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
展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方(纵横)六七十,如五六十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方法)也
B.①赤也为(为了)之小 ②为(治理)国以礼
C.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②子路率尔(你)而对曰
D.①亦各言(说、谈)其志也 ②夫三子者之言(话)何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为国以礼
B.子路率尔而对曰 舍瑟而作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异乎三子者之撰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唯求则非邦也与
C.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D.鼓瑟希,铿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②赤也为之小
③可使足民 ④鼓瑟希,铿尔
⑤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⑥孰能为之大
⑦浴乎沂,风乎舞雩
A.①②③⑤/④⑥/⑦ B.①④⑦/②⑤⑥/③
C.①②④⑤/③⑦/⑥ D.①②④/③⑥/⑤⑦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让:谦让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夫子哂之 哂:微笑
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参与
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比及:等到
B.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作:劳作
C.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
7.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国以(用)礼,其言不让
B.毋吾以(同“矣”)也
C.以(因为)吾一日长乎尔
D.加之以(把,用)师旅
8.下列句子中“乎”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 以吾一日长乎尔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 摄乎大国之间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不吾知也
B.摄乎大国之间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为国以礼
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一起朝见天子。同,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D.冠者,成年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11.下列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的志向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人人勇敢、而且知道为人的正道的国家。
B.“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通过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子路轻率自信的性格。
C.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D.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他认为子路不能治理千乘之国。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记述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文中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师者形象。
C.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政事。
D.从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可以看出他放达洒脱,从容有礼。从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可以看出他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13.请写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做出假设诱导学生言说志向的句子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用“ , , ”三句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盛世美景图。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 ? ”两句,鼓励曾皙说出自己的志向。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反问句“ ,
?”,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对曾皙的赞同。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自己可以把内外交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 , ”。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开场白“ ,
”,以一种平和宽厚的态度打消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②?且与其辟人之士③,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注释:①悠悠:即滔滔,洪水泛滥周流貌,此处形容坏人到处横行时局动乱荡的社会状况。②而谁以易之:而,同“尔”,你,你们;以,与;谁以,即“谁与”,与谁(和谁一起)。③辟人之士:辟,同“避”,躲避;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
1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B.往者不可谏 谏:挽回
C.而谁以易之 易:改变
D.植其杖而芸 植:种植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子路拱而立
B.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使子路反见之
C.是鲁孔丘与 不得与之言
D.而谁以易之 子路以告孔子
16.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B.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C.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D.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17.下列对文中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往往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超凡的才德学识。
B.子路,名子路,字仲由,孔子的弟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十哲”之一。
C.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犹今之所谓“先生”“老师”,此处指孔子。
D.四体,人的四肢。五谷,五种谷物,常指稻、稷、麦、菽、麻,后来也泛指谷物。
1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B.孔子让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里,长沮知道“那个拿着缰绳的人”是孔子后,没有告诉子路渡口在哪里,因为他认为孔子周游列国路况熟悉肯定知道渡口的位置。
C.在孔子看来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桀溺直接质问的是子路,最终针对的是孔子。桀溺说完后“耰而不辍”的动作,表达了他对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不满不屑。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子路转而向桀溺打听渡口,桀溺同样没有回答子路的问题,而是告诉子路,天下混乱,你跟谁来改变它呢?你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士,哪里比得上追随我桀溺这样的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
B.文中体现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C.子路离开荷蓧丈人后,孔子“使子路反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
D.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的、赞赏的。
20.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2)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答案
一、
1.D A项,②方:道,是非准则。B项,为:做。C项,②尔: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C 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接;D项,连词,或者/连词,至于
3.C A项,“莫”同“暮;B项,“与”同“欤”;D项,“希”同“稀”。
4.B 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D 与:赞成。
6.B 作:起身,站起来。
7.B 以:同“已”/“用”
8.C C项是疑问语气词,其他三项和例句都是介词。
9.A A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10.C 会,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11.D “他认为子路不能治理千乘之国”说法不当,孔子“哂之”的原因是:子路在谈志向的时候不谦虚,不符合以“礼”治国的要求。
12.C “不想参与国家政事”错。
1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做出假设诱导学生言说志向的句子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三句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盛世美景图。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两句,鼓励曾皙说出自己的志向。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反问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对曾皙的赞同。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自己可以把内外交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开场白“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一种平和宽厚的态度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二、
14.D 植:立着,扶着
15.A A项,都是连词,表修饰;B项,代词,这样/代词,他;C项,同“欤”,吗/介词,跟、同;D项,介词,跟、同/介词,把。
16.C 原句是: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复往,则亡。
17.B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
18.B 长沮没有告诉子路渡口在哪里,是嘲讽孔子,表达对孔子人生选择的不满。
19.D “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的、赞赏的”错误。
20.(1)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2)(老人)留子路在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参考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 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于没有能够和他谈。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什么都不懂。哪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子路把老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是个隐士啊。"子路再次前往,老人已经不在了。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学习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子路,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类,名著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