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身体的防卫 第2课时》 习题
一、选择题
1.艾滋病被称作世纪癌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破坏人体的( )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
2.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
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
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
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
4.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
A. B. C. D.
5.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接种疫苗不能预防传染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D.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6.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注射该疫苗可预防H7N9禽流感,从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来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原 控制传染源 B.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 控制传染源 D.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7.注射相应疫苗可以预防黄热病,注射的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8. 预防接种能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是( )
A.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B.接种的疫苗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干扰素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D.人体的细胞免疫发挥了作用
9. 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预防传染病的一种重要措施是(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0. 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
A.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被注射甲肝疫苗 B.小张同学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小康同学被蛇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抗蛇毒血清
11. 产生肿瘤和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分别是( )
A.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强 B.免疫监视出现异常、免疫防御功能过强
C.免疫功能较弱、免疫监视出现异常 D.免疫清除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弱
12. 人体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要产生大量衰老、死亡的细胞,这些细胞都能得到及时的清除,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这属于免疫的( )
A.抗感染免疫功能 B.自然稳定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 D.特异性免疫功能
13. 下列几种生理反应,与人体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接触花粉后皮肤过敏 B.肾脏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
C.测试完1 000米长跑之后大量出汗 D.得过天花的人病好后不会再得天花
二、填空题
14. 人的免疫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病和_________病等。
15. 专家介绍:乙型肝炎是严重损害肝脏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_______内繁殖。
(2)以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填序号)
A.服务行业修脚所用的器具严格按规定消毒
B.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C.乙型肝炎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
(3)用杀死或减毒的乙型肝炎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____,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三、探究题
16.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四、材料题
17. 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左右。
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_控制。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功能大幅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体的防卫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2.【答案】D
【解析】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A正确.
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B正确.
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
D、HIV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
3.【答案】A
【解析】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正确.
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错误.
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病,属于计划免疫,错误.
4.【答案】D
【解析】ABC、不洁性交、注射毒品、母婴,都能传播艾滋病;D、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所以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D.
5.【答案】D
【解析】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B错误.
C、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C错误;
D、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D正确
6.【答案】B
【解析】注射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H7N9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7.【答案】A
【解析】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效果.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疫苗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注射相应疫苗可以预防黄热病”,注射的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抗感染 免疫监视 自我稳定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 免疫缺陷
15.【答案】(1)活细胞 (2)C AB (3)疫苗 抗体
【解析】(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中,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进行繁殖.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分析题意可知,服务行业修脚所用的器具严格按规定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乙型肝炎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则属于控制传染源.
(3)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灭活的、低毒的病毒,接种到人体后作为抗原起作用,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某种传染病.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16.【答案】:(1)传染性、流行性;(2)特异性;(3)病原体;(4)保护易感人群;(5)①②④;(6)传播途径;(7)无细胞结构
【解析】:(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2)接种疫苗后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3)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病原体.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①②④.
(6)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属于传播途径.
(7)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17.【答案】(1)37 ℃ 体温调节中枢 (2)非特异性免疫 (3)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解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
(2)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科学浙教版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习题doc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教案doc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素材免疫作用的过程swf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33身体的防卫第2课时》课件pptx、《33身体的防卫第2课时》练习docx、《33身体的防卫第2课时》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ZJ版九下33身体的防卫1pptx、ZJ版九下33身体的防卫1预学案doc、ZJ版九下33身体的防卫1课后小练doc、B淋巴细胞的功能mp4、T淋巴细胞wmv、人体三大防线00_00_05-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