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生物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同步练习(1) 试卷 0 次下载
-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同步练习(1) 试卷 0 次下载
- 2.2 细胞中的无机物 同步练习(1) 试卷 0 次下载
-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1) 试卷 0 次下载
- 2.4.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练习(1)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 走近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 走近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12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x、12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练习
1. 使用显微镜时,视野中的有一小虫不断向右上方游动,为了保持小虫位于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2.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3.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通光孔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5.如图所示:甲图中有目镜、物镜、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6.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是真核细胞
B. 是活细胞
C. 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D. 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7. 在显微镜视野中可见一列细胞共64个,现将10X物镜转换为40X物镜,则视野中可见细胞数目为( )
A、32 B、16 C、8 D、4
8.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反光镜
B. 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C.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调节光圈
9.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
B. 整个视野变暗
C.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被异物污染
1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 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 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 未换目镜
11.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
D. 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12.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B. 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
C. 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物镜上
D. 移动装片时需向右方移动
13.关于“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
B. 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 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 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
14.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⑤④
15.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 它们都有染色体
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16.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和d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 a属于原核生物,b、c属于真核生物,d属于病毒
胞结构,只能寄生不能独立生存,不能独立繁殖和代谢,C不正确。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ARS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植物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D. 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18.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 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19.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A. ②⑤⑥①
B. ①⑤④⑥
C. 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⑥
20.下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 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C. 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 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21.图中1代表H7N9、2代表乳酸菌、3代表酵母菌、4代表原生动物,那么能正确反映真核、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22.下列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
A. 大肠杆菌和蓝藻
B. 蓝藻和流感病毒
C. 乳酸菌和酵母菌
D. 青霉和烟草花叶病毒
2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决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哪种特性与你的决定无关(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4.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A. 真核生物
B. 异养生物
C. 无核膜的生物
D. 有线粒体的生物
25.下列生物的细胞中,均不具有核膜的是( )
A. 鱼和鲸
B. 玉米和棉花
C. 细菌、蓝藻和支原体
D. 蘑菇、木耳和酵母菌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B. 衣藻和蓝球藻、念珠藻一样,都是蓝藻的一种
C. 低等植物、低等动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D. 有的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7.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颤藻、念珠藻、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乳酸菌、流感病毒
28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________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