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那么黄河壶口这一处景观便不可不看。你想,滔滔黄河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由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如果黄河是中华民族一部读不完的史诗,壶口就是这部长诗的惊叹号!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2、比较两次观瀑的季节、声音、气势、景物、感受有什么不同。3、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4、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当代作家,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壶口瀑布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风景名胜之一。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告诫(jiè) 推搡(sǎng) 驰骋(chěng) 漩涡(xuán)寒噤(jìn) 雾霭(ǎi)出轧(zhá) 乘隙(xì)迂回(yū) 汩汩(gǔ)潺潺(chán) 湿漉漉(lù)震耳欲聋(zhèn) 怒不可遏(è)
(1)推搡:推来推去。(2)霎时:极短时间。(3)驰骋:(骑马)奔驰。(4)寒噤:寒战。(5)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6)乘隙:利用空子;趁机。(7)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8)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9)打旋:这里指水回旋流动。(10)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壶口瀑布在哪里?作者几次到过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在晋陕两省边境上。作者两次到过壶口瀑布。
什么是“壶口”?壶口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经过长久的冲刷,坚硬的石头被冲出了深深的槽,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填表:比较两次观瀑的季节、声音、气势、景物、感受有什么不同。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刚)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刚)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如丝如缕(柔)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落”。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撼人心魄的壮美
(波澜壮阔)“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雨季(铺垫和渲染)略写
旱季(借物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 )详写
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脚下的石。写如钢似铁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目的是为了写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到一定程度时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写出黄河之水无穷的力量。
作者由壶口瀑布产生了哪些联想?
由水的各种形态联想到了人的各种感情。由柔和的水日夜不止,将铁硬的石寸寸剁去,联想到了人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品质。由柔和的水一旦被压迫,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联想到人不屈不挠、勇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第一部分(1):交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总起下文。 第二部分(2—5):叙述了两次观赏壶口瀑布的不同观感,展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第三部分(6):通过联想,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力量,揭示主题。
雨季观瀑的立足点和写景的视角是怎样的?
立足点:河滩。写景视角:站在河岸上俯视。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急慌慌”“匆匆”“不住地”有什么表达效果?
“急慌慌”“匆匆”“不住地”,用“我”的瞬间系列感观衬托瀑布之险,回应了段首中心句。
第3到第5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黄河之水的?
第3段从河床角度描写黄河之水,表现其威势。 第4段从水流角度描写黄河之水,表现其“人”的感情。 第5段从石头角度描写黄河之水,表现其气势与精神。
枯水季节观瀑的立足点和写景的视角是怎样的?不同视角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样的?
立足点:河心。仰视:河面之水——雄。俯视:瀑布之水——险。 平视:龙槽两侧之水——多姿多彩。 细看:脚下之石——千孔万窍。
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3段中河水得以“畅畅快快”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河面非常开阔。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民间传说和“我”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水流的汹涌、力量大和壶口之险。为下文写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作铺垫,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4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对壶口瀑布的描写有何不同?
由刚到柔、由喜到怒到哀怨愁、由全景到特写。
第5段引用《元和郡县图志》中关于壶口瀑布位置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壶口瀑布原来的位置在下游1500米处,一千多年间,是这黄河水把这一千五百多米坚硬的岩石冲刷掉。这是通过引用的方法,具体说明水的柔中带刚的特点。
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是否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
不仅仅表现壶口瀑布的阳刚之美,还由水想到个人,由个人想到民族。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这两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作者是如何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的特点与人的各种感情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两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与喜、怒、愁相似;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将思辨融入到山水之中,通过描写黄河 ,赞美了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
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纵观全文,作者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在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达一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坚强民族精神。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吸”,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笔墨。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通过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水的气势壮阔,奔腾激越,令人震撼。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黄河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表现出来了。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欣赏之情。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赋予黄河水以人的品性,表现了河水外柔内刚的品性,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寸寸”和“剁”有什么表达效果?
“寸寸”和“剁”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懈的伟力。
(1)借景抒情,巧妙联想。 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2)全文写景细腻。 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带给我们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游记散文有了大致印象,游记散文一般先游后记,写的是亲见真闻;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否则就是历史资料,而不是散文作品。
壶口瀑布声:有刚有柔势:凝重、猛烈景:波澜壮阔感:雄伟壮阔 刚柔相济
写出有关黄河的俗语、故事、成语。
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成语:黄河水清、河汉江淮。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鲤鱼跳龙 门、李闯王渡黄河。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 ( )(2)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 )(3)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 )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B、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C、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D、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优秀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资料链接,文体知识,字音字形,读音释义,整体把握,枯水季,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7 壶口瀑布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17 壶口瀑布获奖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资料链接,文体知识,字音字形,词语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语言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精品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