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冕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冕宁中学2025届高一上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光滑表面都是理想化模型
B. 质点在运动中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位移大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际的物体都是有大小和形状的,把物体看成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不可能绝对光滑,光滑表面是理想化模型。故A正确;
B.物体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样大。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把货物轻轻的放上一个转动着的倾斜的向上传送的传送带上,刚开始货物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在物体和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时,货物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对于货物来说都是动力。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关于力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的重力相同
B. 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C. 静止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D.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重力加速度固定,同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的重力相同,A正确;
B.力的效果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两个力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确定,所以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错误;
C.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测力计的施力物体是物体,受力物体是测力计;静止时物体的重力和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不是同一个力,C错误;
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有拉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错误。
故选A。
3. 10月22日至24日,我校举行了第39届田径运动会,其中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会每天上午8:00开始,8:00指的是时间
B. 在高一男子三级跳远中,某同学以10.57m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其中10.57m为该同学的位移大小
C. 在高一男子400m比赛中,某同学的成绩为64s,则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 高一女子实心球打破学校纪录,成绩为9.69m,其中9.69m为实心球出手后运动的路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会每天上午8:00开始,8:00指的是一个瞬间,为时刻,故A错误;
B.在高一男子三级跳远中,某同学以10.57m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其中10.57m为该同学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所以10.57m所指为位移大小,故B正确;
C.由于标准跑道一圈为400m,所以该同学400m比赛中的位移为0,则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0,故C错误;
D.高一女子实心球打破学校纪录,成绩为9.69m,其中9.69m为实心球起点在水平方上的投影到球落点的水平距离,所以9.69m所指不是球运动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4.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当物体的速度为0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其加速度不为0,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物体的速度可以大,也可以小,故D错误。
故选B。
5. 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A. 80m B. 40m
C. 20m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时间的对称性得,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点的时间为,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B点的时间为,A、B间距离为
故选C。
6. 如图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
B. 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
C.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
D. 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时水平推力为F=90N,由平衡条件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G=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A正确.B、当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地面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等于推力,即为100N.故B错误.C、当木箱保持静止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木箱滑动后,摩擦力大小不变为90N.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大小,因此滑动摩擦力大小一直为90N,故D错误.故选A.
7.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内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2:6:5 C. 2:8:7 D. 4:12:9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知,前2s内、前4s内、前5s内的位移之比为4:16:25,则第一个2s、第二个2s、第5s内的位移之比为,故D正确。
8.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 s时甲和乙相遇
B. 2 s时甲的速度方向反向
C. 2-6 s内乙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4 s时乙的速度方向反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时,甲乙速度相等,位移不等,没有相遇,故A错误;
B.2s前后甲速度都是正值,所以2s时甲的速度方向没变,故B错误;
CD.甲乙两个物体在内图像的斜率相同,乙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时速度方向反向,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9m,则( )
A. 第ls末的速度为8 m/s B. 加速度为6 m/s2
C. 前3s内的位移是27m D. 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18m
【答案】C
【解析】
【详解】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平均速度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
则加速度为
故B错误;
A.根据题意有
故A错误;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有
选项C正确;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有
选项D错误。
故选C。
10.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回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 )
A.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B. 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8m/s
C. 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
D. 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0.45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小球反弹后离开地面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逐渐减小,由图可知,小球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3m/s,故A错误;
B.小球碰撞地面前后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所以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8m/s,故B正确;
C.根据v-t图线与横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所以小球下落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小球反弹后上升的高度为
故D正确。
故选BD。
11. 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秒
B. 当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C. 甲、乙物体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当时两物体相距x米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甲车从0时刻就开始运动,乙车s末才开始运动,所以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s,故A正确;
B.当时两物体对应的纵坐标读数相同,即两物体此时位置坐标相同,表示两物体相遇,但是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同,运动方向也不同,故B错误;
C.位移时间图像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由于图中甲、乙两物体的斜率为定值,所以甲、乙两物体在运动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当时甲物体回到参考点O,乙物体离开参考点米,此时两物体相距米,故D正确。
故选AD。
12.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1m/s和7m/s,经过AB的时间是4s,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2m/s
B. 前2s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2s时间通过的位移少6m
C.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5m/s
D. 通过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的4倍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中间时刻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
m/s
A错误。
B.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
前半段位移
m
m
故少6m,B正确。
C.根据运动学位移中点公式,则有
m/s
C正确。
D.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
将A、B及A、B中点速度代入,可知通过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D错误。
故选BC。
二.实验题(共14分,每空2分)
13.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某同学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则:
(1)该同学作出的图像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
(2)根据该同学作出的图像,可以求出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_;
(3)从实验中可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
【答案】 ①. C ②. 10cm ③.
【解析】
【详解】(1)[1]设弹簧的原长为,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总长度之间满足
即弹力与总长度成线性关系,且图像有横截距,故先C。
(2)[2]当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由图像C可读出;
(3)[3]弹力与总长度成线性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有
14.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6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B.该实验中由于电压频率不稳定引起打点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在小车到达滑轮处之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D.在有效数字中,3.0和3.00的大小相等,因此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2)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F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D= ______ m/s,vF= _______。
(3)根据打出的纸带用逐差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答案】 ①. AC ②. 0.216 ③. 0.276 ④. 0.301
【解析】
【详解】(1)[1]A.为有效的利用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
B.该实验中由于电压频率不稳定引起打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B错误;
C.实验中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可以用手及时按住,故C正确;
D.在有效数字中,3.0和3.00的大小相等,但它们表示的意义不相同,3.00比3.0更精确些,故D错误。
故选AC。
(2)[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3]打点计时器打F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3)[4]根据逐差法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三、计算题:(共38分)
15. 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3s末的速度为14m/s,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前2s秒内的位移多大?
(3)第2s内的位移多大?
(4)第5s初的速度多大?
【答案】(1)4m/s2;(2)12m;(3)8m;(4)18m/s
【解析】
【详解】(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加速度公式可知
(2)前2s内的位移为
(3)前1s内的位移为
故第2s内的位移为
(4)第5s初的速度即为第4s末的速度
16.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受测者将手放在直尺的某一刻度处,看到直尺下落,立即抓住直尺,记下此时的刻度。如果直尺下落的距离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则受测者的反应时间t为多少?
(2)受测者抓住直尺前瞬间,直尺下落速度大小是多少?
(3)直尺被抓住前0.1s下落距离是多少?
【答案】(1)0.2s;(2)2m/s;(3)5cm
【解析】
【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解得
(2)受测者抓住直尺前瞬间,直尺下落速度大小
(3)直尺被抓住前0.1s即下落时下落距离
17. 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 ,经时间t后,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2 的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t时间恰好回到出发点,则两次的加速度之比a1:a2为多少?
【答案】1:3
【解析】
【详解】画出质点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设图中A、B两点对应的速率分别为v1和v2,图中C点的横坐标为。
质点在2t内恰好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0时,有面积关系
S△OAC=S△CDB
即
①
由直线斜率关系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③
质点的加速度
④
⑤
由③④⑤三式可得
18.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m;(2)未赶上货车;(3)12s
【解析】
【详解】(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因为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因为
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
(3)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
才能追上货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05~0,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