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1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2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3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4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5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6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7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三、四课)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单元框架,生活离不开合同,注意要约与要约邀请,拓展补充,课堂小结,核心考点,概念区分,不可抗力,当事人的义务,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合同的含义 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2、合同常见类型: 合同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3、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3.1:订立合同学问大
    拓展:合同的含义 p23第一段 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拓展: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重点) p23第二段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名词点击:意思表示 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注意:1、意思表示≠意思.意思表示需要有表示,要求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2、意思的表示形式,法律上并无强制性的要求,所以书面的、口头的甚至没有语言的表示行为,都可以构成意思表示。如刷卡乘车
    4、为什么订立合同(1)合同的重要性 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订立合同的意义①交易者角度: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就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②市场、资源、社会财富角度: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③社会角度: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因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格式条款:(1)含义: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火车站背面关于“乘车须知”的规定。(2)作用与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3)民法典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补充:合同标的和标的物
    例如:在房屋租赁中,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 。
    1、订立合同的阶段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下面两张图的价格都是要约吗?
    区分:(1)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明确具体的为要约,模糊的为要约邀请(2)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内容具有,要约邀请内容不具有。
    要约: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1.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要约撤销的通知到达受要约人的期间应是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之前。2.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之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了尊重要约人的意志和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只要要约撤回的通知先于或同时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就可产生撤回的效力。
    拍卖  (1)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应买人所作应买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拍卖人落槌(拍定)即同意与最后报价人成交的意思表示属于承诺。  (2)应买人作出应买的意思表示后,在其他应买人报出更高价前维持其拘束力,应买一旦作出“不得撤销”。商品陈列待售  陈列商品明码实价且正在出售,属于要约(如自动售货机);陈列如果只起招揽顾客作用,属于要约邀请(如街市叫卖)。寄送商品价目表  一般情况下,寄送商品价目表属于要约邀请;但如果价目表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并表达出愿意受其约束,则为要约。广告  一般情况下,广告属于要约邀请;但如果广告内容包括了使合同足以成立的主要条款,又符合要约的构成要件,则属于要约。
    (1)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或部分无效)(2)违背公序良俗。(无效或部分无效)(3)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无效或效力待定)《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可撤销合同)
    考点1:订立合同学问大
    2、影响合同有效的情形
    《民法典》规定了合同或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情形,具体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44条);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第145条)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46条第1款);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第153条第1款);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53条第2款);6、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54条)。
    《民法典》规定了合同或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情形,具体为:1、第147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第148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第149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4、第150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5、第151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6、第155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7、第156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订立有效合同的要求
    提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
    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
    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
    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合同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
    (1)口头合同①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②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③适用范围: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如商店中的零售、熟人之间的小额借贷等。④缺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2)书面合同①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②优点: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③适用场景: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④成立条件: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3.2: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
    一、一诺千金 重在履行
    【特别提醒】民法典规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并非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合同缺少价款、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等内容时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缺少上述内容时,合同当事人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或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释合同,补全意思表示。
    二、言而有信 违约有责
    2、违约责任及其承担方式
    注意: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不可抗力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
    自然事件(天灾)社会事件(人祸)
    及时通知对方及时提供有效证明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客观情况(须同时具备)
    影响全部的:全部免责影响部分的:部分免责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能免责
    一、一诺千金 重在履行
    1、履行的含义:2、合同履行原则:3、合同内容:4、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1、违约责任:2、承担方式:3、违约免责: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算起)
    注意:①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20年为除斥期间,不能中止、中断)的,法院不予保护。②有特殊情况(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③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④诉讼时效因起诉、一方提出请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①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②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③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扶养费等
    突破提升: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侵权责任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行为人因过错侵犯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①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③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注意: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2)无过错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林木折断致人损害、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等。
    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
    ——不能证明清白就是你的错!
    ——无论如何,全都怪你!除非有免责事由
    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
    【法条链接】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适用无过错侵权原则);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法条链接】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民法典》第一千两百五十条
    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构成要件
    法律确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需承担民事责任。
    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为介绍评论而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而在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某一作品;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他人作品,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
    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摄影作品。
    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例】有人认为自家房子建得比别家高,风水就好,导致攀比争高,引发纠纷。【反例】有人在自家院落与邻家房屋墙基邻近的地方挖水池,常年蓄水,致使邻家墙基松动。【正例】《请回答1988》
    温馨提示:“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如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1.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多样的,这些承担方式往往单独适用。【解析】《物权法》第三十八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比如说赔礼道歉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它可以单独适用,但如果同时还有财产损失时则可以同时适用赔偿损害、赔礼道歉两种民事责任。2.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在任何时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3.行为人因过错而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最重要的规定。【解析】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4.侵权构成的要件,侵权人必须有主观故意,被侵害事实,且与侵害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解析】侵权要件不包括主观故意,过失也可能导致侵权。5.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只能向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解析】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6.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解析】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7.张某在阳台晾的衣服被风吹到李某家阳台,李某拾取多日不还,张某无权要求返还财产。【解析】《民法典》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捡到别人的东西不还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财产。8.侵害公民的身体造成死亡的只要支付丧葬费。【解析】根据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第34条第1款第(三)项的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其中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9.某小区业主张三将其位于一楼的住宅用于办茶馆,楼上的业主无权要求他停办。【解析】张三将其位于一楼的住宅用于办茶馆,影响楼上业主休息,楼上的业主可要求他停办。10.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必须按照律规定处理。【解析】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相关课件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这是一份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名词解释,以案说法,民事法律关系,1是什么,2三个要素,①主体,易错辨析,②客体,③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法律与生活》复习,第一环节知识构建,第二环节重温经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这是一份专题一 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考情解读,知识体系构建,第一课知识结构,第二课知识结构,第三课知识结构,第四课知识结构,必备知识精讲,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一保障各类物权,二尊重知识产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