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十类 写景—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967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十类 写景—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967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十类 写景—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十类 写景—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5页。
第十类 写景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内容 首联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颔联与颈联描写莺燕初至的动态画面和花草向荣的景象。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主旨 通过描绘西湖的秀美景色,表现自身愉悦的心情,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手法 寓情于景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写出浓郁的春意,并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使得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清新秀的春色的喜爱。 练一练1.乱花渐欲迷人眼, 。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选择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来展开描写,突出早春的生机盎然。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于愉悦之情外还流露出一丝对这春景终会消逝而产生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内容 首联写游于农家,受到热情款待;颔联写游于村野山峦,乐趣无穷;颈联写游观农人春社之乐;尾联表示期待来日再游。主旨 诗歌描绘了山西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情风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和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手法 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游”字展开,层次分明,一线串珠。语言朴实自然,明白如话,带有哲理,给人启发和思考。 练一练1.莫笑农家腊酒浑, 。 2. ,衣冠简朴古风存。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的农村自然风光,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4.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内容 词之上片交错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主要描写眼前景物,重在伤今。主旨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但更多的是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眷恋、怅惘、悲伤、无奈掺杂其中,百感交集,此外又暗含怀人之意。手法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象简单,经词人稍加组合,使得全词意蕴深沉;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练一练1. ,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 3.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和伤感。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内容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大雁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塞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主旨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失意、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手法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画面奇丽壮美,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叙事精练简洁。 练一练1.《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名句是“ , ”。 2.《使至塞上》中“ ,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整首诗意境雄浑,境界阔大,虽然寄予诗人被排挤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但是主要表现得还是诗人的豁达情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八类 贬谪—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五类 战争—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一类 爱情—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