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液面高度为10cm(如图甲)。现将一个质量为1.17kg的金属球投入杯中,小球沉底后,发现有水溢出杯口,待液面稳定后将玻璃杯外壁的水擦干再平稳地放在电子秤上,测其质量如图乙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已知:水的密度,平底玻璃杯的质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计)
(1)甲图中水的质量;
(2)溢出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密度。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一个鸡蛋的直径约为6cm,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一箱质量为 5kg 的鸡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所以,鸡蛋的数量约为个,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根据可知,一个鸡蛋重约为0.5N,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水的密度是,鸡蛋密度和水差不多,所以,鲜鸡蛋的密度约为1.1g/cm³,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道路两边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嗡嗡声是由无人机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我们从四面八方都能看见花是发生了漫反射;故C错误;
D.当列车向前运动时列车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皮影戏利用了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就会被挡住,从而形成一片相对较暗的区域,这也就是影子;剧院水中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对着镜子画脸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中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为1mm,分度值是1mm,故A错误;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
C.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线圈总长度是
18.90cm-15.00cm=3.90cm
故C错误;
D.铜丝的直径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为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图中实验运用累积法,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速度大小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所以不是受到惯性,故C错误;
D.冰球对冰面的压力是由于冰球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冰面产生的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根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公式可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所以,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因此,只需测出它的密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要准确的鉴别它们,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根据公式可知,一只气球内,气体质量是固定不变的,但受热膨胀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即相同体积的煤气的质量不同,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之和)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谷爱凌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大小不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说明木板B开始向左运动,当拉力为10N时,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块A与木板B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N,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水平拉力为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说明木板B刚要开始运动,此时木板B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2N;当拉力为18N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木板B做匀速运动,对B分析得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
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6N,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拉力为22N时,木板B开始做加速运动,但木板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也不会变,仍然是12N,故错误,符合题意;
D.若A的质量增加,则A对B的压力增加,也变大,所以水平拉力要大于18N长木板B才会匀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牛顿 爱因斯坦
【详解】[1][2]建立了以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体系的物理学家是牛顿,提出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
10. 次声波 振动
【详解】[1]地震时,常常伴随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是人听不到的声,但一些动物却能听到。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振动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1. 虚 小于
【详解】[1][2]因放大镜成像时,须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焦距为10cm,物距要小于10cm,此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 改变 匀速直线
【详解】[1]因为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在线拉力作用下,橡皮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橡皮是运动的,细线断开时,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橡皮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3. 2 100.6
【详解】[1]一个质量是20kg的小孩,一天的服药量为
质量为1.2g药需要的袋数
由于是分2次服用,所以每次的用量是2袋。
[2]每次的用量是2袋的质量
由得,每次冲药的温水的质量为
每次冲泡的药水总质量是
14.
【详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用虚线连接、,为物体A 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5.
【详解】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即为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16. 0° 粗糙 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不变 C
【详解】(1)[1]当入射光线垂直照到反射点时,即入射角为0°,此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是0°,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应选择表面粗糙的纸板,使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这样实验者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清实验的情景。
[3]只做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实验不够严谨,应该要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2)[4]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但能代替平面镜成像,还可以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不管蜡烛 A 怎么移动,蜡烛 A 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6]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小猫关于镜面对称,因为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右移一段距离,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10.0 上 放大 投影仪 近视
【详解】(1)[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的位置就是焦点的位置。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①[2]图乙装置中进行以下操作,因为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上下颠倒。如果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蜡烛向上调节。
②[3]将蜡烛与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位置后,此时物距为
物距小于20cm,即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4]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不能接受到,所以成倒立放大实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
③[5]小山在一次实验中用“F”光源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爱动手实验的小山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了一个透镜,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像距变大,小山应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爱动手实验的小山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了一个近视眼镜。
18. 匀速直线 甲、丙 压力 不需要 1.8
【详解】(1)[1]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2][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由甲、丙两图对比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个条件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由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知,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5]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并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三力平衡可知
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19. 水平 左 105 偏大 20
【详解】(1)[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要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在游码归零之后,天平的右端下沉,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
(2)[3]由图戊可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3)[4]如果用图丙、图丁计算石块的体积,由于从水中取走石块时,石块表面粘有水,导致补充的水变多,算出的石块的体积偏大。
(4)[5][6]由图甲图乙可知,石块的质量为
在③中从烧杯的水中取出石块后,轻轻擦干石块表面的水后,测出此时石块的质量为55 g,石块吸收水的质量为
图丁相对于图甲来说,补充的水的质量为
所以,与石块相等体积的水的质量为
则石块的体积为
石块的密度为
20.(1)能;(2)360kg
【详解】解:(1)能,理由如下:地球上45kg重物所受重力是
由于这根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所以,在地球上能用它提起45kg的重物;
(2)根据题意可得,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的(),由于在月球上,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为600N,在月球上能用它提起的最大质量为
答:(1)能用这根绳子把木箱提起来;
(2)这根绳子在月球上最多提起质量是360kg的物体。
21.(1)3600 m;(2)20m/s
【详解】(1)模拟山路,已知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根据题意已知,全程的长度为
则小车行驶的时间为
第二段模拟公路=1000m,经过的时间为
第二段模拟公路的速度为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3600m;
(2)汽车在在模拟公路行驶的速度为20m/s。
22.(1)0.5kg;(2)5×10-5m3;(3)7.8×103kg/m3
【详解】解:(1)图甲中水的体积
V水=Sh=50cm2×10cm=500cm3=5×10-4m3
图甲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5×10-4m3=0.5kg
(2)由图乙可知水和金属球的质量为1.62kg,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m水+m球-m总=0.5kg+1.17kg-1.62kg=0.05kg
溢出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的密度
答:(1)甲图中水的质量为0.5kg;
(2)溢出水的体积为5×10-5m3;
(3)金属球的密度7.8×103kg/m3。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集团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集团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2×105J,1×103J/】,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