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2年5月27日12时前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全程看到“月掩金星”的天文奇观。图为深圳市民拍摄的“月掩金星”开始时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掩金星”现象出现时涉及( )
A.3种天体类型 B.3个层次天体系统 C.天体气温相当 D.天体体积质量相近
2.“月掩金星”现象所属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1.A 2.A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可知,“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成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我们可以观看到或者拍到这种自然现象,是因为如图月球和金星本身不发光但是却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月掩金星”现象出现时涉及3种天体类型:恒星(太阳)、行星(地球、金星)、卫星(月球),A对;“月掩金星”现象出现时是在太阳系范围内,所以涉及地月系和太阳系2个层次天体系统,B错;恒星(太阳)、行星(地球、金星)、卫星(月球)的气温不相当,太阳温度最高,其他离太阳越近的天体,温度越高,C错;天体体积质量不相近,如地球体积质量比月球大得多,D错。故选A。
2.由上题分析已知,“月掩金星”现象出现时是在太阳系范围内,所以涉及地月系和太阳系2个层次天体系统,那在“月掩金星”现象所属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对,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天体: 宇宙间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连同星际空间物质。分类: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等 。天体系统(有等级差别):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在银河系外,天文学家观测到许许多多的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
目前,上海正大力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有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煤炭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答案】3.D 4.D
【解析】3.生物的出现需要太阳辐射参与,A有关;太阳辐射是水体的运动的动力之一,B有关;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资源固定下来的,C有关;火山的喷发是内力作用运动的结果,D无关。综上所述,本题选D。
4.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拉萨,A错误;上海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能源蕴藏量小,B错误;太阳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但并不集中,C错误;上海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量大,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
【点睛】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太阳辐射的方式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太阳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在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剧烈的太阳活动。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降水距平值=当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最外层
6.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87~2088年 B.2033~2034年 C.2011~2012年 D.2006~2007年
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该地区降水量偏多
B.1994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少,该地区旱灾威胁大
C.1999--2003年期间,该地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
D.总体上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该地年降水距平值呈负相关
8.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
①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②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④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A 6.C 7.D 8.D
【解析】5.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最内层的光球上,A正确;最外层是日冕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中间层是色球层,主要活动是耀斑、日珥,BCD错误,故选A。
6.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1-2012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黑子高值的年份,降水距平多为负值,大致呈负相关,D正确;1980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该地区降水量偏少,A错误;1994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少,该地区降水较多,受洪灾威胁大,B错误;1999-2003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多,降水较少,该地树木生长慢,年轮密集,C错误。故选D。
8.在太阳活动剧烈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和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①④正确。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大型发电设施,对生产、生活影响大,②③错误。故选 D。
【点睛】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0.表中恐龙繁荣的地质时期是指( )
A.寒武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11.按由老到新的生物演化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答案】9.B 10.C 11.B
【解析】9.从表中看,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可判断出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B正确、ACD错。故选B。
10.恐龙出现于三叠纪,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故选C。
11.植物的演化顺序:藻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错;动物演化的顺序: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哺乳动物,B对、D错;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错。故选B。
【点睛】生物进化演变简史: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前寒武纪)→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3、植物变化:前寒武纪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2时10分,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28.97°S,176.84°W)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新西兰北岛的罗托鲁阿的火山地热喷泉是世界闻名的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或地幔 B.地幔或外核 C.内核 D.地表岩层
13.地震发生后,附近海域航行的轮船上的乘客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颅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主要是上下颠簸
14.地下水和熔岩相互作用生成热蒸汽,地下压力逐渐升高,热蒸汽和岩浆的混合物沿地缝喷出形成火山地热喷泉。以上过程主要发生在( )
①岩石圈②水圈③大气圈④生物圈⑤内核⑥外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答案】12.A 13.D 14.A
【解析】12.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域,震源深度为10千米,而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应位于地壳或地幔,A正确。外核在古登堡界面以内,2900千米的深处,B错误;内核在5100千米,更不可能,C错误。10千米,不止是地表岩层,D错误;故选A。
13.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的纵波带来的是地表的上下颠簸,横波带来的是地表的水平晃动,但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无法通过液体传播,所以地震发生后,正在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航行的轮船上的乘客感受到的震动应只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它位于上地幔。火山地热喷泉喷出地表,需要经过的地球内部圈层有地幔和地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一起被称为岩石圈,①正确;火山地热喷泉喷发过程中经过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②③④正确;地核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最深处,⑤⑥错误。综上可知,A项正确。
【点睛】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一起被称为岩石圈。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返回过程中,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高温进而燃烧,返回舱最外层的防热材料能够使返回舱内保持恒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可快速查询过去七天的行程,并将行程地按时间顺序排列,最后到达的排在第一位。下列能正确表示神舟十三号进入大气层后行程卡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关于返回舱开始燃烧时所在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反射无线电波 B.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增
C.探空气球可在此活动 D.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集中在该层
【答案】15.C 16.A
【解析】15.神州十三号进入大气层需要先进入高层大气、然后进入平流层、然后进去对流层,最后登录东风着陆场。因此行程卡上的显示为:东风着陆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本题选C。
16.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的大气层是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A正确;高层大气气温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再随高度升高而升高,B错误;探空气球在平流层活动,C错误;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集中在对流层,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大气层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气温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再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浙江绍兴部分农民使用了附带可收放黑色尼龙网的塑料大棚(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透明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主要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18.晴朗的天气,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答案】17.A 18.B
【解析】17.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图中透明塑料薄膜透光性好,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明显,但可以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其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透光性差,可削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其直接影响的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本题考查黑色尼龙网的作用。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因为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农作物晒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能量来源:1.根本来源:太阳辐射。2.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
某记者在一篇新闻稿里这样写道:为防御该灾害,所有香蕉树上结的果实都被蕉农用蓝色、黑色的袋子牢牢包裹着,,路边的田埂上有十几个火堆,燃起的白烟随风飘向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飘向蕉地的白烟可以防御该灾害,主要是因为白烟使( )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空气质量提高 D.地面辐射减弱
20.果农一般在凌晨点火熏烟,是因为该时段( )
A.太阳辐射最弱,地温最低 B.大气逆辐射最强,温差最大
C.果园气压差最大,风力强 D.地面热量少,气温较低
【答案】19.A 20.D
【解析】19.飘向蕉地的白烟可以增强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尘埃,来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加强保温效果,A正确;白烟会削弱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减少,B错;白烟会增加空气中的烟尘,使空气质量变差,C错误;白烟可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D错误。故选A。
20.在整个夜间都没有太阳辐射,并不是在凌晨时太阳辐射最弱,A错误;凌晨没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较弱,大气吸收热量较少,所以该时段大气逆辐射弱,B错误;果园气压差大,风力强,将会迅速吹走白烟,使保温效果变差,C错误;从日落之后,地面持续接收不到太阳辐射,近地面持续降温,凌晨时气温较低,点火熏烟保温效果好,D正确。故选D。
【点睛】夜间时地面由于丧失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而持续降温,为了夜间保温,农民多采取点火熏烟的方式增强大气逆辐射。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每年冬天都会有大群的小嘴乌鸦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过夜,于是就有了诸如“天屎路”“禽粪路”的地名戏称。它们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飞回城区休息,飞行高度较低。专家表示,乌鸦通过交流、学习得知城里舒适,于是年年来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乌鸦冬天夜晚在城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城区( )
A.有人投喂 B.没有天敌 C.更加温暖 D.禁止捕猎
22.下列关于材料中乌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白天飞到郊区是为了寻找食物②在城区的柄息地不固定③白天飞到郊区更费力④晚上飞回城区更费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21.C 22.B
【解析】21.通过材料得知,乌鸦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飞回城区休息,故城区没有人投喂,A错误;材料中无法得知城区是否有天敌和捕猎情况,排除BD;城区由于人类活动,温度较郊区高,C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22.根据材料可知,乌鸦白天飞到郊区是为了寻找食物,①正确;这些乌鸦每年都会在特定的地方过夜,②错误;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风向是从郊区吹向城市,因此乌鸦晚上飞回城区时较省力,白天飞到郊区更费力,③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城区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汽车尾气等原因,城区温度总是高于郊区,城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受热膨胀上升,郊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遇冷收缩下沉,因此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的风向总是从郊区吹向城区,高空相反。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答案】23.D 24.C
【解析】23.近地面风向的判定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右偏。D正确,A应是 南半球近地面风向,B应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由低压指向高压,ABC错误。故选D。
24.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风力大小主要受其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故B不符合题意;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 明显,可以忽略其对风向的影响,故C正确;摩掠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风向判断,记住基本原则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成交角,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
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它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读图(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推测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水密度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运动 D.太阳辐射
26.图中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的海水温度变化最小
【答案】25.D 26.C
【解析】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自赤道向南北两极是递减的,又因为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可知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6.如果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那么其表层海水的温度不会有30℃这么高,故A错误;读图可知在水深1000米以内,随着深度增加,水温是递减的,但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差异不太明显,故不是一直递减,B错误;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差异不太明显,C正确;材料中的信息看不出哪些是大陆架海区,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垂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2)水平分布:规律: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3)季节分布:规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雨水下渗受降水强度、降水总量植被覆盖率、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综合影响。某年7月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经历了一次板端暴雨过程。下表示意此次暴雨过程的3次降水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日期
降水时段
降水量(mm)
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
7月26日
0:00--8:00
114.5
15天
7月27日
6:00-7:00
14
22小时
7月28日
6:00--13:00
31.8
23小时
27.该地此次暴雨过程中下渗最快的时段及影响下渗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26日0:00-2:00土壤含水量 B.26日6:00--8:00降水总量
C.27日5:00--7:00植被覆盖率 D.28日11:00--13:00降水强度
28.为提高暴雨状况下雨水的下渗能力,该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力推广节水农业 B.疏浚河道,减少淤积 C.提前腾出水库库容 D.平整土地,植树种草
【答案】27.A 28.D
【解析】27.读表可知,在这3次降水过程中,26日0点开始的降水过程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最长,土壤干燥,含水量低,故此次降水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下渗最快。综上可知,A项正确。
28.推广节水农业,有利于节约用水,不能提高雨水下渗能力,A项错误;疏浚河道、减少淤积、腾出水库库容有利于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不能提高雨水下渗能力,B,C项错误;平整土地,使地表趋于平坦,水流速度下降,利于雨水下渗,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增加雨水下渗,D项正确。故选D。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修建水库,能够增加局部区域的蒸发量和降水量。2、植树造林,可增加蒸腾量和下渗量,即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3、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
陕西汉中的世界级天坑群分布有54处天坑。坑内有原始林区,部分坑底还有溶洞,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珍珠等。读图左(天坑示意图)和图右(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形成汉中天坑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堆积
30.在图右中,最易找到与汉中天坑形成原理相同的巨大天坑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答案】29.C 30.B
【解析】29.读材料可知,汉中天坑坑底有溶洞,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珍珠等,可知汉中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的,C正确,ABD错。故本题选C。
30.图乙中b处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且b处地表缺失隔水层,地下石灰岩层溶蚀程度高,因此最易找到与汉中天坑形成原理相同的巨大天坑,B符合题意;图中a、c两处,地势较高,且地表多隔水层,地下水量少,溶蚀程度弱,故排除AC两项;d处地下缺少可溶性的石灰岩层,出现天坑的可能性不大,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广布地区由于流水溶蚀而形成的,地表分布有峰林、峰丛、孤峰、残丘等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坐落于银川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除甲冲积扇外,其余冲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冲积扇耕地较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1.下列关于图中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裸露,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B.规模与河流流量和流速有关
C.上部颗粒物小,下部颗粒物大 D.由岩石滑落崩塌形成
32.甲冲积扇中大颗粒堆积物较其他冲积扇少,其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不显著 B.河流流量小 C.坡度缓,坡长长 D.河流搬运能力强
3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冲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地势起伏大
【答案】31.B 32.C 33.B
【解析】31.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形成的,不是风力侵蚀,AD错误;冲积扇的规模与河流流量和流速有关,B正确;冲积扇上沉积物具有分选性,上部颗粒物大,下部颗粒物小,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32.根据图片,形成甲处洪积扇的河流长度较大,流经地区坡度较缓、坡长较长,因此河流搬运能力较弱、在甲处沉积下来的颗粒物粒径较小,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C正确、D错误;风化作用的大小与砾石数量关系不大,A错误;该区域河流流量都较小,差别不大,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33.通过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除甲冲积扇外,其余冲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因此地表土层较浅薄,故本题选B。
【点睛】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在河流流出出山口后,地势变平、流速变慢、搬运能力减弱,携带泥沙堆积。冲积扇是沉积的物质具有分选性,颗粒越小被搬运的距离越远,因此越靠近扇缘颗粒物越细。
土壤颜色可以作为研究土壤成土条件、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据。下图示意不同颜色土壤的主要特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下列土壤自然肥力较高的是( )
A.内蒙古东部的黑色土 B.黄土高原的黄色土 C.南方丘陵的红色土 D.西部地区的白色土
35.种养结合是保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种养结合的措施包括( )
①休耕②抛荒③施化肥④种植绿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4.A 35.D
【解析】34.内蒙古东部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茂盛,为土壤有机质形成提供丰富的植物;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较多,土壤自然肥力高。故A项正确。黄土高原黄色土、南方丘陵红色土、西部地区白色土肥力都比较差。BCD错,故选A。
35.种养结合的措施包括休耕、种植绿肥等,D①④正确;施化肥可能会使土壤板结,且抛荒和施化肥不属于种养结合的措施,②③错误。故选D。
【点睛】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
二、综合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寻找地外文明。如给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带上人类信息图,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下图示意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生物的一种。
材料二:木卫二是距离木星第二近的卫星,比月球体积还小一些。木卫二的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含水量巨大。木卫二的表面温度很低,在赤道地区平均为-163℃,两极只有-223℃,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冻结的冰层。由于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冰下深处或拥有液态水。1994年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光谱仪观测到木卫二的表面,包裹着一层极其薄薄的大气,经研究其大气含有氧气。
(1)如果向霍金构想的外星生物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介绍呢?
(2)木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科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请根据材料二及自己的认识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在绕日公转的八颗行星中,地球位于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条公转轨道上,介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2)判断结论一:不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体积和质量太小,大气层极其稀薄;远离太阳,温度极低,生命难以产生和存续;虽然液态水深处冰层之下,但压力极大;科学探测并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体存在。
判断结论二: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存在大量的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条件;有大层,而且还有氧存在;内能的释放为生命提供热能;有与地球相似的元素构成。
【分析】本题以宇宙探测器信息为材料,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地球的位置可从天体系统等级和在太阳系的具体位置来说明。从天体系统等级看,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而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所以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中;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 在绕日公转的八颗行星中,地球位于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条公转轨道上,介于金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2)本题为开放式题目,如果认为木卫二上不存在生命,可从木卫二体积和质量来分析,由材料“木卫二是距离木星第二近的卫星,比月球体积还小一些。”可知,由于木卫二体积和质量太小,大气层极其稀薄;由材料“木卫二的表面温度很低,在赤道地区平均为-163℃,两极只有-223℃”可知,远离太阳,温度极低,生命难以产生和存续;即使有液态水也深处冰层之下,压力极大;科学探测并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体存在等。
如果认为木卫二上存在生命,可从木卫二存在大量的液态水及大气来分析,由材料“由于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冰下深处或拥有液态水。”可知, 可能存在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条件;由材料“包裹着一层极其薄薄的大气,经研究其大气含有氧气”可知, 有大气层,而且还有氧气存在;根据材料信息“由于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可知,木卫二的内能释放可以为生命提供热能;由材料“木卫二的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可知,有与地球相似的元素构成,能够提供生命必须的元素;科学探测的新发现,间接为生命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等。
3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小明在大理游玩,中午12时感觉风力稍大,风向稳定,略有寒意。图1示意大理古城位置,图2示意沿25.7°N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
材料二图3为大理古城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判断此日中午2时大理古城的主导风向为____。
(2)请在图2中三种不同的线型上用箭头标注出气流运动方向。
(3)屋前铺设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草,可以显著增强穿堂风。图3中穿堂风风力最强的时段是____(填昼或者夜)。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从气温、气压、气流运动角度加以解释____。
【答案】(1)东南风(偏东风)
(2)
(3) 昼 与林草地相比,石子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高;石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林草地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加大(空气流动加强)。
【分析】本题以大理古城位置图、沿25.7°N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图、大理古城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热力环流、风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白天陆地较水域增温快,故中午12时,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东南风(偏东风)。
(2)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山谷气温高,坡上气温低,气温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晚上,湖面气温高,岸边气温低,湖面气压低,岸边气压高,风从陆吹向湖,形成陆风。
(3)图示穿堂风风力最强的时段,应是房屋前后温差最大的时段,即白天。石子地的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石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林草地的比热容大,白天增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加大(空气流动加强)。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铁板洲位于长江下游距离河口约600km的微弯河段,其下游200m处有一个相邻沙洲——和悦洲,两者被认为是一对子母洲。下图左示意铁板洲、和悦洲的地理位置,图右示意2004-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变化状况
(1)简析沙洲的成因。
(2)说出2004--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的相同点并推测原因。
(3)说出2004--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的不同点并推测原因。
【答案】(1)长江中上游支流众多,径流量大,挟带泥沙量大;铁板洲、和悦洲所在河段的下游变窄,排水不畅,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堆积。
(2)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导致沙洲面积减小。
(3)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原因: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下降更快。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水作用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读图能力。
【详解】(1)河流中的沙洲主要由流水堆积形成,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中上游支流众多,径流量大,挟带泥沙量大,大量泥沙被带到河流下游;从图中可以看出,铁板洲、和悦洲所在河段的下游变窄,排水不畅,水流速度变缓,河流挟带泥沙的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沙洲。
(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沙洲形成的原因是物质基础和动力减弱。推测要么是泥沙来得少,或是流水的流速、流量增大,泥沙搬运能力增加。所以推测可能是铁板洲、和悦洲的泥沙主要来自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少。同时枯水期的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沙洲面积减小。
(3)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还是从物质基础和动力两个角度分析。由左图可知: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下降更快。物质来源差别不大。
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