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东坡食汤饼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翻译下面的句子,解释下列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共8题)

    1、 东坡食汤饼(9分)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注释】  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yù):卖。⑥恶(cū):通“粗”。⑦箸(zhù):筷子。⑧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恶不可      ②尔尚咀嚼耶 (    )   ③秦少游之(  )

    24、选择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B.昂首观之

    C. 心之所向           D.学而时习之

    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6、从苏东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

    2、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28—33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8.本文选自《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标题中的“讽”是                        之意。“纳”是接受、采纳之意。(2分)

    29.请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0.请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注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服衣冠(zhāo早晨)      于齐(cháo朝见)

        B.时时而进(jiàn间或、偶然)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jiàn参与)

        C.吾与徐公美(shú谁)      公来,视之(shú仔细)

        D.年之后(qī几乎)        王之甚矣(bì受蒙蔽)

    3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

       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宜偏,使内外异法也

        朝廷臣莫不畏王       王曰:“善”。乃下令……

           辍耕垄上          积德

    32.翻泽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泽:                                                                          

    33.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3、 《论语》十则(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 不亦乎(       省吾身(      

    ③ 死而后       恕乎 (    

    20、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之      B.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学而不思则罔

    21、解释下列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4、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征求无已     

    (4)遂得徭役不兴     

    8.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此皆朕所目见。

    译文 :               

    9.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4分)

    答:                 

                   

    10.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3分)

                    

    5、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 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郎中)宫廷的侍卫。

    20.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长跪而之(    )     (2)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

    (3)寡人矣(    )    (4)图而匕首见(    )

    2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2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7、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完成24-28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斯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的意思。(4分)

    (1)能谤讥于市朝(     (2)臣之妻私臣(  

    (3)以光先帝遗德(     (4)盖追先帝之殊遇(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6、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7、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受此启发,我们学校的学生想建议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不超过30个字)(6分)

    28、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的字词。(4分)

    山北之塞(      ②杂然相  

    ③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④河曲智叟以应(      

    10.下列各组中加红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A.           C.

    且焉置土石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其妻献疑曰              投诸渤海之尾

    B.           D.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2分)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12.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 23.(3分)(1)吃;(2)想 (3)听说,听见    24.(2分)C

    25.(2分)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6.(2分)豁达(乐观、洒脱)或幽默、乐观、开朗的人

    2、  28.《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也可)      劝谏(讽谏)(以讽喻的形式规劝或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分)

        29.C(2分)    30.D(2分)    31.A(2分)

        32.能在公众场所议论我(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获得下等奖赏。(“于市朝”、“闻”各1分,共2分)

        33.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

         ①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劝谏君王的忠臣;

         ②齐威王能够接受和采纳群臣的劝谏和意见。(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3、 19.(4分)(1)“说”通“悦”,愉快;(2)泛指多次 (3)停止 (4)大概,也许

    20.(2分)D  21.(2分)(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22.(2分)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或优点。

    4、 7.(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兴起,发生

    8.(1)略,(2)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

    9.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1+3=4)10.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3分)

    5、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6、 20.道歉 、介词,从、由   、明白,懂得   、黄冈市201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黄冈市201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黄冈市201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穷尽,完结

    21.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22.(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3. B   

    7、 24、

    (4分)每小题1分。

    (1)在 (2)以……为私 (3)发扬光大 (4)特别优厚的待遇

    25、(6分)每句3分。

    (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这里要翻译出“私”:以……为私;“以”:认为;句子通顺。)

    (2)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这里要翻译出判断句以及“诚”:实在是;“秋”:时刻;句子通顺。)

    26、C   

    27、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言之有理即可。(每空2分,共6分)

    28、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等;齐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提示:此类题只要任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必须简洁连贯。)(4分)

    8、 9.①苦于;②赞同;③负荷,挑;④同“无”,没有。(意思对即可)

    10.C

    11.(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太不聪明了。

    12.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议论说理类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议论说理类二(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一(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解释加点的词 ,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