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135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135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135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化学同步培优练习(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三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A)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电池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化学电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
展开这是一份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共12页。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CH3COOH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常温下,1.0×10-3 mol·L-1盐酸的pH=3.0,1.0×10-8 mol·L-1盐酸的pH=8.0
D.常温下,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答案:D
解析:A项,加水稀释,CH3COOH虽进一步电离,但pH仍增大,所以a7。C项,1.0×10-8 mol·L-1的盐酸pH应接近7。
2.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B.Cu2++H2SCuS↓+2H+
C.Zn2++S2-+2H2OZn(OH)2↓+H2S↑
D.FeS+2H+Fe2++H2S↑
答案:C
解析:就溶解度而言,反应向着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就电离而言,反应向着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3.已知HA的酸性比HB的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答案:A
解析:因为HA的酸性比HB的弱,所以A-的水解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c(B-)>c(A-)>c(HA)>c(HB),只有A项正确。
4.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2气体通入1 L b mol·L-1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当a=2b时,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图变化关系
B.当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OH-)+c(CO32-)=c(H+)+c(H2CO3)
C.当2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
D.当12
解析:当a=2b时,n(CO2)∶n(NaOH)=2b mol∶b mol=2∶1,随着CO2气体的通入,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CO2+H2OH2CO3,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CO32-的水解程度比HCO3-的水解程度大,刚开始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抑制水的电离,当转化为Na2CO3时促进水的电离,再转化为NaHCO3时也促进水的电离,但促进水电离的程度减小,随着CO2的继续通入,生成H2CO3,H2CO3电离出的H+抑制水的电离,A项正确;当a=b时,CO2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CO32-)=c(H+)+c(H2CO3),B项正确;当2a=b时,CO2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O32-)>c(OH-)>c(HCO3-)>c(H+),C项正确;当12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4.9×10-17
2.2×10-20
2.8×10-39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白色沉淀
C.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H2O2,并调节pH到4后过滤,可获得比较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B
解析: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Fe3+最先沉淀,Fe2+最后沉淀,所以A项正确,B项不正确;由选项C可知,溶液中Fe2+被氧化成Fe3+,调节pH可除去Fe3+,pH=4时,溶液中c(Fe3+)=2.8×10-9mol·L-1<10-5 mol·L-1,Fe3+沉淀完全,C项正确;Fe3+在pH=4时已沉淀完全,故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D项正确。
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与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④已知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Ka,CH3COO-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⑤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其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
C.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中c(OH-)增大;②中之比为1∶10,①②错误;③溶液呈中性时,c(H+)=c(OH-),依据电荷守恒c(Na+)+c(NH4+)+c(H+)=2c(SO42-)+c(OH-)可知c(Na+)+c(NH4+)=2c(SO42-),错误;④依据CH3COOHCH3COO-+H+,Ka=
c(CH3COO-)·c(H+)c(CH3COOH),CH3COO-+H2OCH3COOH+OH-,Kh=c(CH3COOH)·c(OH-)c(CH3COO-),可知Ka·Kh=c(H+)·c(OH-),正确;⑤设乙溶液pH=a,甲溶液pH=2a,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10-a·V(酸)=102a-14·V(碱),所以-a=2a-14,此时a=143,正确。
7.常温下浓度均为1 mol·L-1的AX、BX、AY、BY四种正盐溶液,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 mol·L-1,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Y溶液的pH小于7
B.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稀释至原体积的相同倍数,BX溶液的pH变化小于BY溶液
D.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答案:D
解析: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 mol·L-1,说明HX为强酸,AOH为强碱,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说明HY为弱酸,BOH为弱碱。A项,依据判断AOH为强碱,HY为弱酸,AY溶液为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于7。B项,AY溶液pH>7;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所以AY溶液的pH大于BY的pH。C项,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前者水解程度大于后者,加水促进水解,稀释至原体积的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大于BY。D项,由于BY溶液的pH=6,显酸性,说明B+的水解程度较Y-的水解程度大,所以电离平衡常数K(BOH)
A.CO32-+H2OHCO3-+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制备TiO2纳米材料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纯碱溶液中由于CO32-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加热时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OH-)增大,清洗油污能力增强,A项正确;明矾溶于水,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B项正确;D项中应加入盐酸。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答案:C
解析:滴定操作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C错误。
10.在25 ℃时,FeS的Ksp=6.3×10-18,CuS的Ksp=6.3×10-36,ZnS的Ksp=1.6×10-2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25 ℃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6.3×10-36 mol·L-1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
D.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D
解析:CuS的溶度积小于ZnS,所以CuS的溶解度小于ZnS,A项错误。饱和CuS溶液中c(Cu2+)=Ksp(CuS)=6.3×10-18 mol·L-1,B项错误。由于ZnS的溶度积小于FeS,所以C项应该生成ZnS,C项错误。D项符合沉淀转化的规律。
11.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答案:C
解析:A项,标准盐酸被滴定管内壁的水稀释,消耗盐酸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项会使读出盐酸体积偏大,结果偏高;D项会使盐酸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NH4)2SO4溶液中的c(NH4+)
C.向0.1 mol·L-1 NaNO3溶液中滴加盐酸使溶液pH=5,此时混合液中的c(Na+)=c(NO3-)
D.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O-)
答案:C
解析:NH4+水解程度很小,(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A项错误;对于弱电解质来说,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故B项中两种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不同,两者中的c(OH-)之比不等于2∶1,B项错误;C项中的NaNO3为强酸强碱盐,其中Na+与NO3-的浓度始终相等,与滴加盐酸的量无关,C项正确;D项中电荷守恒式为c(Na+)+c(H+)=c(CH3COO-)+c(OH-),又因c(H+)=c(OH-),故c(Na+)=c(CH3COO-),D项错误。
13.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 )。
A.0.1 mol·L-1与0.2 mol·L-1 CH3COOH溶液,c(H+)之比
B.0.1 mol·L-1 Na2CO3溶液,c(CO32-)与c(Na+)之比
C.pH=10的Ba(OH)2溶液与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pH=3的H2SO4与CH3COOH溶液,c(SO42-)与c(CH3COO-)之比
答案:D
解析:A项,弱电解质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则其c(H+)之比大于1∶2;B项,由于CO32-发生水解,CO32-与Na+浓度之比小于1∶2;C项,Ba(OH)2为强电解质,NH3·H2O为弱电解质,pH=10的氨水,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10-4 mol·L-1,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小于1∶2;D项,H2SO4溶液中c(SO42-)=c(H+)2=5×10-4 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1×10-3 mol·L-1,则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c(OH-)=1×1012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含Al3+的溶液中:Ca2+、Cl-、HCO3-、K+
C.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H4+、Cl-、NO3-、Al3+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答案:C
解析:c(H+)c(OH-)=1×1012,则溶液的pH=1,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Al3+与HCO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项正确;Fe3+与SCN-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1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H+)c(CH3COOH)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NH4+)c(Cl-)>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c(Cl-)c(Br-)不变
答案:D
解析: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n(CH3COOH)减小,溶液体积相同,所以c(H+)c(CH3COOH)增大,A项错误。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水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常数增大,即c(CH3COOH)·c(OH-)c(CH3COO-)增大,则
c(CH3COO-)c(CH3COOH)·c(OH-)减小,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c(OH-),溶液呈中性,则c(H+)=c(OH-),c(NH4+)=c(Cl-),所以c(NH4+)与c(Cl-)的比值为1,C项错误。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后,由于Ksp不变,故c(Cl-)与c(Br-)的比值也不变,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9分)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 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 (填“强”或“弱”)酸,理由是 。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 (填“>”“<”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
(4)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 (填“>”“<”或“=”)2c(A-);若此时溶液的pH=10,则c(MOH)+c(OH-)= mol·L-1。
答案:(1)强 0.01 mol·L-1 HA溶液的 pH=2,即c(H+)=0.01 mol·L-1,HA完全电离
(2)< M++H2OMOH+H+
(3)c(M+)>c(A-)>c(OH-)>c(H+)
(4)= 0.005
解析:(1)由题目信息可知0.01 mol·L-1 HA溶液的pH=2,说明HA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
(2)由题目图像可知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滴加51 mL 0.02 mol·L-1 MOH溶液,pH=7,说明MOH是弱碱,所对应的MA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
(3)K点,由100 mL 0.01 mol·L-1HA溶液与100 mL 0.02 mol·L-1MOH溶液混合而成,反应后的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A和MOH溶液,故c(M+)>c(A-)>c(OH-)>c(H+)。
(4)由物料守恒得c(M+)+c(MOH)=2c(A-),由电荷守恒得c(M+)+c(H+)=c(A-)+c(OH-),故c(MOH)+c(OH-)=c(A-)+c(H+)≈c(A-)=0.005 mol·L-1。
17.(10分)已知t ℃时,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 =11,0.1 mol·L-1的HA溶液中c(H+)c(OH-)=1×10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 ,HA是 (填“强”或“弱”)酸。
(2)该温度下,将pH之和为13的NaOH溶液和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理由是 。
(3)在室温下,用蒸馏水稀释0.01 mol·L-1 HA溶液时,下列呈减小趋势的是 。
A.c(H+)c(A-)
B.c(HA)c(A-)
C.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
D.溶液中c(A-)·c(HA)的值
E.水的电离程度
(4)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HA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
②设盐酸中加入Zn的质量为m1,HA溶液中加入Zn的质量为m2,则m1 (填“>”“<”或“=”)m2。
答案:(1)1×10-13 弱 (2)酸 混合前的酸中c(H+)与碱中c(OH-)相同,而HA是弱酸,等体积混合后酸过量 (3)BD (4)①b ②<
解析:(1)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11,即c(H+)=10-11 mol·L-1,则KW=0.01×10-11=1×10-13。0.1 mol·L-1的HA溶液中c(H+)c(OH-)=1×109,则c(H+)=1×10-2 mol·L-1,故HA为弱酸。(2)pH之和为13的NaOH溶液和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A有剩余,酸过量,溶液显酸性。(3)A项,加水稀释时n(H+)的增加量大于n(A-),c(H+)c(A-)增大;B项,K=c(H+)·c(A-)c(HA),c(HA)c(A-)=c(H+)K,由于K不变,c(H+)减小,则c(HA)c(A-)减小;C项,c(H+)和c(OH-)的乘积为KW,温度不变,KW不变;D项,稀释时,c(A-)、c(HA)均减小,故c(A-)·c(HA)减小;E项,水的电离程度增大。(4)①向HA溶液中加入Zn,HA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得慢,故曲线b对应的是HA。②pH由2变为4时,HA减小的物质的量大于HCl减小的物质的量,因此HA消耗的Zn质量较大。
18.(12分)(1)某学习小组用0.80 mol·L-1标准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①滴定管如图所示,用 (填“甲”或“乙”)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盐酸的浓度,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编号
待测HCl溶
液的体积/mL
滴入NaOH溶
液的体积/mL
1
20.00
23.00
2
20.00
23.10
3
20.00
22.90
该未知盐酸的浓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盐酸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 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2.38 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 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 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②考虑Ag+和Fe3+在酸或碱性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宜。
③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①乙 ②0.92 mol·L-1 ③D
(2)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酸性 ③偏高
解析:(1)①氢氧化钠溶液要用碱式滴定管,故选乙。②根据c(HCl)·V(HCl)=c(NaOH)·V(NaOH),计算得出c(HCl)=0.92 mol·L-1。③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A项不符合题意;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结果偏高,B项不符合题意;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结果偏高,C项也不符合题意;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V(NaOH溶液)偏小,结果偏低,故选D。(2)①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②考虑Ag+和Fe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酸性为宜,以抑制水解。③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因为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所以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偏高。
19.(12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
①硫酸 ②醋酸 ③NaOH溶液 ④NH4Cl溶液 ⑤NH4HCO3溶液 ⑥NH4HSO4溶液 ⑦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已知t ℃时,KW=4×10-13,则t ℃ (填“>”“<”或“=”)25 ℃。t ℃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
答案:(1)④②③①
(2)⑥④⑤⑦
(3)c(Cl-)>c(NH4+)>c(Na+)>c(OH-)>c(H+)
(4)> 9∶5
解析:(1)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c(H+)、碱中c(OH-)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小,所以②>③>①。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④>②>③>①。(2)⑦中NH3·H2O部分电离,c(NH4+)最小;⑤中HCO3-和NH4+相互促进水解;⑥中NH4HSO4NH4++H++SO42-,H+抑制NH4+的水解,所以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⑥④⑤⑦。(3)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NH3·H2O、NH4Cl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溶液中NH3·H2ONH4++OH-,NH4++H2ONH3·H2O+H+,因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c(Cl-)>c(NH4+)>c(Na+)>c(OH-)>c(H+)。(4)t ℃时,KW>1×10-14,则t ℃>25 ℃。pH=11的NaOH溶液中c(OH-)=4×10-2 mol·L-1,混合后溶液中c(H+)=1×10-2 mol·L-1,则b L×1×10-1 mol·L-1-a L×4×10-2 mol·L-1=(b L+a L)×1×10-2 mol·L-1,解得a∶b=9∶5。
20.(12分)以下是20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难溶电
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
溶解度/g
6.9×10-4
1.7×10-6
1.5×10-4
3.0×10-9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 (填化学式)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选择 为宜,其原因是 。
(3)②中除去Fe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1)Fe(OH)3
(2)氨水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3)2Fe3+(aq)+3Mg(OH)2(s)3Mg2+(aq)+2Fe(OH)3(s)
(4)ACDE
解析:①中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加入氨水使Fe3+沉淀,而不能用NaOH溶液等。②中根据数据可知Mg(OH)2易转化为Fe(OH)3,因此在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固体除去Fe3+,然后将沉淀一并过滤。③中利用Fe3+易水解的特点,据题意可知调节溶液的pH=4可使Fe3+沉淀完全,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可使用CuO、Cu(OH)2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