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查漏补缺】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展开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0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0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精讲
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请在右图中指出各部分的结构。
(2)显微镜使用时操作步骤:
A. 取放: 右手握镜臂, 左手托_A镜座__, 镜筒 朝前,
镜臂 朝后放在体前略__倾斜_
B. 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
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__镜筒__上。.
C. 对光: 转动 转换器 __, 使 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_光圈 ,(光线较强时用 小光圈 ,光线较暗时用 大光圈 )__左__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光线较强时用 平面 镜,光线较暗时用 凹面 镜), 当观察到一个_明亮的圆形__视野,对光完成。
D. 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中央_,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 物镜 , 向前转动__粗准焦螺旋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目镜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双手转动__细准焦螺旋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E. 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上下、左右都相反)。
(3)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__乘积__。
(4)观察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脏点,则该如何将他找到并清除。 先移动装片,动则在装片上,不动调换目镜,消失则在目镜上,否则在物镜上,应用擦镜纸将脏点擦干净 。
考点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发育成熟的植物细胞内有液泡,有些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而有些植物细胞没有.
4.生物有生命的主要特征:
(1)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2) 应激性 :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反应。
(3) 生长发育 :由小长大。
(4) 运动 :进行活动。
(5) 新陈代谢 :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等排出体外。
(6) 繁殖 :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生命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考点三:动植物的分类
生物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
生物分类的七个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低,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1、动物界的动物类群.
2、植物界的植物类群.
考点四: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如生活在一个池塘里的全部草鱼.
2、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群落的分层现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苔藓地衣层,形成垂直分层现象,影响动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1)生态系统的类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成分.
a.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温度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网: 物链常常相互交错成网状叫做食物网.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
a.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递减的。
b.物质循环是循环不息的,在食物链及无机环境中反复出现和循环.
(5)生态平衡的特点.
a.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具有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其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不一样,一般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越强,相反,这样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了,其恢复能力就越差.
考点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真题解析
例题
1.小明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红墨水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用清水重新操作染色步骤后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接下来小明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 25%的蔗糖溶液 | 25%的苏打溶液 | 25%的食盐溶液 |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 ||
60秒 | 58秒 | 25秒 | |
观察“复原”现象 |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 ||
能 | 能 | 不能 |
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状态。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______的关系,需要在______下观察。
(2)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______(填字母)。
A.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3)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溶液种类 显微镜 AB 细胞失活(或细胞已经死亡,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解答即可。
【详解】
(1)从表格可知,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溶液种类的关系;这种现象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2)A.根据表格可知,三种溶液“分离”的起止时间不同,所以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速度不同,正确;
B.根据表格可知,三种溶液都能引起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正确;
C.根据表格可知,25%的食盐溶液的溶液中,并没有发生“复原”现象,所以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错误。
故选AB。
(3)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细胞失活(或细胞已经死亡,合理即可)。
答案
2.长兴扬子鳄是国宝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类,能通过______进行呼吸。为了在陆地干燥环境中减少水分散失,其体表覆盖了厚厚的鳞甲,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_。
2. 肺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
长兴扬子鳄属于爬行类,能通过肺进行呼吸。为了在陆地干燥环境中减少水分散失,其体表覆盖了厚厚的鳞甲,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如图所示,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填名称)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普遍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4)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汁液流出,它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
3. 乙 细胞质 ④ ⑤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解答即可。
【详解】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甲图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甲图为植物细胞,乙图为动物细胞。所以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乙。
(2)活细胞的D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控制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位于④细胞核内。
(4)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汁液流出,它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⑤液泡。
4.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_倍。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__。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3)如果在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__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
答案
4. 400 C a 目镜 右下方
【解析】
【分析】
(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根据细胞的形状和显微镜中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分析。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详解】
(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乙图中a目镜和b物镜的乘积。所以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②和③的乘积,即400倍。
(2)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起作用。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a目镜上。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①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方,要想把它变成④,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由①变成④,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5.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市北部,是浦阳江流域的一个天然湖荡,是一个集自然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白塔湖湿地中有大量的桑树,如图是桑树的果实桑椹,桑椹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______中,桑树是______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
(3)小乐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
1 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
1 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 a无脊椎骨…………………………………………………………………Q
2 b有脊椎骨…………………………………………………………………3
3 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
3 b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S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______(选填“P”、“Q”、“R”或“S”)。
答案
5. 液泡 被子 A R
【解析】
【分析】
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详解】
(1)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桑椹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存在于液泡中。桑树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甲中翠鸟、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乙虾、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A正确。
(3)白鹭是鸟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脊椎骨、体温恒定,外被羽毛是鸟类的特征,故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R。
突破提升
一、选择题
1.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根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肢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操作中的某个步骤,此操作步操及意义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镜头,避免压坏装片
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镜头,避免压坏装片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镜头,使镜头对准通光孔
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3.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这种适应方式称为_______。某些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种适应方式称为_______。
4.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移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例如,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_______;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_______。而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_______、珊瑚礁和热带湖泊。
三、简答题
5.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___________。
(2)小科观察到细胞位于视野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往_______移动。
(3)观察下图显微镜,写出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4)如下图所示: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___________。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温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 (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1)根据弹涂鱼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据图寻找其证据是______。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与生活习性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______。(可多选)
A.生活在水底洞穴中,以藻类为食
B.它的鳃腔内能够存储水分维持鳃的呼吸
C.水温低于10℃时, 可深居穴洞,休眠保暖过冬
D.用泥浆保持身体湿润,使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辅助呼吸
7.如图是对蜗牛、丹顶鹤、大熊猫、蚯蚓、鲤鱼、水母这六种动物的分类图解,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l)a处特征应该是__________;
(2)⑤代表的是上述的哪种动物?__________
(3)若将乌龟也放入此图,它与__________动物在同一位置。(填数字)。
8.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真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____。
(3)蝙蝠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____________类。
(4)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不同生物,在生物学上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9.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科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临时装片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步骤。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分析填空。
(1)将图1中①到④中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排序:______。
(2)上图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3)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的缘故。(填细胞结构名称)
(4)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①从D→C看到视野亮度______(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②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______。
10.小宁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符合特征______。(选填“a”或“b”)
(2)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3)小宁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
11.请你跟着小科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上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步骤1对光完成的标志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植物临时装片时,步骤4移动装片,应向________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要求。
(3)经过⑤操作后,若发现视野不够清晰,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4)若在观察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所示,是哪个操作不当引起的________。
答案:
1.B
【解析】
【分析】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3.节肢动物的身体由体节构成,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两对翅膀三对足,腹部柔软,可以弯曲;身体外有外骨骼。
4.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
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属于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属于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蝗虫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其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据此作答。
【详解】
图中操作是在转动粗准焦螺旋,如果眼睛注视目镜,就会看不到镜筒下降到那里,有可能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甚至压坏标本,划伤镜头。因此调节显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载玻片,压坏玻片标本,划伤镜头。
故选A。
3. 保护色 警戒色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解答时可以从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
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某些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属于警戒色。
4. 移地保护##易地保护##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热带雨林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
例如,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移地保护;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而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
5. 气泡 右下方 镜筒 遮光器 D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 、上片、调焦、观察。
图中显微镜A表示镜筒,B表示物镜转换器,C表示物镜,D表示遮光器,E表示反光镜,F表示粗准焦螺旋,H表示镜臂,I表示载物台。
【详解】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2)显微镜所呈的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小科观察到细胞位于视野右下角,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3)由图可知,A镜筒;D遮光器。
(4)图中①②⑤表示物镜,而③④⑥表示目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则要求放大倍数最大,所以应该选择物镜②和目镜③。
6. 它具有鱼类的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等 BD
【解析】
【分析】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鱼类的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等。
(2)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弹涂鱼能够较长时间离开水与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密切相关。它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存储水分和空气,维持鳃的呼吸。同时,弹涂鱼皮肤薄而且布满血管,用泥浆保持身体湿润,使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能够辅助呼吸,故BD正确。
7. 胎生 蚯蚓 ③
【解析】
【分析】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详解】
(1)根据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故a处特征应该是胎生。
(2)⑤处动物的特征是:无脊椎动物没有硬壳且身体分节,题中的蚯蚓符合题意。
(3)乌龟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没有翅膀,卵生,因此它与③动物在同一位置。
8. 细胞 多 昆虫 形态结构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特性等。
【详解】
(1)除去病毒以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因此该真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单位是界,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胸腹部有气门。从图中可以看出蝙蝠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类。
(4)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因此把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
9. ④→③→①→② 清水 细胞壁 变暗 细胞核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①是盖盖玻片、②是染色、③是放置装片、④滴加碘液,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②染色,滴的是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步骤④是滴,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
(4)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现视野亮度变暗,相应的看到的细胞变大,细胞的数目变少。所以从D→C细胞变大,视野亮度变暗。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10. a 种 乙和丙
【解析】
【分析】
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
(1)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其中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可见a是无茎和叶,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
(2)调查生物资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属于被子植物。由图可见,图中甲无种子,属于孢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蕨类植物;没有乙丙是种子植物;乙是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丙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平行脉,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网状脉,所以丙是单子叶植物。所以甲、乙、丙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乙和丙。
11. 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右 调节细准焦螺旋 盖盖玻片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1)上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步骤①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植物临时装片时,步骤③的物像在右边,而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因此步骤④移动装片,应向右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要求。
(3)经过操作⑤后,若发现视野不够清晰,应当调节细准焦螺旋,因为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使物像更加清晰。
(4)若在观察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所示,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盖盖玻片不当引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5 密度、浮力,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5密度浮力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5密度浮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