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word版)
展开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地 理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二道大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3.保持试卷整洁。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021年5月26日10时,月亮运行到距离地球的最近点,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月亮,当天19时14分,发生月全食。读图1“月全食形成示意”完成1~2小题。
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卫星 B.恒星、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行星 D.恒星、卫星、行星
2.图示天体
A.均位于地月系 B.均位于太阳系
C.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
图2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松花湖的形成 D.风的形成
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5~6题。
5.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6.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A.温热的森林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温热的草原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读图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完成7~9题。
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
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8.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9.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
生的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
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读图4,完成10~11题。
10.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的海域污染 D.潮汐能与海啸能来源相同
11.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旅游观光 ④滩涂养殖 ⑤海上冲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读图5“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13.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①层随海拔升高,气压下降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图6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吉林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6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太阳长波辐射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表示地面辐射
15.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强① B.削弱② C.增强③ D.削弱④
图7为2021年11月29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 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7. 图中丁地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读图8“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完成18~19小题。
18. 关于图中高空等压面及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若该热力环流表示海陆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的是甲地 B.乙地多为晴朗天气
C.若甲为陆地,此时为白天 D.若甲为陆地,此时为夜晚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表,回答20~21题。
| 降水% | 蒸发% | 地面径流% | 地下径流% |
建城前 | 100 | 40 | 10 | 50 |
建城后 | 100 | 25 | 43 | 32 |
20.城市建设导致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1.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吉林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据此完成22~23题。
22.吉林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A.风力强劲 B.旱情严重
C.寒冷干燥 D.土壤盐碱化
23.导致吉林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读图9“土壤剖面示意”,完成24~25题。
24.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
25.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10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2分)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试分析原因。(2分)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海水盐度不同,分析其原因。(2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 中央气象台2018年7月11日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第9号台风“灿鸿”(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11日下午4点4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
(1)要完成台风“灿鸿”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哪些?(4分)
(2)7月12日,某渔船在海上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渔民发出求救信号,浙江海事局营救时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确定渔民的位置? (2分)
(3)“灿鸿”在浙江沿海登陆后,分别说出等高线图中甲、乙两地受台风影响易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并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8分)
甲地: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举出第(1)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2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 道路 (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材料二 图12甲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12乙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与小区温度上升幅度的关系,并分析原因。(4分)
(2)城区气温上升值越高,说明该区域热岛强度越大。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及其原因。(4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4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16年7月,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图13),在贵州省的平塘县大窝凼建成。大窝凼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1)描述“中国天眼”所在的大窝凼的地形特点。(4分)
(2)从建设和排水角度,分析“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优势。(6分)
命题、校对:高一地理命题组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地 理 答 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A | B | C | D | B | A | D | B | C | B | B | A | C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B | B | D | C | D | D | A | C | D | D | B |
|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蒸发量 (2)赤道海域降水丰富
(3)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27.【答案】
(1)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 )
(3)甲地:滑坡 理由: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陡),易发生滑坡;
乙地:洪涝 理由: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合理即可)。
28.【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
(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29.【答案】
(1)喀斯特地貌,中间为洼地(漏斗、溶斗),周围峰丛环绕。
(2)洼地地形,适合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洼地底部与地下暗河相连,利于排水。(工程量、施工难度、建设成本,排水等方面,合理即可)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右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 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试卷整洁,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