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四十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天津市北辰区四十七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地球在流浪,学习不能忘”,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B.小苏打指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
D.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答案】C
【详解】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的焰色变化,即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A正确;
B.小苏打指碳酸氢钠,该物质能够与胃酸即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降低胃酸的浓度,其本身对人无刺激性,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B正确;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无水氯化钙,硅胶等,而加入铁粉的作用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C错误;
D.苏打粉主要成分即Na2CO3,溶液显碱性,故可以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为P
C.CO2分子的电子式为O=C=O D.S2-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详解】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A正确;
B.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质量数为16+15=31,B正确;
C. O=C=O是CO2分子的结构式,C错误;
D .S2-的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
故选C。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3O+和OH-中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
B.BaSO4不溶于水,因此是弱电解质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D.和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答案】A
【详解】A.H3O+所含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OH-所含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它们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故A正确;
B.BaSO4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故B错误;
C.235U和238U互为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
D.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12C和13C是不同核素,故D错误;
答案为A。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刻蚀铜板
B.的熔点高,常用作耐火、耐高温材料
C.与反应,可用于潜艇中的供氧剂
D.具有强氧化性,常作为杀菌、消毒剂
【答案】A
【详解】A.FeCl3溶液可用于刻蚀铜板是由于FeCl3具有氧化性,能够与Cu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Cl2、CuCl2,与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无关,A符合题意;
B.Al2O3熔点高、性质稳定,可以用于耐火、耐高温材料,B不符合题意;
C.Na2O2与水或CO2反应生成O2,故可于潜艇中的供氧剂,C不符合题意;
D.NaClO中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常作为杀菌、消毒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答案】D
【详解】A.In的原子序数为49,36<49<54,54-49=5,即位于第5周期倒数第5列,故In是第五周期第IIIA族元素,A正确;
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15-49-49=17,B正确;
C.In和Al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 In>Al,C正确;
D.In和Rb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In(OH)3<RbOH,D错误;
故答案为:D。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足量的H2O反应,共生成0.1mol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7.8g过氧化钠中含有阳离子的数目为0.2NA
C.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D.33.6LCl2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答案】D
【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即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故A正确;
B.过氧化钠是由Na+和O组成,7.8g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含有Na+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故B正确;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组成,1.6g是氧原子质量总和,1.6g该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C正确;
D.没有指明状态是否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判断氯气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为D。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
B.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溶液与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反应:
【答案】A
【详解】A.NaHCO3少量,可将看成“1”,离子方程式为+OH-+Ba2+=BaCO3↓+H2O,A正确;
B.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离子方程式中碳酸氢根不能拆,应为H++HCO=H2O+CO2↑,B错误;
C.CH3COOH是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C错误;
D.该离子方程式应为Ba2++SO+2H++2OH-=BaSO4↓+2H2O,其中的三个2不能约去,D错误;
故选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答案】B
【详解】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等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ρ(CH4):ρ(O2)=16:32=1:2,A错误;
B.1g的甲烷和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n(CH4):n(O2)=:=2:1。CH4中含有5个原子,O2中含有2个原子,则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2×5):(1×2)=5:1,B正确;
C.根据m=n·M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则m(CH4):m(O2)=16:32=1:2,C错误;
D.根据V=n·Vm可知: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则n(CH4):n(O2)=:=2:1,故V(CH4):V(O2)=2:1,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产生误差会偏低的是
A.配制的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2g
B.将称量好的固体溶解后,未经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
C.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D
【详解】A.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500mL×10-3L/mL×0.1mol/L×40g/mol=2.0g,因此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2g,不会产生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未经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恢复室温时,容量瓶中溶液体积减少,导致浓度偏高,故B不符合题意;
C.容量瓶中有无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容量瓶中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B.锂在氧气中加热,产物是Li2O2
C.在元素周期表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的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Li、Na、K的金属性和密度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C
【详解】A.第三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不是含氧酸,如H2SO4属于强酸,HClO属于弱酸,故A错误;
B.锂在氧气中加热,产物只有Li2O,故B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的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但碱金属从上到下密度是增大的趋势,但Na的密度大于K,故D错误;
答案为C。
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Cu2+将H2O2还原为O2
C.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答案】B
【详解】A.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说明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H2O2变为O2,氧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2+将H2O2氧化为O2,B错误;
C.根据“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 Cu2O)”,说明+2价的Cu2+被还原成+1价,H2O2表现了还原性;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 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H2O2又表现了氧化性,C正确;
D.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 2价Cu2+,发生反应为:Cu2O+H2O2+4H+=2Cu2+ +3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还原性:Cl-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A.③④⑤⑥⑦⑧ B.③⑥⑦⑧
C.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A
【详解】①溶解度大小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氢化物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HCl的稳定性强于H2S,则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③符合题意;
④一般非金属性强,离子还原性弱,还原性Cl-<S2-,则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④符合题意;
⑤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⑤符合题意;
⑥与变价金属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将变价金属氧化到最高价,非金属性较弱的将变价金属氧化到较高价态,氯气与Fe反应生成氯化铁,S与铁反应生成FeS,推出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⑥符合题意;
⑦氯气与硫化氢发生Cl2+H2S=2HCl+S,Cl2的氧化性强于S,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⑦符合题意;
⑧Cl、S属于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Cl处于S同周期右侧,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⑧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③④⑤⑥⑦⑧,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2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B.Fe(OH)3只能由可溶性铁盐和碱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答案】D
【详解】A.Fe与FeCl3反应产生FeCl2,A错误;
B.Fe(OH)2、O2、H2O反应产生Fe(OH)3,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可能存在Fe2+,C错误;
D.Fe可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Cl2和Cu,因此加入过量铁粉,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4.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与X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Q、M,Z所在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M均只含有离子键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Y、Z两元素只能形成阳离子 D.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答案】B
【分析】已知短周期中,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O,Y与X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Q、M ,Y为Na,与O形成和两种离子化合物,W与X同主族,W为S,Z所在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根据原子序数的大小,Z为Al。
【详解】A.中只有离子键,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错误;
B.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正确;
C.Na只能形成阳离子,Al能形成,C错误;
D.根据离子半径大小的判断,,D错误;
故选B。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H2O>NH3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A
【分析】根据实验,得出酸性,非金属性。
【详解】A.非金属性,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A错误;
B.氢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活泼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B正确;
C.根据实验,得出酸性,非金属性,C正确;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正确;
故选A。
16.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0.3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C.在0~a范围内,发生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C
【详解】A.根据碳元素守恒,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1mol,完全转化为NaCl两步反应:,,分别消耗的盐酸的量是1mol,则消耗1mol/L稀盐酸的体积分别是1L,所以,A错误;
B.段发生反应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向NaOH和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是HCl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NaCl,方程式为;继续滴加时,HCl和发生反应,到a点时,恰好反应完全,a点以后,发生反应,可见在0~a范围内,发生了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正确;
D.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反应产生NaCl消耗HCl 2mol,由于混合物与HCl恰好完全发生反应转化为NaCl时共消耗4molHCl,则其中含有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2mol,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和1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7.Ⅰ、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氯化镁;⑦Na2O2;⑧氨水;⑨NaHSO4;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④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⑥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除去③中少量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⑦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还原性:):
(6)向溶液中通入,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②③⑥⑦⑨ ④⑤
(2)
(3)
(4)加热
(5)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6)2Fe2++2Br-+2Cl2=2Fe3++Br2+4Cl-
【详解】(1)(1)①液态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②小苏打是NaHCO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是电解质;
③固体纯碱是Na2CO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④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的,是非电解质;
⑤葡萄糖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⑥氯化镁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⑦Na2O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⑧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NaHSO4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⑩硫酸铁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⑥⑦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⑤;
(2)CO2是共价化合物,C分别与2个O共用2对电子,电子式为;
(3)⑥为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Cl得到Mg的电子形成,形成过程为;
(4)NaHCO3受热易分解,因此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使用加热的方法;
(5)Na2O2中Na+和之间为离子键,中O与O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
(6)还原性Fe2+>Br->Cl-,FeBr2与Cl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假设FeBr2和Cl2均为1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mol Fe2+、1mol Br-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Br-+Cl2=Fe3++Br2+2Cl-,化简可得2Fe2++2Br-+2Cl2=2Fe3++Br2+4Cl-。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X、Y、Z、W、M、R,前五种元素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为同主族元素且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X与Y可形成两种常见液体化合物A、B,W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R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上述短周期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分子中X与Y的原子个数比为1∶1,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强于W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将适量Z的单质置于R形成的高价盐溶液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的溶液在存放中会释放出、生成红棕色,同时溶液增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第三周期第VIIA族 氯、硫
(2)H2O2
(3) H2S+Cl2=2HCl+S↓ 6Na+6H2O+2Fe3+=6Na++2Fe(OH)3↓+3H2↑
(4)4Na2FeO4+4H2O=2Fe2O3+3O2↑+8NaOH
【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X、Y、Z、W、M、R,X与Y可形成两种常见液体化合物A、B,说明X为H,Y为O,W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W为S,X和Z为同主族元素且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Z为Na,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M为Cl,R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金属,R为Fe。
【详解】(1)根据分析,M为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IA族;氯和硫能形成强酸HClO4、H2SO4;
(2)X、Y分别为H、O,X与Y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A为H2O2;
(3)置换反应可以证明Cl的非金属性大于S,反应的方程式为H2S+Cl2=2HCl+S↓;Na放入Fe3+溶液中,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Fe3+反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6Na+6H2O+2Fe3+=6Na++2Fe(OH)3↓+3H2↑;
(4)Na2FeO4中+6价的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H2O中的-2价的O氧化为O2,方程式为4Na2FeO4+4H2O=2Fe2O3+3O2↑+8NaOH。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向100mLFeBr2若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 分液漏斗
(2) 除去中的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 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无色 不能 过量的也可将氧化为
(4)
【分析】A中浓盐酸和漂白粉固体制备氯气,通过B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C验证氯气的漂白性,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最后F吸收尾气。
【详解】(1)图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A装置出来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可以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若C中堵塞,则B中压强会增大,将水向长颈漏斗中压,从而形成一段水柱。
(3)有题意可知:氯气通入D中的溴化钠溶液中,置换成溴单质,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碘易溶于苯显紫红色,苯密度小于水,所以看到现象: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由于D中可能有过量的氯气,氯气也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故E中生成的单质碘不一定是溴与反应置换出来的,也可能是过量的也可将氧化为,故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一定比碘强。
(4)(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是,得到。设溴化亚铁的物质的量是,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氧化溴离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解得:,因此溴化亚铁的浓度是。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天津市北辰区四十七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辰区四十七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