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微专题二 语文综合运用- 《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微专题二 语文综合运用- 《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共15页。
“语文综合运用”是语文中考高频内容。这一专题的命题题型灵活、多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图文转换”、“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等5各考点。下面逐一归纳综述。考点07 语言表达【考点分析】语言表达运用,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这也是考查同学们掌握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一题型,从题目数量上来看,一般由一个到三个组成。分值一般在4到6分。这一题型的位置一般是放在阅读之后,作文之前。这一题型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一特点,在近几年趋势越来越明显。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句式的选用与变换;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仿写句子、压缩语段。近年来,在一起地方的中考语文阅读中,最后一个题目,也往往会结合阅读的内容,来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这也应该引起同学们注意的一个问题。【备考指南】因为这一题型的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给不少同学们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少困难。更有不少同学们,根本不去准备这一部分内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明白一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先了解下面的一些内容,然后做后面的模拟题目。一、句式的选用与变换(一)主动句与被动句主语是施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二)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是否定句。(三)陈述句和反问句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反问句:难道你就不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北方的农民?陈述句: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四)句式变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1.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式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为此,同句式的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相对应、主动句和被动句相对应等等。要按照用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二、简明、连贯、得体1.简明所谓简明,“简”是对量的要求,指不重复罗嗦;“明”指清晰明白,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要想用语简明,必须做到:①用语尽可能少,不重复,不说多余的话;②用语明确,力避歧义、含混;③用语须朴素,力避晦涩难懂;④句子宜短不宜长。2.连贯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对连贯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句子的衔接,二是句子顺序的调整。(1)句子衔接要做到:①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②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③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2)调整句子应遵循的原则:①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②抓语言标志。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3)调整句子顺序的技巧: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3.得体运用语言要注意“得体”,也就是说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1)语言表达得体,要兼顾6个方面的因素:①谁说,说话要符合说话人自己的身份。②说给谁,说话要考虑听话的对象。③说什么,说话的内容必须精心挑选,确定重点。④怎样说,选择恰当的句式、语气。⑤为什么说,目的必须恰当而明确。⑥什么场合说,选择好说话的时间、地点、氛围等。(2)语言得体,还要注意:①用好谦敬词语。谦称只能用于自身,用于对方就贬低了对方;尊称只能用于对方,用于自身,等于抬高了自己。②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③语体色彩必须和谐一致。④学会面陈和转述。当面陈述比较简单,只要根据双方关系,把内容讲清就行。而转述,则要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适当变化内容,主要是称呼和时间的变化。三、仿写句子、压缩语段仿写句子涉及到句子内容、句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解题一般分两步:先看题干要求,对所给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明确仿写时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要求,这是解题关键,也是前期准备;然后才是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这全部条件要求的句子,这是后期仿写。压缩语段是概括类题目,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时,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去掉一切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提炼出实质性的主干。压缩语段要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看清思路;概括出的内容要涵盖整体,不能过窄或过宽;要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概括用语要得体,要符合文体特征,用语应当简明。考点08 图文转换【考点说明】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中考的新型题目,它既考查学生对图表漫画的表述和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从图表漫画中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图表信息提取、图画和漫画三种考查类型。“图文转换”考点在考试中主要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图表文字转换,侧重反应数据的变化,要求从中探究出结论;二是做标文字转换,侧重考查图案的构图和内涵;三是漫画文字转换,侧重考查对内容于寓意的把握。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要紧扣要求,把握情景,认真分析,准确表达。【考点解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考点探讨】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文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方法指导】A.图表信息提取1.辨别图表类型。分清表格、柱状图、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形式,确认表格数据的变化方向。2.抓住图表标题。表格的标题是数据统计的标准和依据,是分析表格的切入点之一。3.观察比较细节。(1)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2)图表细节。如表格下方的注释、标注等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3)走势规律。图表反应的数据只是现象的统计结果,试题则要求阐述规律性的结论。所以必须分析数据的未来走向,总结规律。例1(2020·青海)下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写出你得出的结论。【思路点拨】首先,辨别图表类型,这是一个饼状图,共有3组数据。将图中对国学经典“泛泛了解(84%)”“从未阅读(13%)”“完整阅读(3%)”的三类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参考答案】江源中学绝大多数学生对国学经典只是泛泛了解,有部分学生对国学经典从未阅读,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整阅读。B.图画1.介绍、描述图画内容:要对其进行客观地介绍说明,不添枝加叶,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不议论,不抒情。(1)观察画面,抓住要素。画面的要素包括主体、背景、人物、话语、标题等可以辅助理解画面内容的东西。(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要根据画面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画面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3)注意说明顺序。要按一定的顺序依次描述画面内容。2.欣赏图画:一般从客观方面(即画面的描述)和主观方面(即图标、微标的设计背景、意图、寓意)两方面进行。(1)通读题干,明确图画产生的背景、组织等。看该图画是围绕什么活动设计的,由什么机构设计的。(2)仔细观察图画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图画元素(外形、线条、色彩,涉及的时间、事件等)。(3)结合图画产生的背景,具体分析各组成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图,结合主题对其创意或寓意作出合理联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图画的表面。(4)明确题干要求。看对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没有特殊要求。例2(2020·云南)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的图案进行解说。材料三: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思路点拨】按照“方法指导”的讲解来解答。首先,观察画面,这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画面内容应该与生物多样性有关;接着弄清楚会标的构成,有植物、动物,共同组成的是水滴形状,利用剪纸艺术呈现;然后分析会标各部分与主题的关系;最后按照恰当的顺序依次描绘介绍。注意客观说明,不联想无关内容,语言要简洁准确。【参考答案】水滴(种子)型图案象征生命之源;图案包含人、鸟、鱼、兽、虫、花、水等元素,寓意人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谐共生;图中的小女孩身着民族服装,意指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图案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体现中国民间文化魅力;图案右下方的印章,说明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展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印章文化);图案背景布满甲骨文,彰显中国文化特色。C.漫画读图应遵循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的原则,可按以下步骤来读:画面上有哪些人或物——人或物有怎样的特点——深层寓意是什么。1.漫画表述类语言简明,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描述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可以洞察整幅画的主题。(2)看画面: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做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3)看画中的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文字。2.提示寓意类第一类,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的丑恶或不文明现象;第二类,表扬或赞扬社会的某种现象;第三类,社会上对某一现象的存在有不同的态度,此类现象本身对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即有利有弊型。在用语上,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表扬”“赞扬”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1)看漫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以此来对应相关现实。(2)通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外;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赋予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特殊的艺术手法,以引起观者共鸣。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同样,漫画还可通过谐音、对照、虚实、比拟等手法表现一定的弦外之音,来展现漫画的寓意所在。(3)从多个角度想想漫画的创作动机是什么,确定最佳寓意。3.谈认识、感想类这类题要求结合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谈谈自己的想法。此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挖掘和捕捉漫画有效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要掌握以下要点:一答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答此现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正反两面);三答我们应如何面对(解决),有何感想。温馨提示(1)格式规范。常见格式:①讽刺/批评/揭示/赞扬……的人/行为/现象……;②启示/告诚/警示人们……。(2)字数要求。一般答漫画题对字数都有严格的要求,最好控制在100字以内,做到简洁明了。(3)不出现语病。要准确表达,切勿出现表意不清或语病现象,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例3(2020·滨州)下图是漫画《包“懒”》(作者:朱慧卿)。(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2)漫画批评了 的社会现象。【思路点拨】首先,根据题干可知这道题是要求描绘画面内容、概括出漫画的实质。其次,根据“方法指导”中第1点来作答。介绍、描绘画面内容,要先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中所有的人、物、景,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接着,读文字,解读后会获得漫画的重要隐含信息。最后,根据“方法指导”概括出漫画要批评的社会现象。【参考答案】(1)画面中心是一个坐靠在沙发上的小孩,他张大嘴巴不满地朝向左边,妈妈一边用勺子舀着饭送到他的嘴边,一边笑着承诺:“喂饭,我包了!”爸爸一边拎起衣服一边说:“穿衣,我包了!”于是,小孩懒洋洋地将右臂伸向爸爸。爷爷边跑过来边喊:“穿袜子,我包了!”小孩便抬起右脚伸向爷爷。奶奶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帮小孩系鞋带,一边颤巍巍地说:“系鞋带,我包了!”(2)家长溺爱孩子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考点09 综合性学习【考点涵析】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考查重在引导考生开拓视野,以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注意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通融。(1)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做到恰当的应付;(2)根据话题,作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3)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4)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5)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应考链接】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是联系学生实际,真实性强,且地方特点明显,乡土气息浓郁,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比,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综合性更强。考试命题上的特点是:①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②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版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③题干的设置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④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试题的类型有单一式和综合式两种:单一式:A.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B.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C.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D.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综合式:多种类型融为一体,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由于中考过程限于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将是主要的考查方式。【备考策略】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2.了解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让学生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在应对时就要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3.认真审题,明确命题意图。4.精心研究材料,深入探究其隐含信息。5.根据情境,恰当表达。综合性学习题目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运用题而言,因为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如给活动命名,给栏目取名,写一段串词等。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二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考点10 名著阅读【考点讲解】名著阅读是中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必考。为了考查“新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是否完成,各地在中考命题时,都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情况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10部名著:《繁星·春水》《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水浒》《格列佛游记》。这种试题总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考点主要有:1.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2.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3.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4.名著推介;5.概述名著中某一片段故事;6.了解与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题型上有:选择题、连线题、排序题、概述题、简答题、表格题等。【应试策略】名著阅读,以平时自读为主,可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至于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细细研读。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努力读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感受,然后试着写一些“读书心得”。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做读书笔记,如抄名言、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等。名著阅读试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该如何应对?知名老师在下面为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提供题答题技巧:一、名著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如:“星期五”是(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文学常识复习技巧:1.注重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2.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3.网络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网络。4.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二、主要人物性格题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有时答案均具有开放性,可自行选取,有时会有附加说明,要学生注意避开课文。如:《水浒传》中的108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除课文外)你熟悉的故事。(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的特征。三、人物情节关联题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又如:说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参考答案:(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B老婆难产死了,C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四、故事情节评点题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通上梁山落草。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抱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依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五、感悟品位创新题这类题或要求就作品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点感受,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点认识。创新题型(与仿句、对联等结合)1.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到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解析:本题首先要回忆起名著中的人物与其主要情节以及作品主题或者对你的启示,再者把握好例句句型特点,最后完成句子。六、简评推荐赏析型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典例】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西游记》 《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析】这类考题解答有难也有易,难在谈的感受必须针对所选名著中某个具体具体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精读过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进行评点,同时应力求语言简练概括。【解答】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在“三打白骨精”中,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示例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鲁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保尔那种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考点11 文学文化常识【要点梳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还将继续,为此我们复习时要加以梳理识记,并适当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的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的文化文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考查亮点。关于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将在下一专题分述。文化文学常识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常考内容,从内容上看包括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与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与写作目的。近年来文学文体常识题的命题有以下特点:①试题涵盖量逐年增加,难度增大。②命题的范围由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扩展到课外推荐的名篇名著。③考点由常规的作家作品名称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④体裁常识题以小说、散文、诗词为主。从题型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主观题,以及开放题,还会超出课本,拓展到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中去,为此要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考点解析】1.考查范围:考纲中要求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和现用教材中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2.考查形式:有关文学常识的试题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地区考查(例如2019年杭州市的第7题)。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大多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呈现,考查比例呈上升趋势。3.近年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的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及文化常识;(4)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性格。4.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和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知识,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多积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近几年来浙江省各地市中考中或多或少都考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相对而言,其难度不是很大只要在平时多加留意和积累即可。2019年有关传统文化的考查,出现了一个新的考查点汉字的演变、本义与引申义。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极富文化底蕴,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分析预测】分析近几年全国中考试题可以发现,文学文化知识的考查已逐渐由以前的单一的文学常识的考查到后来的将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进行简单混合考查,到近两年侧重考查文化知识,辅以考查少量的文学常识知识。考查点也在不断丰富,由对联、二十四节气、年龄代称、谦辞、敬辞扩展到古代建筑、汉字的演变、本义与引申义等方面。预测2021年的文学文化知识的考查依然会以传统文化知识为主。学生可以将现用教材注释中及课后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找出要着重复习的传统文化。【方法运用】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考查常设置的错误点有:作家作品搭配错误、作家国别或所处时代(朝代)判断错误、作品体裁归类错误、对作品人物形象分析错误等。备考文学常识应侧重于识记,要准确掌握。主要复习手段是背诵,背诵时要注意:一要围绕名家名篇有重点地进行,切忌贪多贪快;二要注意纵向(历史进程)、横向(同一时期)两条线索要将特定作家作品放在它的特定“坐标”中去记忆,不要孤立记忆。列表记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古代小说类:作品出处作品地位作者朝代《智取生辰纲》《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范进中举》《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清《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清《狼》《聊斋志异》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蒲松龄清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中考题中的设置频率越来越高。此前,传统文化的考查或与综合运用结合,或与文本阅读结合,或是体现在写作上从2017年开始,浙江多个地区中考则是以直接设题的形式考查传统文化,2018年、2019年传统文化的考查几乎成了“标配”将传统文化列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继承和弘扬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离不开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考纲明确提出,要求考生掌握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心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注意积累并拓展。可参考《温故知新·基础知识读背手册》,目录如下:一、敬辞与谦辞/P67(一)敬辞类/P67 六、传统节日与民俗/P70(二)谦辞类/P68七、中国戏曲/P70二、古代称谓/P68(一)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P68八、科举制度与古代官职/P71(一)科举制度/P71(二)特殊称谓/P68(二)古代官职任免升降/P71三、古代年龄/P69九、古代诗歌意象/P71四、节气与月份/P69(一)二十四节气/P69十、其他文化名词/P72(一)地理名词/P72(二)十二月份/P69(二)常见地名的古称和别称/P72五、对联/P70(三)常见借代词语/P72(四)其他文化名词合称/P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1 字音- 《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这是一份考点02 字形- 《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这是一份考点03 词语- 《三步冲刺中考•语文》(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