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下列物质或方法不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的是
A.生理盐水 B.高温蒸煮 C.医用酒精 D.次氯酸钠溶液
29.(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周期 B.IA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其周期数相等 D.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MgCl2 B.KOH C.NH3·H2O D.C6H12O6(葡萄糖)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反应NH4Cl+NaNO2=NaCl + 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 B.N2的结构式: N=N
C.O2-的结构示意图: D.NaCl 的电子式: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蔗糖和食盐溶于水 B.碘和干冰的升华
C.金刚石和冰的熔融 D.石英和生石灰的熔化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有机化合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乙醇和二甲醚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乙醇 二甲醚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不同 B.碳氧键(C-O)数目相同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性质完全相同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除去C2H4中少量SO2 B.用装置②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C.用装置③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用装置④分馏石油并收集60~ 150℃馏分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的“即热快餐”,其外层分别包装了两种互不接触的化学物质,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接触并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物质最适合的是
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氢氧化钠和水 D.食盐和水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HCl→H+Cl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D.铝热反应2Al + Fe2O32Fe + Al2O3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4+2O2CO2+2H2O
B.2CH3COOH +Cu→ 2CH3COOCu+H2 ↑.
C.2CH3CH2OH + O22CH3CHO
D.n CH2=CH2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一定条件下,向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 N2+3H22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体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H2)正=v(NH3)逆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可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扬声器发声,说明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铝质易拉罐逐渐被腐蚀,说明铝失去电子
C.在碳棒上有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为氢气
D.电子由铝制易拉罐经导线流向碳棒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糖、油脂、蛋白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
B.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凝聚并失去生理功能
C.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
D.成熟苹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B.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
C.石油裂化是工业制乙烯的主要方法 D.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H6O2 B.官能团为羧基
C.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D.水溶液的pH大于7
43.(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 金属 |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 温度/℃ |
A | 2.4g锌片 | 3 mol·L-1硫酸50 mL | 40 |
B | 2.4g锌粉 | 1 mol·L-1硫酸200 mL | 30 |
C | 2.4g锌粉 | 3 mol·L-1硫酸50 mL | 40 |
D | 2.4g锌片 | 3 mol·L-1硫酸100 mL | 30 |
A.A B.B C.C D.D
44.(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盐酸滴入CaCO3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
B |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除去氧化膜的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再分别加入2 mL 2 mol·L-1的盐酸,前者反应快 | 镁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 |
C | 向4 mL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加热4~5min,然后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 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
D | 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 该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
A.A B.B C.C D.D
- (2021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氨分子的电子式:
B.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结构式:
D.的电离方程式: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B.制口罩熔喷布的聚丙烯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
C.煤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D.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制成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W、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与W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Y<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Y
C.R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Z>Y
- (2020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事实 | 推测 |
A |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Ge也是半导体材料 | IVA族的元素都是半导体材料 |
B |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 | Ba(IIA族)与水反应更快 |
C |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 |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
D | H2SO4是强酸,HClO4也是强酸 | H3PO4属于强酸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 A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通过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杀菌消毒;
A.生理盐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故A符合题意;
B.高温蒸煮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死病毒,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用酒精为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杀死病毒,故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溶液中含有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 C
【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故A错误;
B.IA族包含碱金属与氢元素,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则主族序数与其周期数相等,故C正确;
D.0族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氦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故D错误;
答案选C。
- B
【详解】A.MgCl2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KOH是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NH3·H2O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C6H12O6(葡萄糖)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 D
【详解】A. 核素的表达式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A-Z,则核电荷数为11,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为:,故A错误;
B.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或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N≡N,故B错误;
C.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O2-是由O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则O2-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故O2-的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
D. NaCl为离子化合物,N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其电子式:,故D正确;
故选D。
- B
【详解】A. 蔗糖为分子晶体,溶于水破坏分子间作用力,食盐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破坏离子键,故二者溶于水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故A不符合;
B. 碘、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B符合;
C. 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熔融克服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冰为分子晶体,熔融克服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故二者熔融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故C不符合;
D. 石英为原子晶体,熔化克服的作用力是共价键,生石灰为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故二者熔化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故D不符合;
故选B。
- C
【详解】A.乙醇和乙醚的分子式都为C2H6O,二者分子式相同,故A错误;
B.如图所示,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氧键(C-O),二甲醚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键(C-O),二者碳氧键数目不相同,故B错误;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醇和二甲醚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乙醇和二甲醚结构不同,是不同的物质,二者性质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 C
【详解】A. 高锰酸钾也能与C2H4反应,故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C2H4中少量SO2,故A错误;
B. 乙醇和乙酸互溶,故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故B错误;
C. 如果Na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会导致左侧大试管中气体温度升高,U形管内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故可根据U形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确定该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 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C。
- A
【分析】根据物质间反应时是否放热判断,即食即热型快餐就是利用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放热进行的,同时要考虑物质的状态和腐蚀性及是否易保存等。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易使用,故A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且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且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C不符合题意;
D.食盐和水不反应,食盐溶于水不能对食物进行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 B
【详解】A.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过程HCl→H+Cl为H-Cl键的断裂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
D. 铝热反应2Al + Fe2O32Fe + Al2O3为放热反应,故可用该图表示其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 A
【详解】A.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 CH3COOH与Cu不反应,故B错误;
C. 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H2OH + O22CH3CHO+2H2O,故C错误;
D.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n CH2=CH2 ,故D错误;
故选A。
- D
【详解】A.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增大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减少,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的次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
C.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彻底,所以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故C正确;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即2v(H2)正=3v(NH3)逆,故D错误;
答案选D。
- A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铝为负极,炭棒为正极,电子由铝经导线通过扬声器流向炭棒。
【详解】A. 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使扬声器发声,故A错误;
B. 铝为负极,铝失去电子生成铝离子,铝质易拉罐逐渐被腐蚀,故B正确;
C. 炭棒为正极,在碳棒上有气体生成,可能是稀醋酸溶液中的H+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正确;
D.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故电子由铝制易拉罐经导线流向碳棒,故D正确;
故选A。
- D
【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故A说法错误;
B.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该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不会使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故B说法错误;
C.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故C说法错误;
D.成熟苹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葡萄糖中的醛基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D。
- C
【详解】A.烯烃含有碳碳双键,构成碳碳双键至少需要两个碳原子,所以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故A正确;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中碳碳双键不能发生转动,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则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6个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
C.裂解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生成的裂解气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气体,主要产品为乙烯,则石油裂解已成为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故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 B
【分析】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结构简式CH3COOH,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是一种有机一元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pH小于7,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则分子式为C2H4O2,故A错误;
B.乙酸是一种有机一元酸,官能团为羧基(-COOH),故B正确;
C.根据分析,乙酸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故C错误;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pH小于7,故D错误;
答案选B。
- C
【详解】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接触的就越充分,反应速率就越快。对表格的反应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确定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答案选C。
- B
【详解】A.将盐酸滴入CaCO3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不会出现浑浊,应该将产生的气体应该依次通过水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
B.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除去氧化膜的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再分别加入2 mL 2 mol·L-1的盐酸,观察比较现象,产生气泡较快的为镁,可得到镁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的结论,故B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
C.向4 mL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加热4~5min,然后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以确定淀粉发生了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应该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碘水,若混合溶液不变蓝说明完全水解,反之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故C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
D.钠与乙醇和水都能反应生成氢气,不能证明乙醇中一定含有水,故D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
答案选B。
- BC
【详解】A.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用其中的3个和3个H共用后,还剩下一对电子,氨分子的电子式应为 ,故A错误;
B.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排布在三层,从里往外依次排布2、8、7个电子,故B正确;
C.水分子是由1个O和2个H构成的,H-O-H之间的夹角为104°,水分子呈V形,故C正确;
D.NaClO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ClO-是一个原子团,不能拆,故D错误;
故选BC。
- BC
【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煤的液化生成甲醇,都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制口罩熔喷布的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故B正确;
C.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故C正确;
D.乙醇汽油是用普通汽油与一定量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由此可知乙醇汽油是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BC。
- BD
【分析】W的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则W为H元素;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R为O元素,X与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则X为Na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序数大于O,则Y为S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W、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Z为Cl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H元素,R是O元素,X是Na元素,Y是S元素,Z是Cl元素,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O<Cl<S,即R<Z<Y,故A错误;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Y,故B正确;
C. O与Na可形成化合物Na2O、Na2O2,故C错误;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Y,故D正确;
故选BD。
- AD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第Ⅳ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C、Si、Ge、Sn、Pb,其中C不导电(除了石墨),Si、Ge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都是半导体材料,但Sn、Pb都是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故A推测不合理;
B.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第Ⅱ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Be、Mg、Ca、Sr、Ba、La,已知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所以Ba与水反应会更快,故B推测合理;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也逐渐减弱,已知HCl在1500℃时才分解,而HI在230℃时即分解,由此推测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故C推测合理;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P、S、Cl是第三周期从左向右相邻的三种元素,已知H2SO4是强酸,HClO4也是强酸,但H3PO4属于弱酸,故D推测不合理;
答案选AD。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L,电路中转移电子,7,根据平衡常数,25℃时,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