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01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02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03
    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共140页。

     变式题
    【原卷 1 题】 知识点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信号肽,若内质网驻留蛋白被意外包装进入COPⅡ转运膜泡,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会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将整个蛋白质通过COPI转运膜泡送回内质网”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会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将整个蛋白质通过COPI转运膜泡送回内质网”,因此如果缺乏信号肽,则该蛋白质不会被送回内质网,因此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
    C、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不是发生在细胞之间的,所以不能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C错误;
    D、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可见内质网驻留蛋白的合成和转运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D错误。故选A。

    1-1(基础)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正确答案】 D

    1-2(基础) 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TMC0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Ca2+浓度,并形成激活Ca2+通道,主动将Ca2+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TMC01形成的Ca2+通道就会随之解体消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合成TMC01的原料,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B.进出内质网都通过TMC01形成的Ca2+通道,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敲除相应的TMC0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Ca2+浓度可能过高
    D.内质网内外Ca2+浓度相等是TMC01形成的Ca2+通道消失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C

    1-3(巩固) 细胞内的囊泡能够附着在细胞骨架上定向转移。下图是正常酵母菌和两种突变型酵母菌的蛋白质分泌途径,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分泌突变体甲的内质网中积累了大量成熟的蛋白质
    B.分泌突变体乙可能伴随着高尔基体的膨大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D.将突变型酵母菌与正常酵母菌进行基因比对,可研究囊泡定向运输的分子机制
    【正确答案】 A

    1-4(巩固)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有一种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蛋白质的机制,即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其中泛素为一种小分子球蛋白,蛋白酶体则是一种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大分子复合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途径中泛素识别并标记靶蛋白,蛋白酶体降解靶蛋白
    B.酶1、酶2、酶3参与泛素分子活化和转移过程
    C.该过程需要依赖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密切配合
    D.泛素以及靶蛋白降解的产物可被细胞重复利用
    【正确答案】 C

    1-5(提升) 如图代表蛋白质的分泌途径:核基因编码的mRNA在细胞质基质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然后在信号肽及其结合的SRP引导下与内质网膜结合并完成蛋白质的合成。途径2表示在糙面内质网完成蛋白质合成,途径3表示以膜泡运输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途径4a、4b、4c表示以膜泡运输方式分选至细胞表面、(细胞膜)质膜和溶酶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说明生物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都具有信号肽
    C.如图所示说明高尔基体具有分选蛋白质的功能
    D.不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正确答案】 D

    1-6(提升) 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研究者获取到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后,分别加入等量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2中
    B.小窝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
    D.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正确答案】 A

    【原卷 2 题】 知识点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有氧呼吸过程,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脲酶属于蛋白质,是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其他细胞器。
    【详解】A、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幽门螺杆菌分泌的脲酶分解13C标记的尿素产生的,幽门螺杆菌以及人体细胞均不能利用13C标记的尿素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A错误;
    B、幽门螺杆菌以及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自呼吸作用的底物葡萄糖,尿素不是它们的呼吸底物,所以幽门螺杆菌以及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均不含13C标记,B正确;
    C、脲酶属于蛋白质,是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正确;
    D、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O2,而通过给受试人服用13C标记的尿素胶囊,一段时间后,检测被检者呼出的CO2中含有13C的13CO2的量可确定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脲酶分解13C标记的尿素产生的,同时产生NH3,即感染者胃部组织有NH3的产生,D正确。故选A。

    2-1(基础) 对四种不同的活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活细胞
    核膜
    叶绿体
    中心体
    细胞壁



    ×








    ×

    ×

    ×
    ×
    ×


    A.甲是高等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
    C.丁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绿藻细胞的结构与丁最相似
    【正确答案】 B

    2-2(基础) 据最新报道,国内某女大学生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了危险。下列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动物细胞相比,“网红细菌”有细胞壁
    B.“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线粒体是“网红细菌”与水绵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该细菌有细胞壁,其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正确答案】 A

    2-3(巩固)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外膜的通透性明显高于内膜。丙酮酸借助于外膜上的孔蛋白通过外膜,借助于内膜上的H+载体通过内膜,已知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的浓度大于膜间隙丙酮酸的浓度,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外膜和内膜通透性的不同与其含有的蛋白质种类不同有关
    B.线粒体内膜上的H+载体能同时运输丙酮酸和H+,说明其不具有特异性
    C.丙酮酸和H+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不同
    D.线粒体基质中的H+通过质子泵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过程消耗ATP
    【正确答案】 B

    2-4(巩固) 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与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不同
    B.与有氧呼吸相比,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少
    C.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产物的生成
    D.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
    【正确答案】 C

    2-5(提升)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通常由脂滴膜包裹,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2+进入内质网腔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所以属于协助扩散
    B. Ca2+在线粒体内膜上调控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而影响脂肪的合成
    C.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单层膜
    D.抑制 H+通过F0F1ATP合成酶的运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
    【正确答案】 D

    2-6(提升) 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下图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0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下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B.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速率下降时,有氧呼吸释放的热能比例增大
    C.O2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
    D.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不利于机体抵御寒冷
    【正确答案】 B

    【原卷 3 题】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总、净光合与呼吸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植株的种类,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植株的种类,因变量都是光合速率。图1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两种植株的光合速率都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是当光照强度大于4×102μmol•m-2•s-1以后,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一直高于野生型植株;图2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但是在20℃-40℃范围内,突变型的光合速率一直高于野生型植株,且两者的最适宜温度相同(都是35℃)。
    【详解】A、由题图2分析,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在40℃下仍具有较大的光合速率,因此更适合在高温强光下种植,A错误;
    B、由图1可知,30℃时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呼吸速率相等;由题图2分析,30℃时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O2释放速率)高,合成的有机物(总光合)=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30℃时相同时间内突变型植株合成的有机物更多,B正确;
    C、由图2可知,在35℃下,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差值,相较于在30℃下的更大,因此在35℃下重复图1实验,A、B点向右上移动,且B的移动幅度比A大,C错误;
    D、结合图1和图2,在1200μmol•m-2•s-1光强下重复图2实验,由于野生型植株在1000μmol•m-2•s-1和1200μmol•m-2•s-1下光合速率不变,故D不移动,D错误。故选B。

    3-1(基础) 在密闭环境中不同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分别用图甲、乙表示。下列关于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A点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图甲A点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C.图乙B时刻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正确答案】 D

    3-2(基础) 对甲~丁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A是五碳化合物,C能为b过程提供还原剂,不提供能量
    B.图乙曲线表示水稻叶片多云天气时光合作用强度,如果该图表示晴天时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则b点应向左方移动
    C.图丙中,外部环境因素处于适宜的条件下,如果A、B曲线分别代表喜阴和喜阳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则曲线B应代表喜阳植物
    D.图丁表示用相同培养液在相同光下分别培养小球藻,则一定时间内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加快,而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逐渐减慢
    【正确答案】 D

    3-3(巩固) 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与高氮肥,已知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 Rubisco 酶(该酶催化 CO2 和 C5 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形及光合作用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型的叶绿素 a 含量比野生型的低
    B.高氮肥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Rubisco 酶的含量
    C.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高于突变型主要是由于暗反应的影响
    D.氮肥含量的差异对两种植株的叶绿素 b 含量几乎不影响
    【正确答案】 C

    3-4(巩固) 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B.根尖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
    D.图乙中C点对应图甲中C点,此时所有叶肉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正确答案】 D

    3-5(提升) 图甲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假设不向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点时该植物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图甲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C.图甲中的d点对应对乙中的h点,都代表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D.若将环境中的CO2浓度增加,图乙中的光饱和点一定会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B

    3-6(提升) 下图表示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2℃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D.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正确答案】 C

    【原卷 4 题】 知识点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含有4个DNA分子,以其中一个DNA分子为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复制一次。减数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也复制一次。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原料中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有丝分裂末期这样的两个DNA分向两个子细胞,故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共含有4个DNA,均为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每个细胞减数分裂时4个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原料中再复制一次,形成8个DNA,这8个DNA分子中,有4个DNA是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还有4个DNA只含14N。
    【详解】经过有丝分裂后,每个精原细胞中的DNA均为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两个DNA,其中一个是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而另一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细胞内共含有4个被15N标记的DN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形成的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两条染色体上均为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其中一个DNA是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而另一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此时细胞内含有15N标记的DNA数目是两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内含有15N标记的DNA数目还是两个),非姐妹染色体随机结合,所形成的精细胞含有的两个DNA的情况可能为:每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14N,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两个DNA分子均为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所以最终形成的8个精子中,最多有4个精子不含15N标记的DNA。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1(基础) 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由性逆转形成,研究小组用黄色荧光标记T/t,用绿色荧光标记B/b,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所选观察时期及其对应的荧光数量正确且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B.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C.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D.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1个黄色荧光点1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正确答案】 B

    4-2(基础) 用15N标记某二倍体动物(2N=8)的精原细胞核DNA双链,将其置于14N的培养液中,让该精原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核DNA数量相同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分子均含有15N标记
    C.减数分裂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分布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 B

    4-3(巩固) 取某动物(XY 型,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共有8条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含3H的X 染色体
    C.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1条含3H的Y 染色体
    D.该过程形成的DNA含3H的精细胞可能有 6个
    【正确答案】 B

    4-4(巩固)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
    B.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两种
    【正确答案】 B

    4-5(提升) 为了寻找TP53基因突变与肠道癌症的关联,某科研团队将一个在人体中最常见的TP53突变基因导入小鼠体内精原细胞中。选取插入2个TP53突变基因(每条单链均被32P标记)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假定该精原细胞DNA不含32P),再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B.若某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C.若每个子细胞中均只有1条染色体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含32P染色体数分别为2、0、1,1条,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正确答案】 D

    4-6(提升)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嘌呤(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与胞嘧啶(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腺嘌呤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含有次黄嘌呤
    B.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一定含有异常基因
    D.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
    【正确答案】 C

    【原卷 5 题】 知识点 蛋白质的功能,主动运输,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综合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载体蛋白1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从和葡萄糖运进细胞内,而载体蛋白2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转运到细胞内,把氢离子运出细胞。
    【详解】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对物质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K+运进细胞内均需要消耗能量,吸收葡萄糖利用钠离子通过载体蛋白1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势能进行主动运输,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载体蛋白2可以将氢离子运出细胞外,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C正确;
    D、“Na+-K+泵”具有ATP酶活性,也可协助钠离子和钾离子运输,所以Na+-K+泵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D正确。故选B。

    5-1(基础) 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细胞顶部膜借助Na+电化学梯度,通过膜上的Na+/K+/Cl-共转运体从肾小管腔中同时重吸收Na+,K+和Cl-,细胞内液的Cl-浓度增加后,Cl-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到组织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肾小管上皮细胞运出Na+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不具有特异性
    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会消耗ATP
    D.若组织液中Cl-含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正确答案】 D

    5-2(基础)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十分复杂,存在一个精密的调控机制,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与呼吸作用有关
    C.正常胰岛B细胞内的K+浓度大于细胞外,K+外流受阻触发Ca2+通道打开
    D.人体缺钙可能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正确答案】 D

    5-3(巩固)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上含有一种H+-ATP酶,可以转运H+,有利于细胞对细胞外溶质分子的吸收和维持液泡内的酸性环境。下图是植物细胞对H+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pH值最大
    B.H+进出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C.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出细胞
    D.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对细胞外某些溶质分子的吸收
    【正确答案】 B

    5-4(巩固)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有O2、CO2、温度、水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也会影响细胞呼吸。如一些事故现场泄漏出来的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下图以植物根尖为实验对象,研究氰化物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题意可推测氰化物通过减少运输K+的载体蛋白的合成来降低K+的吸收速率
    B.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的跨膜运输方式
    C.实验乙中4h后由于不能再利用氧气,细胞不再吸收K+
    D.叶肉细胞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ATP,氰化物对叶肉细胞生命活动无影响
    【正确答案】 B

    5-5(提升) 钠钾ATP酶(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的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如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但运输的载体相同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
    C.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等功能
    D.当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Na+和葡萄糖的协同运输不能进行
    【正确答案】 D

    5-6(提升) 高等植物体内的的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移动到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其中蔗糖从叶肉细胞移动到SECC的具体过程为: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一定方式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图1),再经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最后再从细胞外空间进SECC中(图2)。对此过程,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蔗糖由叶肉细胞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的过程是通过胞间连丝完成的
    B.蔗糖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至细胞外空间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蔗糖由细胞外空间运输至SECC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与野生型相比,H+泵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将积累更多的蔗糖
    【正确答案】 C

    【原卷 6 题】 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粒)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丙图: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hj表示后期、kl表示末期。
    【详解】A、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其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且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不是X染色体,而是常染色体,A错误;
    B、图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图甲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而图丙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
    C、图乙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而图丙中的 hj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正确;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曲线形成的原因都是与着丝点(粒)的分裂有关,D错误。故选C。

    6-1(基础) 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一条链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深,双链都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浅。不含BrdU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取不同时期的细胞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BrdU的碱基进行配对
    B.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一条深色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出现浅色部分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浅
    【正确答案】 D

    6-2(基础) 对牛(2N=38)精巢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
    A
    B
    C
    D
    E
    染色体数
    19
    19
    38
    38
    76
    核DNA数
    19
    38
    38
    76
    76

    A.由B细胞形成A细胞的过程一定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
    B.细胞C可能是体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C.细胞D中有19个四分体,可发生基因重组
    D.细胞D和E的Y染色体数目为1和2
    【正确答案】 C

    6-3(巩固) 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
    B.处于丙图BC段时,细胞中一定含有2个染色体组
    C.丙图能表示甲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不能代表乙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
    D.甲图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乙图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BC段
    【正确答案】 D

    6-4(巩固) 若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 4)的卵原细胞(DNA全部被32P标记)在只含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随后与精子(DNA全部被32P标记)完成受精。受精卵在含31P的培养液中第一次卵裂时后期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号染色体的DNA都只含有31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第一极体,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受精卵的染色体未复制前,有部分染色体只含有31P
    C.①号染色体来自卵细胞,基因A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D.参与受精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精子的基因型为Ab或ab
    【正确答案】 D

    6-5(提升) 下图甲、乙为某雄性动物(2N)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I、Ⅱ表示互换的染色体片段。图丙表示该生物一次细胞分裂某阶段(图中1~2)的核DNA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其分裂结果可产生图乙
    B.在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图丙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a=2
    D.若图丙表示形成图乙过程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则 a=2
    【正确答案】 C

    6-6(提升) 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他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中动物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
    B.细胞②和③含有的DNA分子数相等
    C.细胞①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2、1
    【正确答案】 C

    【原卷 7 题】 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均使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孟德尔利用的实验材料是豌豆,摩尔根利用的实验材料是果蝇,两位科学家选择的实验材料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正确;
    C、摩尔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吻合,成为了孟德尔的坚定支持者,C正确;
    D、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他当时并没有基因的概念,D错误。故选D。

    7-1(基础) 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摩尔根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两位遗传学家对于上述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均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B.两位科学家选择的实验材料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摩尔根在实验过程中成为了孟德尔的坚定支持者
    D.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正确答案】 D

    7-2(基础) 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
    B.演绎过程指的是对F1自交过程的演绎
    C.最能反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测交比例1∶1
    D.分离定律的实验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两种等量的配子
    【正确答案】 D

    7-3(巩固) 在遗传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构建方法搭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D

    7-4(巩固) 我校“某研究组”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关于科学发展历程的讨论,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
    A.橙子说:丹麦科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B.小鹏说:魏斯曼通过实验,描述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全过程
    C.小李说: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小王说: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正确答案】 B

    7-5(提升)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质)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质)上呈线性排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在人体中,只有生殖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
    【正确答案】 C

    7-6(提升)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加入S型DNA的培养基中可以形成光滑菌落
    B.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摩尔根的伴性遗传实验又一次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
    D.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正确答案】 D

    【原卷 8 题】 知识点 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者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假设亲本纯合紫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的基因型是Aa。
    【详解】由分析可知,粉色是中间性状,粉红色牵牛花F1基因型是Aa,F1自交后,F2中AA:Aa:aa=1:2:1,由F2的表现型可判断,紫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aa。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2:1,分别进行自交,则1/3AA自交后代还是1/3AA,2/3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即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红色牵牛花(1/6)=3:2:1;若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紫色牵牛花(1/6)=3:2:1。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1(基础) 家蚕皮肤斑纹有黑缟、白、淡黑缟三种表型。将一只黑缟蚕与一只白蚕进行杂交后发现,F1代均为淡黑缟蚕。F1代随机交配,F2代表型为黑缟蚕:淡黑缟蚕:白蚕=1: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为显性性状 B.黑缟为显性性状
    C.F1个体均为纯合子 D.F2中黑缟蚕和白蚕均为纯合子
    【正确答案】 D

    8-2(基础) 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型的比例相同
    B.该实验结果说明马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马的毛色遗传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
    【正确答案】 A

    8-3(巩固) 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说明基因是可以相互混合、粘染的,也有人认为基因是颗粒的,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
    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
    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正确答案】 A

    8-4(巩固)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基因型BB、Bb、bb的花色分别表现为红色、粉色、白色。某种群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2,雄株的基因型均为Bb。则该种群子一代中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最可能为( )
    A.9:2:1 B.5:6:1 C.3:2:1 D.2:3:1
    【正确答案】 D

    8-5(提升) 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①②③所示,相关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植株一定是杂合子
    B.图①中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
    C.图②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是白花
    D.图③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
    【正确答案】 B

    8-6(提升) 植物紫茉莉的花暮开朝合,被誉为“天然时钟”。若其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
    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红花、粉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
    D.F2中白花与粉红花杂交,F3会出现2种花色
    【正确答案】 B

    【原卷 9 题】 知识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据题意可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_ B_ 、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bb,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A、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 AABb、aabb共5种 ,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共2种,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共2种,A正确;
    B、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A_ bb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进行测交实验,即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纯合子与之杂交,但白色纯合子还有AABB,故不能用白色纯合子进行检测,C错误;
    D、若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就会产生多种配子,能丰富后代的多样性,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C。

    9-1(基础) 茄子果皮颜色对其经济价值有重要影响。科研人员为探明茄子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以紫色果皮(P1)和白色果皮(P2)茄子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1
    P1×P2
    F1均为紫色
    2
    F1自交
    F2紫色(72株)∶绿色(19株)∶白色(6株)
    3
    F1×P1
    均为紫色
    4
    F1×P2
    紫色(55株)∶绿色(27株)∶白色(28株)

    A.茄子花是两性花,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套袋的作用分别是防止自花传粉和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B.茄子果皮颜色性状至少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
    C.若要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绿色果皮茄子,可选取杂交组合2所得材料进行单倍体育种或杂交育种
    D.P1基因型一定是显性纯合子
    【正确答案】 D

    9-2(基础) 某植物有缺刻叶品系甲和乙,让它们分别与一纯合的正常叶植株丙(AABBCC)杂交得F1,F1 自交得 F2,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甲×丙
    乙×丙
    F1
    全为正常叶植株
    全为正常叶植株
    F2
    正常叶植株36株,缺刻叶植株28株
    正常叶植株27株,缺刻叶植株37株

    A.品系甲、乙均为纯合子,其控制叶形的基因型均有多种
    B.控制叶形的三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上述 F2 中的杂合子植株自交均会发生性状分离
    D.上述两个 F1杂交,理论上后代正常叶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7/18
    【正确答案】 D

    9-3(巩固) 家蚕的黄茧和白茧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等位基因Y和y控制。黄茧和白茧性状的表现还受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I和i影响。现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结黄茧的家蚕品种(iiYY)×结白茧的中国品种(未知)→F1:全结黄茧
    实验二:结黄茧的家蚕品种(iiYY)×结白茧的欧洲品种(IIyy)→F1:全结白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二中F1结白茧的原因可能是基因I对基因Y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B.实验一亲本中结白茧的中国品种的基因型为iiyy
    C.若让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13:3
    D.纯合的结白茧品种之间相互交配,后代可能会出现结黄茧的个体
    【正确答案】 D

    9-4(巩固) 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占2/9
    C.F2中的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个体的表型均为残翅
    D.F2中的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交配,后代中残翅果蝇占2/3
    【正确答案】 D

    9-5(提升) 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两性花。野生型(基因型AABBcc)为高杆,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稳定遗传突变体矮杆(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为矮杆。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株数)

    F1×甲
    高杆(198),矮杆(601)

    F1×乙
    高杆(101),矮杆(699)

    F1×丙
    矮杆(798)

    A.甲、乙、丙的基因型都无法确定
    B.Ⅱ的子代高杆植株基因型不唯一
    C.丙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杂交Ⅲ的子代中矮杆植株有6种基因型
    D.用杂交Ⅰ子代中高杆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高杆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高杆植株所占比例为21/32
    【正确答案】 D

    9-6(提升) 某种大鼠毛色有黑色、白色、黄色、灰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物质合成,基因a控制白色物质合成,且A对a为不完全显性;b基因纯合时A和a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大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黑身大鼠与黄身大鼠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F1全为灰身大鼠,F1与品系甲进行回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F2表型及比例

    F1
    品系甲
    灰身:黄身=1:1

    品系甲
    F1
    灰身:白身:黄身=21:4:25

    A.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黄身大鼠雌雄间进行交配,后代可出现性状分离
    C.F1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
    D.杂交组合Ⅱ中品系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C

    【原卷 10 题】 知识点 表观遗传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根据题意可知,当H基因被甲基化时,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隐性基因越容易表达。
    【详解】A、此实验表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实际上是通过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
    B、由题可知,甲基化修饰没有导致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产生等位基因,B错误;
    C、由题可知,基因型是Hh的小鼠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h基因越能表达,其体毛颜色越加深(黑),C正确;
    D、纯种黄色体毛(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Hh,D正确;故选B。

    10-1(基础) 长期过量饮酒能通过增加染色体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间接对性状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一个动态的可塑过程,分别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双重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促进转录,而去乙酰化则抑制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过量饮酒能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
    B.组蛋白的乙酰化能够降低基因的表达水平
    C.组蛋白的乙酰化可能通过改变DNA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促进转录
    D.设法抑制乙酰化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饮酒造成的危害
    【正确答案】 C

    10-2(基础) 蜂王和工蜂均为二倍体,雄蜂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以蜂王浆为食的幼虫发育成蜂王,以花粉、花蜜为食的幼虫发育成工蜂。幼虫发育成蜂王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蜂王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说明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B.推测花粉、花蜜中的物质会抑制Dnmt3的活性
    C.DNA甲基化的过程中对DNA中的碱基序列没有影响
    D.食物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表现型的改变
    【正确答案】 B

    10-3(巩固) 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的Lcye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不表达是因为该基因被高度甲基化,植株A、B的Lcyc基因相同。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科学家将这两个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B的花与植株的相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生存的环境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DNA构象改变,影响了基因的转录、翻译导致性状改变
    C.A株与B株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为3:1
    D.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对基因的表达影响越大,导致F2中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相似
    【正确答案】 C

    10-4(巩固) 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将基因型为Avya的黄色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与基因型为aa的黑色雄性小鼠交配,实验如下。
    父本(aa)×母本(Avya)
    子代中基因型为Avya的黑色小鼠数量
    子代Avy基因前端特殊序列甲基化程度
    实验组:孕期饲喂富含甲基的食物


    对照组:孕期饲喂正常食物


    已知母体的营养供给会影响子一代DNA的甲基化;Avy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小鼠体色越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中基因型为Avya的黑色小鼠数量①多于②
    B.子代中基因型为Avya的小鼠表现出不同的毛色
    C.孕期饲喂富含甲基的食物会增加DNA的甲基化
    D.表观遗传中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水平的高低不受调控
    【正确答案】 D

    10-5(提升) 蜂群受精卵发育幼虫取食蜂王浆最后发育成蜂王,这种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科学家发现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该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D

    10-6(提升) 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遗传印记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获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时印记重建。下图为遗传印记对转基因鼠的Ⅰgf2基因(存在有功能型A和无功能型a两种基因)表达和传递影响的示意图,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其父方
    C.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
    D.亲代雌鼠与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为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3∶1
    【正确答案】 D

    【原卷 11 题】 知识点 基因突变,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改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
    【详解】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若②③中碱基的改变导致编码的氨酸种类发生改变,则可能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错误;
    C、①④可能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①的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为1.1,可能是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使翻译的肽链延长,同理可知 ④可能是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使翻译的肽链变短,C正确;
    D、②③中的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但氨基酸的种类可能改变,对应的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会改变,D错误。故选C。

    11-1(基础) 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现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1基因的长度与A基因相等,合成的肽链的长度也相等
    B.a2基因的长度比A基因短,合成的肽链长度不一定短
    C.该过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与随机性
    D.灰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黄色鼠
    【正确答案】 A

    11-2(基础) 吖啶橙是一种重要的诱变剂。在DNA复制时,吖啶橙可以插入模板链上,合成的新链中要有一个碱基与之配对;也可以在新链中取代一个碱基,则在下一轮复制前该诱变剂会丢失。关于吖啶橙引起变化的推测,正确的是( )
    A.一个吖啶橙分子的插入会导致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者缺失
    B.多个吖啶橙分子的插入可能会导致相应蛋白质产物中只改变一个氨基酸
    C.吖啶橙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增加或者减少,引起染色体变异
    D.吖啶橙不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引起的这种变化属于表观遗传
    【正确答案】 B

    11-3(巩固) 科学家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情况如下表所示。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AAG,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测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0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突变基因


    蛋白质变化
    某个位点的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

    A.突变基因Ⅰ的模板链中所发生的碱基变化为A→C
    B.导致Ⅱ中蛋白质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突变基因Ⅱ的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
    C.控制眼形的基因Ⅰ、Ⅱ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
    【正确答案】 C

    11-4(巩固) 原癌基因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研究发现原癌基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活:
    途径一:病毒癌基因整合到正常人体基因组,激活原癌基因过度表达;
    途径二:原癌基因DNA序列中一个碱基改变,使其成为癌基因;
    途径三:原癌基因随着染色体位置的改变,由原来基因不活跃区移动到基因活跃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B.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成三类,途径一所示属于病毒致癌因子
    C.途径二的变异会改变DNA的结构,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肽链缩短或延长
    D.途径三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正确答案】 C

    11-5(提升) 在耳聋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常见的一种,且遗传性耳聋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位点的耳聋致病基因可导致相同表现型的听觉功能障碍,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耳聋。科研人员确定了一种与耳聋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图中的基因序列作为模板链,指导合成相应的mRNA
    B.与正常基因C相比,突变的基因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量可能减小
    C.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D.造成相同表现型听觉功能障碍的致病基因一般相同
    【正确答案】 B

    11-6(提升) 将眼形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雌雄果蝇交配,测得F2中野生型有300只,突变型有20只。进一步测序研究,发现与野生型果蝇相比,突变型果蝇常染色体上三个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
    GAA→G
    A→G
    GC→CG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变化
    多肽链比野生型果蝇的长
    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不同
    相应蛋白质无变化

    A.突变基因任意存在一个就会出现眼形突变型果蝇
    B.眼形突变型果蝇的产生与突变基因Ⅲ中碱基的变化关系不大
    C.突变基因Ⅰ控制合成的肽链长度增加可能与起始密码子位置变化有关
    D.突变基因Ⅲ中碱基发生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可能与一种氨基酸有多个不同的密码子有关
    【正确答案】 A

    【原卷 12 题】 知识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旧),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丙肝病毒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由HCV经血液循环与脂蛋白结合后感染肝细胞可知,肝细胞表面的脂蛋白受体可能介导HCV对肝细胞的入侵,A正确;
    B、该+RNA能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包括RNA依赖的RNA聚合酶NS5B在内的多种病毒蛋白,所以说该病毒+RNA上含有与tRNA上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即密码子),B正确;
    C、HCV能够抵抗细胞凋亡使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而造成肝损伤,而不是促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将导致被HCV感染的肝细胞异常增殖,C错误;
    D、NS5B抑制剂即RNA聚合酶抑制剂,因为能抑制RNA复制,所以能抑制病毒繁殖,因而可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靶点药物,D正确。故选C。

    12-1(基础)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的RNA可直接充当翻译的模板。在病毒含有的蛋白质中,NS5B具有RNA聚合酶活性,依赖的模板为RNA。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S5B在病毒中合成,在宿主细胞中发挥作用
    B.病毒增殖时,碱基互补配对只发生在核糖体中
    C.慢性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可能诱发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D.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正确答案】 C

    12-2(基础)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非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患慢性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CV的R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携带了遗传信息
    B.HC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能发生RNA的复制,该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HCV病毒核酸和人体感染HCV后产生的抗体都可以作为检测HCV感染的标志物
    D.HCV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正确答案】 D

    12-3(巩固)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奖励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上作出的贡献。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如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B.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C.②③过程需要消耗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相同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正确答案】 C

    12-4(巩固)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该(+)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多种病毒蛋白。HCV感染肝细胞,导致肝脏发生炎症,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癌。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将PSI7977(一种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CV的(+)RNA含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和反密码子
    B.HCV需要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完成复制
    C.HCV与肝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PSI7977的治疗机理可能是作为合成原料掺入RNA引起合成终止
    【正确答案】 D

    12-5(提升)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HCV侵入人体肝细胞并完成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HCV进入肝细胞后,将RNA释放到细胞中并作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一个多聚蛋白质,该蛋白质会被相应的蛋白酶切断为不同种类蛋白质并被埋入内质网的膜中,按照既定的排列顺序使内质网膜内凹,并开始复制病毒的RNA。生成的病毒的蛋白质中的一部分与复制出的病毒RNA组合成新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C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B.HCV通过其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入侵宿主细胞
    C.该病毒的(+)RNA上含有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D.人体肝脏细胞被HCV感染后,抗体进入肝脏细胞将HCV清除
    【正确答案】 C

    12-6(提升)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丙型肝炎病毒由单链RNA、相关蛋白质、来自宿主细胞膜的包膜组成,主要侵染人的肝细胞。侵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CV的基因是RNA分子的某些功能片段
    B.人体的免疫攻击导致HCV发生定向变异
    C.子代HCV从肝细胞中释放的方式为胞吐
    D.HCV的+RNA进入肝细胞后先翻译后复制
    【正确答案】 B

    【原卷 13 题】 知识点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基因突变,精子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则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A不符合题意;
    B、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1条或2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不可能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B符合题意;
    C、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受精后,并发育成的个体可能具有突变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1(基础) 某研究团队收集了中国1万多例癌症患者的肿瘤样本及外周血液样本,包括最常见的变异基因是TP53(58%)、KRAS(18%)。研究发现年轻女性胃癌患者有更多的CDH1突变;而老年胃癌患者往往有更多的TP53、NOTCH1和FAT4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最常见的变异基因TP53、KRAS可能属于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
    D.不同的基因在年轻女性与老年胃癌人群细胞中的突变频率相同
    【正确答案】 D

    13-2(基础) 实验发现,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碱基配对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这种现象称为羟化。若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发生了两处胞嘧啶的羟化,根据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所得子细胞中都含有羟化胞嘧啶
    C.含羟化胞嘧啶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形成的个体必含有异常基因
    D.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A

    13-3(巩固) 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丙氨酸密码子为GCC)。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CGG重复次数()




    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与CGG重复次数有关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正确答案】 D

    13-4(巩固) 鸡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表示鸡的正常卵原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模式图(仅示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突变细胞Ⅰ的个体和具有正常卵原细胞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相同
    B.三种突变细胞所发生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C.三种突变细胞所发生的变异均没有改变细胞内基因的数量
    D.突变细胞Ⅲ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正确答案】 D

    13-5(提升)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智力低下疾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是由X染色体上F基因CGG过度重复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CGG过度重复扩增会阻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不带致病基因的人群中大约有1/230的女性和1/360的男性携带一个所谓的前突变基因F',含有F'基因的个体本身并无症状,但当女性将其传递给子女时,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能通过显微镜检测
    B.CGG过度重复会导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增多
    C.某健康女性(无致病基因)与一健康但带有前突变基因男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1/920
    D.根据脆性部位DNA序列,可用DNA杂交分析等方法来检出致病基因
    【正确答案】 B

    13-6(提升)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致癌因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嘌呤(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与胞嘧啶(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各有一个腺嘌呤的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受精卵一定含有异常基因
    D.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含有次黄嘌呤的子细胞比例为50%
    【正确答案】 C

    【原卷 14 题】 知识点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三倍体香蕉是不可育的,因此其变异不可能来自基因重组,A错误;
    B、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由于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C。

    14-1(基础)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对有利变异的定向选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D.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D

    14-2(基础)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出现新的基因型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正确答案】 C

    14-3(巩固)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该丢弃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
    C.经杂交育种培育的高产矮杆水稻品种,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D.由于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因此该无子性状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正确答案】 C

    14-4(巩固)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有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
    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一个基因可能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突变
    C.DNA分子中发生三个以上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冠心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正确答案】 A

    14-5(提升) 下列是关于生物变异的几个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理是基因突变,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G
    B.图甲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图乙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互换或基因突变
    D.图丙①②两种变异的区别主要是①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正确答案】 D

    14-6(提升) 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者为固定杂种优势,研究发现了3个基因在区分水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作用如图1;在图1基础上,破坏MTL基因,结果如图2。不考虑其他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PAIR1基因的产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挥作用
    B.同时破坏水稻细胞中的基因PAIRI、REC8和OSDI,得到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与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C.若某二倍体水稻植株仅发生MTL基因突变,该植株自交,则其子代高度不育
    D.图中四个基因均突变的稳定遗传的个体自交不能保持水稻杂种优势
    【正确答案】 D

    【原卷 15 题】 知识点 水盐平衡调节,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加快,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B正确;
    C、渴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C错误;
    D、排汗是调节人体的体温,不能维持渗透压稳定,D错误。故选B。

    15-1(基础) 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尿素胆固醇、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正确答案】 A

    15-2(基础)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产生渴觉
    【正确答案】 C

    15-3(巩固)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产生渴觉
    D.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能调节体温和渗透压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B

    15-4(巩固)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O2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D.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正确答案】 C

    15-5(提升)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环境中,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正确答案】 D

    15-6(提升)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通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正确答案】 B

    【原卷 16 题】 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综合,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详解】A、头顶发光的“钓鱼竿”是突变的结果,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
    B、雌雄鱼是相同物种,共同进行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B错误;
    C、在生活条件稳定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基因突变,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会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C。

    16-1(基础) 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B.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
    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
    【正确答案】 D

    16-2(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  )
    A.蓝鲸的胸鳍和金丝猴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始祖先
    B.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C.种群在繁衍过程中大量的近亲繁殖可提高群体中纯合体的比例
    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
    【正确答案】 D

    16-3(巩固) 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进而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
    C.2005年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
    D.2005年后该海岛上两种地雀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B

    16-4(巩固) 某种兰花细长的花距底部分泌花蜜,主要由采蜜蛾类为其传粉。多年后发现,在某地其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距中花蜜大量减少,而二乙酸甘油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有所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
    B.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与传粉动物变换有关
    C.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是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
    D.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
    【正确答案】 C

    16-5(提升) 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正确答案】 B

    16-6(提升) 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常有三种类型(如图甲、乙、丙),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每一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现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
    B.根据上述三种作用类型可知选择压力决定生物变异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C.种群在选择压力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新的物种,其实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同一个种群,在不同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库发生改变的方向可能不同
    【正确答案】 B

    【原卷 17 题】 知识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正确答案】
    A C D
    【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R-和B-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黑色植株中某些个体死亡,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因此s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详解】A、据分析可知,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
    B、因为s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个体死亡,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三种,B错误;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转基因个体为BbRrs,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与bbrr杂交,子代有BbRrs、Bbrrs、bbRr、bbrr,子代没有致死个体,因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二2:1:1,D正确。故选ACD。

    17-1(基础) 黄瓜植株有雌株(仅花的雌蕊发育)、雄株(仅花的雄蕊发育)与两性植株(花的雌雄蕊均发育)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A和B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雄花黄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
    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雌蕊能发育的植株比例为1/2
    D.对两性植株外源施加乙烯,可以使其转化为雌株
    【正确答案】 AD

    17-2(基础) 某植物的茎杆高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杂交,F1均表现为高茎,F1自交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测交后代中中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C.若F2的高茎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的中茎植株占16/81
    D.茎杆高度的遗传存在隐性基因纯合遮盖高茎基因表达的现象
    【正确答案】 BC

    17-3(巩固)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让该植株自交,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隐性致死基因s只有纯合时才具有致死效应
    B.自交后代F1的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种基因型
    C.隐性致死基因s与R、r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黑果个体自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16∶5∶3
    【正确答案】 ABD

    17-4(巩固) 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A.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实验甲中亲代和子代的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
    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
    D.实验乙的子代中,橙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
    【正确答案】 ABD

    17-5(提升) 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用两株无法产生氰酸的三叶草植株(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
    杂交
    F1表型
    F2表型
    突变株1×野生型
    有氰酸
    753有氰酸,247无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
    无氰酸
    1342无氰酸,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
    无氰酸
    1180无氰酸,270有氰酸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与氰酸合成有关的两对基因中,某基因对控制氰酸合成的基因存在抑制效应,所有植株均种植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株1的产生是因为体内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其为纯合子
    B.突变株2的产生是因为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其基因型为AABB
    C.长时间来看,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后代形成的种群中无氰酸个体将占大多数
    D.仅根据第一、二组杂交实验无法判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正确答案】 BD

    17-6(提升) 某作物的抗病和感病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的影响。现用三个纯合品系:抗病植株(甲)、感病植株(乙和丙)进行两组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抗病植物
    抗病植株:感病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感病植物
    抗病植株:感病植株=3:13

    A.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在实验二的F2感病植株个体中,基因型有7种,杂合子占比10/13
    C.让两组实验的F2中抗病植株个体自由交配,则F3抗病植株所占比例均为5/6
    D.让实验二的F2感病植株个体自交,单株统计后代均无性状分离的个体占比6/13
    【正确答案】 CD

    【原卷 18 题】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基因的表达综合

    【正确答案】
    B C
    【试题解析】
    【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成,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氨基酸,需要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几种tRNA,但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详解】A、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达,也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A错误;
    B、①过程表示的是转录,所需的嘧啶数与嘌呤数不一定相等,B正确;
    C、②过程表示的是翻译,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故相比bcd核糖体,a核糖体结合过的tRNA最多,C正确;
    D、由图可知,终止密码在mRNA的左侧,故终止密码子与d核糖体距离最远,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1(基础) 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合成,在miRNA基因转录时发挥作用
    B.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时碱基配对方式是C与G、A与U配对
    C.miRNA在细胞核中转录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加工,用于翻译
    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翻译转录过程中
    【正确答案】 AB

    18-2(基础) 如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NMD作用,能阻止异常蛋白的产生(AUG、UAG分别表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URF复合物与RNA酶的作用可能相同
    B.SURF复合物能识别所有mRNA的终止密码子
    C.NMD作用失效,细胞内不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
    D.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转录它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替换或增添
    【正确答案】 BCD

    18-3(巩固) 真核生物的基因中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细胞核内刚刚转录而来的 RNA为前体mRNA,前体 mRNA 中的内含子在 RNA 自身以及其他蛋白复合物的作用下被剪切,形成mRNA 运出细胞核。图为前体 mRNA 的剪切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 a、c 分别为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部分
    B.前体 mRNA 能与核糖体直接结合进行翻译过程
    C.蛋白质复合物具有识别特定核糖核苷酸序列的功能
    D.前体 mRNA 加工形成 mRNA 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正确答案】 ABD

    18-4(巩固) miRNA是一类由基因编码的,长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RNA分子。在线虫细胞中,Lin−4基因的转录产物经加工后形成miRNA−miRNA*双链,其中miRNA与Lin−14mRNA部分配对,使其翻译受阻(这是RNA干扰的一种机制),进而调控幼虫的正常发育模式。Lin−4miRNA的形成过程及其对Lin−14基因的表达调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miRNA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与miRNA*的碱基序列相同
    B.Lin−4基因转录产物加工为miRNA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C.Lin−4基因和mRNA在基本组成单位上的不同表现在五碳糖和碱基
    D.Lin−4基因调控Lin−14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Lin−14基因转录水平降低
    【正确答案】 AD

    18-5(提升) 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位于基因的末端,使翻译终止
    B.图中结构能使有限的碱基携带更多的遗传信息
    C.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D.缬氨酸(Val)至少有三种密码子,表明了密码子的简并性
    【正确答案】 BCD

    18-6(提升) 小鼠的细胞中存在ARC基因、基因1和基因2等基因,基因1和基因2转录后得到前体RNA,前体RNA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形成miR-223、HRCR,从而参与细胞中的生命活动。下图为三种基因的部分生命活动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会发生反密码子特异性地识别密码子并与之结合
    B.若抑制小鼠ARC基因的表达,则有利于体内细胞的更新
    C.与幼龄的小鼠细胞相比,衰老的小鼠细胞基因1的表达量较少
    D.HRCR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合成的HRCR增多会促进细胞凋亡
    【正确答案】 CD

    【原卷 19 题】 知识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正确答案】
    A C D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基因A控制合成酶a,使PEP转化为油脂。基因B的链2正常表达出酶b,可使PEP转化为蛋白质。以基因B的链1诱导转录出的RNA可与链2正常转录出的mRNA形成双链RNA,干扰酶b的合成,抑制PEP转化为蛋白质,从而提高油脂产量。
    【详解】A、根据图示可分析出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_ bb、aaB_ ,A错误;
    B、当抑制基因B表达后,其形成的RNA会与mRNA形成双链,从而通过抑制翻译过程减少酶b的量,使PEP形成油脂,提高产油率,B正确;
    C、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②分别由基因B中的链1、链2转录,转录时DNA上的碱基T与RNA上的碱基A能发生互补配对,D错误。故选AC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能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

    19-1(基础) 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某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RNA的碱基数目恰好为其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
    B.亲代病毒RNA需经过两次信息传递才能产生子代病毒RNA
    C.病毒RNA可直接做模板进行翻译产生多种病毒蛋白
    D.图中显示的酶都是RNA复制酶,其合成的场所为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正确答案】 BCD

    19-2(基础)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种单链+RNA病毒)常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下图表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增殖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B.④过程和⑥过程都存在遗传信息的流动,病毒产生的ATP为此提供能量
    C.④过程与⑤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是相同的
    D.③过程和⑤过程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均相同
    【正确答案】 ABD

    19-3(巩固)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以ss(+)RNA表示,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与真核生物的信使RNA非常相似,其“信息流”传递见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nCoV的(+)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B.通过①过程得到的(-)RNA和结构蛋白结合后,包上包膜形成子代病毒
    C.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新冠患者胰岛素基因的mRNA 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
    【正确答案】 BC

    19-4(巩固) 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其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③均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
    B.过程②和④消耗的嘧啶数和嘌呤数比值相同
    C.由图示可知,+RNA和-RNA上都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D.新型冠状病毒和T2噬菌体遗传物质化学组成成分相同
    【正确答案】 BCD

    19-5(提升) 基因沉默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手段,主要分为转录前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RNA干扰技术是细胞质中双链RNA(dsRNA)诱导的靶mRNA特异性降解机制,其导致基因沉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干扰技术是转录前水平的基因沉默
    B.基因沉默的实质是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C.Dicer和RISC复合体都具有断裂磷酸二酯键的作用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对靶mRNA降解的特异性
    【正确答案】 BCD

    19-6(提升) 染色体的端粒进行复制时,端粒酶通过其内部的RNA模板与前导链DNA的3'突出端配对实现自身定位,在模板的指导下逐个添加核苷酸﹐完成一个重复单位的复制后再向前移动,合成下一个重复单位,前导链合成结束后再填补后随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中端粒长度变短,细胞端粒酶失去活性
    B.端粒酶内部的RNA模板序列为ACCCCAACCCCA
    C.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特性,以氢键连接核苷酸延伸前导链
    D.DNA聚合酶催化填补后随链,后随链的序列与端粒酶有关
    【正确答案】 BCD

    【原卷 20 题】 知识点 水盐平衡调节,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正确答案】
    A B
    【试题解析】
    【分析】题意显示,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一定刺激下合成并分泌的肽类激素,根据其作用可知该激素作用的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效果是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激素,其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尿量减少。
    【详解】A、由分析可知,钠尿肽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A正确;
    B、结合题意可知,肾上腺素的作用效果是引起机体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据此可推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心脏血输出量增多,进而导致钠尿肽释放量增多,B正确;
    C、钠尿肽的化学本质是肽类化合物,因此其合成过程需要经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完成,而性激素属于小分子的脂类,其合成部位是内质网,显然两者的合成过程存在较大差异,C错误;
    D、在尿量的调节中,钠尿肽的作用效果是使尿量增多,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进而使尿量减少,显然二者在尿量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AB。

    20-1(基础)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也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E为肾小管和集合管,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D.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正确答案】 ABD

    20-2(基础) 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若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分泌的汗液量。但长时间排汗减少,会使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性损伤,该病症称为热射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若体液大量丢失将严重破坏人体的内环境稳态
    B.高温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使皮肤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多
    C.热射病病人排汗量持续减少,是由于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大量减少造成的
    D.人体的体温调控中枢位于下丘脑,及时降温和补水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ABD

    20-3(巩固) 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内相关细胞合成并分泌
    B.过量饮酒可使水的重吸收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
    C.机体大量失血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应对不良反应
    D.抗利尿激素可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以实现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ABD

    20-4(巩固) 如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及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人主动排尿的过程需要⑦和③的共同参与
    B.婴儿尿床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经⑤→③→④→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等
    C.若损伤②通路,则能产生尿意,但会出现尿失禁
    D.⑥可表示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正确答案】 ABC

    20-5(提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某些患者的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原酶)—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有关,其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沙坦类降压药通过阻断动脉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结构甲为下丘脑,结构乙为垂体
    C.图中A代表Na+,结构丙代表肾小管和集合管
    D.沙坦类降压药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正确答案】 ACD

    20-6(提升) 下图表示多种因素与激素分泌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而神经调节不存在分级调节
    B.如果内、外环境变化使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也符合分级调节过程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和腺垂体细胞
    D.通过①②③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 ABD

    【原卷 21 题】 知识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正确答案】
    (1)    雄蕊    母本    绿叶:浅绿叶=3:1
    (2)    Y、Z    三组均为绿叶:浅绿叶=1:1    第4组绿叶:浅绿叶=1:1;第5组和第6组绿叶:浅绿叶=9:7
    【试题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水稻为雌雄同株两性花,利用水稻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受粉),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若将浅绿叶W(隐性纯合)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为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3:1。
    (2)分析表格:W、X、Y、Z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浅绿叶突变体,第1组W、X杂交,F1仍为浅绿叶,说明W和X为相同隐性基因控制;第2组W、Y杂交,第3组W、Z杂交,F1均表现绿叶,说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Y、Z不是同一基因,即属于非等位基因。设W(X)的浅绿叶基因为a,Y的浅绿叶基因为b,Z的浅绿叶基因为c,当任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
    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Y(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自交后代F2为1aaBBCC(浅绿叶)、1AAbbCC(浅绿叶)、2AaBbCC(绿叶),即绿叶:浅绿叶=1:1;同理第5组和第6组的结果也是绿叶:浅绿叶=1:1。
    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Y(AAbbCC),结果与上一小问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时相同,即绿叶:浅绿叶=1:1;第5组为X(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A、a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F2符合9:3:3:1,由于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则F2的表现型为绿叶:浅绿叶=9:7;第6组为Y(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B、b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F2结果与第5组相同,即绿叶:浅绿叶=9:7。
    【点睛】本题结合可遗传变异,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本题关键是根据杂交实验的表格获取到基因类型和所在位置,再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1-1(基础)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果实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_bb表现为红色、A_Bb表现为浅红色、A_BB和aa_ _表现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红色果植株与纯合黄色果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全部为浅红色果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若干浅红色果(AaBb)植株自交,则F1的黄色果植株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经市场调研该品种的果实中红色果市场价值较高,研究人员欲得到所结果实都是红色果的品种,但不确定A/a和B/b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说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选用植株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
    选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色和相应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果色和比例为浅红色∶黄色=1∶1,则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Abb×aaBB或AAbb×AABB
    2、3/7 3、AaBb 子代果色和比例为红色∶浅红色∶黄色=3∶6∶7 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子代果色和比例为红色∶浅红色∶黄色=1∶2∶1,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21-2(基础) 紫色小麦是花青素在种皮中累积而表现紫色的小麦品种。科研人员选用贵紫麦1号与白粒小麦品种贵农麦30号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获得F1,将收获的F1单株进行套袋自交获得F2群体,F2群体通过自交获得F3群体。根据控制的基因数量依次选择如下基因A/a、B/b……,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F1
    F2
    F3
    F3紫粒:白粒
    正交:贵紫麦1号×贵农麦30号
    紫粒
    紫粒
    紫粒、白粒
    9:7
    反交:贵农麦30号贵×紫麦1号
    白粒
    紫粒
    紫粒、白粒
    9:7

    1、根据表中信息,可确定小麦籽粒颜色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F1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相同,该亲本在杂交过程中作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解释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表中还可证明该特点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3、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F2白粒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若两白粒品种间杂交F2均是紫粒,紫粒个体间随机杂交,后代紫粒中可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____。
    4、利用现有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确定某紫粒小麦的基因型是否为一对基因杂合.请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两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F3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是9:7,为9:3:3:1的变形
    2、母本 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籽粒颜色由母本细胞核基因控制 F3才出现特定的分离比
    3、AABB、aabb 3/7 1/9
    4、将该紫粒个体与贵农麦30号白粒品种杂交,种植收获的种子(F1),观察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子代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是1:1,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为一对基因杂合(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子代均为紫粒或紫粒:白粒=1:3,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一对基因杂合(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1-3(巩固) 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回答下列问题:
    1、F1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F1若出现蓝花,则母本、父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亲本蓝花与F1蓝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
    3、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
    观点一: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观点二: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了其中一种观点,他们选择的亲本组合是F1红花植株作父本、母本与aabb进行交配。他们要证明的是观点________。请帮助他们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论
    aabb
    F1红花

    红花:黄花:蓝花:白花=________
    Ab雌配子致死

    红花:黄花:蓝花:白花=________
    F1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1:1:1

    Ab雄配子致死


    红花:黄花:蓝花:白花=1:1:1:1

    【正确答案】 1、AaBb 2、Aabb aaBb 100%
    3、二 1:1:1:1 1:1:0:1

    21-4(巩固) 不同人喝酒后的脸色表现有正常、红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的控制,其控制途径如图所示。酒量好的人可以将酒精及时代谢为乙酸,从而使脸色正常;若乙醛在细胞中积累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则易脸红;而乙醇在肝脏中不能及时代谢为乙醛的人,身体中的血液会向肝脏集中,导致脸部血液减少而呈现脸白。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图中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酒量好的人,酒精能及时分解为乙酸,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易醉脸红的人体内A、b基因的表达情况是_______。
    3、某家族中,祖父酒后脸色正常,祖母易醉脸白,而子代酒后均会脸红。经基因检测,祖父母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子,则祖父与祖母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两人的儿子与基因型相同的女子婚配,所生孩子喝酒易脸红的概率为_______。
    4、经常酗酒的人生育的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会增大。若2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G/g,某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基因型为GGg,其父亲基因型为GG,母亲基因型为Gg。据此推测,患儿的形成可能是因为父亲的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_______(填“I”、“Ⅱ”或“I或Ⅱ”)时分裂异常形成了基因型为_______的异常精细胞;患儿的形成还可能是母亲的某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异常引起的,其原因是_______,与该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AAbb、Aabb A基因表达,但b基因不表达
    3、AAbb、aaBB 9/16
    4、Ⅰ或Ⅱ GG 基因G/g所在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未分开,进入了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从而形成了基因型为Gg的异常卵细胞 Gg

    21-5(提升)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现有A(黄色胚乳、正常叶、甜)、B(白色胚乳、卷叶、甜)、C(黄色胚乳、卷叶、甜)、D(白色胚乳、正常叶、甜)4个纯合玉米品系,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上述品系玉米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
    1
    A(♂)×B(♀)
    黄色胚乳、正常叶
    黄色胚乳、正常叶(220),黄色胚乳、卷叶(96)
    白色胚乳、正常叶(32),白色胚?L、卷叶(31)
    2
    C(♂)×D(♀)
    非甜
    非甜(137),甜(13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1组玉米杂交实验中,对B品系玉米植株的操作步骤可简写为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叶型和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若叶型和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实验1中F2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某种因素导致F1产生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导致的。为进一步确定是何种配子致死,在上述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请利用实验1中F1和A、B、C、D四个品系的玉米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的甜与非甜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来控制,由实验2的结果可知,F2中非甜玉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种,品系C、D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请画出F1细胞中的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

    【正确答案】 雌花套袋→人工授粉→继续套袋 正常叶 黄色(胚乳) aY F1与B(C、D)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0:1,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1:1,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1:1,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0:1,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或F1与C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或F1与D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1 bbDD或BBdd BBdd或bbDD

    21-6(提升) 某植物的花色受细胞核中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红花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基因A和B是红花出现的必需基因。种植中发现,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深红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F1均为浅红花,F1自交,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8:7。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F2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2种花色的植株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若在另一条染色体上,还存在色素合成抑制基因D,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若某白花植株自交,子代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 ,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甲品系与乙品系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一株白花品系,若该白花植株是由于红花基因(A/a、B/b)或色素合成抑制基因( D/d)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请设计两个实验,探究是哪种基因发生了突变。
    方法一:让该白花植株______________,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方法二:让该白花植株____________,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正确答案】 1、3 0 2、AaBBDd或AABbDd
    3、自交 均为白花 有白花、深红花和浅红花 与深红花品系(甲)植株杂交
    均为浅红花
    有白花、浅红花和深红花

    【原卷 22 题】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正确答案】
    (1)    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NADPH    叶绿体基质
    (2)    叶绿体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3)    高于    吸能反应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4)生物与无机环境
    【试题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1) 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完成水的光解产生[H]和氧气,以及ATP的合成;
    (2) 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C3的还原阶段提供H]和ATP。
    (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被C5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进而被NADPH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2)图示可知,HCO3-运输需要消耗ATP,说明HCO3-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运输,由此推断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该过程中细胞质中需要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叶绿体中的ATP由光合作用提供。
    (3)①PEPC参与催化HCO~3+PEP过程,说明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高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需要消耗ATP,说明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4)大气成分的改变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学会根据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22-1(基础) 多肉植物是指营养器官肥厚多汁且储藏大量水分的植物,如今在卧室中摆放多肉植物已成为一种时尚。多肉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在夜间开放,吸收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在白天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基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

    1、多肉植物细胞内固定CO2的场所有_____。若上午10点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多肉植物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
    2、夜晚多肉植物叶片细胞内pH会出现下降态势的轻微波动,下降的原因是_____。多肉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_____。
    3、研究表明,光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生理代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欲研究红光和蓝光按1∶1和3∶1比例组合的不同光质对多肉植物花月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利用提供的红光和蓝光光源,O2浓度传感器、无色透明的密闭玻璃容器、直尺等材料用具,写出简单的实验探究思路。_____。
    4、该实验除了可以测量O2释放速率外,还可自选测量工具观测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指标分析判断。
    【正确答案】 1、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基本不变 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来自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外界CO2的关系不大
    2、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形成 H2CO3 缺乏光照,不能产生NADPH和ATP
    3、取若干幼苗平均分为五组,置于无色透明的密闭玻璃容器内,分别用白光、红光、蓝光、1:1红光与蓝光、3:1红光与蓝光处理五组幼苗,并调节各组光源与幼苗的距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的氧气释放速率。
    4、气孔导度、色素含量等

    22-2(基础) 玉米是C4植物,通过C4途径固定CO2;水稻为C3植物,通过C3,途径固定CO2。在玉米叶维管束的周围有两层细胞,内层细胞是鞘细胞,叶绿体中几乎无基粒;外层为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有发达的基粒。甲图是C3、C4。途径示意图,乙图为玉米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
    2、与C3途径相比,C4途径的特点有_________(答出2点)。
    3、乙图中,暗期时玉米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零,原因是_________。在暗期,玉米吸收的CO2并不能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_________。
    4、PEP羧化酶(PEPC)是C4途径的关键酶,对CO2的亲合力高,C3植物缺少PEPC。胞内CO2,浓度较低是限制C3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请就改进C3植物、提高光合速率提出你的设想。
    【正确答案】 1、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2、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答出2点即可)

    3、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
    暗期不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及NADPH
    4、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


    22-3(巩固)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着。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在单一干旱、单一冷害以及二者联合胁迫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

    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中,“25 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_____。
    2、干旱胁迫下,玉米无机盐的运输效率_____(升高,降低,不变),理由是_____。
    3、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图乙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
    4、图丙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上述各实验组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其中箭头所指为淀粉粒(淀粉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储存)。

    冷害胁迫导致光合作用光反应明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两项)
    【正确答案】 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降低 干旱条件下,细胞代谢受影响,供能受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
    3、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基粒的结构受损,阻碍了光能的转化;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使光合作用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合作用生成糖转运障碍,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导致光反应速率下降

    22-4(巩固) 小球藻具有CO2浓缩机制(CCM),可利用细胞膜上的HCO3-蛋白(ictB)将海水中的HCO3-转运进细胞,在碳酸酐酶(CA)作用下HCO3-和H+反应生成CO2,使细胞内的CO2浓度远高于海水。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CCM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培养在海水中的小球藻分别置于低光低CO2(LL)、低光高CO2(LH)、高光低CO2(HL)、高光高CO2(HH)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CO2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球藻细胞。CO2被固定的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填“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粒”)。
    2、据图1可知,影响海水中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综合分析图1和图2可知,HL条件下CA酶活性升高,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达到稳定时的pH称为pH补偿点。分析图2结果可知,HL组的pH补偿点_______________(填“最高”或“最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将ictB基因和CA基因导入水稻,预期得到的转基因水稻CO2补偿点比正常水稻要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正确答案】 1、主动运输 叶绿体基质
    2、光照强度 使细胞在低浓度CO2条件下,能通过CA催化分解HCO3-,得到更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
    3、最高 HL组胞外CA活性最高,H+与HCO3-反应生成CO2被小球藻吸收利用,导致培养液中H+浓度下降最快,pH最高
    4、低

    22-5(提升) 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超氯阴离子(O2-1);另一方而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三线态叶绿素(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单线态氧(1O2)。O2-1和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甲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②③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色素);图丁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b的吸收光谱。

    1、图甲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_____(填序号),物质A所承担的功能是_____。
    2、图乙、丙中,色素带b的颜色是_____,吸收光能的结构是图甲中的_____(填“PSI”或“PSII”或“PSI和PSII”)。
    3、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丁所示的_____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b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____。总吸收光谱与作用光谱在450~500nm波长处出现较大差异,而其它区域基本吻合,可以说明_____(填色素名称)对光能的转换效率较低。
    4、强光导致光抑制时,突变棉花植株比正常棉花植株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③ 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2、蓝绿色 PSⅠ和PSII
    3、作用 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 类胡萝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4、该突变体棉花植株缺乏类胡萝卜素,无法淬灭3chl并清除1O2而使叶绿体受损、缺乏类胡萝卜素导致吸收的蓝紫光减少,影响光合作用

    22-6(提升) 适宜光照条件下,水稻在高浓度CO2条件下能够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在高浓度O2条件下能够进行高耗能的光呼吸,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具体的生化反应如下图所示。图示Rubisco被称为RuBP羧化/加氧酶,既能催化光合作用中CO2固定,又能催化光呼吸中O2与RuBP反应生成乙醇酸和3-磷酸甘油酸。乙醇酸是植物在有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图示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中处理有毒物质(如H2O2、乙醇酸、乙醛酸等)的特殊细胞器,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酶和催化乙醛酸(乙醇酸反应后的产物)循环的酶系。

    1、图中PSⅠ系统和PSⅡ系统位于__________(结构)上。ATP合成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图中“?”代表的物质在光照等条件适宜时的去路是__________。
    2、乙醇酸是光呼吸的最初产物,其在不同细胞器中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CO2的过程是光呼吸的核心反应。与光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甘氨酸和丝氨酸是光呼吸的中间产物和反应物,甘氨酸生成丝氨酸以及丝氨酸最终生成甘油酸的反应均离不开NADH的参与。在有氧呼吸中,当底物是葡萄糖时,NADH可由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提供。
    3、光呼吸尽管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损耗25%~50%,但其对植物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
    4、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催化光呼吸核心反应的多种酶的基因转移到水稻叶绿体内成功表达,在叶绿体内构建了光呼吸旁路,结果发现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出现该结果的原理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转运H+、催化ATP合成 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释放到细胞外
    2、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 葡萄糖和水
    3、消除乙醇酸(乙醛酸)的毒害;当细胞内CO2浓度较低时可通过生成CO2和3-磷酸甘油酸,从而有效促进光合作用
    4、乙醇酸经光呼吸旁路在叶绿体中生成CO2,使叶绿体中CO2浓度提高,一方面CO2在与O2竞争结合RuBP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减少了(RuBP)损耗;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原卷 23 题】 知识点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正确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3、I4均含有B和b基因且不患病,说明患病为隐性性状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磷酸二酯键
    (3)    4/27    1/102
    (4)    BBXdY    不能
    【试题解析】
    【分析】限制酶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分析图2可知,甲病正常基因内部含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被限制酶切割成两段,而突变基因只在两端有限制酶切割位点,I3、I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说明是杂合子,二者不患甲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9只有甲病的正常的基因,I2只有突变的甲病基因。I1和I2不患乙病,但生有患乙病的Ⅱ6,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判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由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I1的基因型为BbXDY或BbDd;
    (1)根据分析可知,I3、 I4均含有B和b基因且不患病,说明患病为隐性性状,且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均不位于XY同源区段,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
    (3)若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为1/256,则乙病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1/16,D的基因频率为15/16,由于Ⅱ6患乙病,所以I1和I2基因型均为Dd,则 Ⅱ7基因型为1/3DD、2/3Dd,同理Ⅱ8基因型为1/3DD、2/3Dd,则III11患乙病的概率是2/3×2/3×1/4=1/9,不患乙病的概率为8/9;I2患甲病,所以 Ⅱ7基因型为Bb,I3、I4均含有B和b基因,所以 Ⅱ8基因型为1/3BB、2/3Bb,故III11患甲病的概率为2/3×1/4=1/6,即III1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1/6×8/9=4/27。II5基因型为1/3DD、2/3Dd,人群中一健康男子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1/16×15/16)÷(1-1/16×1/16)=2/17, 所以II5与人群中一健康男子结婚,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2/3×2/17×1/4×1/2=1/102。
    (4)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电泳图可知,II9的基因型为BBXdY,II10基因型为bbXDXd,II9和II10再生二胎,由于无论甲病还是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所以不能通过染色体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判断遗传方式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23-1(基础) 某家族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为A、a和B、b)。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然后对Ⅱ1、Ⅱ2、Ⅲ1个体进行了这两对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得到带谱,四种条带各代表一种基因(不考虑基因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Ⅱ1
    Ⅱ2
    Ⅲ1
    条带1



    条带2



    条带3



    条带4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乙病由X染色体上的_____性基因控制。
    2、电泳带谱中,条带1代表的基因是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
    3、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Ⅱ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
    4、若对Ⅰ,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对应的带谱条带为_____。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显
    2、a AaXBXb
    3、0 4、条带1、3

    23-2(基础) 蚕豆病是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陷症的一种临床类型,相关基因用G、g表示。由于患者红细胞中缺乏G6PD酶,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等后,会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经研究发现,女性携带者也有10%的发病风险。下图是某蚕豆病患者家系图,Ⅲ-11和Ⅲ-12为同卵双生姐妹。

    1、根据以上信息,蚕豆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__性遗传。
    某研究小组利用电泳法,对该系谱中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电泳图谱见图

    2、Ⅲ-8、Ⅲ-1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考虑突变和交换,Ⅱ-4经减数分裂产生形成Ⅱ-8所需卵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含有2个蚕豆病致病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多选)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第一极体
    4、经医学检测发现,Ⅲ-11也患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型蚕豆病,但Ⅲ-12却完全正常。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
    A.Ⅲ-12体内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未表达,而在Ⅲ-11体内表达了
    B.在Ⅲ-11发育的过程中,蚕豆病正常基因突变成为致病基因
    C.Ⅲ-11进食了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等,而Ⅲ-12没有
    D.在Ⅲ-12形成的过程中,蚕豆病致病基因突变成为正常基因
    5、Ⅲ-12和正常男性生下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 隐性
    2、XgY XGXg 3、BC 4、ABC
    5、27.5%

    23-3(巩固) DNA标记是DNA(或基因)中一些稳定的特征性碱基序列。通过选择相应的DNA标记进行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可进行遗传病的基因定位。下图1为1号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定位电泳图,图2为2号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为B、b,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家庭和2号家庭中,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家庭中儿子的精原细胞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若1号家庭中父亲患有乙种遗传病,则其儿子________(填“患”或“不患”)该种遗传病。
    4、2号家庭中女儿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若1号家庭的父母均不患乙种遗传病,该家庭的儿子与2号家庭的女儿婚配,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若要判断1号家庭中父亲是否患有甲种遗传病,根据题中信息设计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如下表,请完善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
    Ⅰ.选择____________,对其甲种遗传病有关的DNA标记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
    Ⅱ.将其电泳图与1号家庭父亲的电泳图进行比较
    结果分析
    若____________,则说明1号家庭父亲患有甲种遗传病,反之则其不患该病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AaXBY或AaXbY aaXBY或aaXbY
    3、100% 不患
    4、0或1/3 1或100%
    5、2号家庭中儿子 两者相同

    23-4(巩固) 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C、c控制)和鱼鳞病(基因STS、sts控制)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到下图1的遗传系谱图,下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请分析回答:

    1、据图1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结合图1和图2,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让Ⅱ-2和Ⅰ-3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若Ⅲ-2为该家族发现的第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细胞学鉴定,发现该患者的染色体数为45条,推测该女性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已知鱼鳞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4、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请结合本研究,提出可能根治鱼鳞病的思路或方法: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据图1乙家族的I-3、I-4正常,Ⅱ-7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图2,I-3、Ⅱ-7只有一种鱼鳞病基因,而I-4有两种鱼鳞病基因,说明I-3、I-7都为纯合子,且所含基因不同,I-4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故为X染色体上
    2、3/16 Ⅱ-6在减数分裂时,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Ⅱ-2只有Ⅱ-5给了一条带sts的X染色体(或Ⅱ-6在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精子不含X染色体)
    3、基因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4、通过基因治疗,用正常STS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

    23-5(提升) 人类视网膜上有分辨红、绿色的视锥细胞,若编码红、绿色觉(感光色素)的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出现色弱或色盲。
    1、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图1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Ⅲ-2和Ⅲ-3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判断该家系的遗传是否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红、绿色觉基因起源于同一祖先色觉基因,二者编码的蛋白有96%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正常情况下,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二者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影响色觉,机理如图2所示。
    ①检测发现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其父母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请推测Ⅱ-1患病的原因_____。
    ②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据图判断其色觉(辨别红、绿颜色)的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Ⅲ-2和Ⅲ-3的色觉基因及相关基因(DXS)序列并无差异。扩增二人X染色体上的DXS,用限制酶PstⅠ处理结果相同(图3中P组所示),用限制酶HapⅡ和PstⅠ混合处理(H组)结果有差异(图3)。已知HapⅡ对甲基化的DNA无效,推测Ⅲ-2和Ⅲ-3这对双胞胎色觉表现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

    4、请根据该色盲家系所揭示的研究结果,阐释你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
    【正确答案】 1、伴性遗传 不符合,Ⅲ-2色盲,IV-1、 IV-3正常
    2、I-2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重组形成嵌合基因并传递给Ⅱ-1,嵌合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影响色觉 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
    3、Ⅲ-2来自父方的DXS甲基化,Ⅲ-3来自母方的DXS甲基化,甲基化的DXS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Ⅲ-2表达来自父方的色觉基因,Ⅲ-3表达来自母方的色觉基因),因此Ⅲ-2 患红绿色盲而Ⅲ-3色觉正常
    4、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修饰、相关基因的调控均影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23-6(提升) 某家族涉及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为M、m和N、n)。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然后对Ⅱ1、Ⅱ2、Ⅲ1个体进行了这两对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得到带谱,四种条带各代表一种基因(不考虑基因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Ⅱ1
    Ⅱ2
    Ⅲ1
    条带1



    条带2



    条带3



    条带4




    1、若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两个条带:
    ①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推断依据是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
    ②图2电泳带谱中,条带1代表的基因是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
    ③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Ⅱ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
    2、若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三个条带:
    ①Ⅰ4个体对应的带谱条带为_____。
    ②已知人群中男性不患乙病的几率为64%,若Ⅱ1与一个患甲乙两病的男性结婚生出两病都患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
    【正确答案】 1、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但其女儿为患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m MmXNXn 0
    2、条带1、3、4 5/9

    【原卷 24 题】 知识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正确答案】
    (1)    等位基因分离    10
    (2)    1/2    3/4
    (3)    黄籽粒∶白籽粒=1∶1    全为黄籽粒
    (4)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黄籽粒∶白籽粒=2∶3
    【试题解析】
    【分析】1、杂种优势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也就是只有杂合子才会表现出杂种优势,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均表现为衰退。
    据图分析:图1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异常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图2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一条染色体。
    (1)F1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导致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玉米的染色体数目2n=20,雌雄同株,所以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须测定10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2)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杂种优势。甲组实验中自然状态授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A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1/2,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AA=aa=(1/2)2,Aa=2×1/2×1/2=1/2,只有Aa表现为杂种优势,因此衰退率为1/2;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Aa=(1/2)2=1/4,AA=aa=(1-1/4)/2=3/8,则此时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8×2=3/4。
    (3)如果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可以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比例T∶t=1∶1,只能产生T的精子,所以自交F1全为T_,表现为黄色,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只能产生t的精子,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还是T∶t=1∶1,所以子代Tt∶tt=1∶1,表现为黄色∶白色=1∶1。
    (4)植株B多了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植株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其基因型是Tt,当以其为父本对其测交,即和tt的个体杂交,产生的T配子是致死的,所以子代是Ttt,所以可能原因是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Tt的配子。
    植株B可以产生的配子T∶tt∶t∶Tt=1∶1∶2∶2,所以如果授粉给正常白色籽粒玉米(tt),含T的精子致死,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2∶2∶1,即黄籽粒∶白籽粒=2∶3
    【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信息“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结合题图答题。

    24-1(基础)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其花瓣的红色和白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花瓣中色素合成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表达的产物为酶A,酶A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质转变成红色物质。研究人员利用多株基因型相同的纯合红花瓣植株和多株基因型相同的纯合白花瓣植株做亲本杂交,得到大量F1种子。

    1、正常情况下,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①过程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_____。
    2、取少量F1种子种植,将得到的F1自交,统计发现F2中红花瓣:白花瓣=3:13,由此可知亲本中白花瓣的基因型为______;F2红花瓣植株中自交后代全部保持红花瓣性状的个体占______。用射线处理剩余的大量F1种子并使种子萌发生长,结果发现F1中出现了一株红花瓣植株,其余均为白花瓣植株。试分析该红花瓣植株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
    3、用射线等方法诱导变异具有频率低且方向难以控制的弊端。科学家发现一类“杀配子染色体”,其能使不含有它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断裂”,而使含有它的配子中的染色体受到“保护”,以实现自身的优先遗传。下图表示“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发生染色体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的作用机理。

    图中字母______代表“杀配子染色体”,其发挥“断裂”和“保护”双重功能的作用机制为______。由于该作用效率高、稳定性好,因此可用于培育作物新的优良变异性状以及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等相关研究。
    【正确答案】 1、7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aaBB 1/3 射线处理导致种子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或射线处理导致种子中的一条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丢失(或“射线处理导致种子中的一条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变异”)
    3、A “杀配子染色体”使不含它的配子发生染色体缺失、易位等而致死或半致死,同时保护含有它的配子免受杀配子作用而可育

    24-2(基础) 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研究发现,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卵细胞不受影响。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T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突变成基因t。
    2、育种学家只需要对玉米配子中10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就可明确其基因组序列,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植株A为父本,与染色体正常的植株测交,不考虑其它变异的情况下,观察子代表型,即可确定基因T、t分别在植株A的哪条9号染色体上。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组成如图二所示,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取植株A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
    2、这10条染色体上含有控制玉米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
    3、子代全为宽叶,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子代全为窄叶,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植株A(父本)MI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产生Tt型雄配子
    4、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24-3(巩固)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可利用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设计实验,以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请写出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测。(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1、GUC UUC 4 a
    2、1/4 4:1
    3、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24-4(巩固)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请回答: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___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 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体不同于单倍体植株,在单倍体植株育种过程中,将花药先经过________得到愈伤组织,再经过______________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诱导染色体加倍,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
    4、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
    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
    正常二倍体占96%
    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__________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正确答案】 1、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20 1∶2∶1
    3、脱分化 再分化
    4、母本 乙品种6号单体 自交

    24-5(提升) 某二倍体植物(2n=36)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1、i.R、r表示)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

    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R与突变后产生的r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相等或不相等”)。
    3、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②发生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突变体①在有丝分裂后期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该时期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仅考虑R、r一对等位基因)。
    4、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种类型的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0:1,则其为突变体③。
    5、若突变体②的基因型为iiddRrr,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请写出它们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正确答案】 1、iiDdRR或iiDDRr
    2、 相等或不相等 3、染色体数目变异 72 RRrrrr
    4、1∶1∶2 1∶2∶3
    5、

    24-6(提升) 某二倍体植物(2N=12)是闭花受粉植物,其杂种产量高、品质好、耐病性强。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某三体新品种(如图),通过该三体自交产生F1,以配制杂种。同时还发现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雄性可育基因为Ms、雄性不育基因为ms、种子茶褐色基因为R、种子黄色基因为r(其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过程中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体植株的形成是____________变异的结果。鉴定F1是否是三体最简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选取其__________(分生区/伸长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镜检。
    (2)在杂交育种中,选择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的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______。若以F1为实验材料,欲继续获得雄性不育植株,请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3)该三体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含有7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若该三体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该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6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这可能与较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正确答案】 染色体(数目) 观察种子颜色 分生区 人工去雄 选择茶褐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6 1/2 4:1

    【原卷 25 题】 知识点 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

    【正确答案】
    (1)    冷觉感受器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2)    神经递质    激素    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因此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
    (3)    (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渗透压    垂体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试题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所需的ATP合成酶大量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进入线粒体的UCP-1蛋白,导致H+外渗而消除胯膜的H+梯度,线粒体虽能继续产生CO2和H2O,但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却大部分转变成为热能
    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冷觉,人体通过神经控制肌肉收缩和相应的腺体分泌激素促进产热,所以这是神经-体液调节。
    (2)图中传出神经可以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可以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所以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
    根据题干信息“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即如果棕色脂肪组织大量氧化分解,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因此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
    (3)①会面部发红、大汗淋漓,面部发红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大汗淋漓是因为下丘脑支配汗腺使其分泌加强,这些调节都有利于增加散热。
    ②火锅蘸料如果调制得比较咸,会导致人体细胞外液的离子增加,导致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有氧呼吸和水盐调节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5-1(基础)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所示是部分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⑤五个过程,a、b、c代表不同的激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冷觉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中枢,引起人体产 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在此过程中产热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同时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_部位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添加衣物。
    (2)垂体分泌b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_______________作用,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胰岛B细胞并使其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对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起作用。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____________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并调节血浆渗透压。
    (5)某患儿体内产生了b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b受体而充当b的作用,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病。
    【正确答案】 体温调节 等于 大脑皮层 拮抗 ④⑤ 神经-体液 全身所有的(或填靶或填组织) 肾小管、集合管 自身免疫

    25-2(基础) 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相关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激素,⑤~⑦代表相关的过程或生理效应,A、B、C代表相关的器官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同时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填器官或腺体的名称)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激素①,进而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2、该同学运动后会及时补充食物,补充食物半小时后,⑤→⑥→⑦的活动会增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其中⑦代表的生理效应为________。图中葡萄糖与Ca2+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除糖尿病人外,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的原因可能还有________(填字母)。
    A.低血糖患者
    B.一次性摄糖过多
    C.有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1、神经 下丘脑 神经—体液(负反馈)
    2、神经—体液 血糖下降(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含量下降)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 3、BCD

    25-3(巩固) 临床上,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高水平体温调节活动。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示意图如图一所示,机体在较高的温度下维持产热和散热平衡的具体过程如图二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侵入人体的病毒会引起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EP),EP刺激位于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在体温上升期,图中运动神经元兴奋使得骨骼肌战栗,从而______;而交感神经则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从而______。
    2、图二中Ⅱ段人体产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Ⅲ段是人体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增加散热实现的。
    3、当病人处于第Ⅲ阶段时,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直接刺激______,进而引起______________分泌量增多,促进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4、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能参与体温调节。为了验证5-HT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用相关试剂对小鼠(体温为39℃)进行灌脑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下丘脑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2、基本等于 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 增加排汗量(或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汗腺活动增强)
    3、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实验思路:分别用(39℃的)5-HT溶液和(39℃的)生理盐水对生理状况等相同的体温为39℃两组小鼠进行灌脑实验,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记录并比较灌脑前后两组小鼠体温的变化。实验结果:用(39℃的)5-HT溶液进行灌脑实验的小鼠体温下降

    25-4(巩固) 人体尿液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血浆在肾毛细血管处滤过形成原尿。然后原尿中的物质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选择性重吸收。最后肾小管﹑集合管分泌,形成终尿排出体外。结合下图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中水来源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充盈状态,会刺激位于膀胱内壁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会______________(选填“传导”或者“传递”或者“传导和传递”)到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此过程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属于非条件反射。
    2、肾小球每天滤过的Na+约有500g,而每天从尿中排出的Na+仅有3—5g,表明原尿中的Na+约99%被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Na+的重吸收对于_____________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3、图1为肾小管的近端小管前半段对Na+和水的重吸收过程。请解释Na+和水在此部分重吸收的原理:_____________。
    4、乙酰唑胺是一类碳酸酐酶(CA)抑制剂,临床上可作为一种利尿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较为严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请根据图⒉解释说明乙酰唑胺对内环境稳态的副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 传导和传递 否
    2、细胞外液 3、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通过载体蛋白与X同向转运、通过载体蛋白与H+逆向转运进入上皮细胞,再通过钠钾泵主动运输进入血液。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大了上皮细胞及血浆中的渗透压,从而使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重吸收。
    4、由于抑制了碳酸酐酶的活性,使近端小管的HCO3-的重吸收受阻,导致血浆中的HCO3-减少,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

    25-5(提升)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如图1所示,Ⅰ、Ⅱ、Ⅲ表示三种调节模式,图2为模式Ⅲ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模式Ⅰ中的靶腺为性腺,则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进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_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以维持性激素含量的平衡。
    (2)模式Ⅲ中兴奋在A处的传递方向是(用图2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2中②处引起电位变化的离子X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能通过图1中模式_____________进行,这种调节模式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当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丙_____________(名称)结合后,启动_____________过程(填“a”或“b”),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了膜上的___________,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正确答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垂体 ①→②→③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Na+ Ⅱ 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足量的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受体 a 水通道蛋白数量

    25-6(提升) 耳蜗(含听毛细胞)是接受声音刺激的重要结构,分为前庭阶、鼓阶、蜗管三个小室。其中前庭阶和鼓阶充满外淋巴液,蜗管充满内淋巴液。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下图1表示K+从血浆向内淋巴液富集的机制,图2表示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钾离子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神经元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淋巴液和组织液成分相近,与外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
    (2)图1中纤维细胞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血浆中的K+运进细胞内,K+再通过细胞间的孔道扩散到中间细胞,中间细胞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K+运到血管纹间液,实现K+从血浆向血管纹间液的富集,K+再通过类似的方式向内淋巴液富集。
    (3)图2中,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
    (4)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听毛细胞顶部产生的兴奋传到底部后,引起钙离子通道打开,导致__________释放,进而引起传入神经元的膜外发生__________的电位变化,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5)哺乳动物的听毛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它的损伤或缺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听毛细胞对庆大霉素敏感,大量使用会造成听力损伤,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
    ①选择性抑制听毛细胞顶部K+通道的活性②抑制线粒体中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
    ③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 ④诱导听毛细胞凋亡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人_________,常用呋塞米(Na+-K+-2Cl-同向运输载体抑制剂)来治疗。但注射呋塞米过快会引起暂时性耳聋,结合图1分析,原因是_________,导致听毛细胞不能兴奋。
    【正确答案】 蛋白质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感受器 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 神经递质 正电位→负电位 ①②④ 低 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运输载体的活性,不能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的高K+环境


    答案解析
    1-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核糖体是一种颗粒状的结构,没有被膜包裹,在真核细胞中很多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的膜表面,成为附着核糖体,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侧也常有附着核糖体,还有些核糖体不附着在膜上,而呈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基质内,称为游离核糖体。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没有膜结构,所以其和内质网的结合没有依赖膜的流动性,A错误;
    B、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除了是分泌蛋白外也有结构蛋白,B错误;
    C、如果用3H标记羧基,在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会脱掉羧基上的H生成水,则无法追踪,C错误;
    D、根据题干的信息信号序列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内质网腔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所以如果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在解答D选项时需要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出核糖体和内质网功能的不同地方。
    1-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高于细胞溶胶。TMCo1是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膜蛋白,当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高出正常水平时,TMCO1可形成钙离子通道,将钙离子排出,说明TMCO1可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内质网膜上,钙离子排出内质网的方式是协助扩散。TMCO1形成的钙离子通道消失的前提是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降到正常水平。
    详解:
    A、TMCO1的原料为氨基酸,氨基酸的元素组成含有H,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且TMCO1为内质网跨膜蛋白,因此用3H标记合成TMCO1的原料,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中,A错误;
    B、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Ca2+排出内质网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a2+进入内质网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内质网腔中的Ca2+排出内质网需要通过TMCO1形成的Ca2+通道,若敲除TMCO1基因,Ca2+通道不能形成,则内质网腔中Ca2+浓度可能过高,C正确;
    D、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是Ca2+通道消失的前提,此时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D错误。
    故选C。
    1-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题图分析,甲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所以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乙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了高尔基体,说明内质网是正常的,所以是高尔基体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详解:
    A、由图可知,甲型突变体由于内质网异常,因而其中积累了大量的蛋白质,且其中积累的蛋白质不具有活性,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型突变体由于高尔基体异常,导致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堆积,从而导致高尔基体膨大,B正确;
    C、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C正确;
    D、将突变型酵母菌与正常酵母菌进行基因比对,可从DNA分子水平研究囊泡定向运输的分子机制,D正确。
    故选A。
    1-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泛素在ATP提供能量,酶1、酶2、酶3的催化下,对胞质靶蛋白多次进行识别;若胞质靶蛋白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则泛素转移到其上作为标记,蛋白酶体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会将被标记的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胞质靶蛋白降解。
    内质网对分泌蛋白有初步加工、运输的作用。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有加工的作用,经高尔基体最后加工后的分泌蛋白才能运出细胞外。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泛素对靶蛋白进行识别,若靶蛋白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则会被泛素标记,然后被蛋白酶体降解,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泛素识别胞质靶蛋白是否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并转移到胞质靶蛋白上,需要酶1、酶2、酶3的参与,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需要ATP和酶的作用,且酶在细胞内起作用,推测需要线粒体、核糖体,不需要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转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泛素为一种小分子球蛋白”,靶蛋白也是蛋白质,而“蛋白酶体则是一种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大分子复合体”,推测泛素和靶蛋白被分解成了氨基酸,这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单体,可被细胞重复利用,D正确。
    故选C。
    1-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详解:
    A、如题图所示,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相互转化,A正确;
    B、由题干“在信号肽及其结合的SRP引导下与内质网膜结合并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可知,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都具有信号肽,B正确;
    C、根据题干可知,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后以膜泡运输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然后高尔基体以膜泡运输方式分选至细胞表面、质膜和溶酶体,说明高尔基体具有分选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
    D、某些细胞内的蛋白质,如溶酶体内的酶,也会发生题图所示的过程,不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有的也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错误。
    故选D。
    1-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可知,小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成成熟蛋白,以囊泡形式运输至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分析图2可知,肽段1+胆固醇曲线与肽段1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肽段2+胆固醇曲线与肽段2比,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由此结果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
    详解:
    A、分析图2可知,肽段1+胆固醇曲线与肽段1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肽段2+胆固醇曲线与肽段2比,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由此结果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A错误;
    B、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由题图可知,小窝分为三段,中间由疏水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位于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
    D、小窝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在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成为细胞膜上的小窝蛋白,整个过程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故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正确。
    故选A。
    2-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甲有核膜、叶绿体、细胞壁但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乙有核膜、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有核膜、中心体、无细胞壁和叶绿体是动物细胞;丁只有细胞壁,没有核膜、叶绿体、中心体,是原核生物细胞。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是高等植物细胞,乙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丁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无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C错误;
    D、绿藻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丁是原核细胞,二者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B。
    2-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原核细胞体积小,无核膜、核仁,DNA上无蛋白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核仁,DNA 与蛋白质形成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器的种类多,结构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详解:
    A、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所以与动物细胞相比,“网红细菌”有细胞壁,A正确;
    B、“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错误;
    C、“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水绵为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C错误;
    D、该细菌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D错误。
    故选A。
    2-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生物膜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膜内所含的蛋白质;细胞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大多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细胞膜蛋白质就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能识别各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选择地使其通过细胞膜的蛋白质如通道蛋白;另一类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能“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性刺激的蛋白质。
    详解:
    A、不同生物膜功能的不同与其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所以线粒体外膜和内膜通透性的不同与其含有的蛋白质种类不同有关,A正确;
    B、H+载体能结合H+和丙酮酸,是因为H+和丙酮酸的结构和该载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相契合,所以该载体依然具有特异性,B错误;
    C、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的浓度大于膜间隙丙酮酸的浓度,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正确;
    D、H+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隙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故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2-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由题干信息可知,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其他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生成其他化合物。
    详解:
    A、根据题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而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是NADH,能与O2反应产生水,A正确;
    B、有氧呼吸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而磷酸戊糖途径产生了多种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进一步生成了其他有机物,所以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B正确;
    C、正常生理条件下,只有10%~25%的葡萄糖参加了磷酸戊糖途径,其余的葡萄糖会参与其他代谢反应,例如有氧呼吸,所以用14C标记葡萄糖,除了追踪到磷酸戊糖途径的含碳产物,还会追踪到参与其他代谢反应的产物,C错误;
    D、受伤组织修复即是植物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需要增殖,所以需要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原料,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可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D正确。
    故选C。
    2-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1可知,Ca2+在蛋白A和S的协助下进入内质网,该过程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主动运输的方式。Ca2+钙离子在蛋白N的协助下还可以从线粒体中进入细胞质。图2为线粒体内膜的结构图,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场所,还原氢与氧结合生产水,同时合成大量的能量。
    详解:
    A、由图可知,Ca2+进入内质网腔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还需要ATP提供能量,是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
    B、由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因此Ca2+在线粒体基质发挥作用,进而影响脂肪的合成,B错误;
    C、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包裹脂肪的应该是尾部朝向内侧的单层磷脂分子围成的膜结构,C错误;
    D、抑制H+通过F0F1ATP合成酶的运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故选D。
    2-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如图所示,H+利用化学势能差,通过F0F1ATP合成酶的作用将H+化学势能转变为ATP的化学能,H+在线粒体内的浓度低于线粒体外的浓度。因此,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减少了线粒体内外的H+势能差,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下降。
    详解:
    A、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只能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才可以进入线粒体,A错误;
    B、线粒体内膜能进行电子传递链(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少部分能量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因此若ATP合成速率下降,释放的热能比例增大,B正确;
    C、O2在线粒体内膜中被消耗,C错误;
    D、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ATP合成速率下降,热能释放比例增加,有利于抵御寒冷,D错误。
    故选B。
    3-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实线代表呼吸速率,虚线代表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A点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则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图乙纵坐标的含义是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曲线上B、C两点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变,为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说明这两点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详解:
    A、图甲中的A点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A错误;
    B、图甲中虚线的最高点净光合速率最高,积累的有机物最快,最有利于植物生长,B错误;
    C、图乙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说明B点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了,C错误;
    D、图乙C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以前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C点以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正确。
    故选D。
    3-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甲图中表示的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暗反应过程包括a-CO2的固定和b-C3的还原,因而甲图中A表示的为C5、B表示的为C3、C表示的为NADPH。
    乙图表示的为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a~b段表示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也在升高,此时限制因素为CO2浓度,b点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升高,此时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温度等。
    丙图表示的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a代表A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b代表A植物光补偿点、c代表A植物的最大光合速率、d代表A植物光饱和点时的光照强度。
    丁图表示的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CO2可为小球藻提供原料,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无CO2,C中小球藻无法生存。
    详解:
    A、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A是C5,B是C3,C是NADPH,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b是C3的还原过程,NADPH可为C3的还原过程供还原剂和供能,A错误;
    B、若乙图表示晴天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则与多云天气时比较光照强度增加,所需CO2的浓度也增强,因此b点应该往右移动,B错误;
    C、阳生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阴生植物高,故A代表阳生植物,B代表阴生植物,C错误;
    D、A装置中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释放二氧化碳,能为小球藻的繁殖提供CO2,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C中CO2的浓度逐渐减小,因此一定时间内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加快、而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逐渐减慢,D正确。
    故选D。
    3-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低氮肥和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中叶绿素a均高于突变型,而氮肥的差异对叶绿素b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和突变型植株中Rubisco 酶的含量相同,但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Rubisco 酶含量低于突变型。
    详解:
    A.分析柱形图可知,不管是低氮肥还是高氮肥,突变型的叶绿素a含量比野生型低,A正确;
    B.分析柱形图可知,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Rubisco 酶含量低于突变型,推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Rubisco 酶的含量,B正确;
    C.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和突变型植株中Rubisco 酶的含量相同,但叶绿素a含量较高,推测野生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高于突变型主要是由于光反应的影响,C错误;
    D.据柱形图可知,氮肥含量的差异对两种植株的叶绿素 b 含量几乎没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分析,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题中选项,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答题。
    3-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可知,AC段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F点,二氧化碳的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F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分析图乙可知,CD段,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D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H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H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分析图丙可知,①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②细胞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③细胞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④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详解:
    A、根据甲图,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总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有积累,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A正确;
    B、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有叶绿体,根尖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B正确;
    C、乙图中的D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H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C正确;
    D、图乙中D点对应图甲中C点,细胞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所有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④,D错误。
    故选D。
    3-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呼吸作用消耗O2的同时产生CO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O2,暗反应消耗CO2;因此可通过O2的产生量或CO2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
    2、分析图甲:图甲中单位时间内,O2的产生总量可表示实际光合速率,CO2释放量=呼吸作用CO2产生量-光合作用CO2消耗量。a点光照强度条件下,O2的产生总量为0,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的CO2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b点光照强度条件下,植物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d点光照强度条件下,植物无CO2释放,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3、分析乙图:CO2吸收量=光合作用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产生量;图乙中,e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的CO2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f点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h点为光饱和点,g为最大净光合速率。
    详解:
    A、图甲中,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该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图甲中,a点光照强度条件下,O2的产生总量为0,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的CO2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为6,c点时O2的产生总量为6,即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B正确;
    C、图甲显示的O2产生总量反映的是真正光合作用的量,CO2释放量=呼吸作用CO2产生量-光合作用CO2消耗量,图甲中d点只能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而图乙中的h点为光的饱和点,C错误;
    D、若将环境中的CO2浓度增加,图乙中的光饱和点不一定会发生改变,饱和点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点睛:

    3-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
    详解:
    A、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A正确;
    B、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正确;
    C、由图可知,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C错误;
    D、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长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认识。
    4-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T、t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无论该果蝇是否是性反转形成的,在减数第一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4个该基因,即含有4个黄色荧光点,在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2个该基因,即含有2个黄色荧光点;
    (2)B、b基因位于果蝇的正常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该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该基因,即含有2个绿色荧光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种,可能含有2该基因,可能不含该基因;
    (3)性反转形成的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该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该基因,即含有4个绿色荧光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该基因,即含有2个绿色荧光点。
    详解:
    AB、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是性逆转形成的,A错误,B正确;
    CD、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不能说明是否是性反转的,CD错误。
    故选B。
    4-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
    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DNA数量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DNA数量的两倍,A错误;
    B、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后期DNA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所以均含有15N,B正确;
    C、由于减数分裂DNA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14N的染色单体共有16条,C错误;
    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所以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结果一致,D错误。
    故选B。
    4-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新合成的DNA分子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2、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所以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不含放射性标记。然后继续培养,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减数分裂,当完成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两条链都不带标记。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一个精原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都含3H,且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A正确;
    B、由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两条链都不带标记,即每条染色体只有1条染色单体标记,由于XY会发生分离,因此分裂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X染色体(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即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0或1条X染色体带有3H标记,B错误;
    C、由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只有1条染色单体标记),因此,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0或1条含3H的Y染色体,C正确;
    D、由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1条染色单体标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标记的DNA分子将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因此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精细胞可能是2、3、4个,因此一个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DNA含3H的精细胞可能有6个,D正确。
    故选B。
    4-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可知,该动物细胞中有4条核DNA分子,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产生了子细胞中每个核DNA有一条链被32P标记,然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基因位置可判断,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个核DNA分子,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染色单体的核DNA分子中含有32P标记,共4个;若发生易位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中,一条为32P标记的,一条未被标记,则易位后,两条染色单体都被32P标记,故该细胞的核DNA分子中含32P的有4个或5个,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产生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ccab和abCCBB,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ca、Acb、aCB、bCB,D错误。
    故选B。
    4-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说明DNA分子复制不止一次,则一定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错误;
    BCD、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则四个子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的可能性有0、1、1、2条,或者1、1、1、1条或2、0、2、0;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说明DNA只复制一次,在减一完成后全部含有32P,减二后期,染色体随机分开,则四个子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有0、0、2、2条,或者1、1、1、1条,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DNA复制遵循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均含有I,发生2次有丝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DNA复制2次,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该DNA第一次复制之后,得到的2个子代DNA的两条链都是,1条链含有I,另1条链含有C,这2个DNA会分别进入2个子代精原细胞中,以其中1个子细胞为例分析,DNA第二次复制后,得到2个DNA,其中1个双链DNA是1条链含有I,另1条链含有C,另外1个双链DNA不含I,即只有一个子细胞会含有I,所以两次有丝分裂后,4个子细胞中有两个子细胞含有次黄嘌呤I,A正确;
    B、如果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DNA只复制1次,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该含有2个I的DNA第一次复制之后,得到的2个子代DNA的两条链都是,1条链含有I,另1条链含有C,这两个序列改变的DNA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开,最终进入2个不同的精子中,所以形成的4个精子,只有2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只是该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片段,如果该DNA序列的改变并未发生在基因结构中,则不一定会产生基因突变,即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未必含有异常基因,C错误;
    D、如果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NA只复制1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含有2个I的DNA第一次复制之后,得到的2个子代DNA的两条链都是,1条链含有I,另1条链含有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这两个异常DNA会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细胞中其他DNA正常,故该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1个含有次黄嘌呤I,不都含有次黄嘌呤,D正确。
    故选C。
    5-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Na+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到组织液中消耗ATP,方式为主动运输;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a+浓度低于肾小管腔中液体,Na+从肾小管腔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为协助扩散,同时协同运输K+、Cl-,Cl-顺浓度梯度从肾小管上皮到组织液中,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
    A、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所以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运出Na+,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虽然可通过离子通道,Na+—K+泵或Na+/K+/Cl-共转运体,但是这些载体蛋白不能运输其他离子,仍具有特异性,B错误;
    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是借助Na+的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
    D、若组织液中Cl-过多,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D。
    点睛:

    5-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2、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减低。
    详解:
    A、题图中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且需要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题图中显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促进ATP与ADP的比值上升,进而促进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故与细胞呼吸有关,B正确;
    C、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是协助扩散需用的转运蛋白,细胞内K+浓度大,因而当K+发生协助扩散时应是K+外流,K+外流受阻,说明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触发Ca2+通道打开,C正确;
    D、图中Ca2+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故缺钙可能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D。
    5-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H+泵出细胞外,也能将H+泵入液泡中,说明H+出细胞和H+进液泡均为主动运输。同时,H+也会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详解:
    A、据题图分析,H+运出细胞和运进液泡需要载体蛋白H+-ATP酶的协助,同时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表明H+运出细胞和运进液泡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H+运出细胞和运进液泡是逆H+浓度梯度,所以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小于胞外H+浓度和细胞液H+浓度,H+浓度越小,其pH越大,故细胞质基质的pH最大,A正确;
    B、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细胞外H+和溶质分子进入细胞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但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说明细胞外H+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能催化ATP水解通过主动运输将H+运出细胞,C正确;
    D、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减少,会影响H+的运输,从而影响细胞对某些溶质分子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5-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细胞置于蒸馏水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不变,当加入KCl后,氧气消耗速率先逐渐升高后又逐渐降低。
    分析乙图:在加入氰化物之前,钾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变,加入氰化物之后,钾离子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最后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
    A、由图分析可知,4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细胞外K+浓度降低所导致,A错误;
    B、分析题图甲可知,加入氯化钾后,氧气的消耗速率增加,说明根尖吸收钾离子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 Cl− 的跨膜运输方式,B正确;
    C、实验乙中4h后由于不能再利用氧气,但细胞还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吸收K+,C错误;
    D、叶肉细胞通过光反应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所以氰化物对叶肉细胞生命活动有影响,D错误。
    故选B。
    5-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 说明Na+出细胞、K+进细胞均为主动运输。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运进葡萄糖,说明葡萄糖运进也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出细胞则为协助扩散。
    详解:
    A、葡萄糖由肠腔转移到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通过Na+形成的电化学梯度驱动,由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转运,是一种主动运输的方式,而通过GLUT2将细胞内的葡萄糖转移到细胞外液的内环境中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所以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运输的载体也不相同,A错误;
    B、Na+、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错误;
    C、图中所示的膜蛋白Na+/K+-ATPase能够催化ATP的水解,并同时转运Na+和K+,因此具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但图示过程并未提到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膜蛋白,因此图中膜蛋白没有信息交流的作用,C错误;
    D、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而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不能形成浓度梯度,则该协同运输不能进行,D正确。
    故选D。
    5-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光合产物进入筛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胞间连丝的形式进行;另一种方式共分为三个阶段。
    详解:
    A、结合题意可知,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A正确;
    B、结合题意分析,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过程中,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且由题意“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可知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故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由图2可知:由H+泵形成的跨膜H+浓度差有助于将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SE-CC中,所以蔗糖由细胞外空间运输至SECC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H+浓度差形成的势能,C错误;
    D、H+泵是将叶肉细胞中的蔗糖转运进SE-CC中的重要载体,H+泵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识记常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作答。
    6-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不含BrdU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有一条链掺入BrdU。
    详解:
    A、根据“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DNA子链中”可知,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BrdU的碱基进行配对,A正确;
    B、不含BrdU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经过DNA的复制,每个DNA的子链中会掺入BrdU,即每条染色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含有BrdU,故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B正确;
    C、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只有一条链掺入BrdU,再进行减数分裂,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两条链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呈深色),一条染色单体的DNA中两条链均含有BrdU(呈浅色),由于交叉互换,可能会导致一条深色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出现浅色部分,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一条呈浅色,一条呈深色,D错误。
    故选D。
    6-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变化的特点是: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或者1:2,在DNA复制之后,着丝点分裂之前,此时染色体数:核DNA数=1:2,也就是G2期,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在DNA复制之前,着丝点分裂之后,此时染色体数:核DNA数=1:1,也就是G1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3、分析表格,A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A、A是精细胞,B是次级精母细胞,由B细胞形成A细胞的过程一定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A正确;
    B、C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以是体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C、D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不一定有四分体,C错误;
    D、细胞D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Y染色体数目为1。细胞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Y染色体数目为2,D正确。
    故选C。
    6-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乙: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
    分析图丙:图丙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
    A、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体细胞中含有4个DNA分子,A错误;
    B、处于丙图BC段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一定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
    C、丙图能表示甲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也能代表乙图所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C错误;
    D、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DNA复制时,乙细胞中的变异属于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丙图BC段,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题图,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产生的卵细胞中的2条染色体DNA全部是一条链含31P,一条链含32P。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基因型为AaaaBBbb,在间期发生基因突变(A突变成a,或a突变为A)。
    详解:
    A、该细胞为受精卵卵裂过程,卵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DNA全部是一条链含31P,一条链含32P,精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故产生该细胞的受精卵中只含有31P的染色体数为0,因此受精卵的染色体未复制前,没有染色体只含有31P,B错误;
    C、①号染色体只含有31P,而来源精子的染色体被32P全部标记,因此①号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基因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基因型为AaaaBBbb,可推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在间期发生基因突变(A突变成a,或a突变为A)。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只含有31P,而来源精子的染色体被32P全部标记,因此①②来自卵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aBB),因此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由于细胞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A突变成a,或a突变为A),可推知精子的基因型为Ab或ab,D正确。
    故选D。
    6-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装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日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 图甲和图乙的染色体颜色不相同,所以甲分裂结果不能产生图乙,A错误;
    B、在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I、Ⅱ表示互换的染色体片段,且I、Ⅱ所在的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关系,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B错误;
    C、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若图丙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在分裂间期染色体组为2,分裂后期染色体组为4,分裂结束染色体组为2,则a=2,C正确;
    D、若图丙表示形成图乙过程(即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8个核DNA,分裂结束即图乙为4个核DNA,则 a=4,D错误。
    故选C。
    6-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分布在两极,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④~⑦都是精细胞;细胞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详解:
    AC、据图可知:①细胞发生了H和h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且发生了R、r的基因突变,该模型中动物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为HhRr(可能为HhRR),A错误,C正确;
    B、细胞②和③含有的核DNA分子数相等,但细胞质中也有DNA,故两者的DNA分子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
    D、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一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即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1、1,D错误。
    故选C。
    7-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均使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孟德尔利用的实验材料是豌豆,摩尔根利用的实验材料是果蝇,两位科学家选择的实验材料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正确;
    C、摩尔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吻合,成为了孟德尔的坚定支持者,C正确;
    D、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他当时并没有基因的概念,D错误。
    故选D。
    7-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详解:
    A、孟德尔是先开展豌豆杂交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假说,A错误;
    B、演绎的过程是指进行测交,B错误;
    C、最能反应分离定律实质的是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C错误;
    D、分离定律的实验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两种等量的配子,D正确。
    故选D。
    7-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搭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正确;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RNA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D。
    7-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魏斯曼对遗传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的遗传理论,包括对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肯定以及“减数分裂”概念的大胆推测。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后来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A正确;
    B、魏斯曼大胆推测了减数分裂的概念,预言存在减数分裂过程,但没有证实,而是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加以证实,B错误;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有多对明显可比较的性状,且子代数量足够多,C正确;
    C、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该假说,D正确。
    故选B。
    7-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①染色体(质)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质)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②正确;
    ③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都能控制性别,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③错误;
    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④错误;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⑤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加入S型DNA的培养基中,部分R型细菌可转化为S型细菌,故可以形成光滑菌落,A正确;
    B、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根据分离后的DNA带情况,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B正确;
    C、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并再次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C正确;
    D、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也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8-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黑缟蚕和白蚕杂交后,F1全是淡黑缟蚕,而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黑缟蚕:淡黑缟蚕:白蚕=1:2:1,则为3:1的变式,说明F1为杂合子。假设用A、a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A对a不完全显性,则F1基因型为Aa,黑缟蚕的基因型分别为AA或aa,白蚕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
    A、白是否为显性性状,无法确定,A错误;
    B、黑缟是否为显性性状,无法确定,B错误;
    C、F1个体均为杂合子,C错误;
    D、F2中黑缟蚕和白蚕均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8-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意分析:“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可知马的毛色的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棕色马的基因型为AA或aa,淡棕色马的基因型为Aa,白色马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
    A、F2中淡棕色马(Aa)与棕色马(AA或aa)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1,表现型为淡棕色马与棕色马,比例为1∶1,A正确;
    B、题中显示,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马的毛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实验结果出现的分离比也能说明马的毛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4+1/2×1/4=3/8,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2×3/8=3/16,C错误;
    D、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不符合融合遗传的特点,D错误。
    故选A。
    8-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若发生基因混合、粘染的现象(基因融合),则F1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若基因不融合,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则F1进行自交或测交,后代均会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其后代仍然是粉红色,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融合,A错误;
    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红:粉:白=1:2:1,则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基因是可以相互混合、粘染的,B正确;
    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1,可以说明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如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基因发生了融合,C正确;
    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1,可以说明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如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基因发生了融合,D正确。
    故选A。
    8-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某植物种群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BB、Bb、bb花色分别表现红色、粉色、白色,说明B对b是不完全显性。
    详解:
    雌、雄异株的植物只能杂交,雌株产生配子及其比例为2/3B、1/3b,雄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1/2B、1/2b,雌雄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3BB、3/6Bb、1/6bb,即BB:Bb:bb=2:3: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2:3:1,D正确。
    故选D。
    8-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柱形图中第三组杂交组合为本题突破口,根据后代比例为1:2:1可知,该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能够确定紫花肯定为杂合子,但是根据比例不能确定谁是显性纯合子。
    详解:
    A、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为1:1:2,说明紫花植株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
    B、图①中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或aa,B错误;
    C、白花萝卜为纯合子,图②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全部是白花,C正确;
    D、图③中的紫花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仍为红花:白花:紫花=1:1:2,D正确。
    故选B。
    8-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杂交结果可推知:红花×白花→F1粉红花,F1粉红花自交→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是不完全显性,所以控制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子(AA)或隐性纯合子(aa),控制粉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子(Aa),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纯合子(aa)或显性纯合子(AA)。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A正确;
    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F1Aa个体产生A、a两种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粉红花基因型一定为Aa,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可分别用AA、aa来表示,C正确;
    D、F2中白花(aa)与粉红花(Aa)杂交,F3会出现白花、粉红花2种花色,D正确。
    故选B。
    9-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表中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组合2中出现72:19:6≈(9+3):3:1;杂交组合4中55:27:28≈(1+1):1:1,说明杂交组合2可能是双杂合子自交,杂交组合4可能是两对杂合子测交。
    详解:
    A、两性花是指雌蕊和雄蕊在同一朵花上,进行杂交实验首先应去雄,目的是防止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柱头;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影响杂交实验,A正确;
    B、根据表格中杂交组合2的结果为72:19:6≈12:3:1可知,该果皮颜色由至少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若F1为AaBb(紫色),且紫色果皮P1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果皮P2的基因型为aabb,绿色果皮的基因型为aaB_,则稳定遗传的绿色果皮茄子的基因型为aaBB,可利用组合2的F2中的绿色果皮进行育种实验。可采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aB和ab,再使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得到aaBB、aabb基因型的个体,从中选择绿色的即可;或杂交育种,从子代中选择绿色个体不断自交,直至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C正确;
    D、果皮颜色可能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P1不一定为显性纯合子,D错误。
    故选D。
    9-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甲和丙杂交,F1全为正常叶,F2中正常叶的比例为36÷(36+28)=9/16,说明F1中有两对等位基因,因此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
    乙和丙杂交,F1全为正常叶,F2中正常叶的比例为27÷(37+27)=27/64,说明F1中有三对等位基因,基因型是AaBbCc,乙的基因型是aabbcc;
    正常叶的基因型是A_B_C_,其余基因型都是缺刻叶,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根据分析,甲乙都是纯合子,但乙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c,A错误;
    B、根据分析,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均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乙丙杂交F1基因型是AaBbCc,如果F2自交,只有正常叶的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缺刻叶的杂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例如Aabbcc的杂合子,自交都是缺刻叶,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
    D、如果甲的基因型是AAbbcc,则F1基因型是AABbCc,乙丙杂交F1基因型是AaBbCc,二者杂交,正常叶的比例为1×3/4×3/4=9/16,纯合子AABBCC=1/2×1/4×1/4=1/32,所以正常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2÷9/16=1/18,杂合子的比例为17/18,D正确。
    故选D。
    9-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知识点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
    A、iiYY与IIyy交配,F1的基因型为IiYy,表现为结白茧,说明基因I对基因Y的表达有抑制作用,A正确;
    B、实验一中结白茧的中国品种的基因型只能为iiyy,B正确;
    C、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均为IiYy,随机交配,F2的性状分离比为13(9I_Y_+3I_yy+liiyy):3(iiY_),C正确;
    D、纯合的结白茧品种的基因型可能有IIYY,IIyy、iiyy三种,它们之间相互交配,后代均含有基因I,因此不会出现结黄茧的个体,D错误。
    故选D。
    9-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出现9:3:3:1类似的比例,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根据题意知:基因型为A_XB_表现为正常,基因型为A_XbY表现为斑翅,基因型为aa_ _表现为残翅,F1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亲本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
    详解:
    A、F2代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F1代自由交配产生的F2代至少有16种配子的组合方式(9+3+4),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亲本为aaXbY,AAXBXB,F1代为AaXBXb,AaXBY,F1代自由交配后F2正常翅基因为AAXBXB、AaXBXB、AaXb、AaXBY、AAXBY、AAXBXb,其中纯合子,(1/4AA×1/4XBXB+1/4AA×1/4XbY)/(9/16)=2/9,B正确;
    C、F2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_ _,故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残翅,C正确;
    D、F2斑翅有AAXbY:AaXbY=1:2两种基因型,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B交配,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 ×1/2 =1/3,D错误。
    故选D。
    9-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为高杆,矮杆纯合子甲、乙、丙之间杂交,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为AaBbCc,可推测需要同时含有A、B才为高杆,且C基因的存在可能抑制A、B基因的表达,即基因型为A-B-cc的个体表现为高杆,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矮杆。杂交编号Ⅰ:F1(AaBbCc)×甲,后代高杆(A-B-cc)∶矮杆≈1:3,高杆所占比例为1/4,可以将1/4分解成1/2×1/2,则可推知矮杆纯合子甲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杂交编号Ⅱ:F1(AaBbCc)×乙,后代高杆(A-B-cc)∶矮杆≈1∶7,高杆所占比例为1/8,可以将1/8分解成1/2×1/2×1/2,则可推知矮杆纯合子乙的基因型为aabbcc。杂交编号Ⅲ:F1(AaBbCc)×丙,后代均为矮杆,说明丙中一定含有CC,则可推知矮杆纯合子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A错误;
    B、Ⅱ的亲本为AaBbCc×aabbcc,子代高杆植株基因型只有AaBbcc一种形式,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C错误;
    D、由于甲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因此与AaBbCc杂交后代高杆植株的基因型为1/2AABbcc和1/2AaBbcc或1/2AaBBcc和1/2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Ⅱ的子代高杆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因此用杂交Ⅰ子代中高杆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高杆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高杆植株(A-B-cc)所占比例为1/2×1×3/4×1+1/2×3/4×3/4×1=21/32,D正确。
    故选D。
    9-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某种大鼠毛色有黑色、白色、黄色、灰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物质合成,基因a控制白色物质合成,且A对a为不完全显性;b基因纯合时A和a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大鼠毛色表现为黄色;推断黑色大鼠基因型为AAB-、灰色为AaB-、白色为aaB-、黄色为--bb;黑身大鼠AAB-与品系甲黄身大鼠--bb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F1全为灰身大鼠AaB-,推断应为:AABB×aabb→F1AaBb。
    杂交组合Ⅰ:父本F1AaBb×aabb品系甲母本→灰身AaBb:黄身aabb=1:1,说明AaBb雄性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1:1。
    杂交组合Ⅱ:母本F1AaBb×aabb品系甲父本→灰身:白身:黄身=21:4:25,说明AaBb雌性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21:4:25,AB+aB=ab,其产生配子过程中,A基因发生突变。
    详解:
    A、由分析可知,F1AaBb测交,雄性个体的配子为AB:ab=1:1,说明AB基因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黄身大鼠基因型为--bb,雌雄间进行交配,由于b基因纯合时A和a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大鼠毛色表现为黄色,故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
    C、F1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AaB-所占比例为1/2×3/4=3/8,黑色个体AAB-占1/4×3/4=3/16,白色个体aaB-占1/4×3/4=3/16,黄色个体--bb占1×1/4=1/4,灰色大鼠所占比例最大 ,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杂交组合Ⅱ中F1做母本,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10-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蛋白质乙酰化:在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在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添加乙酰基的过程,是细胞控制基因表达,蛋白质活性或生理过程的一种机制。
    详解:
    A、长期过量饮酒能通过增加染色体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组蛋白乙酰化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调节,因此长期过量饮酒能提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活性,A错误;
    B、组蛋白的乙酰化能促进转录,因此能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B错误;
    C、组蛋白的乙酰化能促进转录,可能是通过改变DNA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促进转录,C正确;
    D、设法抑制乙酰化酶基因的表达,会使得组蛋白的乙酰化减弱,而去乙酰化增强,不一定能降低饮酒造成的危害,D错误。
    故选C。
    10-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蜂王浆促进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的机理是:抑制Dnmt3基因表达,使DNA甲基化减少,发育成蜂王。
    详解:
    A、卵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说明卵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由题图示可知,蜂王浆可通过抑制幼虫D-mt3基因表达使其发育成蜂王,以花粉、花蜜为食的幼虫发育成工蜂而不是蜂王,即花粉、花蜜中物质不会抑制Dnmt3的活性,B错误;
    C、甲基化不影响DNA中的碱基序列,只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表型,C正确;
    D、蜂王浆是食物,通过抑制Dnmt3基因表达,使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即食物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表现型的改变,D正确。
    故选B。
    10-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基因组DNA决定着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逐渐发现有些现象无法用经典遗传学理论解释,比如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体的一些表型却发生了改变。现在人们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组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则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即基因组DNA的修饰,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DNA遗传信息的指令。
    2.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充分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正常的甲基化对于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而异常的DNA甲基化则会引发疾病(如肿瘤),因为异常的甲基化一方面可能使抑癌基因无法转录,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DNA修饰是指DNA共价结合一个修饰基团,使具有相同序列的等位基因处于不同修饰状态。
    3.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e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
    A、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生存的环境相同,由于基因的甲基化使表现型不一定相同,A正确;
    B、基因甲基化会导致DNA构象改变,进而影响了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导致相关性状改变,B正确;
    C、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由于植株B的Lcyc基因甲基化,该基因不能表达,因而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后代表现比不会出现3:1,C错误;
    D、F1自交后,F2中有少部分植株含有两个来自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该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对基因的表达影响越大,因此,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D正确。
    故选C。
    10-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小鼠毛色的改变是因为Avy基因的前端有一段影响Avy基因表达的特殊的碱基序列被甲基化。发生在基因或基因前端的甲基化修饰均导致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性状。甲基化程度越高, AV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母体的营养供给会影响子一代DNA的甲基化,且实验组中孕期饲喂富含甲基的食物,子代中甲基化程度高,故推测子代中基因型为Avya的黑色小鼠数量①多于②,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Avy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小鼠体色越深,且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子代中基因型为Avya的小鼠表现出不同的毛色,B正确;
    C、实验组饲喂富含甲基的食物后,子代Avy基因前端特殊序列甲基化程度高,故孕期饲喂富含甲基的食物会增加DNA的甲基化,C正确;
    D、表观遗传中基因表达受到食物类型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10-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该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推测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后转录会被抑制。
    详解:
    A、据图可知,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从而抑制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使该基因正常表达,则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所以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转录不能正常进行,C正确;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不变,但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点睛:

    10-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为基因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为基因甲基化。设甲基化分别用A'、a'表示。功能型A和无功能型a,即显性有功能(生长正常),隐性无功能(生长缺陷)。
    详解:
    A、遗传印记是对基因进行甲基化,影响其表达,碱基序列并没有改变,故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A正确;
    B、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为基因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为基因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其父方,B正确;
    C、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C正确;
    D、亲代雌鼠基因型为Aa,产生配子为甲基化A':甲基化a'=1:1,雄鼠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为未甲基化A:未甲基化a=1:1.由于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子代小鼠基因型及比例为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缺陷鼠):aa'(生长缺陷鼠)=1:1:1:1,即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为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1:1,D错误。
    故选D。
    11-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具有普遍性、不定向性、低频性、随机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
    详解:
    A、基因长度相等,说明a1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合成的肽链长度不等,A错误;
    B、a2基因比A基因短,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可能导致原本是终止密码子的变为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导致肽链长度变长,B正确;
    C、A基因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基因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位点上,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正确;
    D、灰色鼠与黑色鼠体内都不含A基因,故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黄色鼠,D正确。
    故选A。
    11-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等。
    详解:
    A、结合题意可知,吖啶橙若插入模板链上,则合成的新链中要有一个碱基与之配对,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碱基对的增添,也可以在新链中取代一个碱基,则在下一轮复制前该诱变剂会丢失,则为碱基对的替换,不会导致碱基对的缺失,A错误;
    B、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多个密码子可能决定一种氨基酸,故多个吖啶橙分子的插入可能会导致相应蛋白质产物中只改变一个氨基酸,B正确;
    C、吖啶橙可能引起DNA分子中碱基中发生增添或替换,该变化属于基因突变而非染色体变异,不会引起基因数目增减,C错误;
    D、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而吖啶橙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对的增加或替换,故不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
    故选B。
    11-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所得F2中圆眼蝇:棒眼=15:1,说明果蝇眼形受两对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果蝇表现为棒眼。
    详解:
    A、根据题文和题表,突变基因Ⅰ的某个位点的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说明mRNA上的密码子中的A替换为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模板链中所发生的碱基变化为T→G,A错误;
    B、导致Ⅱ中蛋白质长度变长的原因可能是突变基因Ⅱ的终止子延后出现,从而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B错误;
    C、由F2果蝇中圆眼:棒眼=450:30=15:1,可知基因Ⅰ、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棒眼,故只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C正确;
    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1/5,D错误。
    故选C。
    11-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能无限增殖;②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③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详解:
    A、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细胞癌变,A正确;
    B、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途径一所示属于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
    C、途径二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改变DNA结构,可能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肽链缩短或延长,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也可能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肽链长度不变,C错误;
    D、途径三发生了基因位置的改变,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这类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D正确。
    故选C。
    11-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突变的基因C是由正常基因C发生碱基对的替换(G—C碱基对替换为A—T碱基对)所致。由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及氨基酸对应密码子可知,正常基因C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为…AUGGUCUCACUGCAACCG……,突变的基因C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为……AUGGUCUCACUGUAACCG……,因此,图示基因序列应为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突变的基因C编码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详解:
    A、由图示分析可知该基因序列应作为编码链,即非模板链,A错误;
    B、由图示分析可知,与正常基因C相比,突变的基因C编码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其所编码的肽链变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量可能减少,B正确;
    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的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遗传性耳聋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位点的耳聋致病基因可导致相同表现型的听觉功能障碍,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耳聋,因此造成相同表现型听觉功能障碍的致病基因一般不同,D错误。
    故选B。
    11-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和表格:突变基因Ⅰ碱基GAA→G,导致多肽链比野生型果蝇的长,说明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起始密码提前或终止密码子延后;突变基因II碱基A→G,导致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对替换。突变基因Ⅲ碱基GC→CG,导致相应蛋白质无变化,说明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代表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详解:
    A、题干信息显示,F1雌雄果蝇交配,F2中野生型:突变型=15 : 1,说明控制眼形的基因至少为两对等位基因,只考虑这两对基因,眼形突变型果蝇是双隐性个体,突变基因Ⅰ、Ⅱ只存在一个不会出现眼形突变型果蝇,A错误;
    B、突变基因Ⅲ中,碱基发生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推测眼形突变型果蝇的产生与该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关系不大,B正确;
    C、突变基因Ⅰ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使多肽链变长,原因可能是起始密码子的位置提前或者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延后,C正确;
    D、突变基因Ⅲ的碱基发生了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D正确。
    故选A。
    12-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存,属于消费者。
    2、根据题意,NS5B具有RNA聚合酶活性,可以催化RNA的合成。
    详解:
    A、NS5B为丙型肝炎病毒的一种蛋白质,病毒无核糖体,NS5B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在宿主细胞中催化RNA复制,然后组装进入丙型肝炎病毒中,A错误;
    B、病毒增殖时,除了翻译时在核糖体上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外,进行RNA复制时也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而RNA复制不在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
    C、从题干信息可知,丙型肝炎病毒是致癌物,慢性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可能诱发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对病毒无效,D错误。
    故选C。
    12-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
    A、据题干信息可知:HCV的遗传物质为RNA,故其R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携带了遗传信息,A正确;
    B、一个正链RNA复制时,会先合成该RNA的互补链,再以该互补链为模板合成正链RNA,故该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
    C、这种该病毒只含RNA,利用HCV病毒核酸检测所利用的是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故人体感染HCV后产生的抗体都可以作为检测HCV感染的标志物也可作为检测HCV感染的标志物,C正确;
    D、HCV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D。
    12-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RNA可作为mRNA直接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也能作为复制模板,通过“+RNA→-RNA→+RNA”途径合成新+RNA。而-RNA则不能直接进行翻译,需先由-RNA转录出mRNA,mRNA再进行翻译,即通过“-RNA→mRNA→蛋白质”途径合成蛋白质;mRNA也可以作为模板,合成出子代-RNA,即通过“-RNA→mRNA→-RNA”途径合成新-RNA。
    详解:
    A、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通过“+RNA→-RNA→+RNA”途径合成新的+RNA,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蛋白质,A正确;
    B、HCV的+RNA复制时,+RNA可作为模板,通过“+RNA→-RNA→+RNA”途径合成新+RNA,B正确;
    C、②过程合成的是-RNA,③过程合成的是+RNA,故两个过程需要消耗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不相同,C错误;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形成新的+RNA,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与+RNA一起参与构成新的HCV,D正确。
    故选C。
    12-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HCV的遗传物质是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多种病毒蛋白。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该(+)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多种病毒蛋白”,所以(+)RNA相当于mRNA,其上含有密码子,A错误;
    B、HC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和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B错误;
    C、HCV与肝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PSI7977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用PSI7977进行治疗,其机理可能是作为合成原料掺入RNA引起合成终止,D正确。
    故选D。
    12-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等。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3、分析题意可知,HCV是一种RNA病毒,(+)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
    详解:
    A、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彻底水解后产生核糖、磷酸和A、U、G、C四种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
    B、丙肝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B错误;
    C、HCV进入肝细胞后,将(+)RNA释放到细胞中并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蛋白质,故(+)RNA上有含有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C正确;
    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外起作用,无法进入肝脏细胞将HCV清除,D错误。
    故选C。
    12-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HCV的遗传物质是RNA,故HCV的基因是RNA分子的功能片段,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人体免疫只起到选择作用,B错误;
    C、HCV属于大分子物质,子代HCV从肝细胞中释放的方式为胞吐,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新冠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先翻译出相关的酶,后复制RNA,D正确。
    故选B。
    13-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细胞癌变的原因:
    (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A正确;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正确;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而根据题意,肿瘤样本中最常见的变异基因是TP53、KRAS,因此这两个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C正确;
    D、不同的基因在年轻女性与老年胃癌人群细胞中的突变频率不同,D错误。
    故选D。
    13-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半保留复制是指:DNA在进行复制时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子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
    A、若两处胞嘧啶的羟化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则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一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若两处胞嘧啶的羟化分别发生在DNA的两条链上,则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A正确;
    B、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含有羟化胞嘧啶仍然只有两处,若两处胞嘧啶的羟化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则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若两处胞嘧啶的羟化分别发生在DNA的两条链上,则有两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B错误;
    C、若两处胞嘧啶的羟化发生在DNA的非基因部分,则含羟化胞嘧啶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形成的个体不一定含有异常基因,C错误;
    D、该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子中,有的精子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的性状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通过胞嘧啶的羟化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旨在考查考生对半保留复制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13-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CGG重复次数改变时,X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数目不变,但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目改变了,该遗传病的症状表现也改变了,说明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GG重复次数改变时,X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数目不变,但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目改变了,说明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通过影响翻译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CGG重复次数改变时,该遗传病的症状表现也发生了改变,说明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B正确;
    C、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由此可推知CGG重复次数可能会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C正确;
    D、表中数据说明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基因中CGG重复次数有关,与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分子数有关,由于丙氨酸的密码子不止一种,因此不能说明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丙氨酸的多少有关,D错误。
    故选D。
    13-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可知,突变体Ⅰ中 A 基因变成 a 基因,属于基因突变;突变体Ⅱ中一条 2 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突变体Ⅲ中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片段移到 Y 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详解:
    A、具有正常卵原细胞的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但具有突变细胞Ⅰ的个体只能产生两种配子,A错误;
    B、突变细胞Ⅰ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错误;
    C、突变细胞Ⅱ发生变异的是染色体变异中的片段缺失,该变异会导致细胞内基因数量减少,C错误;
    D、突变细胞Ⅲ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该变异发生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间,即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正确。
    故选D。
    13-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F(显性)基因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虽然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但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X长臂末端的细丝部位来判断是否带有致病基因。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会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不能确定一定会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量增加。
    详解:
    A、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F(显性)基因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虽然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但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X长臂末端的细丝部位来判断是否带有致病基因,A正确;
    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会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不能确定一定会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量增加,因为CGG过度重复扩增会阻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也就是阻止DNA复制和转录过程,B错误;
    C、根据“不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230的女性和1/360的男性携带一个所谓的前突变(仍F基因),其本身并无症状,但女性传递给子女时,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可知不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230的女性会将XF'传递给子女,并出现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而男性X染色体上带前突变的F'基因传给女儿时不会再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所以某健康女性(无致病基因)与一健康但带前突变男性结婚,后代中只有儿子会出现患病,故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1/230×1/2×1/2=1/920,C正确;
    D、脆性部位DNA序列为CGG过度重复,可用DNA杂交分析等方法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来检出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B。
    13-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MⅠ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MⅠ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MⅠ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Ⅰ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MⅡ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特点:⑴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⑵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①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④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
    A、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该DNA复制后产生2个子代DNA,这两个DNA由于两条母链都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由于半保留复制,这2个DNA序列都发生了改变,而该DNA所在的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是正常的,所以形成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该DNA复制后的两个DNA在一条染色体上,被分配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B不符合题意;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该DNA进入受精卵的细胞核,受精卵一定含有异常DNA,但该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符合题意;
    D、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共有4个细胞,其中有2个细胞中含有含有次黄嘌呤,比例为50%,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涵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详解:
    A、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因此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A错误;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可以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
    D、由于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14-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可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改变,属于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详解:
    A、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若是发在体细胞中则一般是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基因重组包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以及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纯合子的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染色体片段缺失过程中如缺失的部分对应DNA片段上没有基因存在,则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C正确;
    D、非同源染色片段的移接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D错误。
    故选C。
    14-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
    A、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也不可丢弃,因为隐性突变的性状不能在当代表现,所以没有出现预期性状,不一定是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经杂交育种培育的高产矮杆水稻品种,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
    D、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形成的,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14-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
    A、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A正确;
    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或生殖细胞中,可以发生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一个基因可能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
    C、若DNA分子发生三个以上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是发生于基因中,则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14-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图甲表示发生基因突变,其中过程中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图乙表示发生基因重组;图丙①发生基因重组,②发生染色体变异。
    详解:
    A、图甲①DNA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基因突变,②代表转录过程,其中α链是模板链,其碱基与GTG互补,即为CAC,其转录出的信使RNA的序列为GUG,故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G,A正确;
    B、图甲表示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的发生,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
    C、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时出现A、a这对等位基因,可能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互换,C正确;
    D、图丙的①可以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中染色体片段的位置改变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D。
    14-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图1可知,PAIR1基因破坏后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联会失败,REC8基因被破坏之后,姐妹染色单体会被提前分离,平均分向两个子细胞中,OSD1基因被破坏后,可防止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三个基因均和减数分裂有关,若三个基因均被破坏,导致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类似有丝分裂的过程。
    详解:
    A、PAIR1基因破坏后,不能联会(减Ⅰ前期),故推测该基因的产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挥作用,A正确;
    B、同时破坏水稻细胞中的基因PAIR1、REC8和OSD1,产生配子过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得到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与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与类型相同,B正确;
    C、若某二倍体水稻植株仅发生MTL基因突变,产生的配子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且受精后雄配子中染色体消失,故该植株自交,其子代为单倍体高度不育,C正确;
    D、根据BC分析,图中四个基因均突变的稳定遗传的个体自交能保持水稻杂种优势,D错误。
    故选D。
    15-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
    B、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
    D、渴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
    15-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
    2、内环境:(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淋巴因子、血液运送的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气体(如O2、CO2)、激素、其他维生素等。
    详解: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而不是血液,A错误;
    B、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细胞外液,B错误;
    C、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时,会使肺泡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升高,对呼吸中枢进行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二氧化碳的清除。此过程中既有化学物质CO2的参与,又有神经中枢(呼吸中枢)的参与,因此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C正确;
    D、渴觉产生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C。
    15-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A、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加快,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B正确;
    C、渴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C错误;
    D、排汗是调节人体的体温,不能维持渗透压稳定,D错误。
    故选B。
    15-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
    A、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
    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O2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正确;
    C、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不在下丘脑,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故选C。
    15-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表现:
    ①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血糖和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
    ②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相对稳定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正常;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2、内环境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详解:
    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会引起机体相应系统的剧烈反应,并且可能会致使部分器官有所损伤,从而改变内环境的稳态,尤其是免疫能力较弱的人群,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代谢的必要条件,体温的相对稳定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正常,从而有利于细胞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例如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也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C正确;
    D、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致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成分发生剧烈变化,由此引起细胞代谢所需物质无法供应或细胞代谢酶的活性不正常,或细胞形态结构不稳定,从而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的紊乱,D错误;
    故选D。
    15-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①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于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存在组织液。①正确。②对高烧病人,可以采取辅助措施降低体温,但不能加棉被,否则会使散热渠道不畅,导致体温的上升,②错误。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多,所以组织液增加,组织液回流形成淋巴,淋巴增加,③正确。④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④错误。⑤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增多,则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⑤正确。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失调症,对于内环境组成和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的理解及对各种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6-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三种雄虫的三种生殖对策能相互协调,平均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A错误;
    B、大、中、小雄虫都能与同一类雌虫交配繁殖,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
    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说明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三种雄虫能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并将基因传递给后代,互不干扰,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D正确。
    故选D。
    16-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3、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同源器官是指外形、结构相似,来源相同的器官,同源器官能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蓝鲸的胸鳍和金丝猴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能够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始祖先,A正确;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证据,B正确;
    C、同一个群体携带同种基因的杂合子比例高,近亲繁殖时可以提高该种基因纯合的比例,C正确;
    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有可能是体细胞突变性状,因此不一定能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错误。
    故选D。
    16-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较大,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不是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
    C、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
    D、2005年后共存于一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6-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所合成的酶来催化代谢反应和合成其他物质(脂质,多糖等)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2、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等。
    3、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详解:
    A、由题可知,二乙酸甘油酯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说明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通过所合成的酶来合成其他物质(脂质,多糖等)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A正确;
    B、传粉动物变换会对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进行选择 ,从而影响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因此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而不是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C错误;
    D、在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的相互影响下,花蜜大量减少,二乙酸甘油酯有所增加,而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兰花和传粉者都发生了进化,这体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C。
    16-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是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
    B、浅色岩P区中,D的基因频率=DD%+1/2Dd%=0.1,根据深色表现型频率可知,DD%+Dd%=0.18,计算可知,Dd%=0.16;深色熔岩床区中,D的基因频率=DD%+1/2Dd%=0.7,DD%+Dd%=0.95,计算可知,Dd%=0.5,所以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
    C、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
    D、浅色岩Q区中,隐性纯合体的频率=1-0.5=0.5;浅色岩P区中,隐性纯合体频率=1-0.18=0.82,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
    故选B。
    16-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每一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现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A正确;
    B、根据上述三种作用类型可知选择压力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但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B错误;
    C、种群在选择压力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新的物种,其实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由图中丙可知,同一个种群,在不同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库发生改变的方向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7-1【基础】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黄瓜的花受到基因型和乙烯的共同影响,A基因存在时会合成乙烯,促进雌蕊的发育,同时激活B基因,B基因的表达会进一步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雄蕊的发育,故可推知,A_B_的植株开雌花,A_bb的植株开两性花,aaB_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
    详解:
    A、B基因的表达会促进乙烯的产生,乙烯的产生又会促进B基因的表达,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造成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A_B_=1/2×3/4=3/8的植株开雌花,A_bb=1/2×1/4=1/8的植株开两性花,雌蕊均能发育,则开雌花的植株比例为3/8+1/8=1/2,C正确;
    D、较高浓度的乙烯会抑制雄蕊的发育,出现雌花,但不能将雄花转化为雌花,D错误。
    故选AD。
    17-2【基础】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某实验小组让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杂交,所得F1全为高茎,再让F1高茎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茎:矮茎=9:3:4(为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高茎。高茎的基因型是A_B_,中茎是A_bb(或者aaB_),矮茎是aabb、aaB_(或A_bb)。
    详解:
    A、题意分析,某实验小组让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杂交,所得F1全为高茎,再让F1高茎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茎:矮茎=9:3:4(为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1测交即AaBb和aabb,后代中中茎即A_bb(或aaB_)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4,B错误;
    C、F2的高茎是A_B_,单独分开计算A=2/3,a=1/3,B=2/3,b=1/3,若F2的高茎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的中茎植株即A_bb(或者aaB_)占2/3×2/3×1/3×1/3+2×1/3×2/3×1/3×1/3=8/81,C错误;
    D、由于高茎的基因型是A_B_,中茎是A_bb(或者aaB_),矮茎是aabb、aaB_(或A_bb),那么茎杆高度的遗传存在隐性基因纯合遮盖高茎基因表达的现象,D正确;
    故选BC。
    17-3【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_,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黑色植株中某些个体死亡,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因此s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详解:
    A、现向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该个体并未死亡,而其自交子代BB植株死亡,s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且ss纯合时才有致死效应,A正确;
    B、因为s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个体死亡,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三种,F1的红色个体有bbRR和bbRr两种基因型,F1的白色个体基因型是bbrr,因此自交后代F1的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种基因型,B正确;
    C、因为s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R和r基因在另外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s与R、r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C错误;
    D、因为s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个体死亡,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1:2:1,分别自交1/4BbRRs自交子代1/6黑色和1/12红色,1/2BbRrs自交子代是1/3黑色,1/8红色,1/24白色,1/4Bbrrs自交子代是1/6黑色,1/12白色,因此F1黑果个体自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16:5:3,D正确;
    故选ABD。
    17-4【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的定律,即ABC基因同时存在时为红色,没有ABC基因就为黄色,其余基因型就为橙色。因此,其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乙组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后代出现黄色1/16aabbcc,亲本中红色基因型是AaBbCc,所以橙色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详解:
    A、根据分析,测交后代黄色占1/8=1/2×1/2×1/2,故果皮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正确;
    B、实验甲亲代、子代中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都是AaBbCc,B正确;
    C、实验乙中,红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Cc,所以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C错误;
    D、实验乙中亲本红色基因型是AaBbCc,橙色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红色子代有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2种基因型,黄色子代有aabbcc1种基因型,子代中共有3×2×2=12种基因型,所以橙色基因型是12-2-1=9种,D正确。
    故选ABD。
    17-5【提升】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A(a)与B(b)之间存在抑制效应,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有氰酸,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组F1均为无氰酸,且F2性状分离比接近13∶3,故可推知该组F1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无氰酸,可推知A对B有抑制效应,则突变株1基因型应为AABB、aabb,但仅由此组无法进一步确定对应关系。
    详解:
    AB、由以上分析可知,突变株1、2应为突变纯合子,且A对B存在抑制效应,又由图表杂交结果可知突变株1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有氰酸,F2中有氰酸∶无氰酸的值接近3∶1; 突变株2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无氰酸,F2中无氰酸∶有氰酸的值接近3∶1,故可推知突变株1基因型为aabb,突变株2基因型为AABB,即突变1是由于B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2是由a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且抑制基因为A,A错误、B正确;
    C、由题干信息知: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长期来看,无氰酸个体可能会因无法自我保护而大量减少甚至消失,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突变株1基因型为aabb,突变株2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前两组实验的F1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等位基因为纯合子,无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结果相同,因此不能判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D正确。
    故选BD。
    17-6【提升】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作物抗病和感病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
    实验二中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植株:感病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中F1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
    实验一中,由于F1全为抗病植株,因此亲本中甲的基因型是AArr、乙的基因型是AARR、丙的基因型是aarr。
    即抗病为显性性状,由A基因决定,该病是隐性性状,由a基因决定,R基因的存在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表现为感病,所以A_R,aaR_和aarr表现为感病,A_rr表现为抗病。
    详解:
    A、由于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遵循分离定律,同时在实验二中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植株:感病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实验二中,F2中感病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RR、aaRR、aarr,占3/13,所以F2代产感病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3/13=10/13,B正确;
    C、两组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rr,2/3Aarr,如果自由交配,产生的ar的比例为1/3,所以子代中aarr的概率为1/9,所以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1/9=8/9,C错误;
    D、实验二的F2中感病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1/13AARR、2/13AaRR、2/13AARr、4/13AaRr、1/13aaRR、2/13aaRr、1/13aarr,如果自交AaRr和AARr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为7/13,D错误。
    故选CD。
    18-1【基础】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前体mRNA,对前体mRNA进行加工,加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再加工,加工后成为两段mRNA,一段翻译出蛋白质,另一段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随后miRNA蛋白质复合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翻译过程的进行。
    详解:
    A、RNA聚合酶为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并通过核孔与DNA结合,启动miRNA基因的转录,A正确;
    B、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B正确;
    C、miRNA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RNA后,经过初步加工,然后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再加工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miRNA-蛋白质复合体,不用于翻译,C错误;
    D、由题图信息可知,该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使翻译过程终止,D错误。
    故选AB。
    18-2【基础】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异常mRNA的中间部位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能够阻断该mRNA的继续翻译,从而抑制该突变基因的表达。
    详解:
    A、SURF复合物和RNA酶均可对mRNA发生降解,A正确;
    B、SURF复合物不能识别正常mRNA的终止密码子,只能识别异常mRNA的终止密码子,B错误;
    C、NMD作用失效,翻译可能提前结束,肽链变短,C错误;
    D、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可能是转录它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替换,不可能发生增添,D错误。
    故选BCD。
    点睛:
    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3【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前体mRNA中的内含子,在RNA自身以及其他蛋白复合物的作用下被剪切,形成mRNA后再运出细胞核,说明该过程发生在细胞核。
    详解:
    A、启动子和终止子为基因上的调控序列,不能转录出相应的前体RNA,A错误;
    B、前体mRNA需要经过加工形成mRNA,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B错误;
    C、蛋白质复合物具有识别特定核糖核苷酸序列的功能,进而剪切前体mRNA特定的部位,C正确;
    D、前体mRNA加工形成mRNA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加工之后形成的mRNA运出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中起作用,D错误。
    故选ABD。
    18-4【巩固】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图解,Lin4基因经过①转录可形成miRNA前体1,miRNA前体1可以部分碱基配对经过②修饰加工成为miRNA前体2,miRNA前体2从核孔穿出后,进一步加工为miRNA*,可与Lin-14mRNA结合,使Lin-14mRNA的翻译被抑制。
    详解:
    A、由图可知miRNA与mi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mRNA又与其DNA模板链互补,所以miRNA转录模板区段的碱基序列与miRNA*的碱基序列不同,A错误;
    B、Lin−4基因转录产物加工为miRNA的场所首先在细胞核中进行,再进入细胞质进行加工,B正确;
    C、Lin−4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基本单位上的不同表现在五碳糖和碱基两个方面。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Lin−4基因调控Lin−14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Lin−14基因翻译水平降低,D错误。
    故选AD。
    18-5【提升】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基因突变就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可能不变、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
    详解:
    A、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使翻译终止,A错误;
    B、由图中结构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也能经济的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B正确;
    C、由图中结构两种基因共用相同的碱基序列,相同序列中一个碱基替换可能引起两种基因的改变,最终导致两种蛋白发生改变,C正确;
    D、由图可知,D基因的59号、151号和E基因的2号都编码Val,并且碱基不同,所以Val至少有三种密码子,表明了密码子的简并性,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特殊情况,分析清楚噬菌体的基因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8-6【提升】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利用基因表达来合成生命的大分子。基因表达可以通过对其中的几个步骤,包括转录,RNA剪接,翻译和翻译后修饰,进行调控来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详解:
    A、过程①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特异性地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与之结合,从而将所携带的氨基酸放在相应的位置上,A正确;
    B、若抑制小鼠ARC基因的表达,将无法启动细胞中的对凋亡过程的抑制作用,因而有利于体内细胞的更新,B正确;
    C、与幼龄的小鼠细胞相比,衰老个体中凋亡的细胞较多,据此可推测衰老的小鼠细胞中基因1的表达量增多,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HRCR是由前体RNA经过工 形成的环状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合成的HRCR增多会结合图中的miR-223,而miR-223会抑制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则miR-223被结合后,则无法抑制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因而凋亡抑制基因正常表达,进而会抑制细胞调亡,D错误。
    故选CD。
    19-1【基础】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某病毒为RNA病毒。它们在产生后代RNA的过程中先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互补的RNA,再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与亲本相同的RNA。以互补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形成mRNA,再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种病毒蛋白,与子代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详解:
    A、病毒RNA中有些碱基不决定氨基酸,如某些终止密码子,所以病毒RNA的碱基数目大于其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A错误;
    B、亲代病毒先形成互补RNA,再形成与亲本相同的RNA,故亲代病毒RNA需经过两次信息传递才能产生子代病毒RNA,B正确;
    C、由题图可知,病毒RNA可直接做模板进行翻译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如RNA复制酶,C正确;
    D、由题图可知,图中的酶均用于催化形成RNA,故都是RNA复制酶,病毒无细胞结构,RNA复制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均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D正确。
    故选BCD。
    19-2【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①②表示病毒侵染过程,③⑤表示翻译过程,④⑥表示病毒RNA复制过程,⑦表示病毒的组装过程。
    详解:
    A、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病毒只有一种增殖方式,图中显示其通过RNA复制增殖,需要RNA复制酶,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A错误;
    B、④过程和⑥过程均为RNA复制过程,该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的流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合成ATP,该过程中需要的ATP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B错误;
    C、④过程表RNA复制,⑤过程表示翻译,这两个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均发生在RNA之间,所以两个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是相同的,都是A与U、G与C配对,C正确;
    D、③过程和⑤过程均为翻译,但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同,说明这两个过程中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ABD。
    19-3【巩固】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分析:
    单链RNA病毒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而(-)RNA则需要先复制形成互补的(+)RNA才能进行翻译,由图可知,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
    详解:
    A、由图可知,2019-nCoV的(+)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形成RNA聚合酶、结构蛋白等,A正确;
    B、通过①过程得到的(-)RNA不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再以(-)RNA作为模板合成的(+)RNA和结构蛋白结合后,包上包膜才可形成子代病毒,B错误;
    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不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与真核生物的信使RNA非常相似”可知,新冠患者胰岛素基因的mRNA 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D正确。
    故选BC。
    点睛:

    19-4【巩固】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详解: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过程①和③为蛋白质合成的翻译,均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A正确;
    B、过程②消耗的嘧啶数和嘌呤数比值与过程④消耗的嘧啶数和嘌呤数比值的倒数相等,B错误;
    C、由图示可知,+RNA可作为RNA复制酶和外壳蛋白合成的直接模板,其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而-RNA上没有,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化学组成成分不同,D错误。
    故选BCD。
    19-5【提升】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RNA干扰技术使mRNA被降解,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属于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A错误;
    B、基因沉默即基因不能表达,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向RNA或蛋白质,即基因沉默的实质是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B正确;
    C、Dicer把双链RNA切成片段,RISC复合体则把靶mRNA切断,其实质都是断裂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C正确;
    D、据图可知,小片段的单链RNA与靶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了mRNA的特异性降解,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对靶mRNA降解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CD。
    19-6【提升】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端粒酶中的RNA以自身为模板,不断合成端粒的DNA片段,类似于逆转录酶的功能,其序列为ACCCCAACCCCA。
    详解:
    A、衰老的细胞中端粒长度变短,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A错误;
    B、由图可知,端粒酶内部的RNA模板序列与DNA3‘突出端碱基互补配对,其序列为ACCCCAACCCCA,B正确;
    C、由题意可知,端粒酶中的RNA以自身为模板,不断合成端粒的DNA片段,类似于逆转录酶的功能,,以氢键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延伸前导链,C正确;
    D、合成前导链后,有DNA聚合酶催化填补后随链,前导链与端粒酶的序列互补,后随链与前导链互补,故后随链的序列与端粒酶有关,D正确。
    故选BCD。
    20-1【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图示过程为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参与,体液调节通过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参与。
    详解:
    A、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为A→C→D→E来实现,例如血糖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促进对血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也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例如血糖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从而降低血糖,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水盐调节过程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在这个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没有体现分级调节的特点,C错误;
    D、人手被针扎属于神经调节,通过A→B→E实现,D正确。
    故选ABD。
    20-2【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细胞外液约占体液量的1/3,若体液大量丢失将严重破坏人体的水盐平衡,严重破坏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
    B、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兴奋,该关联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使皮肤的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B正确;
    C、热射病病人已经丢失大量体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下丘脑会合成大量抗利尿激素,帮助机体保水,C错误;
    D、热射病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的大量丢失而引发的,及时降温和补水可以预防热射病,D正确。
    故选ABD。
    20-3【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1、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①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②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抗利尿激素能增强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详解:
    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内相关细胞合成并分泌,由垂体相关细胞释放,A错误;
    B、过量的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对水的重吸收减弱,血浆渗透压降低,B错误;
    C、机体大量失血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增加,维持外周阻力,使血压不至于下降太多,C正确;
    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因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合成的,暂时储存于垂体内,其释放多少的原因由于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而不是抗利尿激素直接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ABD。
    20-4【巩固】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分析:
    排尿中枢位于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故大脑皮层可控制脊髓。
    详解:
    A、排尿中枢位于脊髓,而成年人主动排尿的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故成年人主动排尿的过程需要⑦大脑皮层和③脊髓的共同参与,A正确;
    B、婴儿大脑还未发育完善,故而由脊髓控制排尿,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依次经过⑤传入神经→③脊髓→④传出神经→效应器(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等),B正确;
    C、由图可知,则脊髓能通过①上传信息至大脑皮层,后者产生尿意,但若损伤②通路,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会出现尿失禁,C正确;
    D、⑥是下丘脑分泌的物质,可作用于肾脏,因此可表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ABC。
    20-5【提升】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分析:
    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或体外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
    详解:
    A、过程①是指血浆中的血管凝集素原转变形成血管紧张素Ⅰ,血浆属于内环境,因此①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
    B、结构甲能产生渴觉,为大脑皮层,结构乙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为下丘脑,B错误;
    C、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因此图中A代表Na+,结构丙代表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
    D、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Ⅱ能促进血管收缩、促进循环血量增加,使血压升高,沙坦类降压药通过阻断动脉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降低。因此沙坦类降压药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D正确。
    故选ACD。
    20-6【提升】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①为感受器接受来自内外环境中刺激的过程,②为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神经中枢的过程,③为神经中枢进行分析、综合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相应效应器的活动的过程
    详解:
    A、题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且神经调节也存在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A错误;
    B、如果内、外环境变化使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不符合此图的过程,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和腺垂体细胞,C正确;
    D、通过①②③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过程只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
    故选ABD。
    21-1【基础】 【正确答案】 1、AAbb×aaBB或AAbb×AABB
    2、3/7 3、AaBb 子代果色和比例为红色∶浅红色∶黄色=3∶6∶7 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子代果色和比例为红色∶浅红色∶黄色=1∶2∶1,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分析题意,纯合黄色果植株(AABB或aa_ _)和纯合红色果植株(AAbb)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浅红色果植株(A_Bb),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
    浅红色果植株(AaBb)自交后代F1中,黄色果植株基因有:1/16AABB、2/16AaBB、1/16aabb、1/16aaBB、2/16aaBb,共1/16+2/16+1/16+1/16+2/16=7/16,黄色果植株中纯合个体为AABB、aabb和aabb,所占比例是3/16÷7/16=3/7。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A/a和B/b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选择双杂合子AaBb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色和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①若子代中果实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红色:黄色=6:3:7;则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果实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黄色=1:1;则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B位于其中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果实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红色:黄色=2:1:1;则A、a和B、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A、b位于其中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21-2【基础】 【正确答案】 1、两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F3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是9:7,为9:3:3:1的变形
    2、母本 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籽粒颜色由母本细胞核基因控制 F3才出现特定的分离比
    3、AABB、aabb 3/7 1/9
    4、将该紫粒个体与贵农麦30号白粒品种杂交,种植收获的种子(F1),观察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子代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是1:1,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为一对基因杂合(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子代均为紫粒或紫粒:白粒=1:3,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一对基因杂合(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F3紫粒∶白粒=9∶7,即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表中信息,F3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为9∶7,即9∶3∶3∶1的变形,可确定控制小麦籽粒颜色的是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因此两组正反交的结果不同,F1均表现出母本的性状,籽粒色素基因的遗传呈现母性遗传的特点且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即该亲本在杂交过程中作母本;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F3才出现特定的分离比,与受精卵直接控制的在下一代即可表现出的性状不同。
    因籽粒颜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且F2均表现为紫粒性状,可确定两个组合的基因型AABB、aabb,F2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16,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3/7,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若两白粒品种间杂交F2均是紫粒,说明白粒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aaBB,紫粒个体间随机杂交,后代紫粒所占的比例是9/16,紫粒个体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稳定遗传,其概率为1/9。
    若要确定紫粒品种的基因型是否为一对基因杂合,可采用测交的方法,选择紫粒个体与贵农麦30号白粒品种杂交,种植收获的种子(F1),观察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子代中紫粒与白粒的比例是1∶1,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子代均为紫粒或紫粒∶白粒=1∶3,则紫粒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一对基因杂合(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1-3【巩固】 【正确答案】 1、AaBb 2、Aabb aaBb 100%
    3、二 1:1:1:1 1:1:0:1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2、分析题干可知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符合9∶3∶3∶1的特殊分离比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二者杂交,所得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开红花。
    若F1出现蓝花,父本母本里面必定都含有b,则母本、父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因此子一代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蓝花与F1蓝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
    由题知,基因型为AaBb的自交,所得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与通常情况下的9∶3∶3∶1不吻合,红花(A_B_)和蓝花(A_bb)的个体数量减少,而黄花(aaB_)和白花(aabb)的个体数量符合理论预期。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推测可能是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观点二)。若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B、ab、aB、Ab四种配子致死导致的理论表现型比例依次为2∶3∶3∶1、7∶1∶1、5∶3∶1、5∶3∶1,均与题干所给的实际比例不符。假设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则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1∶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结合分析的基因型,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无AAbb基因型的存在,推知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必为Aabb,所以观点一不成立,观点二成立,即支持观点二。若F1红花植株作父本,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1∶1∶1∶1。红花植株作母本,子代出现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1∶1∶0∶1,则Ab雌配子致死;若F1红花植株作母本,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1∶1∶1∶1;若红花植株作父本,子代出现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1∶1∶1,F1红花植株作母本,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1∶1∶1∶1,则Ab雄配子致死。
    21-4【巩固】 【正确答案】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AAbb、Aabb A基因表达,但b基因不表达
    3、AAbb、aaBB 9/16
    4、Ⅰ或Ⅱ GG 基因G/g所在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未分开,进入了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从而形成了基因型为Gg的异常卵细胞 Gg
    【试题解析】 分析: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催化乙醇生成乙酸的两种酶分别由基因A和b控制合成的,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A和b 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脸白人”的体内缺乏ADH,为aaB_、aabb;“脸红人”的体内只有 ADH,为A_B_;“脸色正常的人”,其体内既有 ADH,又有 ALDH,为A_bb。
    题图显示:催化乙醇生成乙酸的两种酶分别由基因A和b控制合成的,这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酒量好的人,酒精能及时分解为乙酸,说明其体内既能合成 ADH,又能合成 ALDH,因此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易醉脸红的人,其体内只能合成 ADH,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这四种,因此A基因和B基因都能表达,b基因不能表达。
    酒量好的人酒后脸色正常,其体内的相关基因组成为A_bb;乙醇在肝脏中不能及时代谢为乙醛的人,身体中的血液会向肝脏集中,导致脸部血液减少而呈现脸白,说明脸白人的体内相关基因组成为aaB_或aabb。某家族中,祖父母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子,祖父酒后脸色正常,祖母易醉脸白,而子代酒后均会脸红(A_B_),据此可推知祖父与祖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基因型为AaBb的两人的儿子与基因型相同的女子婚配,所生孩子喝酒易脸红的概率为3/4A_×3/4B_=9/16。
    若2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G/g,某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基因型为GGg,其父亲基因型为GG,母亲基因型为Gg,说明该患儿可能是由基因型为g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GG的异常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也可能是由基因型为Gg的异常卵细胞与基因型为G的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若为前者,则该患儿的形成可能是因为父亲的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G和G所在的一对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也可能是因为父亲的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时,G和G所在的组成一条2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分裂后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上述两种原因都能形成基因型为GG的异常精细胞。若为后者,则该患儿的形成可能是母亲的某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基因G和g所在的一对21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从而形成了基因型为Gg的异常卵细胞所引起的。母本基因型为Gg,产生了一个Gg的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Gg。
    21-5【提升】 【正确答案】 雌花套袋→人工授粉→继续套袋 正常叶 黄色(胚乳) aY F1与B(C、D)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0:1,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1:1,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1:1,F1(♀)与B(♂)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0:1,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或F1与C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或F1与D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若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1 bbDD或BBdd BBdd或bbDD
    【试题解析】 分析:
    A基因型为AAYY、B基因型为aayy、C基因型为AAyy、D基因型为aaYY。由实验1可知黄色胚乳、正常叶为显性。由实验2可知非甜为显性。
    详解:
    (1)第一组实验B为母本,人工授粉对雌株操作:套袋→人工授粉→继续套袋,套袋的作用是防止其他花粉的污染。由第一组实验A和B杂交F1全部为黄色胚乳、正常叶,可知黄色胚乳、正常叶为显性。
    (2)亲本A和B全部为纯合,基因型为AAYY和aayy,则F1基因型为AaYy,F1自交后代正常表现型比为9:3:3:1;实际F2比例为黄色胚乳正常叶(A_Y_):黄色胚乳卷叶(A_yy):白色胚乳正常叶(aaY_):白色胚乳卷叶(aayy)=7:3:1:1;A_Y_减少两份,aaY_基因型为aaYY、aaYy,减少的两份为aaYy,有aayy存在,所以是aY基因型雌性或者雄性配子致死。利用实验1中F1和A、B、C、D四个品系的玉米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是否是aY配子致死。①用F1(♂)与B(♀)杂交,即AaYy与aayy杂交,F1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Y、Ay、aY、ay,B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y,则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0:1,用F1(♀)与B(♂)杂交,F1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Y、Ay、aY、ay,B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y,若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1:1:1,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
    ②或F1与C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F1(♂)与C(♀)杂交即AaYy与AAyy杂交,F1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Y、Ay、aY、ay,C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y,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 F1(♀)与C(♂)杂交,F1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Y、Ay、aY、ay,C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y,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若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2:0:0,F1(♀)与C(♂)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1;2:0: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③或F1与D品系玉米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F1(♂)与D(♀)杂交,AaYy与aaYY杂交,F1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Y、Ay、aY、ay,D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Y,即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雄配子致死。若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2:0,F1(♀)与D(♂)杂交后代中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卷叶:白色胚乳、正常叶:白色胚乳、卷叶=2;0:1:0,则说明基因型aY的雌配子致死。
    (3)由实验2,C和D杂交F1全部为非甜玉米,可知非甜为显性,F2非甜与甜比为1:1,可知F1基因型为BbDd,且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细胞中的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F2中非甜玉米的基因型共有1种,品系C、D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BBdd或bbD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21-6【提升】 【正确答案】 1、3 0 2、AaBBDd或AABbDd
    3、自交 均为白花 有白花、深红花和浅红花 与深红花品系(甲)植株杂交
    均为浅红花
    有白花、浅红花和深红花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红花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说明控制红花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A和B是红花出现的必需基因,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深红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F1均为浅红花,F1自交,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8:7,由此可知,深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浅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16AABb、2/16AaBB、4/16AaBb,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F2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2种花色的植株。
    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某白花植株自交,子代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 ,由此可以得出子代深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dd,则亲代白花植株产生配子ABd的概率应为1/4,由此可知亲代白花植株必须含有A和B,但又表现为白色,所以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深红花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dd和白花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dd杂交产生F1的基因型为AaBbdd,偶然出现一株白花品系,①AaBbdd突变为AaBbDd;②AaBbdd突变aaBbdd;③AaBbdd突变Aabbdd。为探究是哪种基因发生了突变,可进行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让该白花植株自交,然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中均为白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深红花和浅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方法二:让该白花植株与深红花品系(甲)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均为浅红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浅红花和深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方法三:让该白花植株与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均为白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和浅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以上三种方法任选两种即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2-1【基础】 【正确答案】 1、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基本不变 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来自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外界CO2的关系不大
    2、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形成 H2CO3 缺乏光照,不能产生NADPH和ATP
    3、取若干幼苗平均分为五组,置于无色透明的密闭玻璃容器内,分别用白光、红光、蓝光、1:1红光与蓝光、3:1红光与蓝光处理五组幼苗,并调节各组光源与幼苗的距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的氧气释放速率。
    4、气孔导度、色素含量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1、左图表示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即夜晚进行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2、右图表示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即白天进行光反应产生ATP、NADPH,进而用于还原C3合成有机物。
    结合两幅图分析可知,多肉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若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由于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来自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外界CO2的关系不大,因此短时间内细胞中C3的含量基本不变。
    由于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固定CO2产生了苹果酸,且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CO2,进而形成了H2CO3,从而导致多肉植物细胞内的pH会下降;多肉植物夜晚能吸收CO2,但夜晚无光照,不能产生NADPH和ATP,导致暗应不能进行,故不能合成(CH2O)。
    要研究一定比例组合(1:1与3:1)的红光和蓝光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种类的光,光照强度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故应注意调节各组光源与幼苗的距离,使光照强度相同;除了不同比例的红蓝光组(实验组),实验还应设置白光、红光、蓝光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可以利用O2浓度传感器,测量O2释放速率。
    本实验中,可以用O2释放速率、气孔导度、色素含量等作为衡量光合作用的指标。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弄清楚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详细过程,并能够结合图形分析多肉植物夜晚和白天光合作用的相关机理。
    22-2【基础】 【正确答案】 1、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2、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答出2点即可)

    3、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
    暗期不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及NADPH
    4、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 NADPH)。 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CO2与C5(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 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
    玉米叶片中的鞘细胞无基粒,只能进行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发达的基粒,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因此玉米叶片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薄膜)。
    分析图示可知,C4途径是在较低CO2浓度的条件下,通过ATP提供能量,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由C4运载CO2至叶绿体,通过该过程提高细胞内CO2的浓度,与C3途径相比,C4途径具有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的特点。
    分析题图可知,玉米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被光合作用消耗,因此如果玉米CO2的吸收速率大于零,是由于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暗期缺少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和NADPH,因此不能进行C3的还原过程,因此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
    分析题意可知,C3植物缺少PEPC导致对CO2的亲合力低,胞内CO2,浓度较低是限制C3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C4植物与C3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打破生殖隔离,可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中,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获得个体。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识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22-3【巩固】 【正确答案】 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降低 干旱条件下,细胞代谢受影响,供能受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
    3、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基粒的结构受损,阻碍了光能的转化;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使光合作用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合作用生成糖转运障碍,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导致光反应速率下降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自变量为胁迫类型,因变量为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
    分析图乙:自变量为胁迫类型和生长时期,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
    详解:
    (1)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5 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干旱条件下,细胞代谢受影响,供能受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
    (3)如图分析可知,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原因是: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害胁迫可能是基粒结构破坏,基粒与光能的转化有关;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粒的结构受损可能是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导致的,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因此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光反应降低;由于冷害胁迫导致光合作用生成糖转运障碍,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
    点睛:
    本题属于实验分析题,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变量,能根据实验结论推测实验结果,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2-4【巩固】 【正确答案】 1、主动运输 叶绿体基质
    2、光照强度 使细胞在低浓度CO2条件下,能通过CA催化分解HCO3-,得到更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
    3、最高 HL组胞外CA活性最高,H+与HCO3-反应生成CO2被小球藻吸收利用,导致培养液中H+浓度下降最快,pH最高
    4、低
    【试题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细胞内的CO2浓度远高于海水,且细胞膜上有转运蛋白(ictB) ,说 明CO 2溶于水中形成HCO3-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进入细胞中的HCO3-在胞内又转化为CO2。
    根据以上分析说明二氧化碳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CO2被固定的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反应之一,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
    分析图1的曲线结果发现高光低CO2(HL)、高光高CO2(HH)这两组的小球藻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低光低CO2(LL)、低光高CO2(LH)两组,这说明光照强度相较于二氧化碳浓度来说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更大。由于CA可以促进HCO3-和H+反应生成CO2,分析图可以推测HL条件下(低浓度二氧化碳)CA酶活性升高,可以使细胞在低浓度CO2条件下,能通过CA催化分解HCO3-,得到更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
    分析图2,HL组胞外CA活性最高,因此H+与HCO3-反应生成CO2被小球藻吸收利用,导致培养液中H+浓度下降最快,pH最高。
    水稻转入ictB基因后,会表达出ictB蛋白,将海水中的HCO3-转运进细胞,而CA又可以催化HCO3-和H+反应生成CO2,所以转基因水稻能在环境CO2浓度更低的情况下胞内CO2浓度就能达到CO2补偿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弄清楚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机理,明确二氧化碳先变成HCO3-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在转变成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可以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进而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
    22-5【提升】 【正确答案】 1、①③ 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2、蓝绿色 PSⅠ和PSII
    3、作用 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 类胡萝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4、该突变体棉花植株缺乏类胡萝卜素,无法淬灭3chl并清除1O2而使叶绿体受损、缺乏类胡萝卜素导致吸收的蓝紫光减少,影响光合作用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甲中①为光反应过程,②为CO2的固定过程,③为C3的还原过程,A为NADPH,B为ATP,PSII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Ⅰ,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同时在ATP酶的作用下,氢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图乙中a为叶绿素b,b为叶绿素a,c为叶黄素,d胡萝卜素。
    ①为光反应过程,要消耗光能,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为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所以③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中NADPH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色素带b为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据图甲可知:PSII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Ⅰ,PSⅠ也可以吸收光能,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同时在ATP酶的作用下,氢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相应的O2释放量来绘制;色素带b为叶绿素a,总吸收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说明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根据色素吸收光谱图可知:绿叶中的类胡萝卜主要吸收450~500nm(蓝紫光)的波长的光,在可见光的其他波段,总吸收光谱与作用光谱几乎完全重叠,说明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几乎全部用于光合作用,450~500nm波长处出现较大差异,说明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不能转化成光合作用的能量,对光能的转换效率较低。
    由于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三线态叶绿素,故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因无法淬灭三线态叶绿素而使叶绿体受损,同时缺乏类胡萝卜素会导致光反应吸收的蓝紫光减少,所以光合速率下降。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准确地分析曲线所描述的生物学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22-6【提升】 【正确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转运H+、催化ATP合成 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释放到细胞外
    2、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 葡萄糖和水
    3、消除乙醇酸(乙醛酸)的毒害;当细胞内CO2浓度较低时可通过生成CO2和3-磷酸甘油酸,从而有效促进光合作用
    4、乙醇酸经光呼吸旁路在叶绿体中生成CO2,使叶绿体中CO2浓度提高,一方面CO2在与O2竞争结合RuBP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减少了(RuBP)损耗;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试题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由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产生的NAD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3、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图中PSⅠ系统和PSⅡ系统有该功能,故PSⅠ系统和PSⅡ系统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据图分析,ATP合成酶的作用是转运H+、催化ATP合成。图中产生“?”的过程是水的光解,则“?”代表的物质是O2,在光照等条件适宜时O2的去路是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释放到细胞外。
    由光呼吸的过程知,与光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在有氧呼吸中,当底物是葡萄糖时,NADH可由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产生,由反应物中的葡萄糖和水提供。
    乙醇酸是植物在有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有害物质,有害物质还有H2O2、乙醛酸等。光呼吸尽管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损耗25%~50%,但其对植物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生理意义是消除乙醇酸(乙醛酸)的毒害;当细胞内CO2浓度较低时可通过生成CO2和3-磷酸甘油酸,从而有效促进光合作用。
    结合题意与题图可知,光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将催化光呼吸核心反应的多种酶的基因转移到水稻叶绿体内成功表达,在叶绿体内构建了光呼吸旁路,该过程中乙醇酸经光呼吸旁路在叶绿体中生成CO2,使叶绿体中CO2浓度提高,一方面CO2在与O2竞争结合RuBP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减少了(RuBP)损耗;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水稻产量大大提高。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和相关信息,考查了光合作用、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具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1【基础】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显
    2、a AaXBXb
    3、0 4、条带1、3
    【试题解析】 分析:
    1、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由于Ⅰ1和Ⅰ2不患甲病,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Ⅱ2,由此可以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的甲病基因型表示为aa,而从图2中看出,Ⅱ2的基因只有两种,说明Ⅱ2不含乙病致病基因,但是后代Ⅲ2患乙病,由此确定该病为显性遗传病;题干中已说明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结合表现型和条带推出Ⅱ1基因型为aaXbXb、Ⅱ2基因型为AAXbY,Ⅲ1基因型为AaXbXb,从而得到条带1为a,条带2为A,条带3为XB,条带4为Xb,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
    根据图2分析,Ⅱ5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Ⅱ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0。
    根据Ⅰ4的表现型两病兼患,可推出基因型为aaXBY,因此对应条带1、3。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人类遗传病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要求考生首先能够根据系谱图和电泳图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同时将乙病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基础】 【正确答案】 1、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 隐性
    2、XgY XGXg 3、BC 4、ABC
    5、27.5%
    【试题解析】 分析: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但根据题意,女性携带者也有10%的发病风险。因此女患者不一定是隐性纯合子。
    根据1和2正常,但3和4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携带者也有10%的发病风险。因此4号的基因型可能为杂合子,而3号为致病基因的纯合子,因此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亲本基因型均为Gg,3号为gg,4号基因型为Gg或gg,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XGY×XGXg,3号基因型为XgY,4号基因型为XGXg。
    根据电泳图谱可知,Ⅱ-3号为患者,只含致病基因,其致病基因(条带1和2)只来自Ⅰ-2,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Ⅲ-8为男性患者,基因型为XgY,Ⅲ-12的电泳条带与Ⅰ-2相同,而Ⅰ-2为杂合子,因此Ⅲ-12的基因型为XGXg。
    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Ⅱ-4基因型为XGXg,卵原细胞只含一个g基因,经过间期DNA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两个g基因,由8号个体患病,说明Ⅱ-4产生的卵细胞内含有g基因,因此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一定含有两个g基因。第一极体含有两个G基因。综上分析,BC正确,AD错误。
    A、根据电泳图可知,Ⅲ-12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1和Ⅲ-12为同卵双生姐妹,因此Ⅲ-11也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女性携带者有10%的发病风险,因此可能是Ⅲ-12体内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未表达,而在Ⅲ-11体内表达了,从而表现Ⅲ-11患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型蚕豆病,但Ⅲ-12却完全正常,A正确;
    B、在Ⅲ-11发育的过程中,蚕豆病正常基因突变成为致病基因,基因型变为XgXg,也会患病,B正确;
    C、由于患者需要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等后,才会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Ⅲ-11可能进食了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等,而Ⅲ-12没有,C正确;
    D、若在Ⅲ-12形成的过程中,蚕豆病致病基因突变成为正常基因,可导致Ⅲ-12完全正常,但不能导致Ⅲ-11患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型蚕豆病,D错误。
    故选ABC。
    Ⅲ-12(XGXg)和正常男性(XGY)生下一个患病男孩XgY的概率为1/4,生下一个XGXg的概率为1/4,由于女性携带者有10%的发病风险,因此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4+1/4×10%=27.5%。
    23-3【巩固】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AaXBY或AaXbY aaXBY或aaXbY
    3、100% 不患
    4、0或1/3 1或100%
    5、2号家庭中儿子 两者相同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1:父亲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只有150bp一种类型,说明其为纯合子,母亲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只有300bp一种条带,说明其是与父亲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儿子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包含150bp和300bp两种类型,说明其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又根据2号家庭中双亲都不含甲病,儿子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关于乙病的电泳条带只有250bp一种类型,母亲关于乙病的电泳条带有250bp和100bp两种类型,儿子只含有100bp的一种类型,说明儿子关于乙病的基因只来自母亲,因此为伴X遗传,但不能确定是伴X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子含有两条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为杂合子,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则100bp可表示B基因(此时母亲和儿子都患病)或b基因(此时母亲正常,儿子患病),因此1号家庭儿子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基因型。2号家庭的儿子患甲病,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由于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因此2号家庭的儿子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1号家庭的儿子含有两条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为杂合子,一定含有甲病的致病基因,1号家庭中儿子的精原细胞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00%。若1号家庭中父亲患有乙种遗传病,则250bp表示乙病致病基因,其儿子不含250bp条带,一定不患该种遗传病。
    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2号家庭的儿子基因型为aaXBY,其母亲基因型为AaXBXb,父亲基因型为AaXbY,女儿基因型为A-XbXb,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若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则2号家庭的儿子基因型为aaXbY,其母亲基因型为AaXbXb,父亲基因型为AaXBY,女儿基因型为A-XBXb,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若1号家庭的父母均不患乙种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250bp表示B基因,该家庭的儿子基因型为AaXbY,2号家庭的女儿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由于二者都不含B基因,因此二者婚配,其子女一定患乙病,故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
    根据2号家庭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即2号家庭的儿子只含甲病的隐性致病基因,若要判断1号家庭中父亲是否患有甲种遗传病,可选择2号家庭中儿子,对其甲种遗传病有关的DNA标记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将其电泳图与1号家庭父亲的电泳图进行比较;若两者相同,则说明1号家庭父亲患有甲种遗传病,反之则其不患该病。
    点睛:
    本题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和遗传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23-4【巩固】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据图1乙家族的I-3、I-4正常,Ⅱ-7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图2,I-3、Ⅱ-7只有一种鱼鳞病基因,而I-4有两种鱼鳞病基因,说明I-3、I-7都为纯合子,且所含基因不同,I-4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故为X染色体上
    2、3/16 Ⅱ-6在减数分裂时,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Ⅱ-2只有Ⅱ-5给了一条带sts的X染色体(或Ⅱ-6在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精子不含X染色体)
    3、基因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4、通过基因治疗,用正常STS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1:Ⅰ-1和Ⅰ-2都不患CMT1腓骨肌萎缩症,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图1乙家族的I-3、I-4正常,Ⅱ-7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图2,I-3、Ⅱ-7只有一种鱼鳞病基因,而I-4有两种鱼鳞病基因,说明I-3、I-7都为纯合子,且所含基因不同,I-4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故为X染色体上。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根据Ⅱ-1和Ⅱ-4可推知,I-1的基因型为CcXSTSY,Ⅱ-1两种病都患,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CcXSTSXsts,I-3的基因型为CcXSTSY,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1/4=3/16;Ⅲ-2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该患者的染色体数目为45,而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STSXsts,父亲的基因型为XSTSY,说明其基因型为XstsO,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Ⅱ-6(父方)在减数分裂时,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Ⅱ-2只有Ⅱ-5给了一条带sts的X染色体(或Ⅱ-6在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精子不含X染色体)。
    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转录翻译形成的STS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导致底物积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要根治鱼鳞病可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23-5【提升】 【正确答案】 1、伴性遗传 不符合,Ⅲ-2色盲,IV-1、 IV-3正常
    2、I-2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重组形成嵌合基因并传递给Ⅱ-1,嵌合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影响色觉 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
    3、Ⅲ-2来自父方的DXS甲基化,Ⅲ-3来自母方的DXS甲基化,甲基化的DXS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Ⅲ-2表达来自父方的色觉基因,Ⅲ-3表达来自母方的色觉基因),因此Ⅲ-2 患红绿色盲而Ⅲ-3色觉正常
    4、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修饰、相关基因的调控均影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试题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的基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父本携带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总是来自其母亲,也必然传给其女儿。
    根据伴性遗传的定义可知,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说明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分析图1家系图可知,I-1和I-2表现正常,而Ⅱ-1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2的X染色体会传给其儿子IV-1和IV-3,导致其儿子患色盲,但家系图中Ⅲ-2色盲,而IV-1、 IV-3正常,则说明该家系的遗传不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分析题意“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二者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影响色觉”,结合题图可知,Ⅱ-1中含有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重组形成嵌合基因,又因Ⅱ-1的父母表现正常,因此嵌合基因的形成发生在Ⅱ-1的母亲中,因此可推测Ⅱ-1患病的原因I-2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重组形成嵌合基因并传递给Ⅱ-1,嵌合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影响色觉。分析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可知其含有正常红色觉基因和绿红嵌合基因,因此其表型为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
    对比分析图3的扩增条带可知,Ⅲ-2中含有一条来自父方(Ⅱ-1)的DXS甲基化,Ⅲ-3含有一条来自母方(Ⅱ-2)的DXS甲基化,甲基化的DXS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即Ⅲ-2表达来自父方的色觉基因,由于父方携带色盲基因,因此Ⅲ-2 患红绿色盲,而Ⅱ-2含正常基因,Ⅲ-3表达来自母方的正常色觉基因,因此Ⅲ-3色觉正常。
    题目中涉及到因为基因片段交换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甲基化等,说明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修饰、相关基因的调控均影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点睛:
    本题以色盲、色弱的形成机理为信息背景考查学生对遗传方式的判断以及基因与性状间的关系的分析能力,结合已有知识从题干中获取并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6【提升】 【正确答案】 1、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但其女儿为患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m MmXNXn 0
    2、条带1、3、4 5/9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但其女儿为患者,可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析中遗传系谱图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根据对Ⅱ1、Ⅱ2、Ⅲ1个体进行的基因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带谱结果可知:条带1、2、3、4分别对应基因m、M、N、n。
    3、可根据Ⅰ4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条带数,即可以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因为Ⅰ4是两病都患的个体,已知患甲病(mm)有一个条带,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病,因为Ⅰ4的儿子Ⅱ4正常不患乙病(nn或者XnY),则可推知Ⅰ4的基因型为mmNn((或者mmXNY),如果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4的基因凝胶电泳分离应该出现三个条带;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4的基因凝胶电泳分离应该出现两个条带。
    4、根据第(1)的题干信息“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两个条带”,说明在第(1)题中,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此条件下进行分析即可。
    5、根据第(2)的题干信息“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三个条带”,说明在第(2)题中,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此条件下进行分析即可。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下,可知:
    ①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但其女儿为患者,可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题干信息“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两个条带”,说明在第(1)题中,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根据对Ⅱ1、Ⅱ2、Ⅲ1个体进行的基因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带谱结果可知:条带1、2、3、4分别对应基因m、M、N、n。图2电泳带谱中,条带1代表的基因是m,Ⅱ3的基因型是MmXNXn。
    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MMXnY,Ⅱ4的基因型为MmXnY,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①根据第(2)的题干信息“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三个条带”,说明在第(2)题中,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基因电泳条带1、2、3、4分别对应基因m、M、N、n,故Ⅰ4的基因型为mmNn,对应条带1、3、4。
    ②人群中男性不患乙病(nn)的几率为64%,据此可推知n基因频率=8/10,则N基因频率=2/10,所以在患乙病的人群中,NN:Nn=(2/10×2/10):(2×2/10×8/10)=1:8,即NN的个体占1/9,Nn的个体占8/9,则Ⅱ1(mmnn)与一个患甲乙两病的男性(mmN_)结婚,生出两病均患孩子(mmN_)的概率=1mm×(8/9×1/2+1/9)N_=5/9。
    点睛: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了人类遗传病以及遗传定律的应用等知识,要求学生首先能够根据系谱图和电泳图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同时将乙病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根据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
    24-1【基础】 【正确答案】 1、7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aaBB 1/3 射线处理导致种子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或射线处理导致种子中的一条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丢失(或“射线处理导致种子中的一条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变异”)
    3、A “杀配子染色体”使不含它的配子发生染色体缺失、易位等而致死或半致死,同时保护含有它的配子免受杀配子作用而可育
    【试题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判断红色植株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植株个体的基因型为aa_ _、A_B_。
    由“F2中红花瓣:白花瓣=3:13”可知,F1是杂合子自交,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红花瓣基因型为AAbb,白花瓣为aaBB。F2红花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瓣,Aabb自交后代有白花瓣有红花瓣,F2红花瓣植株中自交后代全部保持红花瓣性状的个体即AAbb占1/3。当有B基因时,抑制A表达,花为白色,或者A基因不表达花也为白色,白花基因型是aa_ _、A_B_,当b基因时不抑制A酶的产生,在A表达情况下是红花,红花基因型是A_bb。所以白花基因型共1×3+2×2=7种。由图知花的颜色与酶A有关,所以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红色植株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中不含有B基因,因此出现红花的原因可能为γ射线照射后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成b基因,或者含有B基因的一条染色体片段丢失,也有可能γ射线照射,导致植株甲种子的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丢失。
    由题图知,21W+1A是可育配子,21W配子致死或半致死,所以A代表“杀配子染色体”。 其发挥“断裂”和“保护”双重功能的作用机制为,该染色体使不含它的配子发生染色体缺失、易位等而致死或半致死,同时保护含有它的配子免受杀配子作用而可育。
    24-2【基础】 【正确答案】 1、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
    2、这10条染色体上含有控制玉米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
    3、子代全为宽叶,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子代全为窄叶,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植株A(父本)MI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产生Tt型雄配子
    4、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试题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根据图一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基因T发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可能突变成基因t。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无性染色体,只需要对玉米配子中10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就可明确其基因组序列,因为这10条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含有控制玉米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
    ①若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基因型为T0,后代只有Tt,全为宽叶。因此若子代全为宽叶,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基因型为t0,后代只有tt,全为窄叶。因此若子代全为窄叶,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③植株B的9号染色体有三条,正常染色体2条,异常染色体1条,异常染色体只能来自植株A,且植株B为宽叶,含有T基因,所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植株A(父本)MI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产生Tt型雄配子。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24-3【巩固】 【正确答案】 1、GUC UUC 4 a
    2、1/4 4:1
    3、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作翻译。
    由于起始密码子(mRNA上)为AUG,则对应转录的DNA链为TAC,在基因M的b链和基因R的a链找到TAC,所以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对M基因来说,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为RR,则DNA复制后,数量加倍,所以R基因最多可以有4个。
    由题意可知,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MMHH、MMhh、mmHH、mmhh)所占的比例为1/4,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9MMHH、2/9MmHH、2/9MMHh、4/9MmHh,用隐性亲本与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1/9+2/9*1/2+2/9*1/2+4/9*1/2*1/2=4/9,窄叶矮茎(mmhh)植株的比例为4/9*1/2*1/2=1/9,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即实验思路是: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Ⅰ甲产生MR和Mr两种配子,而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mr和O两种配子,图甲杂交的结果是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Ⅱ图乙产生MR和MO两种配子,图乙杂交的结果是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Ⅲ丙产生MR和O两种配子,图丙杂交的结果是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24-4【巩固】 【正确答案】 1、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20 1∶2∶1
    3、脱分化 再分化
    4、母本 乙品种6号单体 自交
    【试题解析】 分析: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
    详解:
    (1)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2)某种农作物(2n=42),则单体植株为2n-1=41条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
    (3)在单倍体植株育种过程中,将花药先经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诱导染色体加倍,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n-1型配子,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则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24-5【提升】 【正确答案】 1、iiDdRR或iiDDRr
    2、 相等或不相等 3、染色体数目变异 72 RRrrrr
    4、1∶1∶2 1∶2∶3
    5、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题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iiDDRR、iiDdRR、iiDDRr和iiDdRr共4种。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即两种表现型),所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iiDdRR或iiDDRr。
    基因R与突变后产生的r基因,两者互为等位基因,因为基因突变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替换导致,故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由题图乙可知,突变体②R(r)所在染色体有3条,为三体,即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突变体①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含有72条染色体,基因型为RRrrrr。
    由于iiDdRrr植株中多了一r个基因,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因此用iiDdRr植株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iiDDrr的植株只产生iDr一种配子,突变体①产生配子R∶rr∶Rr∶r=1∶1∶1∶1,如果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1∶2,则其为突变体①;同理突变体②产生配子R∶Rr∶rr∶r=1∶2∶1∶2,如果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3,则其为突变体②;突变体③产生配子R∶rr=1∶1,如果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0∶1,则其为突变体③。
    遗传图解书写注意亲本基因型、表现型符号及比例,具体遗传图解如下。


    24-6【提升】 【正确答案】 染色体(数目) 观察种子颜色 分生区 人工去雄 选择茶褐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6 1/2 4:1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smsmsRrr,产生的配子为msr和MsmsRr,其中,msr的配子是正常的配子,MsmsRr的配子是异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结合,则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只有msr能与雌配子结合,两种雌配子的种类为msr和MsmsRr,则受精卵为msmsrr和MsmsmsRrr,故三体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为msmsrr(黄色雄性不育)和MsmsmsRrr(茶褐色雄性可育)。
    详解:
    (1)三体植株是指多了一条染色体,其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是否是三体最简捷的方法是观察种皮的颜色,茶褐色种皮为三体。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因此鉴定F1是否为三体还可选取分生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镜检。
    (2)该二倍体植物(2N=12)是闭花受粉植物,选择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进行则需不要进行去雄处理。以F1为实验材料,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茶褐色(MsmsmsRrr)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可以获得雄性不育系(msmsrr)。
    (3)由于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该三体新品种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较短的染色体,因为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因此在减数分裂联会时能形成6个正常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较短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因此含有7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50%。
    (4)根据题意,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smsmsRrr,产生的配子为msr和MsmsRr,其中,msr的配子是正常的配子,MsmsRr的配子是异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结合,则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只有msr能与雌配子结合,两种雌配子的种类为msr和MsmsRr,则受精卵为msmsrr和MsmsmsRrr,表现型为黄色雄性不育和茶褐色可育。由于80%为黄色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可育,因此,含有6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4:1。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25-1【基础】 【正确答案】 体温调节 等于 大脑皮层 拮抗 ④⑤ 神经-体液 全身所有的(或填靶或填组织) 肾小管、集合管 自身免疫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表示生长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详解:
    (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也是绝大多数感觉形成的部位。冬天,冷觉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通过各种调节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在此过程中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稳定。另一方面下丘脑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添加衣物。
    (2)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血液中c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减少,即图中④和⑤,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垂体分泌b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反,为拮抗作用。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胰岛B细胞并使其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对全身所有的细胞起作用。
    (4)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并调节血浆渗透压。
    (5)某患儿体内产生了b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b受体而充当b的作用,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现象为免疫功能过强,把自身结构当成抗原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本题考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神经调节,自身免疫病,把内环境各种稳态与调节的知识点融合道一道题上,范围广,但题型比较基本,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平时练习这几个调节一定要熟,还要融会贯通。
    25-2【基础】 【正确答案】 1、神经 下丘脑 神经—体液(负反馈)
    2、神经—体液 血糖下降(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含量下降)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 3、BCD
    【试题解析】 分析:
    1、调节血压的机理:当某种原因使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沿减压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向心血管中枢发放的冲动增多,缩血管中枢兴奋降低,使心率减慢,心率减小,血管紧张性降低,结果血压下降;血压降低时,感受器向中枢发放的冲动减小,使心抑制中枢兴奋降低,而心加速中枢兴奋增强,缩血管中枢兴奋亦增强,使心率变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结果血压上升。
    2、渗透压调节的机理: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强水的重吸收,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液的量减少;另一方面,渗透压感受器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3、体温调节的机理;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战栗))增加产热。同时通过激素调节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新陈代谢活动加强,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在炎热环境汗腺分泌活动加强,反射弧为: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散热增多。
    据题图所示可知,如果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作出综合分析,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心率减慢,血管紧张度下降,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该同学运动后会及时补充食物,补充食物半小时后,血糖上升,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同时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所以通过⑤→⑥→⑦调节血糖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负反馈)调节,其中⑦代表的生理效应为血糖下降(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含量下降)。图中葡萄糖与Ca2+进入细胞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所以都属于协助扩散。
    A、低血糖患者的血糖偏低,不会出现尿糖,A错误;
    B、一次性摄糖过多,使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会导致糖尿,B正确;
    C、自身免疫病的患者,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C正确;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糖尿,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3【巩固】 【正确答案】 1、下丘脑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2、基本等于 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 增加排汗量(或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汗腺活动增强)
    3、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实验思路:分别用(39℃的)5-HT溶液和(39℃的)生理盐水对生理状况等相同的体温为39℃两组小鼠进行灌脑实验,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记录并比较灌脑前后两组小鼠体温的变化。实验结果:用(39℃的)5-HT溶液进行灌脑实验的小鼠体温下降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一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图二分析:当病原体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作用使体温上升至新的调定点水平,如图Ⅰ阶段,此过程机体产热量>散热量;当机体体温到达新的体温调定点,体温会在该范围保持相对稳定,如图Ⅱ阶段,此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当细菌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被清除后,体温调定点下降至正常温度,则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体温下降,回到调定点水平,如图Ⅲ阶段,该过程产热量<散热量。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时,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而交感神经则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
    图二中Ⅱ段是高温持续期,人体体温恒定,因此产热等于散热;Ⅲ段体温下降,主要是散热增加,具体的调节途径主要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汗腺活动增强。
    人体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能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而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人体大量出汗,渗透压升高,直接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并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
    实验目的是了验证5-HT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所以自变量是有无5-HT,所以分别用(39 ℃的)5-HT溶液和(39℃的)生理盐水对生理状况等相同的两组小鼠进行灌脑实验,记录并比较灌脑前后两组小鼠体温的变化。
    实验结果:用(39℃的)5-HT溶液进行灌脑实验的小鼠体温下降。
    点睛:
    本题考查机体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关键是识别图中信息,结合体温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进行解答。
    25-4【巩固】 【正确答案】 1、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 传导和传递 否
    2、细胞外液 3、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通过载体蛋白与X同向转运、通过载体蛋白与H+逆向转运进入上皮细胞,再通过钠钾泵主动运输进入血液。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大了上皮细胞及血浆中的渗透压,从而使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重吸收。
    4、由于抑制了碳酸酐酶的活性,使近端小管的HCO3-的重吸收受阻,导致血浆中的HCO3-减少,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为肾小管的近端小管前半段对Na+和水的重吸收过程,据图可知,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通过载体蛋白与X同向转运和通过载体蛋白与H+逆向转运进入上皮细胞,然后经钠钾泵的主动运输进入血液。Na+的重吸收,增大了上皮细胞及血浆中的渗透压,从而使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重吸收。图2是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细胞机制,据图可知,在近端小管腔中,H+和HCO3-生成碳酸,碳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自由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在CA的催化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分解生成H+和HCO3-,HCO3-通过协助扩散被吸收进入血液。
    人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代谢产生水,其中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是水的主要来源。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充盈状态,会刺激位于膀胱内壁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会传导和传递到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传导,在突触处是传递,此过程包括了神经纤维和突触处的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故填“传导和传递”)。尿意的产生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填“否”)。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来自Na+和Cl-,Na+的重吸收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据分析可知,Na+和水在肾小管的近端小管前半段被重吸收的原理是: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通过载体蛋白与X同向转运和通过载体蛋白与H+逆向转运进入上皮细胞,然后经钠钾泵的主动运输进入血液。Na+的重吸收,增大了上皮细胞及血浆中的渗透压,从而使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重吸收。
    据图2可知,在近端小管腔中,H+和HCO3-生成碳酸,碳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自由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在CA的催化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分解生成H+和HCO3-,HCO3-通过协助扩散被吸收进入血液。乙酰唑胺是一类碳酸酐酶(CA)抑制剂,由于抑制了碳酸酐酶的活性,上皮细胞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的过程被抑制,使近端小管的HCO3-的重吸收受阻,导致血浆中的HCO3-减少,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5【提升】 【正确答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垂体 ①→②→③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Na+ Ⅱ 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足量的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受体 a 水通道蛋白数量
    【试题解析】 分析:
    1、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2、分析图1解:I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
    II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III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图2是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图3中当抗利尿激素和受体结合后,通过a囊泡将水通道蛋白运输至细胞膜,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
    (1)性激素的分泌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所以图1模式Ⅰ中的靶腺为性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是反馈调节。
    (2)模式Ⅲ中A处是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传递方向在图2中表示为:①→②→③。
    (3)图2中当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发生兴奋(外负内正的电位),Na+内流,所以X是Na+。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方式通过图1中模式II(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进行,可以在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足量的抗利尿激素;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丙抗利尿激素受体结合,启动a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的三种方式,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识记理解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下丘脑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同时也能分泌相关激素;识记下丘脑在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平衡调节、水平衡调节中的功能。
    25-6【提升】 【正确答案】 蛋白质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感受器 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 神经递质 正电位→负电位 ①②④ 低 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运输载体的活性,不能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的高K+环境
    【试题解析】 分析:
    1、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成分的成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区别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和淋巴蛋白质含量低,其他成分也有区别。
    2、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
    (1)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相近,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同理,外淋巴液与组织液成分相近,与外淋巴液相比,血浆中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据图1可知,血浆中的K+通过运进纤维细胞内需要载体和ATP,为主动运输,而K+再通过细胞间的孔道扩散到中间细胞,中间细胞再将K+运到血管纹间液需要载体,不需要ATP,为协助扩散,实现K+从血浆向血管纹间液的富集。
    (3)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由题意知听毛细胞是接受声音刺激的重要结构,则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钾离子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由此可知,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
    (4)由图2可知,Ca2+通道打开后,Ca2+进入细胞内后导致了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引起传入神经元膜外发生正到负的电位变化。
    (5)听毛细胞对庆大霉素敏感,大量使用会造成听力损伤,其可能的原因有:①选择性抑制听毛细胞顶部K+通道的活性,影响K+内流,听毛细胞不兴奋,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②抑制线粒体中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影响听力;④诱导听毛细胞凋亡,使得听毛细胞数目减少,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而③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产生听觉,故选①②④。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患者对水的重吸收增多,会使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人低。由于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运输载体的活性,不能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的高K+环境,导致听毛细胞不能兴奋,因此注射呋塞米过快会引起暂时性耳聋。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兴奋产生与传递、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知识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作答。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0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3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1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