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001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001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001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
(一模)
一、选一选(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是符合标题要求的)
1. 若( ),则( )内的数为( )
A. B. C. D.
2. 将数字21 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 )
A. 0.216×105 B. 21.6×103 C. 2.16×103 D. 2.16×104
3.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可能是( )
A 点E B. 点F C. 点P D. 点Q
7. 一组数据:1,3,3,5,若添加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8. 计算:1252-50×125+252=( )
A. 100 B. 150 C. 10000 D. 22500
9. 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施行“正负术”的方法,图(1)表示的是计算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 )
A. B. C. D.
10. 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B的读数分别为86°、30°,则∠ACB的大小为( )
A. 15 B. 28 C. 29 D. 34
11. 已知二元方程组,如果用加减法消去n,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①×4+②×5 B. ①×5+②×4 C. ①×5﹣②×4 D. ①×4﹣②×5
12. 如图,长为8cm的橡皮筋放置在x轴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向上拉升3cm至D点,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13. 九年级先生去距学校10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先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 min后,其余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先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先生的速度.设骑车先生的速度为x km/h,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常数m<1
B.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 若A(﹣1,h),B(2,k)在图象上,则h<k
D. 若P(﹣x,y)在图象上,则P′(x,﹣y)也在图象上
15.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BDEF是菱形,其中∠E=60°,将菱形BD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甲、乙两位同窗发如今此旋转过程中,有如下结论:
甲:线段AF与线段CD的长度总相等;
乙:直线AF和直线CD所夹的锐角的度数不变;
那么,你认为( )
A. 甲、乙都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对乙不对 D. 甲、乙都不对
16. 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如图(1)所示,设S△DPB=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Q点的坐标是( )
A (4,4) B. (4,3) C. (4,6) D. (4,12)
二、填 空 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0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4分,每空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7. 已知|a-1|=2,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 B,C 为圆心,以大于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 M,N;②作直线 MN 交 AB 于点 D,连接 CD.若 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 )
A. 90° B. 95° C. 105° D. 110°
19.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挪动:次将点A向左挪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2次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3次将点向左挪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按照这种规律挪动下去,则第2017次挪动到点时,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_______.
三、解 答 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阐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 请你阅读小明和小红两名同窗的解题过程,并回答所提出的成绩.
计算:
问:小明在第 步开始出错,小红在第 步开始出错(写出序号即可);请你给出正确解答过程.
21. 如图,已知∠MON=25°,矩形ABCD的边BC在OM上,对角线AC⊥ON.
(1)求∠ACD度数;
(2)当AC=5时,求AD的长.(参考数据:sin25°=0.42;cos25°=0.91;tan25°=0.47,结果到0.1)
22. 垫球是排球队常规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图表中的数据是甲、乙、丙三人每人十次垫球测试的成绩.测试规则为连续接球10个,每垫球到位1个记1分.
(1)写出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的众数为_________;运动员乙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_________;运动员丙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_________;
(2)经计算三人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0.8、S乙2=0.4、S丙2=0.8,请综合分析,在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位垫球成绩且较为波动的接球能手作为人,你认为选谁更合适?为什么?
(3)甲、乙、丙三人互相之间进行垫球练习,每个人的球都等可能的传给其他两人,球从甲手中传出,第三轮结束时球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多少?(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23. 某校预备组织师生共60人,从甲地乘动车前往乙地参加夏令营,动车票价格如表所示:(教师按成人票价购买,先生按先生票价购买).
若师生均购买二等座票,则共需1020元.
(1)参加的教师和先生各有多少人?
(2)由于部分教师需延迟前往做预备工作,这部分教师均购买一等座票,后续前往的教师和先生均购买二等座票.设延迟前往的教师有x人,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为y元.
①求y关于x函数关系式;
②若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不多于1030元,则延迟前往的教师最多只能多少人?
24. 如图①,△ABC中,AC=BC,∠A=30°,点D在AB边上且∠ADC=45°.
(1)求∠BCD的度数;
(2)将图①中的△BCD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BC′D′.当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如图②所示,连接C′C并延伸交AB于点E.
①求∠C′CB的度数;
②求证:△C′BD′≌△CAE.
25. 如图,抛物线l:y=﹣x2+bx+c(b,c为常数),其顶点E在正方形ABCD内或边上,已知点A(1,2),B(1,1),C(2,1).
(1)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
(2)若l点B,C,求l的解析式;
(3)设l与x轴交于点M,N,当l的顶点E与点D重合时,求线段MN的值;当顶点E在正方形ABCD内或边上时,直接写出线段MN的取值范围 ;
(4)若l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直接写出一切符合条件的c的值 .
26. 平面上,Rt△ABC与直径为CE的半圆O如图1摆放,∠B=90°,AC=2CE=m,BC=n,半圆O交BC边于点D,将半圆O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点D随半圆O旋转且∠ECD一直等于∠ACB,旋转角记为α(0°≤α≤180°)
(1)当α=0°时,连接DE,则∠CDE= °,CD= ;
(2)试判断:旋转过程中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
(3)若m=10,n=8,当α=∠ACB时,求线段BD的长;
(4)若m=6,n=4,当半圆O旋转至与△ABC的边相切时,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
(一模)
一、选一选(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是符合标题要求的)
1. 若( ),则( )内的数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详解】解:∵ ,∴( )内的数为-2.故选B.
2. 将数字21 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0.216×105 B. 21.6×103 C. 2.16×103 D. 2.16×104
【正确答案】D
【详解】分析:由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式为a×10n的方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挪动了多少位,n的值与小数点挪动的位数相反.当原数值>1时,n是负数;当原数的值<1时,n是负数.
详解:将数字21 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2.16×104,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式为a×10n的方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详解】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某不断线对折后图形与本身重合的图形;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某一点旋转180°后图形能与本身重合,只要A图符合题中条件.
故应选A.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详解】解:A.,故本选项错误;
B.(,故本选项错误;
C.,故本选项错误;
D.∵π﹣3.14≠0,∴,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5. 如图,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正确答案】D
【详解】解:剪去乙或丙时,可构成“一四一”型的正方体展开图;
剪去甲时,可构成“一三二”型正方体展开图;
剪去丁时,围不成正方体.
故选D.
6.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可能是( )
A. 点E B. 点F C. 点P D. 点Q
【正确答案】B
【详解】解:∵﹣3<﹣<﹣2,∴由数轴可知点F所表示的数大于﹣3而小于﹣2.故选B.
点睛:本题次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次要根据数在数轴上的地位判断数的大小,以及经过求在理数近似值从而比较数的大小进行判断.
7. 一组数据:1,3,3,5,若添加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正确答案】D
【分析】根据定义和公式分别计算新旧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求解即可.
【详解】原数据的1、3、3、5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3,众数为3,
方差为×[(1﹣3)2+(3﹣3)2×2+(5﹣3)2]=2;
新数据1、3、3、3、5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3,众数为3,
方差为×[(1﹣3)2+(3﹣3)2×3+(5﹣3)2]=1.6;
∴添加一个数据3,方差发生变化,
故选D.
本题次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纯熟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8. 计算:1252-50×125+252=( )
A. 100 B. 150 C. 10000 D. 22500
【正确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原式=1252﹣2×25×125+252=(125-25)2=1002=1000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熟记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是处理此题的关键.
9. 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施行“正负术”的方法,图(1)表示的是计算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由图(1)可得白色表示负数,黑色表示负数,观察图(2)即可列式
【详解】解:由图(1)可得白色表示负数,黑色表示负数,
∴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5+(-2)
故选:C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图(1)表示的计算
10. 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B的读数分别为86°、30°,则∠ACB的大小为( )
A. 15 B. 28 C. 29 D. 34
【正确答案】B
【分析】先由题意求出圆心角∠AOB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AOB=86°-30°=56°
则∠ACB∠AOB=28°
故选B.
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 已知二元方程组,如果用加减法消去n,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①×4+②×5 B. ①×5+②×4 C. ①×5﹣②×4 D. ①×4﹣②×5
【正确答案】B
【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n即可.
【详解】解:已知二元方程组,
如果用加减法消去n,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①×5+②×4,
故选:B.
此题考查二元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根据每个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是解法.
12. 如图,长为8cm的橡皮筋放置在x轴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向上拉升3cm至D点,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正确答案】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D和BD的长度,然后用AD+BD-AB的长度即为所求.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BC=4cm,CD=3cm,
根据Rt△BCD的勾股定理可得BD=5cm,
则AD=BD=5cm,
所以橡皮筋被拉长了(5+5)-8=2cm.
故选:A.
次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13. 九年级先生去距学校10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先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 min后,其余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先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先生的速度.设骑车先生的速度为x km/h,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设骑车先生的速度为xkm/h,则汽车的速度为2xkm/h,由题意得,.故选C.
考点:由实践成绩笼统出分式方程.
14.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常数m<1
B.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 若A(﹣1,h),B(2,k)在图象上,则h<k
D. 若P(﹣x,y)在图象上,则P′(x,﹣y)也在图象上
【正确答案】D
【详解】解:∵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m<0,∴选项A不正确;
∵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选项B不正确;
∵h==﹣m>0,k=,∴h>k,∴选项C不正确;
∵反比例函数y=图象成对称,∴若P(﹣x,y)在图象上,则P′(x,﹣y)也在图象上,∴选项D正确.
故选D.
15.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BDEF是菱形,其中∠E=60°,将菱形BD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甲、乙两位同窗发如今此旋转过程中,有如下结论:
甲:线段AF与线段CD的长度总相等;
乙:直线AF和直线CD所夹的锐角的度数不变;
那么,你认为( )
A. 甲、乙都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对乙不对 D. 甲、乙都不对
【正确答案】A
【详解】解:连接DF、AF、CD,如图,∵四边形BDEF为菱形,∴BD=BF,而DF=BD,∴△BDF为等边三角形,∴∠DBF=60°.∵△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ABC=60°,∴∠ABF=∠CBD,∴△ABF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可得到△CBD,∴AF=CD,∠FBA=∠DBC,∴∠AFC=∠ABC=60°,即直线AF和直线CD所夹的锐角的度数为6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菱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6. 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如图(1)所示,设S△DPB=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Q点的坐标是( )
A. (4,4) B. (4,3) C. (4,6) D. (4,12)
【正确答案】B
【详解】解:根据题意和图象可得:BC=4,AC=7﹣4=3.∵∠ACB=90°,点D为AB的中点,∴当x=4时,,∴y=,即点Q的坐标是(4,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成绩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的思想解答成绩.
二、填 空 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0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4分,每空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7. 已知|a-1|=2,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或3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1的值,从而不难求得a的值,留意值等于负数的数有两个.
【详解】解:∵|a-1|=2,
∴a-1=±2,
∴a=3或a=-1,
故-1或3.
此题次要考查先生对值等于一个负数的数有两个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18. 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 B,C 为圆心,以大于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 M,N;②作直线 MN 交 AB 于点 D,连接 CD.若 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 )
A. 90° B. 95° C. 105° D. 110°
【正确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CA=80°,根据标题中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知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B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B+∠BCD=∠CDA,进而求得∠BCD=25°,根据图形可知∠ACB=∠ACD+∠BCD,即可处理成绩.
【详解】∵CD=AC,∠A=50°
∴∠CDA=∠A=50°
∵∠CDA+∠A+∠DCA=180°
∴∠DCA=80°
根据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
∴BD=CD
∴∠B=∠BCD
∵∠B+∠BCD=∠CDA
∴2∠BCD=50°
∴∠BCD=25°
∴∠ACB=∠ACD+∠BCD=80°+25°=105°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纯熟掌握各个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19.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挪动:次将点A向左挪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2次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3次将点向左挪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按照这种规律挪动下去,则第2017次挪动到点时,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_______.
【正确答案】-3026
【分析】根据点A在数轴上挪动的方向及距离计算出前几项的结果,得出n为奇数时结果为;n为偶数时的结果为,把n=2017代入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将点A向左挪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表示数1,
∴A1表示的数是1-3=-2,
∵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A2表示的数是-2+4=6,
同理可得:A3表示的数为-5,
A4表示的数是7,
A5表示的数是-8,
A6表示的数是10,
……
∴当n为奇数时,An=,当n为偶数时,An=
∴A2017==-3026.
故答案为-3026
本题考查数轴及数字类变化规律,根据所求出的数,得出n为奇数和偶数时的结果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三、解 答 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阐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 请你阅读小明和小红两名同窗的解题过程,并回答所提出的成绩.
计算:
问:小明在第 步开始出错,小红在第 步开始出错(写出序号即可);请你给出正确解答过程.
【正确答案】(1)②,②;正确的解答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加减,可得答案.
试题解析:(1)②,②,
原式=
21. 如图,已知∠MON=25°,矩形ABCD的边BC在OM上,对角线AC⊥ON.
(1)求∠ACD度数;
(2)当AC=5时,求AD的长.(参考数据:sin25°=0.42;cos25°=0.91;tan25°=0.47,结果到0.1)
【正确答案】(1) 25°;(2)2.1.
【详解】试题分析:(1)延伸AC交ON于点E,如图,利用互余计算出∠OCE=65°,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ACB=∠OCE=65°,再根据∠ACD=90°-∠ACB即可处理成绩;
(2)接着在Rt△ABC中利用∠ACB的余弦可计算出BC,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的长.
试题解析:(1)延伸AC交ON于点E,如图,
∵AC⊥ON,
∴∠OEC=90°,
在Rt△OEC中,
∵∠O=25°,
∴∠OCE=65°,
∴∠ACB=∠OCE=65°,
∴∠ACD=90°﹣∠ACB=25°
(2)∵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AD=BC,
Rt△ABC中,∵cos∠ACB=,
∴BC=AC•cos65°=5×0.42=2.1,
∴AD=BC=2.1.
22. 垫球是排球队常规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图表中的数据是甲、乙、丙三人每人十次垫球测试的成绩.测试规则为连续接球10个,每垫球到位1个记1分.
(1)写出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的众数为_________;运动员乙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_________;运动员丙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_________;
(2)经计算三人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0.8、S乙2=0.4、S丙2=0.8,请综合分析,在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位垫球成绩且较为波动的接球能手作为人,你认为选谁更合适?为什么?
(3)甲、乙、丙三人互相之间进行垫球练习,每个人的球都等可能的传给其他两人,球从甲手中传出,第三轮结束时球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多少?(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正确答案】(1)7分;7分;6.3分;(2)选乙运动员更合适;(3).
【详解】试题分析:(1)观察表格可知甲运动员测试成绩的众数, 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乙运动员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分);
(2)易知(分),(分),(分),根据题意不难判断;
(3)画出树状图,即可处理成绩;
试题解析:解:(1)观察表格可知甲运动员测试成绩的众数是7分, 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乙运动员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7分,==6.3(分);
(2)∵(分),(分),(分),∴>>
∴选乙运动员更合适.
(3)树状图如图所示,
第三轮结束时球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
23. 某校预备组织师生共60人,从甲地乘动车前往乙地参加夏令营,动车票价格如表所示:(教师按成人票价购买,先生按先生票价购买).
若师生均购买二等座票,则共需1020元.
(1)参加的教师和先生各有多少人?
(2)由于部分教师需延迟前往做预备工作,这部分教师均购买一等座票,后续前往的教师和先生均购买二等座票.设延迟前往的教师有x人,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为y元.
①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不多于1030元,则延迟前往的教师最多只能多少人?
【正确答案】(1)参加的教师有10人,先生有50人;(2)①y=4x+1020;②2.
【详解】试题分析:(1)设参加的教师有a人,先生有b人,根据等量关系:师生共60人;若师生均购买二等座票,则共需1020元;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2)①根据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购买一等座票钱数+教师购买二等座票钱数+先生购买二等座票钱数,依此可得解析式;
②根据不等关系:购买一、二等座票全部费用不多于103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解:(1)设参加的教师有a人,先生有b人,依题意有:
,解得:.
故参加的教师有10人,先生有50人;
(2)①依题意有:y=26x+22(10﹣x)+16×50=4x+1020.
故y关于x函数关系式是y=4x+1020(0<x<10);
②依题意有
4x+1020≤1030,解得:x≤2.5.
故延迟前往的教师最多只能2人.
点睛:本题次要考查对函数,二元方程组,一元不等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是一个拔高的标题,有一定的难度.
24. 如图①,△ABC中,AC=BC,∠A=30°,点D在AB边上且∠ADC=45°.
(1)求∠BCD的度数;
(2)将图①中的△BCD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BC′D′.当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如图②所示,连接C′C并延伸交AB于点E.
①求∠C′CB的度数;
②求证:△C′BD′≌△CAE.
【正确答案】(1)∠BCD=15°;(2)①∠CC'B =75°;②证明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BCD=∠ADC﹣∠CBA=15°;
(2)①由旋转可得CB=C'B=AC,∠C'BD'=∠CBD=∠A=3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CC'B=∠C'CB=75°;
②先根据AC=C'B,∠C'BD'=∠A,得出∠CEB=∠C'CB﹣∠CBA=45°,进而得到∠ACE=∠CEB﹣∠A=15°,据此可得∠BC'D'=∠BCD=∠ACE,运用ASA即可判定△C'BD'≌△CAE.
试题解析:解:(1)∵AC=BC,∠A=30°,∴∠CBA=∠CAB=30°.∵∠ADC=45°,∴∠BCD=∠ADC﹣∠CBA=15°=∠BC'D';
(2)①由旋转可得CB=C'B=AC,∠C'BD'=∠CBD=∠A=30°,∴∠CC'B=∠C'CB=75°;
②证明:∵AC=C'B,∠C'BD'=∠A,∴∠CEB=∠C'CB﹣∠CBA=45°,∴∠ACE=∠CEB﹣∠A=15°,∴∠BC'D'=∠BCD=∠ACE.△C'BD'和△CAE中,,∴△C'BD'≌△CAE(ASA).
点睛:本题次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留意: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如图,抛物线l:y=﹣x2+bx+c(b,c为常数),其顶点E在正方形ABCD内或边上,已知点A(1,2),B(1,1),C(2,1).
(1)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
(2)若l点B,C,求l的解析式;
(3)设l与x轴交于点M,N,当l的顶点E与点D重合时,求线段MN的值;当顶点E在正方形ABCD内或边上时,直接写出线段MN的取值范围 ;
(4)若l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直接写出一切符合条件的c的值 .
【正确答案】(1)(2,2)
(2)y=﹣x2+3x﹣1
(3)2≤MN≤2
(4)﹣1或1或﹣2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点的横坐标和C点的横坐标相反,其纵坐标和点A的纵坐标相反,由此得到点D的坐标;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3)将顶点E的坐标为(2,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N,M的坐标,即可得到MN的长度,当点E与点B重合时求出M、N的坐标,即可得到MN取值范围;
(4)若l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则可能B、D;B、C;A、C,将每组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c.
【小问1详解】
解:从图上看,D点的横坐标和C点的横坐标相反,其纵坐标和点A的纵坐标相反,
故点D的坐标为(2,2)
故(2,2);
【小问2详解】
解:把B(1,1)、C(2,1)代入解析式可得,解得,
∴l的解析式为:y=﹣x2+3x﹣1;
【小问3详解】
解:∵顶点E的坐标为(2,2),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2,
把y=0代入得﹣(x﹣2)2+2=0,
解得x1=2﹣,x2=2+,
即N(2+,0),M(2﹣,0),
所以MN=2+﹣(2﹣)=2;
当顶点E的坐标为(1,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1,
把y=0代入得﹣(x﹣1)2+1=0,
解得x1=0,x2=2,
即M(0,0),N(2,0),
所以MN=2﹣0=2,
∴2≤MN≤2,
故2≤MN≤2;
【小问4详解】
解:若l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则可能B、D;B、C;A、C,
由于顶点E在正方形ABCD内或边上,故不可能A、D,
当抛物线过点B、D时,
将点B、D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
即c=﹣2;
当抛物线过点A、C时,同理可得c=1;
当抛物线过点B、C时,同理可得c=﹣1,
故﹣1或1或﹣2.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及正方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正确掌握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并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6. 平面上,Rt△ABC与直径为CE的半圆O如图1摆放,∠B=90°,AC=2CE=m,BC=n,半圆O交BC边于点D,将半圆O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点D随半圆O旋转且∠ECD一直等于∠ACB,旋转角记为α(0°≤α≤180°)
(1)当α=0°时,连接DE,则∠CDE= °,CD= ;
(2)试判断:旋转过程中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
(3)若m=10,n=8,当α=∠ACB时,求线段BD的长;
(4)若m=6,n=4,当半圆O旋转至与△ABC的边相切时,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
【正确答案】(1)90°,;(2)无变化,证明见解析;(3);(4)BD=或.
【分析】(1)根据直径的性质,由DE∥AB得即可处理成绩.
(2)只需证明△ACE∽△BCD即可.
(3)求出AB、AE,利用△ACE∽△BCD即可处理成绩.
(4)分类讨论:①如图5中,当α=90°时,半圆与AC相切,②如图6中,当α=90°+∠ACB时,半圆与BC相切,分别求出BD即可.
【详解】解:(1)①如图1中,当α=0时,连接DE,则∠CDE=90°.
∵∠CDE=∠B=90°,∴DE∥AB,∴=.
∵BC=n,∴CD=.
故答案为90°,n.
(2)如图3中,∵∠ACB=∠DCE,∴∠ACE=∠BCD.
∵,∴△ACE∽△BCD,
∴.
(3)如图4中,当α=∠ACB时.
在Rt△ABC中,∵AC=10,BC=8,∴AB==6.
在Rt△ABE中,∵AB=6,BE=BC﹣CE=3,
∴AE===3,
由(2)可知△ACE∽△BCD,∴,∴=,
∴BD=.
(4)∵m=6,n=,∴CE=3,CD=2,AB==2,
①如图5中,当α=90°时,半圆与AC相切.
在Rt△DBC中,BD===2.
②如图6中,当α=90°+∠ACB时,半圆与BC相切,作EM⊥AB于M.
∵∠M=∠CBM=∠BCE=90°,
∴四边形BCEM是矩形,∴,
∴AM=5,AE==,
由(2)可知=,
∴BD=.
∴BD为2或.
本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类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画出图形是处理成绩的关键,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本题综合性比较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专项提升模拟试题
(二模)
本试卷,考试工夫120分钟
卷Ⅰ(选一选)
一.选一选( 本大题共16个小题,共42分)
1. 在﹣4,2,﹣1,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B. 3 C. 2 D. -4
2. 把4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方式,则n =( )
A. 6 B. 5 C. -6 D. -5
3. 下列图形中,线段MN的长度表示点M到直线l的距离的是( )
A B. C. D.
4. 若AB∥CD,则∠ACD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130° D. 140°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4 B. C. 0×(-2018)=2018 D. -2- B.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 选 题,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