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10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10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10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几何图形,射线,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考点01 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分类1.定义: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2.几何图形的分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1)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例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按形状可分为:球、柱体(圆柱、棱柱)、椎体(圆锥、棱锥)、台体(圆台、棱台);按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或曲面可以分为:多面体(有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曲面体(围成立体图形中的面中有曲面)。(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圆、四边形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称为平面图形;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圆和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二)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正视图;从左面看:侧视图;从上面看:俯视图。(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把他们的表面沿着边剪开,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注意事项:(1)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图形,例如:球不能展开形成平面图形;(2)不同的立体图形可展开形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沿不同的棱剪开,也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把正方体各种展开图分类如下:二、点、线、面、体1.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棱锥、棱柱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3.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也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4.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5.所有的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从运动的角度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考点02 直线、射线、线段一、直线1.直线的表示方法:(1)可以用直线上表示两个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可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2)也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直线m等;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1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直线的特征:(1)直线没有长短,向两方无限延伸;(2)直线没有粗细;(3)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公共点;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例如点A在直线l上,也可以说是直线l经过点A;(2)点在直线外,例如点A在直线l上,也可以说成是直线l不经过点A;二、线段1.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点和他们之间的部分叫作线段,这两点叫作线段的端点。2.线段的表示方法:(1)线段可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字母是无序的);(2)线段也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例如线段n;3.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的距离。5.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6.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比较长短;(2)叠合法:利用直尺和圆规把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其中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位于重合端点同侧,根据另一端点与重合端点的远近来比较长短;7.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作这条线段的中点。三、射线1.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作射线,这个点叫射线的端点。2.射线的特征:射线是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不可以比较长短,无限长。四、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线段向一方无限延长是射线,向两端无限延伸是直线。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区别: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直线、射线不可度量,线段可以度量。考点03 角一、角的概念1.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或者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叫作角。射线旋转时的起始位置叫作始边,终止位置叫作终边,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2.注意: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端点是角的顶点;角的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所画出的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3.平角与周角:当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时,叫作平角,当始边与终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作周角。4.角的表示:角的几何符号用“”表示,表示法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5.角的画法:(1)利用三角板除了可以作出30°,45°,60°,90°的角外,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还可以画出15°,75°,105°,120°,135°,150°,165°的角,他们都是15°角的整数倍;(2)用量角器可以画出任意给定度数的角;(3)利用尺规作图可以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二、角的度量1.度量仪器:量角器;2.用量角器两角和画角的一般步骤:(1)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对齐;(2)一边与刻度尺上的零度线重合;(3)读出另一边所在线的度数。3.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作角度制。(1)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2)1°的为1分,记作;(3)的为1秒,记作;(4)1周角=360°,1平角=180°,1°=,=4.度、分、秒之间的转换方法:(1)角度的换算关系是六十进制,类似于时间单位的换算;(2)角的度数的换算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度化成分、秒的形式,即由高单位化成低单位,每次换算需要乘以60;二是由秒化成分,由分化成度,即由低单位换算成高单位,每次换算需要除以60。5.角的比较:(1)度量比较法:先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他们的大小;(2)叠合比较法:把其中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作比较;6.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7.余角、补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3)互余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互补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5)一个锐角的余角可表示为();一个角的补角可以表示为(),显然,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8.方位角:(1)正东、正西、正南、正北4个方向不需要用角度表示;(2)方位角以南北方向作为基准,先写南或北,在写偏东或偏西;(3)在同一问题中,观察点可能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观测点,都要画出十字架表示方位;9.钟表上有关夹角的问题:钟表中有12个大格,把周角12等分,每个大格对应30°的角,分针1分钟转6°,时针每小时旋转30°,时针1分钟旋转0.5°。考点04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1.相交线的概念:有唯一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作相交线。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成对出现,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2对对顶角。3.对顶角的特征:(1)两个角有公共顶点;(2)两个角的边互为反向延长线;4.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并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称为互为邻补角。邻补角是成对出现的,而且是互为邻补角。5.邻补角满足的条件:(1)有公共顶点;(2)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6.邻补角和补角的区别:邻补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是两角互补的特殊情况,补角主要从数量关系上来看两个角的,而邻补角不仅从数量关系上满足两角之和为180°,还必须具备位置上的关系;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这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一个角的补角可以画出很多个,但邻补角只有两个。二、垂线1.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例如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可写成:;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称为垂足。2.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垂线段: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这个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垂线段。4.垂线段的性质: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6.垂线的画法:用量角器画垂线:①经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先让量角器的底线落在已知直线上,并使量角器底边的中心点与直线上已知点重合,再在量角器90°所对的位置处标出一点,拿走量角器,连接即可。②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先让量角器的底线落在已知直线上,并使量角器90°的垂线经过直线外的该点,再在量角器90°所对的位置出标出一点,连接这两点即可。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像与这样位于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且位于截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叫作同位角。2.像与这样位于两条被截直线的两侧,且位于截线的两旁的两个角叫作内错角。3.像与这样位于两条被截直线的内侧,且位于截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叫作同旁内角。4.对三线八角的理解:(1)同位角:位置相同即2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和被截线的同方向,即同上或同下,同左或同右;(2)内错角夹在被截直线之内和位于截线两旁;(3)同旁内角则夹在被截两直线之内和截线同旁;四、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即:)3.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2)无公共点,两直线平行;(3)有两个及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考点05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判定方法3: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平行线的性质1.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即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考点06 命题与证明一、命题1.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作命题。2.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3.命题的表达形式: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的是题设部分,“那么”后面接的部分是结论。4.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作真命题。5.假命题:命题中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作假命题。二、公理、定理与证明1.公理: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伪的原始依据的真命题。2.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作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3.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4.举反例: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一般举反例说明,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三、平移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作平移。2.平移后的图形与平以前的图形形状、大小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中,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6讲 分式(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分式的通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5讲 实数与二次根式(知识点梳理)(记诵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开平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0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易错点梳理+微练习)(原卷版)-【学霸计划】2022年中考数学大复习(知识点·易错点·题型训练·压轴题组),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