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0030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 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 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溶解度曲线及应用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化学专题导练考点31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考点精讲该考点通过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考查学生对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固体溶解度的溶概念和意义、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经常将其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转变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方法”等关联起来考查,凸显了命题的能力立意。由于这类题目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所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是重要的中考考点,并且还是中考化学的热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对查找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判断结晶方法及析出晶体的多少,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3.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考向一、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g),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系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点a.每条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b.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对应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②线不同的溶解度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③面。a.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晶体。b.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曲线的特点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呈“陡升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呈“缓升型”,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等。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呈“下降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等。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也呈“下降型”。 真题解析1.(2020·山东潍坊·初三三模)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D.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A正确;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B正确;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C。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对应的a、c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2℃时,将3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75g溶液D.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a最多【答案】A【解析】A、P点对应的等质量的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未说明是等质量和饱和溶液,错误;B、c溶液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因此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C、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50g水中溶解25g a,将30ga加入50g水中,有25g a溶解,因此充分搅拌后得到75g溶液,正确;D、有溶解度曲线可知,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a溶解度曲线下降的幅度最大,析出a最多,正确;故选A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纯碱制备过 程中的某一步是向 NH4HCO3溶液中加入 NaCl 可以得到 NH4Cl 和 NaHCO3。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 NH4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B.在 20℃时将 25g NH4Cl 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NH4Cl 的饱和溶液C.将 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NH4HCO3D.在 0~60℃之间,NH4Cl 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答案】C【解析】A、四种物质中NH4HCO3的溶解度曲线最陡,所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故A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NH4Cl的溶解度约为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铵就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即在20℃时将25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由于不知道四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判断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多少,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0~60℃之间,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D正确。
故选:C。故选:D。4.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某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甲物质B.图中a、b、c、d四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a、c、dC.当甲物质的溶液从d点降温到b时(其他条件不变),此时溶液的浓度减小D.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的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D【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20℃时,甲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溶解31.6g甲物质,溶液达到饱和;也可以说,20℃时,131.6g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甲物质;选项说法错误;B、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即图中a、b、c、d四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a、d,选项说法错误;C、当甲物质的溶液从d点降温到b时(其他条件不变),刚好成为饱和溶液,溶质、溶剂都没有变化,此时溶液的浓度不变;选项说法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的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故选D。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D.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A正确;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B正确;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C。 突破提升 一、单选题1.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将 5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 90g a 的饱和溶液B.使 b 物质从溶液中大量结晶析出的方法为蒸发溶剂C.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D.将 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3.KNO3、Na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B.20℃时,100g NaCl饱和溶液中含36g NaClC.分别将60℃的KNO3、NaNO3、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NaNO3>NaCl>KNO3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4.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C.4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低温度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KNO3比NaCl大D.将60℃时105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39.2g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D.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二、多选题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三、填空题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乙(选填“>”、“<”或“=”):℃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把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______乙(选填“>”、“<”或“=”)。8.下图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实验过程,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②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2)其中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3)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4)烧杯①②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四、简答题9.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______,如果操作过程中仰视读取量筒刻度读数,最终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2)实验乙:能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如果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需要______(操作方法),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一点即可)。(3)实验丙:向烧杯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烧杯3中溶液pH为2,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发现pH______即可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五、实验题10.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1)在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 M 点变为 N 点,方法是______;(3)t3℃时,将 40g 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4)t3℃时,将 125g 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应再加______入g 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5)把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5 500,0%,5 79 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练习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5 500,0%,5 79 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31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