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成都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试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006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成都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试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006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成都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试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成都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试卷版),共5页。
绝密★启用前|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成都卷】语 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学籍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学籍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A卷第I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卷第Ⅱ卷、B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请按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A卷(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菜畦(qí) 粗犷(kuàng) 褴褛(lǚ) 戛然而止(jiā)B.蹒跚(pán) 徘徊(huái) 颓唐(tuí) 抑扬顿挫(cuò)C.恣睢(zì) 教诲(huì) 拯救(zhěn) 吹毛求疵(chī)D.沉淀(diàn) 炽热(zhì) 鄙薄(pǐ) 桀骜不驯(jié)2.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中生活是转瞬即逝的,也是炫丽多姿的。B.看到地震后学校成了一片残亘断壁,总理声音哽咽,老泪纵横。C.“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再踏上故乡的路,老兵步履蹒跚,心情复杂。D.鸟儿在枝头歌唱,孩子在母亲身边呀呀学语,这是多么恬静、温馨的画面啊!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B.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是对于青年,爱护得无所不至。C.他讲起故事来栩栩如生,非常吸引人。D.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星堆考古专家把先进的实验室等搬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古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D.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5~8 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战国策•千金求马》)【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 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执策而临之(面对)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B.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C.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D.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8.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C.【甲】文以记叙为主,叙述食马者不识马的故事;【乙】文以议论为主,议论“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情景默写(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______,_______”写了他遵循内心,宁愿忍受孤寂凄冷也不愿苟同世俗的心境。③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旅夜书怀》一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写了江流壮阔的景象。(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低碳与城市生活张华①低碳经济更需要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②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式出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5600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10%的发电量。③瑞典马尔默是“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便利出行。马尔默已成为世界上不多的10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市镇。④加拿大温哥华鼓励采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连垃圾压实机都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温哥华限制建私人停车场,且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⑤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⑥与低碳生活友好的电力来源可以是当地的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并且选择高效用电设备。 ⑦人类活动需要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也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汽车的燃油只有13%用于牵引,另外87%被发动机本身、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所损耗。同样,选择交通工具也非常重要,乘坐出租车碳的排放量是坐公共汽车的7倍,是乘地铁的14倍。由此看来,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有利于减排。⑧城市建筑能耗占城市用电的三分之一,建筑采暖空调、照明、办公设备等用电量大。工作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和少开灯,夏季空调温度不要太低而冬季供暖室内温度不要太高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减少建筑用能。⑨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经验,培育城市居民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11.选文第⑥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答:12.品味选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响应低碳生活的两种做法。(请勿与选文内容重复)(4分)答:五、作文(60分)13.按下面要求作文。国富则民强,国家是人民的保护伞!抗洪一线,边防前线,军人是人民的保护伞!疫情袭来,最美逆行,白衣天使是人民的保护伞!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母亲是孩子的保护伞!伴我寒窗十载,青丝成白发,老师是学生的保护伞伞!同呼吸,共悲欢,朋友同学是彼此的保护伞……你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我欢唱,伴我成长。来,我们共同分享“伞”下那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请以《在你的伞下,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章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得抄袭,不能套作;⑤不少于600字。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第二句中的“惊”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其所表达的情绪。(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答: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 袁枚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②,若罗浮③,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④,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⑤,可偃仰,可放笔研⑥,可瀹茗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⑧,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⑨。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⑩,合同而化⑪。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⑫。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有删改)【注释】①决舍:丢开、离别。②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dèng)级纡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纡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势。⑥研:通“砚”。⑦瀹(yuè)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枰(píng):围棋盘。⑩天籁人籁:指自然界的音响和人所发出的声音。⑪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⑫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置几席间作玩 ( ) (2)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得从容以观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C.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D.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5.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2)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6.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的一组是( )(3分)①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②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③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④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⑤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⑥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7.初心是人最初的心愿。不忘初心,方显勇设。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概括出作品中表现其坚守初心的情节和品质。(2分)江姐(《红岩》)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朝花夕拾》) 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人物: ______________ 情节和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阅读百部经典”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骆驼祥子》后感慨:“善良的小福子最后自杀了,这恐怕是她唯一能自己决定的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啊!”请你以《儒林外史》中沈琼枝或《简•爱》中简•爱的形象为例,反驳他的结论。(2分)答:(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有它的地方叫故乡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9.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3分) 10.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3分) 1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2) 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12.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3分) 13.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3分) 五、语言运用。(共12分)14.[蜀地古迹]“太阳神鸟三千年,金沙惊世二十载”。你作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志愿者,请仿照下面的这段描写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的语段,将空缺处补充完整。(4分)金阳飞旋,阳鸟奋翼,你在工匠手中诞生,一段封存久远的历史渐渐清晰。你曾飞进古蜀人的庙堂,①_________________。你旋飞在浩渺天穹,②_________________。三千载时光匆匆过去,你再飞进华夏子孙心里。15.[蜀地文化] 下面有四项从不同角度体现蜀地文化的内容,假如你想推荐给外省的朋友们,请选择一项,并仿照例子写一段推荐语。(4分)①蜀地自然山水 ②蜀地历史古迹 ③蜀地文人墨客 ④蜀地美食文化例子:我选②项, 我推荐的具体对象是:金沙遗址,推荐理由为:金沙遗址是蜀地特有的记载蜀国千年文化的胜地。走进金沙遗址,你可以观看到神奇辉煌的太阳神鸟,可以用心触摸各种古代器具的温润厚重,可以饱览各种建筑遗迹的沧桑。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沙遗址,尽情感受金沙文化的魅力吧!我选_______项,我推荐的具体对象是: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地楹联]从古至今,“天下诗人皆入蜀”。文人墨客在巴蜀大地留下了灿烂的诗篇楹联。成都不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更是一座文化名城。请给成都武侯祠三顾堂景点补充下联,并再自对下联。(4分)上联:两表酬三顾。原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对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山西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吉林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河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