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路径为圆弧型,路径为直线型,路径为往返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硬核:狙击2020中考数学重点/难点/热点







    想要对运动路径长度问题掌握得信手拈来,那么建议你对以下知识点进行提前学习会更好:
    1. 《隐圆模型》
    2. 《共顶点模型》-也可称“手拉手模型”
    3. 《主从联动模型》-也可称“瓜豆原理模型”
    4. 《旋转问题》—本系列的第二讲中所阐述的旋转相似模型
    此外,还需要明白的动点类型还有:
    5. 线段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动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 角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动点一定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7. 三角形中位线——动点到某条线的距离恒等于某平行线段的一半
    8.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动点到某条线的距离与某平行线段成比例
    9. 两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Ps强烈建议:如果您之前没有对上述模型进行过学习,建议您先到学科网搜索下载独家精品出版的: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能力提升篇》专题系列资料包,您一定可以大有提升!













    一、路径为圆弧型
    解题策略:
    ①作出隐圆,找到圆心
    ②作出半径,求出定长
    解题关键:通过《隐圆模型》中五种确定隐圆的基本条件作出隐圆,即可轻易得出结论.

    二、路径为直线型
    解题策略:
    ①利用平行定距法或者角度固定法确定动点运动路径为直线型
    ②确定动点的起点与终点,计算出路径长度即可
    解题关键: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证动角恒等于顶角等知识点

    三、路径为往返型
    解题策略:
    ①通常为《主从联动模型》的衍生版
    ②确定动点的起点与终点,感知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③找出动点运动的最远点
    解题关键: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相似转线段长、《主从联动模型》中的滑动模型等












    【例题1】如图,等腰Rt△AOB中,∠AOB=90°,OA=,⊙O与AB相切,分别交OA、OB于N、M,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Rt△BPQ,点P在弧MN上由点M运动到点N,则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  )

    A. B. C. D.
    【分析】解题标签:《共顶点模型》中的旋转相似、《隐圆模型》中的动点定长模型、《主从联动模型》
    【解析】如图,连接OP,AQ,
    设⊙O与AB相切于C,连接OC,则OC⊥AB,
    ∵OA=OB,∠AOB=90°,OB=,
    ∴AB=2,OP=OC=AB=,
    ∵△ABO和△QBP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O=∠QBP=45°,
    ∴=,∠ABQ=∠OBP,
    ∴△ABQ∽△OBP,
    ∴∠BAQ=∠BOP,=,即=,
    ∴AQ=,
    又∵点P在弧MN上由点M运动到点N,
    ∴0°≤∠BOP≤90°,
    ∴0°≤∠BAQ≤90°,
    ∴点Q的运动轨迹为以A为圆心,AQ长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圆弧,
    ∴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
    故选:D.[本题用《主从联动模型》来接替会更快得到结果]







    【例题2】已知⊙O,AB是直径,AB=4,弦CD⊥AB且过OB的中点,P是劣弧BC上一动点,DF垂直AP于F,则P从C运动到B的过程中,F运动的路径长度(  )

    A.π B. C.π D.2
    【分析】解题标签:“定边对直角”确定隐圆模型
    【解析】作DQ⊥AC于Q,如图,
    当P点在C点时,F点与Q重合;当P点在B点时,F点与E点重合,
    ∵∠AFD=90°,
    ∴点F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
    ∴点F运动的路径为,
    ∵弦CD⊥AB且过OB的中点,
    ∴OE=OD,CE=DE=,AC=AC=2,
    ∴∠DOE=60°,
    ∴∠DAC=60°,
    ∴△ACD为等边三角形,
    ∴MQ和ME为中位线,
    ∴MQ=,∠QME=60°,
    ∴F运动的路径长度==.
    故选:A.

    【例题3】如图,⊙O的半径为1,弦AB=1,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线PB于点C,则△ABC的最大面积是  .

    【分析】解题标签:“定边对定角”确定隐圆模型
    【解析】连结OA、OB,作△ABC的外接圆D,如图1,
    ∵OA=OB=1,AB=1,
    ∴△OAB为等边三角形,
    ∴∠AOB=60°,
    ∴∠APB=∠AOB=30°,
    ∵AC⊥AP,
    ∴∠C=60°,
    ∵AB=1,要使△ABC的最大面积,则点C到AB的距离最大,
    ∵∠ACB=60°,点C在⊙D上,
    ∴∠ADB=120°,
    如图2,
    当点C优弧AB的中点时,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此时△ABC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为AB2=,
    ∴△ABC的最大面积为.
    故答案为:.

    【例题4】 如图,等腰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2,O为AB的中点,P为AC边上的动点,OQ⊥OP交BC于点Q,M为PQ的中点,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A.                                        B.                                        C. 1                                       D. 2
    【分析】解题标签:“线段垂直平分线”产生“平行定距型”
    【解析】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
    ∵△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 AB= ,∠A=∠B=45°,
    ∵O为AB的中点,
    ∴OC⊥AB,OC平分∠ACB,OC=OA=OB=1,
    ∴∠OCB=45°,
    ∵∠POQ=90°,∠COA=90°,
    ∴∠AOP=∠COQ,
    在Rt△AOP和△COQ中

    ∴Rt△AOP≌△COQ,
    ∴AP=CQ,           
    易得△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AP=CQ,QF=BQ,
    ∴PE+QF=(CQ+BQ)=BC==1,

    ∵M点为PQ的中点,
    ∴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
    ∴MH=(PE+QF)=,即点M到AB的距离为,
    而CO=1,
    ∴点M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
    ∴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AB=1,
    故答案为:C. [或连接OM,CM,点M运动路径为线段OC中垂线]

    【例题5】 已知: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6),点B在x轴上,且∠BAO=30°,点D是线段OA上的一点,以BD为边向下作等边△BDE.
    (1)如图2,当∠ODB=45°时,求证:OE平分∠BED.
    (2)如图3,当点E落在y轴上时,求出点E的坐标.
    (3)利用图1探究并说理:点D在y轴上从点A向点O滑动的过程中,点E也会在一条直线上滑动;并直接写出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

    【分析】解题标签:“共顶点模型”、“全等或相似转固定角度法确定动点的直线运动”
    【解析】(1)∵∠ODB=45°,∠AOB=90°,
    ∴∠OBD=∠ODB=45°,∴OD=OB,
    ∵△BDE是等边三角形,∴DE=BE,
    在△DOE和△BOE中,,
    ∴△DOE≌△BOE(SSS),
    ∴∠DEO=∠BEO,即OE平分∠BED;
    (2)∵△BOE是等边三角形,
    ∴∠EDB=60°,
    ∵OB⊥DE,
    设OD=x,则OE=x,
    ∵∠BAO=30°,∠AOB=90°,
    ∴∠DBO=∠ABD=∠BAO=30°,
    ∴BD=2OD=2x,AD=BD=2x,
    ∵OA=AD+OD=3x=6,
    解得,x=2,
    ∴E(0,﹣2);
    (3)如图1,在x轴上取点C,使BC=BA,连接CE,
    ∵∠ABD+∠OBD=∠CBE+∠OBD=60°,
    ∴∠ABD=∠CBE,
    在△ABD和△CBE中,

    ∴△ABD≌△CBE(SAS),
    ∴∠BCE=∠BAO=30°,
    ∴当D在OA上滑动时,点E总在与x轴夹角为30°的直线CE上滑动,
    如图可知,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为6.

    【例题6】 如图,Rt△ABC中,BC=4,AC=8,Rt△ABC的斜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A与原点重合,随着顶点A由O点出发沿y轴的正半轴方向滑动,点B也沿着x轴向点O滑动,直到与点O重合时运动结束.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点C运动的路径长是 8﹣12 .

    【分析】解题标签:“运动路径为来回型”
    【解析】①当A从O到现在的点A处时,如图2,此时C′A⊥y轴,
    点C运动的路径长是CC′的长,∴AC′=OC=8,
    ∵AC′∥OB,∴∠AC′O=∠COB,
    ∴cos∠AC′O=cos∠COB==,∴=,
    ∴OC′=4,∴CC′=4﹣8;
    ②当A再继续向上移动,直到点B与O重合时,如图3,
    此时点C运动的路径是从C′到C,长是CC′,CC′=OC′﹣BC=4﹣4,
    综上所述,点C运动的路径长是:4﹣8+4﹣4=8﹣12;
    故答案为:8﹣12.


    【例题7】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原点O,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2,动点P从抛物线的顶点A出发,在对称轴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运动,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杪,连结OP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B,连结OA,A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当△AOB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3)如图2,⊙M为△AOB的外接圆,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点M也随之运动变化,请你探究:在1≤t≤5时,求点M经过的路径长度.

    【分析】解题标签:“运动路径为来回型”
    【解析】(1)∵抛物线y=x2+bx+c经过原点O,且对称轴是直线x=2,
    ∴c=0,﹣=2,则b=﹣4、c=0,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

    (2)设点B(a,a2﹣4a),
    ∵y=x2﹣4x=(x﹣2)2﹣4,∴点A(2,﹣4),
    则OA2=22+42=20、OB2=a2+(a2﹣4a)2、AB2=(a﹣2)2+(a2﹣4a+4)2,
    ①若OB2=OA2+AB2,则a2+(a2﹣4a)2=20+(a﹣2)2+(a2﹣4a+4)2,
    解得a=2(舍)或a=,
    ∴B(,﹣),
    则直线OB解析式为y=﹣x,
    当x=2时,y=﹣3,即P(2,﹣3),
    ∴t=(﹣3+4)÷1=1;
    ②若AB2=OA2+OB2,则(a﹣2)2+(a2﹣4a+4)2=20+a2+(a2﹣4a)2,
    解得a=0(舍)或a=,
    ∴B(,),
    则直线OB解析式为y=x,
    当x=2时,y=1,即P(2,1),
    ∴t=[1﹣(﹣4)]÷1=5;
    ③若OA2=AB2+OB2,则20=(a﹣2)2+(a2﹣4a+4)2+a2+(a2﹣4a)2,
    整理,得:a3﹣8a2+21a﹣18=0,
    a3﹣3a2﹣5a2+15a+6a﹣18=0,
    a2(a﹣3)﹣5a(a﹣3)+6(a﹣3)=0,
    (a﹣3)(a2﹣5a+6)=0,
    (a﹣3)2(a﹣2)=0,
    则a=3或a=2(舍),
    ∴B(3,﹣3),
    ∴直线OB解析式为y=﹣x,
    当x=2时,y=﹣2,即P(2,﹣2),
    ∴t=[﹣2﹣(﹣4)]÷1=2;
    综上,当△AOB为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1或2或5.

    (3)∵⊙M为△AOB的外接圆,
    ∴点M在线段OA的中垂线上,
    ∴当1≤t≤5时,点M的运动路径是在线段OA中垂线上的一条线段,
    当t=1时,如图1,
    由(2)知∠OAB=90°,
    ∴此时Rt△OAB的外接圆圆心M是OB的中点,
    ∵B(,﹣),
    ∴M(,﹣);
    当t=5时,如图2,
    由(2)知,∠AOB=90°,
    ∴此时Rt△OAB的外接圆圆心M是AB的中点,
    ∵B(,)、A(2,﹣4),
    ∴M(,﹣);
    当t=2时,如图3,
    由(2)知,∠OBA=90°,
    ∴此时Rt△OAB的外接圆圆心M是OA的中点,
    ∵A(2,﹣4),
    ∴M(1,﹣2);
    则点M经过的路径长度为=.





    【例题8】如图,OM⊥ON,A、B分别为射线OM、ON上两个动点,且OA+OB=5,P为AB的中点.当B由点O向右移动时,点P移动的路径长为(  )

    A.2 B.2 C. D.5
    【分析】解题标签:“利用解析法计算几何路径长”
    【解析】建立如图坐标系.
    设OB=t,则OA=5﹣t,
    ∴B(t,0),A(0,5﹣t),
    ∵AP=PB,∴P(,),
    令x=,y=,消去t得到,y=﹣x+(0≤x≤),
    ∴点P的运动轨迹是线段HK,H(0,),K(,0),
    ∴点P的运动路径的长为=,
    故选:C.

    【例题9】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分析】解题标签:“利用解析法计算几何路径长”
    【解析】如图2,以C为原点,以A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可知0≤t≤4,当t=0时,点M1的坐标为(3,0),当t=4时点M2的坐标为(1,4).
    设直线M1M2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直线M1M2的解析式为y=-2x+6.
    ∵点Q(0,2t),P(6-t,0)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PQ中点M3的坐标( ,t).
    把x= 代入y=-2x+6得y=-2× +6=t,∴点M3在直线M1M2上.
    过点M2作M2N⊥x轴于点N,则M2N=4,M1N=2.∴M1M2=2
    ∴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为2 单位长度.

    【例题10】(1)如图1,已知AB=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AC上一动点,以BD为一边向右下方作等边△BDE,当点D由点A运动到点C时,求点E运动的路径长;
    (2)如图2,已知AB=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AC上一动点,以BD为一边向右下方作以E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BDE,当点D由点A运动到点C时,求点E运动的路径长;
    (3)如图3,已知AB=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AC上一动点,以BD为一边向右下方作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BDE,当点D由点A运动到点C时,求点E运动的路径长;
    (4)如图4,已知AB=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AC上一动点,以BD为一边向右下方作以D为直顶点的等腰△BDE,且∠BDE=120°,当点D由点A运动到点C时,求点E运动的路径长;

    【分析】解题标签:“主从联动模型”
    【解析】;;;
    【例题11】如图,已知扇形AOB中,OA=3,∠AOB=120°,C是在 上的动点.以BC为边作正方形BCDE,当点C从点A移动至点B时,点D经过的路径长是________.

    【分析】解题标签:“定边对定角”确定隐圆模型、主从联动模型
    【解析】如图所示,
    易得点D的运动轨迹的长为 =2 π.

    1.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  .

    【解析】如图,连接OP,OC,取OC的中点K,连接MK.
    ∵AC=BC=,∠ACB=90°,
    ∴AB==2,
    ∴OP=AB=1,
    ∵CM=MP,CK=OK,
    ∴MK=OP=,
    ∴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是以K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半圆,
    ∴点M运动的路径长=•2•π•=,
    故答案为.

    2.已知线段AB=8,C、D是AB上两点,且AC=2,BD=4,P是线段CD上一动点,在AB同侧分别作等腰三角形APE和等腰三角形PBF,M为线段EF的中点,若∠AEP=∠BFP,则当点P由点C移动到点D时,点M移动的路径长度为 4﹣3 .

    【解析】如图,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
    ∵△APE和△PBF都是等腰三角形,且∠AEP=∠BFP
    ∵∠A=∠FPB,
    ∴AH∥PF,
    同理,BH∥PE,
    ∴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
    ∴EF与HP互相平分.
    ∵M为EF的中点,
    ∴M为PH中点,即在P的运动过程中,M始终为PH的中点,所以M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的中位线QN.
    ∵CD=AB﹣AC﹣BD=8﹣6,
    ∴QN=CD=4﹣3,即M的移动路径长为4﹣3.
    故答案是:4﹣3.

    3.已知线段AB=10,P是线段AB上一动点,在AB同侧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PE和等边三角形PBF,G为线段EF的中点,点P由点A移动到点B时,G点移动的路径长度为 5 .
    【解析】如图,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
    ∵∠A=∠FPB=60°,
    ∴AH∥PF,
    ∵∠B=∠EPA=60°,
    ∴BH∥PE,
    ∴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
    ∴EF与HP互相平分.
    ∵G为EF的中点,
    ∴G正好为PH中点,即在P的运动过程中,G始终为PH的中点,所以G的运行轨迹为△HAB的中位线MN.
    ∴MN=AB=5,即G的移动路径长为5.
    故答案为:5
    4.如图,AB为⊙O的直径,AB=3,弧AC的度数是60°,P为弧BC上一动点,延长AP到点Q,使AP•AQ=AB2.若点P由B运动到C,则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 3 .

    【解析】连接BQ,如图,
    ∵AB为⊙O的直径,
    ∴∠APB=90°,
    ∵AP•AQ=AB2.
    即=,
    而∠BAP=∠QAB,
    ∴△ABP∽△AQB,
    ∴∠ABQ=∠APB=90°,
    ∴BQ为⊙O的切线,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切线长,
    ∵弧AC的度数是60°,
    ∴∠AOC=60°,
    ∴∠OAC=60°,
    当点P在C点时,∠BAQ=60°,
    ∴BQ=AB=3,
    即点P由B运动到C,则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3.
    故答案为3.
    5.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在边AD上,且AE:ED=1:2.动点P 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E作EF⊥PE交射线BC于点F . 设点M是线段EF的中点,则在点P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点M的运动路径长为________.

    【答案】4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M作GH⊥AD.
    ∵AD∥CB , GH⊥AD ,
    ∴GH⊥BC.
    在△EGM和△FHM中,

    ∴△EGM≌△FHM.
    ∴MG=MH.
    ∴点M的轨迹是一条平行于BC的线段
    当点P与A重合时,BF1=AE=2,
    当点P与点B重合时,∠F2+∠EBF1=90∘,∠BEF1+∠EBF1=90∘,
    ∴∠F2=∠EBF1.
    ∵∠EF1B=∠EF1F2 ,
    ∴△EF1B∽△∠EF1F2.
    ∴ ,

    ∴F1F2=8,
    ∵M1M2是△EF1F2的中位线,
    ∴M1M2=  F1F2=4.
    故答案为:4.





    6.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在AC,BC边上各有一个动点E,F,满足AE=CF,连接AF,BE相交于点P.
    (1)∠APB的度数;
    (2)当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
    (3)连结CP,直接写出CP长度的最小值.

    【解析】(1)∵△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C=∠CAB=60°,
    又∵AE=CF,
    在△ABE和△CAF中,

    ∴△ABE≌△CAF(SAS),
    ∴AF=BE,∠ABE=∠CAF.
    又∵∠APE=∠BPF=∠ABP+∠BAP,
    ∴∠APE=∠BAP+∠CAF=60°.
    ∴∠APB=180°﹣∠APE=120°.

    (2)如图1,∵AE=CF,
    ∴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此时△ABP为等腰三角形,且∠ABP=∠BAP=30°,
    ∴∠AOB=120°,
    又∵AB=2,
    ∴OA=2,点P的路径是l===;

    (3)如图2,∵AE=CF,
    ∴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
    ∴当点E运动到AC的中点时,CP长度的最小,
    即点P为△ABC的中心,
    过B作BE′⊥AC于E′,
    ∴PC=BE′,
    ∵△ABC是等边三角形,∴BE′=BC=3,
    ∴PC=2.∴CP长度的最小值是2.
    方法二:由图1可知,CP最小值等于CO减OA,OA就是那圆弧的半径,可得PC的最小值为2.

    7.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AB=2,C,D为半圆上两个动点(D在C右侧),且满足∠COD=60°,连结AD,BC相交于点P若点C从A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当点D与B重合时运动停止,则点P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 :点C从点A运动到点D与点B从何时,AD与BC的相点P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弧,C,D两点运动到恰好是半圆的三等分点时,AD与BC的相点P是弧的最高点,作AP,BP的中垂线,两线交于点E,点E是弧APB的圆心;
    由题意知:AD=BD,∠PAB=∠PBA=30°,连接AE,DE,根
    据圆的对称性得出A、O、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易证△ADE是一个等边三角形,∠AED=60°,
    在Rt△ADO中,∠DOA=90°,∠PAB=30°,AO=1,
    故AD=,∴AE=AD=,
    弧APB的长度==。
    故答案为:

    8.如图,A(﹣3,0),B(0,3),C(﹣1,4),P,C,M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动点P在线段AB上,∠C=90°,∠CPM=30°,请求出当P点从A运动到B点时,点M运动的路径时什么?并求出M点运动路径长度.

    【解析】如图当点P与A重合时,作MH⊥AB于H,作CM1⊥MH于M1,连接BC,CH,BM1.取AM的中点K,连接KC、KH. [或者用相似解答]
    ∵KM=KA=KC=KH,
    ∴A、H、C、M四点共圆,
    ∴∠CHB=∠AMC=60°,
    ∵CB=,
    ∴BH=BC•tan30°=,AH=AB﹣BH=3﹣,
    在Rt△ACB中,AC==2,
    在Rt△ACM中,AM=AC÷cos30°=,
    在Rt△AMH中,HM==+,
    当点P与B重合时,点M与M1重合,易知HM1=BC=,
    ∴MM1=HM﹣HM1=,
    ∴当P点从A运动到B点时,点M运动的路径是线段MM1,M点运动路径长度为.

    9.如图,矩形ABCD中,AB=6,BC=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D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段D﹣O﹣C运动,已知P、Q同时开始移动,当动点P到达D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秒时,求动点P、Q之间的距离;
    (2)若动点P、Q之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
    (3)若线段PQ的中点为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点M运动路径的长度为  .
    【解析】(1)如图1中,作QK⊥AD于K.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6,∠BAD=90°,
    ∴tan∠BDA==,
    ∴∠BDA=30°,
    当t=1时,DQ=2,QK=DQ=1,DK=,
    ∵PA=,
    ∴PK=4,
    ∴PQ===7.

    (2)①如图1中,当0<t≤3时,QK=t,PK=6﹣2t,
    ∵PQ=4,
    ∴t2+(6﹣2t)2=42,
    解得t=2或(舍弃)
    ②如图2中,当3<t≤6时,作QH⊥AD于H,OK⊥AD于K,OF⊥OH于F.
    由题意:AQ=2t,AH=t,
    ∵AP=t,
    ∴AH=AP,
    ∴P与H重合,
    当PQ=4时,AQ=8,
    ∴2t=8,
    ∴t=2,
    综上所述,t=2或4s时,PQ=4.

    (3)如图3中,作OK⊥AD于K.QH⊥AD于H.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D=OA,∵OK⊥AD,
    ∴DK=AK,
    ∵DH=PA=t,
    ∴KH=PK,
    ∵MK∥HQ,MQ=MP,
    ∴点M在线段OK上,当点Q从D到O时,点M的运动距离=OK=.
    如图4中,当点Q在线段OC上时,取CD的中点M′,OK的中点M,连接MM′,则点M的运动轨迹是线段MM′.

    在Rt△OMM′中,MM′===,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点M运动路径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10.(2019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正△ABC中,AB=2,AD⊥BC于D,P,Q分别是AB,BC上的动点,且PQ=AD,点M在PQ的右上方且PM=QM,∠M=120°,当P从点A运动到点B时,M运动的路径长为 3﹣ .(看成固定三角板滑动处理/或反其道而行之)

    【解析】如图1中,作ME⊥AB于E,MF⊥BC于F,连接BM.
    ∵△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
    ∵∠MEB=∠MFB=90°,∴∠EMF=∠PMQ=120°,∴∠PME=∠QMF,
    ∵MP=MQ,∴△MEP≌△MFQ(AAS),∴ME=MF,
    ∴BM平分∠ABC,∴点M的在射线BM上运动.
    如图2中,由题意,当PQ∥AC时,BM的值最大,最大值BM====2,
    当P1Q1落在BC上时,得到BM1的值最小,最小值BM1===1,
    设BM交AC于G,点M的运动路径是G→M→M1
    ∴点M的运动路径的长=MG+MM1=BM﹣BG+BM﹣BM1=2﹣+2﹣1=3﹣.
    故答案为3﹣.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60°,∠A=30°,CD=BC.
    (1)求∠B+∠D的度数.
    (2)连接AC,探究AD,AB,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BC=2,点E在四边形ABCD内部运动,且满足DE2=CE2+BE2,求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

    【解析】(1)在四边形ABCD中,∠C=60°,∠A=30°,
    ∴∠D+∠B=360°﹣∠A﹣∠C=360°﹣60°﹣30°=270°.
    (2)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QDC,连接AQ,
    ∴∠ACQ=60°,AC=CQ,AB=QD,
    ∴△ACQ是等边三角形,
    ∴AC=CQ=AQ,
    由(1)知:∠ADC+∠B=270°,
    ∴∠ADC+∠CDQ=270°,
    可得∠QDA=90°,
    ∴AD2+DQ2=AQ2,
    ∴AD2+AB2=AC2;
    (3)将△BCE绕C点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F,连接EF,
    ∵CE=CF,∠ECF=60°,
    ∴△CEF是等边三角形,
    ∴EF=CE,∠CFE=60°,
    ∵DE2=CE2+BE2,
    ∴DE2=EF2+DF2,
    ∴∠DFE=90°,
    ∴∠CFD=∠CFE+∠DFE=60°+90°=150°,
    ∴∠CEB=150°,
    则动点E在四边形ABCD内部运动,
    满足∠CEB=150°,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OBC,
    则点E是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周上运动,运动轨迹为,
    ∵OB=BC=2,
    则==.
    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是.
    12.已知在扇形AOB中,圆心角∠AOB=120°,半径OA=OB=8.
    (1)如图1,过点O作OE⊥OB,交弧AB于点E,再过点E作EF⊥OA于点F,则FO的长是 4 ,∠FEO= 60 °;
    (2)如图2,设点P为弧AB上的动点,过点P作PM⊥OA于点M,PN⊥OB于点N,点M,N分别在半径OA,OB上,连接MN,则
    ①求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多少?
    ②MN的长度是否是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在(2)中的条件下,若点D是△PMN的外心,直接写出点D运动的路经长.

    【解析】(1)∵OE⊥OB,
    ∴∠BOE=90°,
    ∵∠AOB=120°,
    ∴∠AOE=30°,
    ∵EF⊥OA,
    ∴∠EFO=90°,
    在Rt△EFO中,OE=OB=8.
    ∴OF=OE•cos30°=4,∠FEO=90°﹣30°=60°,
    故答案为:4,60;

    (2)①点P在弧AB上运动,其路径也是一段弧,由题意可知,
    当点M与点O重合时,∠PMB=30°,
    当点N与点O重合时,∠PNA=30°,
    ∴点P运动路径所对的圆心角是120°﹣30°﹣30°=60°,
    ∴点P运动的路径长==;

    ②是定值;
    如图1,连接PO,取PO的中点H,连接MH,NH,
    ∵在Rt△PMO和Rt△PNO中,点H是斜边PO的中点,
    ∴MH=NH=PH=OH=PO=4,
    ∴根据圆的定义可知,点P,M,O,N四点均在同一个圆,即⊙H上,
    又∵∠MON=120°,∠PMO=∠PNO=90°,
    ∴∠MPN=60°,∠MHN=2∠MPN=120°,
    过点H作HK⊥MN,垂足为点K,
    由垂径定理得,MK=KN=MN,
    ∴在Rt△HMK中,∠MHK=60°,MH=4,则MK=2,
    ∴MN=2MK=4,是定值.

    (3)由(2)知,点P,M,O,N四点共圆,
    ∴H是△PMN的外接圆的圆心,
    即:点H和点D重合,
    ∴OD=PD,
    ∴点D是以点O为圆心OP=4为半径,
    ∵点P运动路径所对的圆心角是120°﹣30°﹣30°=60°,
    ∴点D运动路径所对的圆心角是120°﹣30°﹣30°=60°,
    ∴点D运动的路经长为=.
    13.如图,AB为⊙O的直径,且AB=4,点C在半圆上,OC⊥AB,垂足为点O,P为半圆上任意一点,过P点作PE⊥OC于点E,设△OPE的内心为M,连接OM、PM.
    (1)求∠OMP的度数;
    (2)当点P在半圆上从点B运动到点A时,求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

    【解析】
    (1)∵△OPE的内心为M,
    ∴∠MOP=∠MOC,∠MPO=∠MPE,
    ∴∠PMO=180°﹣∠MPO﹣∠MOP=180°﹣(∠EOP+∠OPE),
    ∵PE⊥OC,即∠PEO=90°,
    ∴∠PMO=180°﹣(∠EOP+∠OPE)=180°﹣(180°﹣90°)=135°,

    (2)如图,∵OP=OC,OM=OM,
    而∠MOP=∠MOC,
    ∴△OPM≌△OCM,
    ∴∠CMO=∠PMO=135°,
    所以点M在以OC为弦,并且所对的圆周角为135°的两段劣弧上(和);
    点M在扇形BOC内时,
    过C、M、O三点作⊙O′,连O′C,O′O,
    在优弧CO取点D,连DC,DO,
    ∵∠CMO=135°,
    ∴∠CDO=180°﹣135°=45°,
    ∴∠CO′O=90°,而OA=2cm,
    ∴O′O=OC=×2=,
    ∴弧OMC的长==π(cm),
    同理:点M在扇形AOC内时,同①的方法得,弧ONC的长为πcm,
    所以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为2×π=πcm.
    14.(2019•兴化市模拟)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BC边上的动点,连接AP,作PQ⊥PA交CD边于点Q.当点P从B运动到C时,线段AQ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

    A.2 B.1 C.4 D.
    【解析】如图,连接AC,设AC的中点为O′.设BP的长为xcm,CQ的长为yc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90°
    ∵PQ⊥AP,
    ∴∠APB+∠QPC=90°
    ∠APB+∠BAP=90°
    ∴∠BAP=∠QPC
    ∴△ABP∽△PCQ
    ∴=,即=,
    ∴y=﹣x2+x=﹣(x﹣2)2+1(0<x<4);
    ∴当x=2时,y有最大值1cm.
    易知点M的运动轨迹是M→O→M,CQ最大时,MO=CQ=,
    ∴点M的运动轨迹的路径的长为2OM=1,
    故选:B.



    15.(2019•武汉模拟)如图,半径为2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的弧AB上有一运动的点P,从点P向半径OA引垂线PH交OA于点H.设△OPH的内心为I,当点P在弧AB上从点A运动到点B时,内心I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A.π B.π C.π D.π
    【解析】如图,连OI,PI,AI,
    ∵△OPH的内心为I,
    ∴∠IOP=∠IOA,∠IPO=∠IPH,
    ∴∠PIO=180°﹣∠IPO﹣∠IOP=180°﹣(∠HOP+∠OPH),
    而PH⊥OA,即∠PHO=90°,
    ∴∠PIO=180°﹣(∠HOP+∠OPH)=180°﹣(180°﹣90°)=135°,
    又∵OP=OA,OI公共,
    而∠IOP=∠IOA,
    ∴△OPI≌△OAI,
    ∴∠AIO=∠PIO=135°,
    所以点I在以OA为弦,并且所对的圆周角为135°的一段劣弧上;
    过A、I、O三点作⊙O′,如图,连O′A,O′O,
    在优弧AO取点P,连PA,PO,
    ∵∠AIO=135°,
    ∴∠APO=180°﹣135°=45°,
    ∴∠AO′O=90°,而OA=2cm,
    ∴O′O=OA=×2=,
    ∴弧OA的长==π(cm),
    所以内心I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πcm.
    故选:B.








    16.(2017•硚口区模拟)如图,BC是⊙O的直径,BC=4,M、N是半圆上不与B、C重合的两点,且∠MON=120°,△ABC的内心为E点,当点A在上从点M运动到点N时,点E运动的路径长是(  )

    A. B. C. D.
    【解析】如图,连接BE、CE,
    ∵∠BAC=90°,E是内心,
    ∴∠BEC=135°,
    ∴点E在以P为圆心的PC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轨迹是),在⊙P上取一点M′,连接BM′、CM′,则∠M′=180°﹣135°=45°,∠BPC=2∠M′=90°,
    ∴△BC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4,
    ∴PB=PC=4,
    ∵∠HPC=2∠HBC=∠NBC=∠NOC,同理∠GPB=∠MOB,
    ∴∠HPC+∠GPB=(∠NOC+∠MOB)=30°,
    ∴∠GPH=60°,
    ∴点E运动的路径长是=π,
    故选:B.

    17.(2020•河北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1,P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由点B开始运动,运动到C停止.连接AP,以AP为直角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个顶点为Q.则点P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点Q的运动路径长为(  )

    A.π B. C. D.1
    【解析】如图,延长AD到M,使得DM=AD,连接CM,则点Q运动轨迹是线段CM.
    作QN⊥BC于N,
    ∵PA=PQ,∠APQ=90°,
    ∴∠APB+∠QPN=90°,∠QPN+∠PQN=90°,
    ∴∠APB=∠PQN,
    在△ABP和△PNQ中,

    ∴△ABP≌△PNQ,
    ∴AB=PN=BC,PB=NQ,
    ∴PB=CN=QN,
    ∴∠QCN=45°,
    ∴点Q在线段CM上,点Q的运动轨迹是线段CM,
    CM=CD=.
    故选:C.

    18.(2012•南通)无论a取什么实数,点P(a﹣1,2a﹣3)都在直线l上.Q(m,n)是直线l上的点,则(2m﹣n+3)2的值等于 16 .
    【解析】∵令a=0,则P(﹣1,﹣3);再令a=1,则P(0,﹣1),由于a不论为何值此点均在直线l上,
    ∴设此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k≠0),∴,解得,
    ∴此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
    ∵Q(m,n)是直线l上的点,
    ∴2m﹣1=n,即2m﹣n=1,∴原式=(1+3)2=16.
    故答案为:16.
    19.(2018秋•北仑区期末)如图,已知点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D为弧AC上任意一点,过点C作CE⊥BD于点E,连接AE,若AB=4,则AE的最小值为 ﹣ .

    【解析】连接OC、BC,P点为BC的中点,作PH⊥AB于H,如图,
    ∵点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
    ∴OC⊥OB,
    ∴△BOC、△BP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C=OB=2,BP=,PH=1,
    ∵CE⊥BD,
    ∴∠BEC=90°,
    ∴点E在⊙P上,
    连接AP交⊙P于E′,此时AE′的长为AE的最小值,
    在Rt△APH中,AH=3,PH=1,
    ∴AP==,
    ∴AE′=﹣,∴AE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20.(2016•桂林)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以O为圆心,EF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AE,CF相交于点P,将正方形OABC从OA与OF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π .

    【解析】如图点P运动的路径是以G为圆心的弧,在⊙G上取一点H,连接EH、FH.
    ∵四边形AOCB是正方形,
    ∴∠AOC=90°,
    ∴∠AFP=∠AOC=45°,
    ∵EF是⊙O直径,
    ∴∠EAF=90°,
    ∴∠APF=∠AFP=45°,
    ∴∠EPF=135°,
    ∵EF是定值,
    ∴点P在以点G为圆心,GE为半径的圆上,
    ∴∠H=∠APF=45°,
    ∴∠EGF=2∠H=90°,
    ∵EF=4,GE=GF,
    ∴EG=GF=2,
    ∴的长==π.
    故答案为π.

    21.(2017秋•银海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8,0),点P(0,m),将线段PA绕着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B,连接AB,OB,则BO+BA的最小值为 8 .

    【解析】如图作BH⊥OH于H.
    ∵∠BHP=∠BPA=∠AOP=90°,
    ∴∠BPH+∠APO=90°,∠APO+∠PAO=90°,
    ∴∠BPH=∠PAO,
    ∵PB=PA,
    ∴△PBH≌△APO,
    ∴PH=OA=8,BH=PO=m,
    ∴B(m,8+m),
    ∴OB+AB=+,
    如图,欲求OB+AB=+的最小值,
    相当于Z 直线y=x上寻找一点P(m,m),使得点P到M(0,﹣8),到N(8,﹣8)是距离和最小,

    作M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M′(﹣8,0),
    易知PM+PN=PM′+PN≥NM′,
    ∵NM′==8,
    ∴PM+PN的最小值为8,
    ∴OB+AB=+的最小值为8.
    故答案为8.
    22.如图,P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动点,将线段DP绕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E(E为D的对应点),M为线段PE的中点,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点M的运动路径长为  

    【解析】如图,当P与B重合时,点E在DA的延长线上,AE=AD=2,当点P与C重合时,点E与B重合,BE的中点M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1M2,易知M1M2=EC=•=.

    理由:如下图,作EH⊥CB交CB的延长线于H,作M2K⊥CH于K.
    易证△EPH≌△DPC,
    ∴EH=PC,PH=CD=BC,
    ∵EM2=M2P,M2K∥EH,
    ∴KH=PK=CM1,
    ∴KM1=PC,
    ∴M2K=EH=PC=KM1,
    ∵tan∠M2M1K=,tan∠DE′C=tan∠E′CH=,
    ∴tan∠M2M1K=tan∠E′CH,
    ∴∠M2M1H=∠E′CH,
    ∴M1M2∥CE′,
    ∴点M的运动轨迹是线段M1M2.
    故答案为.
    23.等边△ABC的边长为18,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D,E,连接AE,BD相交于点P,若AE=BD,当D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P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4π或9 .
    【解析】若AE=BD,则有AD=BE或AD=CE两种情况:
    ①当AD=CE时,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当D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

    此时△ABP为等腰三角形,且∠ABP=∠BAP=30°,
    ∴∠AOB=120°,
    又∵AB=18,
    ∴OA=6,
    ∴点P的路径长l==4π;
    ②当AD=BE时,点P的路径就是过点C向AB作的垂线段CG,
    因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8,
    所以点P的路径长CG为:9.
    故答案为:4π或9.
    24.(2020•武汉模拟)如图,定直线l经过圆心O,P是半径OA上一动点,AC⊥l于点C,当半径OA绕着点O旋转时,总有OP=OC,若OA绕点O旋转60°时,P、A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值是 1 .

    【解析】设⊙O的半径为R,l与⊙O交于点B,连接AB、BP、PC、如图所示:
    ∵AC⊥l于点C,∠AOB=60°,
    ∴∠OAC=30°,
    ∴OC=OA=OB,
    ∵OP=OC,
    ∴OP=OA,
    ∵OA=OB,∠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BP⊥OA,
    ∴∠OPB=90°,
    ∴点P在以OB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圆心为C,
    ∴∠PCB=2∠AOB=120°,
    ∴点A的路径长为=πR,点P的路径长为=πR,
    ∴P、A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值是1,
    故答案为:1.


    25.(2017•扬州)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AB边上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 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
    (1)若AP=1,则AE=  ;
    (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
    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
    (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

    【解析】(1)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PEFG是正方形,
    ∴∠A=∠B=∠EPG=90°,PF⊥EG,AB=BC=4,∠OEP=45°,
    ∴∠AEP+∠APE=90°,∠BPC+∠APE=90°,
    ∴∠AEP=∠BPC,
    ∴△APE∽△BCP
    ∴,即,解得:AE=;故答案为:;

    (2)①证明:如图3,
    取PE的中点Q,连接AQ,OQ,
    ∵∠POE=90°,
    ∴OQ=PE,
    ∵△APE是直角三角形,
    ∴点Q是Rt△APE外接圆的圆心,
    ∴AQ=PE,
    ∴OQ=AQ,
    ∴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必在此圆上)
    ②解:连接OA、AC,如图1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90°,∠BAC=45°,
    ∴AC==4,
    ∵A、P、O、E四点共圆,
    ∴∠OAP=∠OEP=45°,
    ∴点O在AC上,
    当P运动到点B时,O为AC的中点,OA=AC=2,
    即点O经过的路径长为2;
    (3)解:设△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为M,作MN⊥AB于N,如图2所示:
    则MN∥AE,
    ∵ME=MP,
    ∴AN=PN,
    ∴MN=AE,
    设AP=x,则BP=4﹣x,
    由(1)得:△APE∽△BCP,
    ∴,即,
    解得:AE=x﹣x2=﹣(x﹣2)2+1,
    ∴x=2时,AE的最大值为1,此时MN的值最大=×1=,
    即△APE的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6.(2016秋•通州区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E从点A出发,沿边AB﹣BC向终点C运动,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D、E、F、G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设点E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的时间为x 秒.
    (1)如图1,当点E在AB上时,求证:点G在直线BC上;
    (2)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直接写出整个运动过程中,点F经过的路径长.

    【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
    ∴AD=CD,DE=DG,∠ADE+∠EDC=∠EDC+∠CDG=90°,
    ∴∠ADE=∠CDG,
    在△ADE和△CDG中,,
    ∴△ADE≌△CDG (SAS),
    ∴∠DCG=∠DAE=90°,
    ∵∠DCB=90°,
    ∴∠DCG+∠DCB=180°,
    ∴点G在直线BC上;
    (2)解:①当点E在AB边上时,过点E作EK∥AD,交CD于点K,如图1所示:
    则AC∥EK∥AD,
    ∴∠HEK=∠EHB,∠DEK=∠EDA,
    ∵∠EHB+∠BEH=90°,∠EDA+∠AED=90°,∠HEK+∠DEK=90°,
    ∴∠EDA=∠BEH,∠AED=∠EHB,
    ∴△ADE∽△BEH,∴=,即=,∴BH=,
    S=正方形ABCD的面积﹣△ADE的面积﹣△BEH的面积
    =2×2﹣×2×x﹣×(2﹣x)×=;
    ②当点E在BC边上时,S=△DEC的面积=×2×(4﹣x)=4﹣x;
    (3)解:由(1)知,当点E在AB上时,点G在直线BC上,当点E与B点重合时,
    点F的位置如图2所示:点F运动的路径为BF;
    同理,点E在BC上时,当点E与C点重合时,点F运动的路径为FG;
    ∵BD===2,∴BF+FG=2BD=4,
    ∴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4.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讲 新定义材料理解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原卷板: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讲 新定义材料理解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原卷板,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涉及到定义知识的新情景问题, 涉及到数学理论应用探究问题, 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9,08,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讲 新定义材料理解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讲 新定义材料理解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解析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涉及到定义知识的新情景问题, 涉及到数学理论应用探究问题, 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2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原卷板: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2讲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冲刺核心重点难点热点15讲》(全国通用)原卷板,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路径为圆弧型,路径为直线型,路径为往返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