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doc、生物答案图片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生 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5页,第II卷第5至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B.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所拍摄的大肠杆菌的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
C.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后,色素带越宽,说明该色素溶解度越大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
2.1990年,科学家将牛的凝乳酶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工业发酵来批量生产凝乳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凝乳酶基因和凝乳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B.大肠杆菌中的高尔基体参与凝乳酶的加工
C.合成凝乳酶时,两种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D.双缩脲试剂检测凝乳酶基因,无紫色出现
3.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使没有向培养液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脂肪是生物大分子物质
B.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
C.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D.细胞中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时伴随着ATP的消耗
4.研究发现,新冠病毒(RNA病毒)属于具膜病毒,其包膜上包含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的刺突蛋白S能与宿主细胞表面ACE2受体特异性结合、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将含有包膜的子代病毒以囊泡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和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都得到5种有机物
B.蛋白S与受体的结合没有体现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C.新冠病毒以宿主细胞的核酸为模板,利用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物质
D.子代病毒借助囊泡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依赖于宿主细胞膜的流动性
5.小球藻、发菜、黑藻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能被纤维素酶分解的细胞壁
B.都含有细胞膜、内质网膜等生物膜
C.细胞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完全相同
D.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部位不完全相同
6.如图所示,生物膜上的ATP合成酶催化合成的ATP可通过VNUT蛋白进入囊泡,再经囊泡运输并分泌到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VNUT蛋白和蛋白P都具有催化、运输的功能
B.H+进出囊泡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协助
C.ATP进入囊泡时需消耗H'顺浓度差产生的势能
D.ATP释放到细胞外时,消耗能量而不需载体协助
7.下列关于淀粉酶的特性及相关催化作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消化道中的淀粉酶主要是由口腔上皮细胞产生的
B.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随着食物进入胃腔后,会变性失活
C.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淀粉被淀粉酶水解时伴随着肽键的断裂
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干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均可产生CO2
B.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H]的积累
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了水,但在第三阶段产生了水
D.骨骼肌细胞中不会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CO2或乳酸的酶
9.如图所示为菠菜叶肉细胞内的部分能量转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消耗CO2、释放O2,而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B.过程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过程④的发生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C.在过程①中,若增加红外光或紫外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②储存的能量等于④释放的能量
10.生物兴趣小组将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容器内,利用CO2传感器检测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1曲线表示,图中C点为光合作用的开始点,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图2为某时间段内的容器中CO2浓度变化速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H点、Q点时,植物体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B.图1结果显示,经过24h后容器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C.分析CO2浓度的变化,在图1中的HI段会出现图2的曲线
D.C点、E点时,CO2在植物叶肉细胞中的总体移动趋势相同
11.如图表示人体红细胞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个阶段细胞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原红细胞进行过程②时,细胞中的部分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C.若网织红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白血病
D.成熟红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12.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斐林试剂加入到新配制的桃汁中,混匀后水浴加热,溶液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用台盼蓝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会发现死细胞呈现无色,活细胞被染成了蓝色
C.将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加入到进行酒精发酵的果汁中,混匀后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时,经甲紫染液染色后的染色体会呈现紫色
13.某种XY型的生物体中,控制正常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后导致了无眼性状的产生。图1是该种生物的两只正常眼个体杂交的图解,图2是其中部分个体眼型基因片段的电泳结果。正常情况下,DNA电泳时的迁移速率与其分子量呈负相关。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为隐性性状
B.根据电泳结果分析,5号应为纯合子,且表型为正常眼
C.3号眼型基因片段的电泳结果与2号相同的概率为2/3
D.若5号与异性杂合子杂交,子代有一半表现为正常眼
14.某豌豆品种的粒色(黄/绿)和粒形(圆/皱)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黄色圆粒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6:2: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C.黄色圆粒植株产生4个比例相等的配子
B.控制粒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6
15.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家蚕中皮肤正常对皮肤油性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而油性幼虫具有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常作为筛选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4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B.雌蚕个体中,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2条Z染色体
C.用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杂交,子代中的雄蚕符合生产要求
D.若家蚕常染色体上的血色基因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16.下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 大肠杆菌 | T2噬菌体 | 检测结果 |
甲 |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 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 | 培养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 检测子代T2噬菌体的放射性 |
乙 |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 32P标记的T2噬菌体 |
A.通过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所有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甲、乙组的子代中,均仅有部分T2噬菌体出现放射性
C.乙组含放射性的子代T2噬菌体个数与培养时间成正比
D.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7.科学家构建了一对新的脱氧核苷酸对X-Y(碱基对X-Y),碱基X、Y能相互配对,但不能与已知的碱基配对。将含有X-Y碱基对的一个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放入培养液,并在其中添加相应的组分,结果发现培养液中出现了若干个含X-Y碱基对的质粒,表明该质粒能够自我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粒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
B.该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
C.需添加到培养液中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
D.含该碱基对的基因可准确表达出蛋白质
18.CHD基因的转录产物LINC能与CHD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的降解,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紧挨着转录的起始位点,有了它相关酶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RNA。临床发现,CHD基因在癌细胞中的表达要远高于正常细胞。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CHD基因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B.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的位点在启动子上
C.α链的右端是3'端,LINC结构中含有氢键
D.癌细胞中 LINC 含量过高会抑制癌症的发展
19.蛋白质、核酸能形成核酸-蛋白质复合物,进而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体直接合成的多肽链不一定具有生物学活性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且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质正参与DNA合成,该蛋白质不一定是DNA聚合酶
D.在癌细胞线粒体中的端粒DNA序列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
20.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R/r控制,其中圆粒豌豆种子产生的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需依赖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C.基因R指导分支酶合成过程中,只有mRNA、tRNA参与
D.过程②的mRNA上的每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2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肝、肾等体细胞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B.DNA复制过程中,只要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就会导致基因突变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22.人们食用的香蕉是三倍体。现在栽培的三倍体香蕉是由二倍体尖叶蕉(具有可食用性状)和二倍体长梗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状)这两个原始野生种通过杂交或自交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尖叶蕉在自然状态下开花、结成的果实中,会含有种子
B.与尖叶蕉相比,三倍体香蕉的果实和种子可能都比较大
C.长梗蕉的形成层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尖叶蕉与长梗蕉杂交产生不育后代,表明存在生殖隔离
2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
B.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种群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多种多样
C.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结构越复杂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越强
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的个体不利,但对种群是有利的,且能增加物种多样性
24.某感冒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体温升高等症状,服用消炎药阿司匹林后,体温虽恢复正常,但同时也出现了胃液酸性增强、血浆中转氨酶增多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若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则肺部组织液增加
B.胃液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而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
C.人体的胃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胃液
D.内环境中缓冲对的调节能缓解胃液酸性增强产生的不适
25.某人严重腹泻后,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所丢失的盐分和能源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的液体会通过血浆直接进入淋巴液或细胞内液
B.输入的Na+、葡萄糖大部分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量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
D.内环境稳态是指pH、温度、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第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
真核细胞中骨架系统、遗传系统、生物膜系统并称细胞内的“三大系统”。细胞骨架系统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具体包括微管、微丝、中间丝组成的体系。细胞迁移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关键步骤,这种定向运动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中间丝的类型不尽相同,临床上常据此来判断肿瘤细胞是否转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发现,若用低温处理某种呈不规则扁平状的肿瘤细胞后,细胞内的微管会解聚,细胞将变圆,这种现象体现了细胞骨架具有 等功能。肿瘤细胞增殖过程时,由微管构成的“星射线”是由 (细胞器)发出的,该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 组成。
(2)临床上,依据新肿瘤细胞是否表现出其原发肿瘤的中间丝类型来判断肿瘤细胞是否转移,主要原因是中间丝的分布具有严格的 性。肿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 。
(3)肿瘤细胞合成与分泌TGF-β等蛋白质类因子时,含有TGF-β成分的囊泡来源于 (细胞器),运动蛋白携带囊泡沿微管轨道做定向运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
27.(10分)
盐胁迫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其中离子毒害效应是盐胁迫抑制生长的原因之一。由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的盐胁迫条件下会降低,因此筛选、培育耐盐作物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持续盐胁迫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分解叶绿素的酶活性 (填“升高”或“降低”),导致叶绿素的降解加快,植株叶片逐渐失绿。盐胁迫的同时会使部分气孔关闭,从而使细胞间隙CO2浓度发生变化。若发现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升高,表明此时植株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填“是”或“不是”)由气孔限制造成的,原因是 ,植物光合能力下降,可能是盐胁迫影响了暗反应过程中的
(2)盐胁迫环境下,植物吸收必需元素减少,而外源施加适量某种离子可以降低盐胁迫对细胞的毒害,从而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Ca2+(外源离子)、NaCl(盐分)、植物培养液等为实验材料,以验证上述结论,则该验证实验的对照组设计方案为 。
(3)研究发现,盐胁迫条件下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会下降,自由基会增多,更易损害细胞。自由基损害细胞主要表现为 (答出1点即可)。
28.(12分)
果蝇是经典的遗传学材料。已知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D/d)只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B/b)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刚毛与截毛受等位基因H/h控制。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将一只灰体红眼截毛雌果蝇与一只灰体白眼刚毛雄果蝇杂交,子代F1的表型及数量如表所示。不考虑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体色 | 性别 | 红眼截毛 | 白眼截毛 | 红眼刚毛 | 白眼刚毛 |
147灰体 | 73雌 | 37 | 36 | 0 | 0 |
74雄 | 0 | 0 | 38 | 36 | |
48黑体 | 25雌 | 12 | 13 | 0 | 0 |
23雄 | 0 | 0 | 12 | 11 |
(1)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H/h位于 (填“常染色体”“只位于X染色体”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等位基因H/h与等位基因B/b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
(2)根据表格信息分析,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 ,雌性个体产生只含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 。
(3)子代F1中杂合灰体的数量在理论上有 只,红眼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 (保留1位小数)。
29.(8分)
蜜蜂受精卵(2n=32)发育成的幼虫,若持续食用蜂王浆则发育为蜂王,若食用花粉则发育为工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如图为雄蜂的形成、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雄蜂的发育及产生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分裂方式及时期),在细胞②→③的过程中, (填“会”或“不会”)形成四分体。
(2)若某基因能被红色荧光标记,其等位基因能被绿色荧光标记。经荧光检测发现细胞③的某条染色体上同时存在红色、绿色,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3)DNMT3 蛋白能将DNA某些区域上的胞嘧啶修饰为5'一甲基胞嘧啶,进而导致某些基因的表达和生物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效果。据此推测在蜜蜂幼虫发育中,蜂王浆能 (填“促进”或“抑制”)DNMT3 基因的表达。请结合题干信息,以此为例说明基因、环境与生物性状形成之间的关系
30.(10分)
油菜(2n)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如图是利用中芥酸油菜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成,这些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获得F1(HhGg)所用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 ,若F1(HhGg)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低芥酸:中芥酸:高芥酸=9:6:1,那么让子代中的低芥酸个体自交,则理论上产生符合要求的低芥酸油菜(IHHGG)的概率是 。
(2)正常情况下,经途径2形成的再生植株甲共有 种基因型,若所有的再生植株甲经染色体加倍,其中 (填“有”或“没有”)可能出现新的物种。
(3)在途径3中,F1(HhGg)在产生的成熟花粉中,出现了HG和hg两种重组类型的花粉,原因是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丨安徽省2023届皖江名校高三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届皖豫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二)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皖豫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二生物答案pdf、皖豫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二生物试卷含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