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0 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0 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考点解读,实战演练,答案解析,判断考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解读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所展示的有关此人物性格、内质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性格特征只包括人物的精神、品行和情感等内在特征。阅读文学作品,只有把握了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是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八上)“思考探究”一: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答: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①在贫苦的家境中: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②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父母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革命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有远见、识大体、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文中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还表现出母亲爱憎分明的品质。
鲁迅《孔乙己》(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一: 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答:孔乙己好喝懒做,又迁腐可笑;是失败的读书人,又一直幻想保持读书人的尊严;没有生存能力,又不肯加入短衣帮;虽然不失善良,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也不拖欠酒账,但仍免不了成为大家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世态炎凉之苦,悲苦一生。
干净 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换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④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驶,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⑤欧阳说,小马,你老家不就是大名村吗?你说说情况。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山散住着,大名山蜿蜒十多里,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了。欧阳说,我们把抢险指挥部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⑥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到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地说,真该泡一泡了。 ⑦欧阳打小就爱泡澡。小时候爱哭,哭起来就没完,但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他就立马安生了,眼角还挂着泪珠,脸却已经笑成一朵花。上大学以后,欧阳一直都是学霸,但他课余不会天天捧书本钻图书馆,更多的时候是去泡澡堂子。按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热水池子,脑细胞立刻被激活了,所学所用那叫一个清楚。同宿舍的几个兄弟,每到快考试时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押大题,都是八九不离十。 ⑧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被分配到老街建设局,经过三五年的摔打,就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泡池子。 ⑨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老街的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里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媳妇发火了。媳妇委屈地说,他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呀。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
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浴盆就捐赠给了养老院。 ⑩欧阳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就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儿,说,你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顾不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了?欧阳说,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了,来聊聊。 ⑪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地款待老舅,他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泡透了,欧阳就仔细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对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还,行了吧?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啊,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⑫越野吉普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一起到村民家中看望,了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夜半时分。吃着泡面、榨菜,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⑬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缸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 ⑭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一行人急匆匆隐入雨幕中。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呀,等我们回来。 ⑮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⑯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着,说,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哇。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 ⑰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
文中的欧阳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①尽职尽责:欧阳市长一接到市办电话,立马放弃泡澡夜赴大名村,表现其高度的责任心。②廉洁正直:捐浴盆、“泡”老舅事件都体现了欧阳市长的坚持原则、不徇私情。③行事果断:当村主任说东山坡出现险情,有两家的老人不肯离开老房子时,“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可体现欧阳市长行事果断的特点。④舍己为人: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结合“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换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等可知:欧阳市长有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结合“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浴盆就捐赠给了养老院”可知:欧阳市长坚持原则、廉洁正直;结合“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可知:欧阳市长雷厉风行,处事果断;结合“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可知:欧阳市长危急关头,舍己为人。
一路相伴 1944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夜,父亲刚刚把筹到的粮食挑回家,外面就传来了“嗵嗵嗵”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区上的通讯员,父亲知道他肯定有急事,忙拉他进屋说话。对方从怀里掏出一纸信笺,说道:“区长让你们务必在三天内把军粮送到临川去。”说罢匆匆去了。 插上门,父亲又把信看了一遍,半天不吭声。 “临川多远呀,插上翅膀,三天也飞不去。”我娘在一旁说。 “你话咋这么多?”父亲瞪了她一眼,“这是给咱抗日政府送粮呢。”父亲稀里哗啦喝了两碗玉米面糊糊,便要出门。 “又出去?”我娘问。 “开个会,议议明天谁去。”父亲淡淡地说。 我娘追出几步,“让九孩去吧,他比你身子骨壮。” 一直到大半夜,父亲才回来。我娘从被窝里探出头,“九孩答应去了?”
“想想还是我去吧。”父亲瓮声瓮气地说,“灾年筹这点粮不容易,别人去了我心里不踏实。” 醒来时,天都蒙蒙亮了 一股香味从灶间散出来。父亲走了进去,见我娘在忙着烙玉米面饼子,不由一愣,“你倒舍得?” 我娘剜了他一眼,将烙好的两个饼子用麻纸一包,塞进了他怀里。 父亲挑着粮离开了村庄。 上路没多久,空中飘起了雪花,沟沟峁峁都白了。 那边有棵歪脖树,树下堆着个坟丘,是赵明的坟。赵明是村中第一任“抗日村长”,那年村里闹饥荒,赵明偷偷倒卖了一担军粮,被边区政府处决了。 父亲的目光在坟丘上停留了一会儿,仿佛又看到了赵明笑眯眯的样子。赵明爱说笑,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还喜欢唱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唱得很
带劲,很好听。 父亲心里说,“你先歇缓吧,等我回来再看你。” 他继续赶路。 去临川有二百公里的路程。 走了半天,饥饿袭来。父亲舍不得吃掉这两个饼子,他需要它们紧贴肺腑、心窝。此时,它们对他来说,已不仅仅是食物了,更是一个念头,一种安慰和支撑。 雪片子越来越急,越来越大,蝙蝠似的飞舞着。 下一个坡梁时,父亲也不知滑倒了多少次,可他不敢停留,爬起来,挑着担子继续往前走。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父亲听到有人在他耳畔唱起来。眼前不由滑过了赵明的身影,“你跟着也好,跟着也好。” 天黑下来时,父亲进了一个村庄。父亲把挑子放到一户人家的门楼下,当他把手自然而
然探向了怀里时,他发现那两个饼子已经不知丢哪里了。 父亲浑身一激灵,心说得找个歇息的地方了,不然,饿不死也会给冻死。他转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处破庙。庙里黑漆漆的,父亲划了根火柴,发现墙角有一堆玉米秸秆,便抽了几根点着。他伸出手烤了一会儿,又在秸秆堆里翻找起来。可是,他把那些秸秆一根根摸过了,也没摸到一根棒子。他蹲在那里,恨不得将秸秆都嚼了。 这时,他的视线被什么晃了一下,是一颗金黄的玉米粒! 父亲霍地跳起来,将那堆秸秆抱到一边,发现腾出的地方有几十粒玉米。“我的天呐!”他差点没蹦起来。他弯下腰,迫不及待地将它们一粒一粒拣起。扁担上缠着一节铁丝,他解下来,又把它们一粒一粒串起,然后,他把玉米串拿到火上烤。渐渐地,玉米粒变了颜色,发出“噗噗”的爆裂声,每响一下,父亲的心也跟着响一下,浑身的每个毛孔似乎都张大了嘴,贪婪地呼吸着玉米粒散出的芳香。他吃得很小心,隔一会儿扔进嘴里一颗,又隔一会儿再扔进一颗,他嚼得很慢很慢,仿佛时间拉得越长,吃下的东西越多。嚼完最后一颗,他觉
得有些口渴,跑到庙外捧了一捧雪,几口吞了下去。 在火堆前蹲了一夜,没等天亮,父亲就又动身了。 因为没休息好,父亲走起来,感到头重脚轻,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走了大半天,总算来到一个热闹的集镇。 看着集镇上的各种吃的,父亲不由咽了口唾沫。在一个窝头摊前,父亲指着笼屉说,“没带钱,能不能先借我两个?” “你挑着粮,倒跟我要?”老头哼了一声,端着笼屉进了屋里。 到后来,父亲总算从一个开杂货铺的婆婆那里讨了一个窝头,半碗稀饭。婆婆摇摇头说,“没见过你这种人,挑着粮讨饭吃。”吃完后他又挑着担子上路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赵明的声音一直跟着他。 黄昏,父亲又到了一个村庄。 这一次,他打消了借宿的念头,直接在村外的破庙住下了。他去村里讨得两个拳头大的
山药蛋。不等烤熟就大口吞吃起来。 吃过了,还是感觉饿。他忽然嗅到了玉米的气息。“你可真是个死人啊,咋不抓一把玉米烤着吃呢。” “你不能,这可是军粮啊。”有人在他耳畔说。他的手火烫似的缩回来。过了一会儿,他猛地抓了一把,也顾不上烤了,颤颤地移到嘴边。 “你不能!”那个声音有些凶恶了。 父亲被击垮了,手一松,玉米粒“哗”地落进了袋子。 父亲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粮袋子了,睡意渐渐向他袭来。恍惚中,赵明来了,还那个样子,笑眯眯的,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 父亲也笑了,“赵明啊赵明,我知道你一路跟着我。”“不跟不行啊,我怕你犯错。”赵明说。“你知道我的品性,不会犯啥大错的。” “人就怕鬼迷心窍啊,迷住了就会栽跟头。”赵明说着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
父亲蓦地醒了。这一醒再睡不着了,又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柴,烤了烤,挑起担子摸黑上了路。 半下午时,临川县城已在眼前。 父亲刚要进城,竞然遇到区上的通讯员。父亲不由眼一亮,“你咋来了?”“抗日政府转移了,区长让我通知你回村待命。”“你有没有搞错?”父亲咆哮。“王村长,你还是回吧。”父亲盯着他问,“县政府往哪里走了?”“有可能去了顿村。”通讯员说。 父亲看了他一眼,挑起挑子,匆匆地奔着顿村去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父亲耳畔又响起了赵明的歌声。 据我父亲讲,等他到了顿村,有人告诉他县政府刚刚迁走。后来的事就艰难多了,他一边乞讨一边寻找,从冬天一直找到春天,又从春天找到夏天,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完成了任务。等他挑着一副空挑子回到村里时,已是1945年10月,抗日战争早打完了。那天路过赵明的坟丘,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在那里一直坐了很久。
“你这死鬼啊,伴了我一路,也该歇歇了。”他对那座坟丘说。 后来父亲站起身时,发现对面添了一座新坟,碑上刻着“抗日村长×××之墓”。那正是他的名字。他蓦地愣在那里,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父亲看了他一眼,挑起挑子,匆匆地奔着顿村去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父亲耳畔又响起了赵明的歌声。 据我父亲讲,等他到了顿村,有人告诉他县政府刚刚迁走。后来的事就艰难多了,他一边乞讨一边寻找,从冬天一直找到春天,又从春天找到夏天,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完成了任务。 等他挑着一副空挑子回到村里时,已是1945年10月,抗日战争早打完了。那天路过赵明的坟丘,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在那里一直坐了很久。 “你这死鬼啊,伴了我一路,也该歇歇了。”他对那座坟丘说。 后来父亲站起身时,发现对面添了一座新坟,碑上刻着“抗日村长×××之墓”。那正是他的名字。他蓦地愣在那里,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答:父亲是一个有热爱祖国、有责任感、意志坚韧顽强的人。“父亲”这一形象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普通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热情,可以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根据父亲不辞辛苦给抗日政府送粮可知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根据他觉得别人去送自己心里不踏实,坚决自己去亲自送粮,可知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根据他在路上克服了诱惑,一路把粮送到政府,可知他是一个意志坚韧顽强的人。现实作用:透过“父亲”这一形象,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普通劳动人民为了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爱国热情。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苦,感受到我国军民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保护 电话响,是在医院工作的二姐,她说:“我在楼下。” 我说:“我们都在家,你上来呀。” 她说:“我昨天接诊的一个病人,今天确诊是新冠肺炎了,我两个同事已经倒下了。我不回来吃饭了。” 信息量太大,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只一再说:“你这是回自己家,我们不隔离你。” 她像没听见:“我把一箱橙子、一盒樱桃放在电梯里,我按了楼层,它上去后你接一下东西。还有蛋糕券。最近,我就不回来了。” 电话断了。我看着一格格上来,简直像心提在嗓子眼儿一格格上来了。 门开了,电梯间地板上果然有水果和蛋糕券。我拿起来,蛋糕券上抬头是我二姐的名字, 落款是医院工会——半个月前,是她的50岁生日,这是工会的礼物。 我很惊慌。说来惭愧,我只担心我的姐姐,我只想问她:“你在医院,危险吗?"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我被困在电影里,进退茫然。我当然不是主角,只是一个龙套。但观众在哪里? 这部大戏,鸦雀无声。 我在微博上,看到二姐所在的医院向社会呼吁捐赠,我心慌慌地问她:“你有防护服吗?” 到了晚上,她才答我,其实是答非所问:“我们医院被确定为发热定点医院了,改造后使用。看现在的形势,不知道封城会持续多久。你们干粮储备要丰富,别浪费。” 那句“别浪费”让我全身一紧。 我问她:“你会一直在一线吗?” 她答:“应该。” 我说:“那至少,你每天和我们说一句话,让我们知道你平安。” 她说:“没事儿的。”
我很想说“你是心内科的呀……”,但我什么也没说。 我知道这是灾难,也是职责, 她只是在做她该做的事。而我该做的,无非就是照顾好家人。 封城多日,我反复问二姐:“你怎么样?” 也是隔了很久,她才答我:“别担心,现在武汉大多数医生都在看发热病人,全国各地的医生都来支援武汉。正应了那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没问题的。你安心待着。” 我问她:“医生被感染的情况怎么样?” 她说:“没看到数据。” 我说:“那你的同事呢?” 她说:“所有发病的都恢复了。别担心。” 我真的很担心二姐。
当医院成为战场,她很自然地像她所有的同人一样,成为—线的战士。 我知道,她像岀现在新闻里的医生那样,毎天穿着防护服上班。 我二姐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医生,而绝大多数医生,都如她一样普通,却在各自的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且,保持“随时准备着”的姿态。 我相信他们在大疫面前也心怀恐倶,却知道畏惧无济于事,故而,他们必须无畏,必须 温柔而坚定,必须在人群中高高地扬起头。 难以言说,这是生活,还是职责。 我想,像我二姐这样的人,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我的二姐并不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娇小、微胖,雪白的小圆脸总是笑眯眯的,据她以前的病人说, 像观音。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上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我”这个形象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文本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担心亲人、热爱家人、关心他人的“我”。“我”在文中的作用:以第一人称叙事,能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叙写“我”的善良,侧面烘托了二姐在疫情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坚守岗位、为他人的幸福不怕牺牲的美好品质,表达了对像“二姐”那样勇敢的人的赞美、敬畏。
【解题思路】文中多处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对二姐的担心、对医护人员的牵挂;“我很惊慌”是神态描写,“我心慌慌”、“我很想说‘你是心内科的呀……’”是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对二姐和像“二姐”那样的人的担忧、牵挂。以“我”叙事,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情感。“我”生活安定,是因为跟二姐一样的医护人员的保护,所以“我”作为侧面人物,衬托了二姐的品质,升华了本文的主旨。
一棵会开花的树 自从我搬到凤凰路之后,就常常想起父亲种过的那棵梧桐树。 我出生的那一年,爸爸已经快30岁了,因为第一次做父亲,他又惊喜又慌张,抱也不会抱,喂也不会喂。在大家的笑声中,他魔怔似的骑自行车赶了 20多里路,买来一棵梧桐树的树苗。大家笑话他说:“买梧桐树苗干啥啊,它长大了是空心的,用处不大,连个好家具也打不了。”他笑呵呵地说:“你们懂啥啊,这叫‘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我这一生唯一和“凤凰”沾边的事,大概就是在父亲走后住在了凤凰路。想来真的挺惭愧,活到现在也没有做过一件让他骄傲的事。 我这人脑子活泛,胆子又大,脑子里冒出的都是些想要投机取巧的“鸡贼”念头,只有在写东西的时 候,脑海里的念想才能踏实下来, 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这也是我后来选择写作这条路的初衷。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写岀什么名堂,赚到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在我二十多岁的年纪,赤贫一直伴随着我。 继续说回那棵梧桐树。梧桐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年紫色的喇叭状花都会带着腥甜味儿挂
满枝丫,每到此时我爸就会很开心,迷信般地相信这棵因我而生的树如此茁壮,是在预示着我的好前程。 大概是在七八岁之时,我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我爸看着梧桐树,怎么都不肯相信树长得这么茂盛,我怎么会得那样的恶病。确定为误诊的那天,我爸高兴得又笑又骂,说:“就知道不可能,你看那树长得那样好,我就不信孩子会得病。”在他心里,那棵树已经和我性命相关了。后来,一场大冰雹让梧桐树断了生机,冰雹过后一段时间,梧桐树还能长出绿叶,第二年就彻底死掉了。这一次我爸是真的被吓住了, 一整年都把我看得很紧,哪儿也不让我去,生怕岀什么意外。胡思乱想了一整年,他突然得岀一个新的结论:那棵树是为我而死的,是替我挡了灾。舅舅知道后,一脸嫌弃地说:“快带你爸去算—卦,封建迷信害死人。” 再后来,那棵梧桐树被舅舅做成衣柜和书桌,摆在我的卧室里,一直用到现在。此刻我才突然意识到,这真的是一棵为我而生的树,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在我身边。
我想起三年级的那个寒假,我拿着“三好学生”奖状跑回家,想给爸爸看一看,可是那天他加班没回来,我就一直等啊等啊,直到睡着了他也没回来。第二天我一睁开眼就去找奖状,看到爸爸已经把它贴在墙上了。后来我想,或许我们这一生,耗尽心力,都只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承认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拿着奖状等待爸爸回家的小女孩, 可是想着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树没了,可以换个形式继续陪在我身边,可爸爸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陪伴着我们呢?在他走后,面对家庭的琐事和压力,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个父亲。 或许这就是我和爸爸彼此陪伴的方式吧。原来那棵梧桐树早已在我心中开花了。
有人说,梧桐树是父女情感的依托。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析。
答:对于父亲来说,梧桐树就是“我”另外的一种生命形态,他把对“我”的挂念、期望、担忧都融入了这棵梧桐树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于我而言,梧桐树是父亲生命的延续,是父亲默默无闻的陪伴。“我”借梧桐树来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感激之情。
【解题思路】“我”出生时,父亲骑自行车赶了20多里路买了一棵梧桐树,说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梧桐树长得茂盛,父亲认为是在预示着“我”的好前程;“我”被误诊为肿瘤,他觉得树长得那么茂盛,“我”不可能生那样的病,后来梧桐树遇冰雹断了生机彻底死掉,父亲生怕“我”什么意外,认为梧桐树是为“我”而死的,是替“我”挡灾。父亲已经把梧桐树和我的生命关联在一起了。梧桐树后来被舅舅做成了衣柜和书桌摆在“我”的卧室,直到现在。在父亲去世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棵为“我”而生的树,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我”。文末“或许这就是我和爸爸彼此陪伴的方式吧。”这句话点题,抒发了“我”对父亲 的思念和感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汇编课件专题10 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含答案),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1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答题模板,实战演练,判断考点,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散文阅读考点汇总(PDF)-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