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清末民初,有些人于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北京等处,筹集资本,购置机器,聘请技师,组织陶瓷生产。一些“制瓷新厂”,所造瓷器“坚白光莹,比诸进口洋瓷殆无差异”,“一时商贩麇集,行销极为畅旺”。由此可见,当时这些人的做法
A.促进了传统行业向近代转型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萌发
C.阻止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D.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末民初,有些人于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北京等处,筹集资本,购置机器,聘请技师,组织陶瓷生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初,我国一些地区的传统制瓷业中,有人引进机器生产取代纯手工生产,促进了传统行业向近代转型,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传统陶瓷业的转型发展情况,没有体现“实业救国”思想,排除B项;材料所述“制瓷新厂”对列强的陶瓷产品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并没有阻止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清末民初传统陶瓷业的转型发展,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否动摇,排除D项。故选A项。
2.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 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 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可以看出,当时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因为种植的经济作物必须到市场上销售,故答案为C项;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种植经济作物与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3.北魏孝文帝时期政府颁布法令,规定15岁以上男子皆从政府手中领取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领取露田20亩。受田农民以一夫一妻为单位,每年纳帛一匹、粟两石。该举措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限制了政府收入增加
C.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未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成年男女,并未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D项正确;均田制并未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A项错误;限制了政府收入增加与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帛、粟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均田制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项错误。
4.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大豆能够改良土壤,因此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说明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故选A;材料仅体现了大豆种植的扩展,无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排除B;材料信息不涉及生产工具的 变革和民众饮食结构的变化,排除CD。
5.如表摘编自汉代文献中关于蔬菜种植的记载。
记载 | 出处 |
种瓠(葫芦)时,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 | 《氾胜之书》 |
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 《汉书》 |
三月“可种瓜”“封生姜”“别小葱”……六月“可种芜菁、冬兰、小蒜”“别大葱” | 《四民月令》 |
A.蔬菜栽培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D.精耕细作水平较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摘编自汉代文献中关于蔬菜种植的记载”可知,材料对“葫芦、葱、韭菜、瓜”等蔬菜的种植方法及时间都有详细的介绍,体现了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蔬菜种植水平”与世界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产业结构,只是强调蔬菜的种植方法及时间都有的介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据如表可知,大豆种植在美洲逐步推广。这主要是因为
1765年 |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
19世纪末 | 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
1931年 | 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
1954年 | 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
A.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B.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
C.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D.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可知科技的进步使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生态功能逐渐被发现,进而促进了大都在北美地区的普及,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豆的营养价值的不断被发现进而推动了大豆的推广,与品种适应性无关,排除B项;人口快速增长使大豆推广只是外在的客观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这表明
A.维护国家安全应从发展粮食种业做起 B.中国亟需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市场是解决中国种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D.粮食供应不足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可知袁隆平高度强调粮食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B项正确;种子只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部分,排除A项;解决国家种业生产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排除C项;“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说明西方国家实现了对种业的垄断,使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8.图1、图2依次为东汉水排、唐代筒车。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1 | 图2 |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 B.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
C.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历程 D.生产关系发展演进的趋势
【答案】B
【解析】水排和筒车都依靠水力驱动,这些工具的出现说明生产工具的动力有了新发展,故选B;水排是应用于冶金生产,排除AC;图示反映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演进无关,排除D。
9.“卓筒井”是宋仁宗年间出现于四川的新式盐井,用唧筒代替牛皮囊为取卤器,是井盐史上钻凿工艺的重大革新,问世后即迅速流传,使井盐的产量激增。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手工业生产日益专业化 B.制盐技术世界领先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由于采用了新的产盐技术,使得井盐的产量激增,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故选D;材料反应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手工业生产的日益专业化,排除A;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制盐技术世界领先,排除B;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
10.1724—1851年,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所生产的粮食约占整个粮食增产的20%,而剩余的80%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获得。这反映了,清代江南三省
A.精耕细作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减弱 B.人地矛盾开始突出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助推粮食安全 D.外来高产作物引进
【答案】C
【解析】材料“而剩余的80%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获得”体现的是清代江南三省通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这是精耕细作的典型表现,因此C正确;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11.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云:“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生之具已足,但家无盐井尔。”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达 B.生产力显著提升
C.庄园经济的特点 D.家庭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除了盐井,所有的生产生活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庄园经济的特点,故选C;小农经济主要是针对农业经济,与“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不能说明生产力显著提升和家庭手工业占主导,排除BD。
12.19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城镇兴建大型图书馆,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促进了教育完善 B.工业革命消除了教育隔阂
C.经济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D.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答案】C
【解析】19世纪是工业革命爆发以后,欧洲图书馆的兴建,流行书籍和报纸的增加,工人家庭中有阅读习惯的妇女数量等都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发展,这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C;材料主要和阅读有关,不能说明教育的完善,排除A;BD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
13.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有人这样评价福特汽车生产:“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据此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C.垄断组织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及所学知识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工业流水生产线,它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环节,工人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B项正确;福特的成功在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垄断组织是指为获取高额利润,由多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组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此时还未正式出现自动化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14.下列对如图主旨的解读,准确的一项是
A.工厂制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巨变
B.内燃机发明促使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
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说明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故选D;ABC都仅反映了其中某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15.19世纪上半叶,伦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现了大众争相进入剧院观看情节剧的热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贫富差距的缩小
【答案】A
【解析】材料“19世纪上半叶,伦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现了大众争相进入剧院观看情节剧的热潮”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A项正确;材料与工人地位提高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当时文化教育并未普及,排除C项;工业革命扩大了贫富分化差距,排除D项。故选A项。
16.悬挂灯笼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江馆》中有“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描述。灯笼数目的多少能代表饭店等级,颜色的不同代表饭店经营内容的差别。这反映了( )
A.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商业经营方式多样 D.贫富差距的加大
【答案】B
【解析】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纷纷用悬挂灯笼的方式招徕顾客,区分其等级和经营内容,反映了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商业经营方式的多样性,排除C项;酒楼、饭馆悬挂灯笼是商业行为不能说明贫富差距加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7.山陕会馆是山陕商人集资修建的会馆与神庙相结合的建筑群,会馆的正殿供奉着关羽。关公雕像前的石雕檐柱上,刻有楹联:“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这反映出山陕商人
A.宗族色彩浓重 B.受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影响
C.资金实力雄厚 D.养浩然正气追求诚信经营
【答案】D
【解析】材料“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体现的是山陕商人重视诚信经营,D项正确;材料与宗族色彩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义轻利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金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8.在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京城外“脚店”(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型客栈)以及城内的“孙羊正店”(高规格的豪华酒店)门口都竖立着书写店铺名称的“灯箱”。由此可知,宋代
A.都城夜生活活跃 B.商业广告形式多样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因此材料“灯箱”体现的是宋代都城夜生活活跃,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19.明清时期,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或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向官府交税后,经过官府盖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称为"红契"。由此可知
A.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B.政府限制民间交易
C.契约订立注重规范 D.社会信用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方协商拟订、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然后“向过官府盖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称为‘红契’”,这体现了订立契约的程序规范,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间买卖房屋的程序”,不能推断“土地买卖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限制民间交易”,而是强调“民间买卖房屋的程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信用意识的增强”,而是强调“民间买卖房屋的程序”,排除D项。故选C项。
20.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2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钱庄大量使用外国银行资本做生意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据1884年《申报》记载,天津的中国钱业公会有时不顾汇丰银行的牌价,以较低的利息吸引汇丰的顾客,使汇丰的放款业务受到不小的损失。据此可知,当时
A.资本输出已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外国银行尚未完全垄断中国金融市场
C.中国的钱庄完全依附于外国资本运营
D.西方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在华推行受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天津的中国钱业公会有时不顾汇丰银行的牌价,以较低的利息吸引汇丰的顾客,使汇丰的放款业务受到不小的损失”可知,中国钱业公会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说明外国银行尚未完全垄断中国金融市场,B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A项排除;“完全依附”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排除;根据材料中“以较低的利息吸引汇丰的顾客”可知,中国钱业公会受到西方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影响,D项排除。故选B项。
22.西班牙较早发展了牧羊业,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并掠夺金银,最具条件从毛织业中获利。当英、法保护民族工商业时,它仍出口原料和进口成品,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表明
A.西班牙过度依赖殖民地 B.国内工业发展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C.国际分工对西班牙不利 D.早期经济全球化破坏性更为严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具有发展毛纺织业的原料、资金和市场条件,但是其经济的“出口原料和进口成品”的模式使其未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导致其国内经济尤其是工业相对落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西班牙对殖民地的过度依赖,排除A项;国际分工是不同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并没有单独针对西班牙不利,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破坏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3.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成果展示时出示的图片,据此推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价格革命的表现 D.洲际贸易的发展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欧洲将毛织品运往美洲,美洲将马铃薯、甘蔗、可可等商品运往欧洲;非洲的奴隶被贩运到美洲;欧洲白银大量输送到亚洲,亚洲的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运往欧洲;欧洲用武器、手制用品交换非洲的黄金、象牙。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洲际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工业革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商品,A项排除;三角贸易主要涉及欧洲、非洲、美洲,以贩卖奴隶为主,B项排除;价格革命指大量贵重金属输入欧洲,造成欧洲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图示是商业革命的表现,C项排除。故选D项。
24.1833年,英国废除了已实行233年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卖权。随后,一批批商人蜂拥来到中国,至1838年,广州的英国商行由66家激增至156家。这一政策调整
A.确立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 B.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使得英国垄断了对华贸易 D.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助推了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因此“英国废除了已实行233年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卖权”,D项正确;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是在18世纪中后期,排除A项;此时英国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排除B项;垄断对华贸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5.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
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
【答案】A
【解析】“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大门,“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表明通商口岸是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桥梁,促使中国日益被卷入了世界市场,A项正确;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符,B项错误;“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26.开业于1909年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大楼是伦敦第一座按销售需求来建设的百货大楼,中央供暖、餐厅、休息室、电气照明、自动电梯一应倶全,大楼分成100个售货区,设有图书室、休息室、茶室等。这体现了
A.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商业经营理念变革 D.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塞尔福里奇百货大楼是伦敦第一座按销售需求来建设的百货大楼,建筑内部功能齐全,体现了商业经营理念变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经营理念变革,与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经济功能无关,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到商品种类,排除D项。故选C项。
27.下表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1820—1986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国别 年份 | 1820 | 1875 | 1913 | 1926 | 1931 | 1952 | 1965 | 1986 |
英国 | 45—55 | 0 | 0 | 4 | 17 | 17 | 6 | 1.7 |
美国 | 34—45 | 40—50 | 33 | 20 | 53 | 9 | 6.7 | 3.5 |
A.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20—1986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变化明显,特别是在二战后下降的更为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由于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国际贸易税率的下降,而不是强调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美国的经济实力高于英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8.1974年,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逐一签订协议,规定这些国家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些协议
A.遵循了美元浮动汇率制 B.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D.规定了美国拥有石油定价权
【答案】C
【解析】材料“规定这些国家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体现了美元国际地位得到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排除A项;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已经瓦解,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材料只是强调用美元结算而已,排除D项。故选C项。
29.下图漫画发表于1995年,漫画中,德国总理科尔执掌船舵,站在科尔身后的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他俩共同驾驶着一艘挂有欧盟盟旗的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帆船上写有“单一货币”(SINGLECURRENCY)的字样。该漫画意在表明
A.法德两国从对抗转为合作 B.欧元诞生冲击了美元霸权地位
C.欧盟内部的离心力量增强 D.欧洲货币一体化充满艰难险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德国总理科尔执掌船舵,站在科尔身后的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他俩共同驾驶着一艘挂有欧盟盟旗的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帆船上写有‘单一货币’”可知,漫画信息显示,德国和法国共同驾驭的“单一货币”帆船面临着波涛汹涌的考验,这说明欧盟统一货币的进程艰难,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20世纪末,法德两国共同驾驭的“单一货币”帆船面临着波涛汹涌的考验,没有强调法德两国对抗到合作关系的转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充满艰难险阻,没有体现欧盟内部国家的关系,无法得出欧盟内部离心力量相关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30.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 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 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提高关税,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深刻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才有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故答案为B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合作的产物,不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关贸总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协定与其无关,排除D项。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