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期中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爆竹爆炸
    B. 木炭燃烧
    C. 钢水浇铸
    D. 电解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爆竹爆炸为炸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A项不选;
    B.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不选;
    C. 钢水浇铸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符合题意,C项选;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H、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选;
    答案选C。
    【点睛】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 适度饮水有益于健康,但过量饮水使体内电解质浓度过低,导致生理紊乱而引起“水中毒”,下列属于人体内常见电解质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钠 C. 硫酸钡 D. 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则解:
    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A错误;
    B.NaCl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B正确;
    C.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电,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但Ba2+有毒,不是人体内常见的电解质,C错误;
    D.葡萄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B。
    3.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生产原理是Na2O+2CO Na2CO3+C(石墨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Na2CO3属于盐
    D. 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石墨烯的生产原理知,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4价和0价,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石墨烯与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Na2CO3 属于盐,CO和碱不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故D正确;
    故选C。
    4. 科学的分类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和胶体;④根据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非氧化还原反应中无电子转移,所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
    ③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③错误;
    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以根据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合理的是②④,故选B。
    5. “钴酞菁(直径为1.5×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 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1~100 nm),所以“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A正确;
    B、分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
    C、由于该分子具有磁性,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正确;
    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D正确;
    答案选B。
    6.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2→Cl- B. H2→HCl C. CaCl2→CaCO3 D. Fe3+→Fe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中氯元素0价降低到氯离子中-1价,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A错误;
    B.氢气中氢元素0价升高到氯化氢中+1价,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正确;
    C.氯化钙和碳酸钙中钙元素都是+2价,C错误;
    D.Fe3+中铁元素+3价,Fe2+中铁元素+2价,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则需加入还原剂,D错误;
    故选B。
    7. 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的苏打杂质,加入的物质最适宜的是
    A. 通CO2 B. 加HCl C. 加CaCl2后过滤 D. 加Ca(OH)2后过滤
    【答案】A
    【解析】
    【分析】小苏打为碳酸氢钠,苏打为碳酸钠。
    【详解】A.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能除去小苏打溶液中的苏打杂质,A正确;
    B.加HCl,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与HCl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目的,B错误;
    C.加CaCl2,CaCl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能达到除杂目的,C错误;
    D.加Ca(OH)2,Ca(OH)2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2SO4
    B. 用AgNO3溶液鉴别NaCl和Na2CO3
    C. 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D.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Cl和Na2SO4的焰色试验都呈黄色,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2SO4,故A错误;
    B.NaCl和Na2CO3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AgNO3溶液鉴别NaCl和Na2CO3,故B错误;
    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故C错误;
    D.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故D正确;
    选D。
    9. 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 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B. 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C. 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不选A;
    B.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不选B;
    C.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C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不选D;
    选C。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a+H2O=Na++OH-+H2↑
    B. 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
    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D.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Ba2++2OH-=Mg(OH)2↓+Ba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金属钠放入冷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呈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两三天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钠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故B错误;
    C.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故C错误;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2+++Ba2++2OH-=Mg(OH)2↓+BaSO4↓,故D正确;
    选D。
    11.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MnO、Na+、K+、Cl- B. H+、Na+、、
    C. Ca2+、Cl-、、K+ D. Ca2+、K+、、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MnO显紫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H+和HCO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Ca2+、Cl-、NO、K+离子间不反应,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故C符合题意;
    D.Ca2++CO= CaCO3↓,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N B. C C. N和S D. N和C
    【答案】C
    【解析】
    【详解】被还原的元素就是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该反应中N元素从+5价降低到0价,S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
    故选C。
    13.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的化合价由0→+2价,H的化合价由+1→0价,得失电子总数为2,A正确;
    B.Cl的化合价由+5、-1→0价,得失电子总数为5,B错误;
    C.Cl的化合价由0→+1、-1价,得失电子总数为2,C正确;
    D.N的化合价由+2→+5价,O的化合价由0→-2价,得失电子总数为12,D正确;
    答案选B。
    14.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 II图中:闻Cl2的气味
    C. III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 IV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I图中:干燥的色布不褪色,湿润的色布褪色,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溶于水产生的氯水具有漂白作用,A正确;
    B.Cl2是有毒气体,为达到闻气体气味同时又避免中毒的目的,应该采用II图中所示的扇闻的方法闻Cl2的气味,B正确;
    C.将灼热的Cu丝伸入到盛有Cl2的集气瓶中,会看到铜丝在Cl2中着火燃烧,同时看到有棕黄色的烟,C正确;
    D.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发生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通过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球就会鼓起胀大,而不是干瘪,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5. 已知反应Ca(ClO)2+4HCl=CaCl2+2Cl2↑+2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B. HCl是还原剂
    C. 生成1个Cl2分子转移1个电子
    D. 为预防流感,将漂白粉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合使用,以增强消毒效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ClO)2具有漂白性,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A正确;
    B.该反应中HCl中部分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部分HCl为还原剂,B正确;
    C.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个氯气则有1个HCl被氧化,转移1个电子,C正确;
    D.漂白粉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减弱消毒效果,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Na和水反应否为放热反应
    B.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观察K2CO3的焰色试验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水滴到钠上,若“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述,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故选A;
    B.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故选B;
    C.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K2CO3的焰色,故不选C;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需要把碳酸氢钠放在温度更低的小试管内,故不选D;
    选AB。
    17. 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浅黄绿色、红色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I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B. 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溶液不再呈酸性
    C. 过程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Cl2
    D. 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Na2O2粉末,也会出现相同的颜色变化
    【答案】AC
    【解析】
    【分析】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电离生成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HClO有漂白作用。
    【详解】A. 过程I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故A正确;
    B. 过程II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是因为HClO把石蕊漂白,溶液仍然为酸性,故B错误;
    C. 过程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因为溶液中有过量的氯气,故C正确;
    D. 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Na2O2粉末,则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故D错误;
    故选AC。
    18.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Na+、Ba2+、Mg2+、Fe3+、SO、Cl-、CO、HCO等离子。某同学收集雾霾样品,经必要的预处理配成试样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中含有的离子。
    ①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同时得到无色气体。
    ②另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操作①中产生的无色气体为CO2 B. 可能含有CO
    C. 肯定含有 Mg2+、SO、HCO D. 一定不存在 Ba2+、Fe3+、Cl-
    【答案】BD
    【解析】
    【详解】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者BaCO3,继续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BaSO4,没有BaCO3,则原溶液中有,没有,因为有,则原溶液中没有Ba2+,滴加足量盐酸还得到无色气体,因为没有,一定有,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2,则原溶液中没有Fe3+(双水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切加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是Mg(OH)2,则原溶液中有Mg2+,综之,原溶液中一定有、、Mg2+、一定没有、Ba2+、Fe3+,可能有Na+、Cl-
    根据以上分析知:AC判断正确,BD判断错误,正确选项为BD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要遵循:肯定性原则,否定性原则,进出性原则,电中性原则
    19. 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W2>Z2>X2>Y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A. 还原性:Y->Z->W-
    B. W2通入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W2优先氧化X-
    C. Z2与X-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D. 2NaW+Y2=2NaY+W2反应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Y->Z->W-,故A正确;
    B. 氧化性X2>Y2,则还原性Y->X-,W2通入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W2优先氧化Y-,故B错误;
    C. 氧化性Z2>X2,Z2与X-在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Z-和X2,故C错误;
    D. 氧化性W2> Y2,所以2NaW+Y2=2NaY+W2反应不能发生,故D错误;
    选A。
    20. 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 氧化性:MnO>
    C.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2 D. 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锰离子是反应物,反应后生成高锰酸根离子,则锰离子失电子作还原剂,含有碘元素的离子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碘元素应该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是反应物,是生成物,根据元素守恒知,水是反应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数值相等以及原子守恒知识,可以得出该反应方程式为:2Mn2++5+3H2O=2MnO+5+6H+。
    【详解】A.中碘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
    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MnO,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强弱顺序是:>MnO,故B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碘酸根离子和还原剂锰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C正确;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有2个 Mn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7-2)=10个,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 Ⅰ、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①WX+H2O+CO2↑②Z+CO2→X+O2③Z+H2O→Y+O2↑④X+Ca(OH)2→Y+CaCO3↓
    (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W:___________、X: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_。
    (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还原剂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W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后,误通入了干燥的CO2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固体产物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观察到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4)产物中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可能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经检验,黑色固体为单质碳。写出CO2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HCO3 ②. Na2CO3 ③. NaOH ④. Na2O2
    (2) ①. ②③ ②. Na2O2 ③. Na2O2
    (3)+H+=H2O+CO2
    (4)Na2CO3 (5)4Na+3CO22Na2CO3+C
    【解析】
    【分析】W、X、Y、Z是含钠的化合物,根据X+Ca(OH)2→Y+CaCO3↓,可知X是Na2CO3、Y是NaOH;根据W Na2CO3+H2O+CO2↑,可知W是NaHCO3;根据Z+CO2→Na2CO3+O2,可知Z是Na2O2;
    【小问1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W是NaHCO3、X是Na2CO3、Y是NaOH、Z是Na2O2。
    【小问2详解】
    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反应,氧元素化合价有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③;两个反应中,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还原剂是Na2O2。
    【小问3详解】
    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
    【小问4详解】
    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后,误通入了干燥的CO2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固体产物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可能为Na2CO3。
    【小问5详解】
    经检验,黑色固体为单质碳,CO2与Na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2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②浓硝酸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③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2、H2O4、(OH)3、H2O、H2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2→2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1 ②. D ③. Cu+4H++2NO=Cu2++2NO2↑+2H2O
    (2) ①. H2O2 ②. H2CrO4 ③. Cr(OH)3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Cu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Cu作还原剂,一半的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作氧化剂,另一半的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不变,作酸,则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1;
    ②该反应中一半的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另一半的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不变,作酸,体现酸性,所以浓硝酸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和酸性;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
    【小问2详解】
    ①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2→2,H2O2所含O元素化合价升高,H2O2作还原剂;
    ②H22→2,H2O2所含O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由题给信息知,H2O4所含Cr元素化合价降低,H2O4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其过程为H2O4→(OH)3;
    ③由前面分析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H2O2、H2O4,生成物为2、(OH)3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2+2H2O4=32+2(OH)3+2H2O,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3. 有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②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②:___________;步骤③: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 ③. NaCl ④.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2) ①.
    ②.
    【解析】
    【分析】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中不含CuSO4;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可能为BaCO3、BaSO4或两者都有;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只有BaCO3、没有BaSO4,原固体中一定有Na2CO3、没有Na2SO4,结合①,原固体中一定没有CaCl2;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有Na2SO4、CuSO4、CaCl2,可能含NaCl。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有Na2SO4、CuSO4、CaCl2,可能含NaCl,要检验是否含NaCl,只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l-即可,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方法来检验,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NaCl,反之不含NaCl;故答案为: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步骤②中沉淀为Ba(NO3)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步骤③为BaCO3与HNO3反应生成Ba(NO3)2、H2O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故答案为:Ba2++CO =BaCO3;BaCO3+2H+=Ba2++H2O+CO2↑。
    24. 氯气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已知:氯气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D处收集纯净氯气,观察其物理性质。
    ①推测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②D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3)能够证明氯气跟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G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而得到无色溶液。小组同学认为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另一种是___________(请用简要文字回答)。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①. 吸收HCl杂质 ②. 浓硫酸 ③. Ⅱ、Ⅲ
    (3)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
    (4)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红色褪去或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MnO2+4HCl(浓)MnCl2+Cl2↑+2H2O,B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Cl,C中浓硫酸干燥氯气,D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E中不褪色,F中褪色,可知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最后G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小问2详解】
    ①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挥发出的氯化氢,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HCl杂质,装置C中的试剂是浓硫酸,用来干燥氯气,故答案为:吸收HCl杂质;浓硫酸;
    ②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收集装置不能密封,则D处装置可选用Ⅱ、Ⅲ,故答案为:Ⅱ、Ⅲ;
    【小问3详解】
    E中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F中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故答案为: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
    【小问4详解】
    装置G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另一种是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红色褪去或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故答案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红色褪去或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称为“分液漏斗”的仪器是, 下列实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1课时权力行驶有边界”教学课件pptx、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1课时权力行使有边界教学设计docx、录音27mp3、录音28mp3、录音29mp3、录音3mp3、录音30mp3、录音31mp3、录音32mp3、录音34mp3、录音33mp3、录音35mp3、录音4mp3、录音5mp3、录音6mp3、录音7mp3、录音8mp3、录音9mp3、录音26mp3、录音25mp3、录音24mp3、录音15mp3、录音1mp3、录音10mp3、录音11mp3、录音12mp3、录音13mp3、录音14mp3、录音16mp3、录音23mp3、录音17mp3、录音18mp3、录音19mp3、录音2mp3、录音20mp3、录音21mp3、录音22mp3、视频素材社保卡mp4等3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