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 练习01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 练习02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 练习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7 文言文阅读,共32页。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会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行 天 下 之 大 道
    (2)天 子 诏 何 敢 拒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4)对曰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观察使素贤之。
    12. 阅读【甲】【乙】两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并说说【乙】文中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答案】9. (1) 行 /天 下 之 大 道
    (2)天 子 诏 /何 敢 拒
    10. (1)到 (2)哪里 (3)曾经 (4)回答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1)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观察使向来认为他贤能。
    12. 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是否得志,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所迷惑、动摇。何易于能称为大丈夫,因为他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焚诏书,不惧权势。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主要根据文言的句子含义和语法进行断句。
    (1)行天下之大道: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所以是一个动词加上状语的结构,所以先是“行走”后是地点状语“在最宽广的路上”。所以断句为“行/天下之大道”;
    (2)天子诏何敢拒:意为“天子的诏书,怎么敢拒绝”;所以应该是断句为“天子诏/何敢拒”。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
    (1)往之女家:去到你家;之:到;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怎么能够成为大丈夫呢;焉:怎么;
    (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何易于曾经作为益昌县令;尝:曾经;
    (4)对曰:意为“回答说”;对:回答。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即可:
    (1)诚:确实;
    (2)素:向来。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甲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大丈夫”的标准,也就是说“应该注意自己要有坚定的决心”;由“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知,大丈夫应该关注百姓的生活,拥有仁德之心;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由乙文“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可知皇帝征收茶税,何易于为了百姓的生存,决定抗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百姓的关心,看出他的仁德之心,所以说何易于是一个大丈夫。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文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最终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会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行 天 下 之 大 道
    (2)天 子 诏 何 敢 拒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4)对曰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观察使素贤之。
    12. 阅读【甲】【乙】两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并说说【乙】文中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答案】9. (1) 行 /天 下 之 大 道
    (2)天 子 诏 /何 敢 拒
    10. (1)到 (2)哪里 (3)曾经 (4)回答
    11. (1)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观察使向来认为他贤能。
    12. 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是否得志,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所迷惑、动摇。何易于能称为大丈夫,因为他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焚诏书,不惧权势。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主要根据文言的句子含义和语法进行断句。
    (1)行天下之大道: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所以是一个动词加上状语的结构,所以先是“行走”后是地点状语“在最宽广的路上”。所以断句为“行/天下之大道”;
    (2)天子诏何敢拒:意为“天子的诏书,怎么敢拒绝”;所以应该是断句为“天子诏/何敢拒”。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
    (1)往之女家:去到你家;之:到;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怎么能够成为大丈夫呢;焉:怎么;
    (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何易于曾经作为益昌县令;尝:曾经;
    (4)对曰:意为“回答说”;对:回答。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即可:
    (1)诚:确实;
    (2)素:向来。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甲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大丈夫”的标准,也就是说“应该注意自己要有坚定的决心”;由“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知,大丈夫应该关注百姓的生活,拥有仁德之心;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由乙文“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可知皇帝征收茶税,何易于为了百姓的生存,决定抗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百姓的关心,看出他的仁德之心,所以说何易于是一个大丈夫。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文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最终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选自《列子》)
    【乙】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①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②,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⑵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③(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④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
    【注释】①种:越国大夫文种。②翟:通“秋”,对居住在北方的部落的泛称。③女:同“汝”,你。④折节:放下架子。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年且九十( )
    (2)达于汉阴( )
    (3)喟然叹曰( )
    (4)其卒王霸( )
    8.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9. 乙文中列举“汤、文王、重耳、齐小白”四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10. 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甲“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意在表现“其妻”忠厚、软弱的性格。
    B. 乙文“苦身焦思”及“卧薪尝胆”与甲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精神是相通的。
    C. 乙文“厚遇宾客,贩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等都表明勾践不忘“会稽之耻”。
    D. 甲文“始一反焉”与乙文“越王勾践反国”之“反”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答案】7. ①. 将近 ②. 南岸 ③. 感叹的样子 ④. 最终
    8. (1)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2)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仰头都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尝尝苦胆。
    9. 强调说明一时的艰难困境何尝不是一种福分,以此鼓励安慰勾践。 10. A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年纪将近九十岁了。且:将近;
    (2)句意:到达汉水南岸。阴:南岸;
    (3)句意:曾感叹说。喟然:感叹的样子;
    (4)句意: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卒:最终。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2)置:放;第一个“坐”:同“座”,座位;卧:躺着;亦: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②,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其意思是: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联系后文“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可知,列举这四人岁历尽艰难困苦终成霸业的事实,劝谏勉励越王卧薪尝胆,等待时机,以俟东山再起,成就霸业;强调说明一时的艰难困境何尝不是一种福分,以此鼓励安慰勾践。
    【10题详解】
    A.根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可知,愚公的妻子对愚公“移山”的计划,提出了合理化的疑问,想知道如何处置在移山过程产生的土石,并不是对移山的工程不赞成;因此并非表现“忠厚、软弱”的性格;
    故选A。
    【点睛】【甲】参考译文: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乙】参考译文:
    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感叹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文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看来,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于是勾践回国后,就自苦其身,苦心思虑,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仰头都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颜色的衣服,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有德才的人的下面,能委曲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4.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九日与陆处士羽①饮茶
    【唐】皎然②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注】①陆处士羽:陆羽,著有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尊为茶圣。②皎然:唐代著名僧人,在文学、茶学方面颇有造诣。
    【乙】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庆历中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尤精于大团①,谓之小团②。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建茶所以名重天下,由君谟也。一日,福唐蔡叶丞秘校召君谟啜小团。坐久,复有一客至,君谟啜而味之,曰:“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丞惊呼。童曰:本碾造二人茶,继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团兼之。丞相服君谟之明审。
    君谟善别茶,后人莫及。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君谟,以四饼密遣人走京师,遗王内翰禹玉。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笥③中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谟。君谟捧瓯④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
    王荆公尝访君谟,君谟闻公至,喜甚,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以待公,冀⑤公称赏。公徐曰:“大好茶味。”君谟大笑。
    (选自【宋】彭乘《墨客挥犀》,有删减)
    【注】①大团:即大龙团茶;②小团:即小龙团茶;③笥(sì):竹制容器。④瓯:茶杯。⑤冀:希望。
    6. 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标出两处停顿。
    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
    7. 参考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必有大团杂之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
    (1)_______
    遗王内翰禹玉
    课内迁移法: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价直金二两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B. 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 以四饼遗君谟 以备胡 (《周亚夫军细柳》)
    D. 公何从得之 往之女家 (《富贵不能淫》)
    9.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并揣摩茶童回答时的心理(至少两点)。
    造不及,乃以大团兼之。
    翻译:
    心理:
    10. 结合以上诗文,说说古人钟情于饮茶的原因。
    【6~10题答案】
    【答案】6. 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
    7. ①. 掺杂(掺合、夹杂、混合等意近的动词即可) ②. 送(含“送”、“给”的词即可) 8. B
    9. 译:(我)来不及制茶,于是把大团茶叶合并在小团茶叶里。
    心理:这客人真神了,居然看破了我的补救手段,不知道主人会不会责备我呢。敬佩、惊讶、害怕(慌张、忐忑、不安),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0. ①从“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中可见饮茶是高雅的生活体现,表现出古人的高雅情趣;②从王禹玉“选取茶之精品者”招待蔡君谟(或蔡君谟“自取绝品茶”招待王安石)看出古人常常以茶会友,且通过用高级茶叶煮茗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③茶香、味道好。(三点答两点)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一年后君谟被召还京,拜访王禹玉。
    “岁余”是句首的时间状语,应有停顿;“君谟被召还阙”与“访禹玉”是连续的动作行为,中间应停顿;
    故断为: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根据题干“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联系【乙】文“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其意思是:这茶中不光是小团茶,必定有大团茶夹杂其中。“杂”有“掺杂、掺合、夹杂、混合”之意。
    “将以遗所思”意思是: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遗”有“送、给”之意。验证:“遗王内翰禹玉”意思是,送给翰林学士王禹玉。“遗”有“送、给”之意。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指代小团茶/助词,在“……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B.都表转折,都可译为“却”;
    C.介词,用、拿/连词,目的在于;
    D.代词,指茶/助词,不译;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及文言内容理解。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造,制作;乃,于是、就;以,把;兼,夹杂。
    心理:根据蔡叶丞听君谟说茶中有大团茶夹杂,召来茶童询问可知,此时茶童心里害怕,怕自己被主人责备;根据“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丞相服君谟之明审”等语句可知,茶童也惊叹君谟识茶技艺的高超,深感佩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由【甲】诗“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世俗的人多数喜好喝酒,有谁又真正知道茶是多么香呢)”可知,古人认为饮茶是高雅的事;
    由【乙】文第一段“庆历中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可知,权贵的喜爱有助于饮茶风气的形成;
    由【乙】文第一、二、三段“一日,福唐蔡叶丞秘校召君谟啜小团”“禹玉命子弟于茶笥中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谟”“君谟闻公至,喜甚,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以待公”等语句可知,古人用高级的茶招待客人,以茶会友,增进友谊;
    由【乙】文第一、二段“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君谟,以四饼密遣人走京师,遗王内翰禹玉”可见,好茶价值不菲;
    由【乙】文第一、二、三段“君谟啜而味之”“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大好茶味”等语句可知,茶香诱人;
    据此概括古人钟情于饮茶的原因即可。
    【点睛】【甲】译文:
    重阳节里山上的僧院,看到东边篱笆的菊花黄了。世俗的人多数喜好喝酒,有谁又真正知道茶是多么香呢?
    【乙】译文:
    蔡襄,字君谟,是兴化仙游人。庆历年间,君谟任福建路转运使一职,开始制造小片龙茶进贡,其产品要好于大团龙茶,称为小团。二十个饼重一斤,价值二两金子。然而金子可以有,茶却未必能得到。建茶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是因为君谟。有一天,福唐蔡叶丞悄悄邀请君谟饮小团茶。坐得时间长了,又有一客人来,君谟品茶后说:“这茶中不光是小团茶,必定有大团茶夹杂其中。”叶丞大惊。童子答道:本来只碾造好了两人用的茶饼,后又有一客人来,碾造不及,于是以大团茶夹杂其中。叶丞由此而神服君谟的明审。
    君谟善于识别茶,后人比不上他。建安能仁寺的院里有茶树,生长在石缝中间,寺内的僧人采摘后制作了八饼茶,称为“石岩白”。僧人馈赠给君谟四饼,另四饼秘密派人去京城,送给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后君谟被召还京,拜访王禹玉。禹玉让子弟从茶具中挑选好茶,碾后招待君谟。君谟端着茶杯还没品尝,就说:这茶特别像能仁寺的石岩白,您从何处得来?禹玉不信,拿包茶的纸来看,才信服了。
    王荆公曾经拜访君谟,君谟听说荆公来到,非常高兴,亲自拿出绝品茶,亲自洗茶具并烹点招待荆公,希望得到赞赏。荆公慢慢地说:“茶的味道非常好。”君谟大笑。
    5.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芋老人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①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②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③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⑤者!”厚资而遣之。
    (节选自周容《春酒堂遗书》,有删改)
    【注】:①童子试:童生考试。②甲第一甲进士。③调和:烹调。④炼珍:精美的食物。⑤道:大道,大道理。
    1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影乃益瘦( ) (2)老人延入坐( )
    (3)雨止,别去( ) (4)犹是芋也( )
    1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使人访其夫妇,车载以来。
    1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生为赶考,到老人家借了一碗芋头汤,雨后又马上赶去考场。
    B. 这个老人独具慧眼,知道这个书生将来会大有出息,特意煮了碗特别的芋头汤,好让书生记住自己。
    C. 老人能够说出前后味觉不同的原因,说明他是个有智慧的人。
    D. 本文重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名利,看不起患难之交。
    14. 结合全文,分析书生的人物形象。
    【答案】10.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①. 更加 ②. 请,邀请 ③. 离开 ④. 这个,这
    12. 于是就派人去找(拜访)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 13. C
    14. (1)勤奋刻苦:独自奔赴郡城参加童子试,避雨檐下,衣袖单薄。(2)知恩图报:因避雨吃到芋头,做官后还记得寻访载回老妇人煮芋头。(3)善于反省:仕途富贵了仍然不忘贫困时的食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气词,句中的助词等。
    句意为:为什么从前的芋又香又甜呢?“何”是“为什么”的意思,表示疑问,也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故在此断一处。“向者”是“从前”的意思,“之”是结构助词“的”,故在“向者之”后面断一处。最后的断句为: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释义。
    (1)句意为:身影就显得更加清瘦。益:更加。
    (2)句意为: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延:请,邀请。
    (3)句意为:雨停了,书生就告别离去。去:离开。
    (4)句意为:还是这种芋呢。是:这个,这。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有:使人:派人。访:寻访。车载以来:用车接来。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根据原文“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可知,他是从府城参加童子试回来的,在老翁家吃过芋头并没有赶去考场。
    B.有误。根据原文“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可知老人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看着考生消瘦可怜,故善良地给他吃芋头充饥,并非有目的的行为。
    C.正确。
    D.有误。原文中老翁只是出于善意给了陌路的书生芋头吃,和书生并不算患难之交。且本文的主题并不是贪图名利,而是突出书生的知恩图报和及时进行自我反省。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可抓住文中对书生进行描写的句子,以及概括书生所做的事情,得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根据“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可得出其勤奋刻苦:能够独自奔赴郡城参加童子试,避雨檐下,衣袖单薄。
    根据“他日不忘老人芋也”“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可知其知恩图报:因避雨吃到芋头,做官后还记得寻访载回老妇人煮芋头;
    根据“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可知其善于反省:仕途富贵了仍然不忘贫困时的食物,听到老翁的提点后,恍然大悟,赶紧谢罪。可据此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芋老人,是慈水祝家渡人。儿子外出给人做工,仅和老太婆住在渡口。有一天,有个书生在他家的屋檐下避雨,衣服湿透又单薄,身影就显得更加清瘦。老人请他进屋里坐,知道他是从府城参加童子试回来的。老人读过一些书,和书生谈了许久,叫老太婆煮芋给他吃。书生吃完一碗,又送了上来,书生吃了个饱,笑着说:“将来我不会忘记老人家的芋的。”雨停了,书生就告别离去。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科举高中当了宰相。偶然让厨师煮芋吃,却放下筷子叹道:“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的芋那么香甜呢?”就派人去寻访那老夫妇,用车接他们来。
    到了京城,宰相慰问犒劳后说:“我没忘记老人家的芋,现在就辛苦你家老太太煮一次芋吧。”不久老太太煮好芋送上来,宰相也放下筷子说:“为什么从前的芋又香又甜呢?”老人上前说道:“还是这种芋呢,从前的芋又香又甜,并非烹调方法上有不同,只是因为时间、地位的不同而使人起了变化。相公以前从郡城走了几十里路,又被大雨所困,饥不择食了;现在你堂中有精美的食品,又在朝廷分得皇帝赏赐的食物,经常大摆筵席列鼎而食。还有什么芋是甜美的呢?我老汉还为相公只在吃芋一事上忘记过去而高兴。
    老人的话还没讲完,宰相就慌忙向老人告罪说:“您老人家真是懂得高深事理的人啊!”就赏赐许多财物并送他们回去。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电视上正播放着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的宣传片,李泽外公很感兴趣,于是李泽向外公介绍了白居易的这篇文章。
    游大林守序①
    唐·白居易
    ①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特、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②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②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③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③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元和十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贬为江州司马,此文是两年后借同庐山隐士、僧人共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所作。②聚落:村庄。③迨(dài):等到。
    10.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此 地 实 匡 庐 第 一 境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1)其僧皆海东人( ) (2)时节绝晚( )
    (3)梨桃始华( ) (4)初到恍然( )
    1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
    13. 作者笔下的大林寺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述。
    14. 第③段中的画线处“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后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
    【答案】10. 此地/实/匡庐第一境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①. 都 ②. 极 ③. 才、刚 ④. ……的样子
    12. 从驿路到寺门,连半天的路程都不到。
    13. 大林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环境优美,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一样。
    14. 感叹号,这句指世人们热衷于追逐功名而无暇欣赏大林寺的美景,作者对此感到惋惜,所以用感叹号表达作者的遗憾惋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
    “此地”为主语,“实”为谓语,“匡庐第一境”为宾语;此句需断两处,分别断在主语、谓语后;
    故断为:此地/实/匡庐第一境。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寺僧都是海东人。皆:都;
    (2)句意:季节转换得很迟。绝:极;
    (3)句意:梨树、桃树才刚刚开花。始:才、刚;
    (4)句意:初到这儿恍忽。然:……的样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由,从;至,到。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段“大林穷远,人迹罕到”可知,大林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
    根据第②段“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可知,大林寺环境优美;
    根据第②段“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可知,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同。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②段写大林寺环境优美,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一样;联系第③段“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啊)”可知,人们却因忙于追名逐利而冷落了大自然的美景,作者感到失落、遗憾、惋惜,于是才有此感慨,故应用感叹号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点睛】参考译文:
    我与河南的元集虚,范阳的张允中,南阳的张深之,广平的宋郁,安定的梁必复,范阳的张特,东林寺的出家人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共十七人,从遗爱寺旁边的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和西林寺,抵达上化成寺,然后在峰顶院歇息一会,再登上香炉峰,在大林寺住宿。
    大林寺在僻远之处,人迹罕到。寺周围有许多清澈的流水、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和细瘦的竹子。寺里只有板隔的房间和木制的器具,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由于山高地深,季节转换得很迟,按时令已是初夏四月,天气还像正二月一般。梨树、桃树才刚刚开花,山涧中的青草还未长高,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一样,初到这儿恍忽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于是我口占绝句一首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一会儿我们遍观了房间的墙壁,看见萧存郎中、魏弘简郎中、李渤补阙三人留下的姓名和文句,于是与集虚他们叹道:“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由驿路到寺门,还不足半日的路程,但自从萧、魏、李三人到此游览之后,至今相隔将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的人。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啊!”
    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作序。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殊初仕
    沈括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①,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②。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③,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④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实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实欢会。④自中批除:从宫中传出皇帝投官的御批。
    9.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上面谕除授之意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1)适值御试进士( ) (2)及为馆职( )
    (3)公是时贫甚( ) (4)上谕之曰( )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告之于帝
    B. 许臣僚择胜燕饮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 上益嘉其诚实 曾益其所不能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13. 概括文中记叙的两件事,说说晏殊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9. 上/面谕/除授之意
    10. ①. 遇到,碰到 ②. 等到 ③. 很,非常 ④. 告诉,使知道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A
    12. ①只有晏殊关门(读书),如此谨慎忠厚,正是可以担任东宫官的人。
    13. ①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②受命后如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刻画了晏殊是一个质朴、诚实、谨慎、忠厚的人。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皇帝当面告诉他任命他的意图。“上”指皇帝,是这个句子的主语,之后要断开。“谕”是句子的谓语,“面谕”是“当面告诉”的意思,之后可断开。
    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上/面谕/除授之意。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恰好正当赶上殿试挑选读书人。值:遇到,碰到。
    ②句意:等到入朝办事后。及:到,等到。
    ③句意:晏殊当时很穷。甚:很,非常。
    ④句意:皇上告诉晏殊说。谕:告诉,使知道。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
    A.都是介词,给;
    B.动词,允许,许可/副词,表示约数,左右;
    C.副词,更加/动词,增加,与“曾”同义;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惟,只有。如此,像这样。谨厚,谨慎忠厚。为,担任。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段中“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讲的是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讲的是宴殊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从这两件事可看出晏殊是一个质诚实,为人谨慎忠厚。
    【点睛】参考译文:
    晏殊读书时,张文节在朝廷上推荐(晏殊),(皇上)召(晏殊)到朝廷去,恰好正当赶上殿试挑选读书人,就让晏殊参加殿试。晏殊一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经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还在,请另外的出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不隐瞒。等到入朝办事后,天下没有大事,(皇上)允许百官选择美丽景色的地方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集市酒楼店铺,到处都摆宴成为游玩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穷,不能够出门,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子选讲官,忽然皇帝亲自批示授予晏殊讲官的官职。执政大臣不能明白皇上选中晏殊的原因,第二天进见回禀,皇上告诉晏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没有不嬉戏游玩宴饮的,整天持续这样,只有晏殊关门(读书),如此谨慎忠厚,正是可以担任东宫官的人。”晏殊上任后,得到了面对皇上的机会,皇帝当面告诉他任命他的意图,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臣并不是不喜欢游玩宴饮的人,只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去游玩宴饮。臣如果有钱,也一定会去(宴饮),只是没钱出不了门。”皇上更加赞许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一天天加深器重(晏殊)。仁宗登位后,最终到了被重用的地步。

    7.【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
    先是②,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铃辖③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④出于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之,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尝:同“寨”。②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③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④更:轮换。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自劳军(慰劳) B. 居无何(经过) C. 量贼众寡(少) D. 势易制也(更替)
    12. 下列选项中与“不闻天子之诏”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之细柳军 B. 称普者久之 C. 羌汉之民 D. 仲淹皆推心接之
    13. 翻译下列句子。
    (1)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
    14. 请结合乙文内容,分析范仲淹的人物形象。
    【答案】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D 12. C
    13. (1)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2)(我们)应当占据险要之地,开拓疆土抵御敌寇,这是上等的策略。
    14. 从范仲淹主动请求守边,可见他爱国有担当;从范仲淹分析敌我形势、制定守边策路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从他优抚百姓可以看出他关心百姓。
    【解析】
    【11题详解】
    D.句意:(凭借我军的)势力容易制服(敌军)。易:容易;
    故选D。
    【12题详解】
    例句句意: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之:结构助词,的;
    A.句意: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之:动词,到;
    B.句意:对周亚夫赞叹不已很长时间。之:音节助词,不译;
    C.句意:羌族和汉族的百姓。之:结构助词,的;
    D.句意:仲淹都能推心置腹接纳他们。之:代词,他们;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曩:先前;若:像;固:必,一定;袭而虏:偷袭并俘虏;
    (2)据:占据;要害:险要之地;策:策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由乙文第一段“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可知,范仲淹忠勇爱国,在国家有难时主动前往御敌;
    由乙文第二段“于是大阅州兵……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的用兵方式可知,范仲淹领兵有方,军事才略过人;
    由乙文第三段“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拓疆御寇,策之上也”,通过范仲淹对敌我优势的分析和提出用兵的建议被采纳可知,他谋略出众,用兵能够审时度势,占据要塞之地,开拓疆土;
    由乙文第四段“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可知,范仲淹修筑城寨,招抚流民,重视民心。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甲】参考译文: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把弓拉满。天子的军队的先锋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军队的先锋说:“天子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都尉回答:“将军有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进入(军营)。因此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骑兵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天子(的车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拜见。”天子(汉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派人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汉文帝(感叹地)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被(匈奴)俘虏。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对周亚夫赞叹不已很长时间。
    【乙】参考译文:
    康定元年,元昊谋反,延州各寨大多失陷,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御敌。
    范仲淹到延州之前,皇帝下诏命令(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一万人,地方统兵官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敌人来了要抵御时,就派官位低的将领首先出击。范仲淹说:“(派遣)将领不选择合适的人,而按照官职(等级的高低)来安排(出兵的)先后顺序,这是自取失败的方法啊。”于是(他)大规模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率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估量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换出战抵御敌人。
    第二年正月,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范仲淹说:“正月时塞外十分寒冷,我们的军队露宿(挨冻),不如等春天再深入(敌境),敌军战马瘦弱,士兵饥饿,(凭借我军的)势力容易制服(敌军)。(我们)应当占据险要的地方,开拓疆土抵御敌寇,这是上等的策略。”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范仲淹又(上奏)请求(朝廷)修筑承平、永平等寨,逐渐召回流亡在外的百姓,给十二座寨修筑城墙,(于是)羌族和汉族(流亡在外)的百姓,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对众多(各部)到来(归顺)的羌人,仲淹都能推心置腹接纳他们。
    范仲淹担任将领,敌军就不敢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8. 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紫薇花①
    【唐】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②。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③。
    【注】①紫薇:夏季开花,开谢相续,花期长达三、四月之久。②上春:早春。③艳阳人:指在艳阳春天里开的花。
    (1)诗中的紫薇花有哪些特点?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答出2点即可)清新、俏丽、独占秋光、不与群花争春、一枝独秀等。
    (2)诗人寄情于物,赞美了紫薇花的谦逊品格,赞美了具有谦逊美德的人,表达作者对紫薇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的意思是一支初绽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百花争奇斗艳。由此可知紫薇花的特点:独占秋光、一枝独秀、清新、俏丽、不与群花争春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谓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这首中用此典故,却一反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极有新意。诗人虽写紫薇但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现在秋天到了,秋风萧瑟,无言的桃花、李花,不知今在何处,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了。诗人寄情于物,在赞美紫薇花的谦逊品格时,也赞美了具有谦逊美德的人,表现了作者对紫薇花的喜爱之情。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良将李牧
    【西汉】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②士,命士被甲,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③,急入收保④,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⑤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⑥五万人,弩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万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有则改)
    【注】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③入盗:入侵。④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⑤让:责备。⑥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3.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备甸奴 备:_____________
    (2)命士被甲 被:_____________
    (3)如是数岁 是:_____________
    (4)使他人代将 使:_____________
    15. 选出与例句“赵之良将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以君之力 B. 环而攻之 C. 与民由之 D. 称善者久之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17. 选文中的李牧与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周亚夫相比,在治军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案】13.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4. ①. 防备、防御 ②. “被”通“披”,穿着 ③. 这、这样 ④. 派、派遣。 15. A
    16. 示例:(1)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士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
    (2)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
    17. 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或“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另外还要注意不能把一个词划开。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意思是: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根据句意可断句为: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备甸奴:防御匈奴。备:防备、防御。
    (2)命士被甲:命令士兵身穿铠甲。“被”同“披”,穿着。
    (3)如是数岁:这样过了好几年。是:这、这样。
    (4)使他人代将:派别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使:派、派遣。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虚词。
    赵之良将也:赵国的优秀将领。之:结构助词,的。
    A.以君之力:凭你的力气。之:结构助词,的;
    B.环而攻之:包围(城)并攻打它。之:代词,代“它”(城);
    C.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之:代词,代“它”(得志之后获得的成效及经验);
    D.称善者久之:(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故选A。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1)以:认为;怯:胆怯,懦弱;虽:即使;以为:认为。
    (2)边士:守边将士;皆:都;愿:希望。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由《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可知,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
    由《良将李牧》中的“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可知,李牧治军严谨、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命令士兵身穿铠甲,操练射箭、骑马,优待战士。(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别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这样过了)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又请回李牧。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干五万人,弓弩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李牧大量布下奇特的战阵,大败匈奴十几万人马。这以后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邑。

    10.文言文阅读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①。及出击胡,而广无部伍行陈②,人人自便,不击刀斗③以自卫,莫府④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⑤,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伍行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士卒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将军屯:率领军队驻防。②部伍行陈:部队的编制和军队的行列阵势。③刀斗:即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更。④莫府:即“幕府”,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⑤远斥候:远远地布置哨兵。
    10.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 孝 景 初 立 广 为 陇 西 都 尉 徙 为 骑 郎 将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介胄之士( ) (2)改容式车( )
    (3)居久之( ) (4)而苦程不识(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2)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周亚夫军细柳》)
    13. 《史记》刻画人物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试分析李广、程不识在治军上的异同。
    【答案】10.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11.【2022年.苏州市.期末试卷】 ①. 披甲戴盔 ②. 同“轼”,扶轼,或扶着车前横木。 ③. 经过、过了 ④. 以……为苦,认为……痛苦
    12. (1)他屡次(多次)和敌人作交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恐怕会战死)。
    (2)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
    13. 同:他们都善于治军。异:李广治军以“仁”,军纪宽松,士兵多愿意为他效命;程不识治军以“法”,纪律严明,军队富于战斗力。(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意为: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及孝景初立”介宾结构作状语,应在“立”后停顿,“广为陇西都尉”主谓结构,应在“尉”后停顿。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披甲戴盔的人。介胄:披甲戴盔;
    (2)句意为: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式:同“轼”,扶轼,或扶着车前横木;
    (3)句意为:过了很久。居:经过、过了;
    (4)句意为:以跟随程不识为苦。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认为……痛苦。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数:屡次。战:作战。恐:恐怕。亡:失去。
    (2)重点词语:至于: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亚夫。得:助动词,能,能够。犯:侵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相同点:根据“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可知二人都善于治军。
    不同点:根据“广无部伍行陈,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和“士卒多乐从李广”可知,李广治军仁慈,比较宽泛,深受士兵爱戴;根据“程不识正部伍行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和“苦程不识”可知,程不识治军严厉,士兵疲劳,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点睛】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
    过了很久,孝景帝死,武帝即位。左右大臣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将他从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宫卫尉,而程不识也调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从前与李广都当边郡太守,屯兵驻防。等他出击匈奴时,李广的部队没有严密的编组和队列阵势,只选择有水草的地带驻扎,在宿地,人人可以自便,夜晚不打更巡夜,幕府公文簿册很简单,不过也派哨兵远出侦察,部队从未遇到危险。程不识就要求严格部队编组和扎营布阵,晚上打更巡夜,士吏办理公文表格必须清楚明细,全军不得休息,这样也未曾遇到危险。这时汉朝边郡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然而士卒也大多乐于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1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①流散,劝之树艺②。数年之后,都城坊曲③,渐复旧制;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④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⑤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释] 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僚佐:随从官员。⑤乏:缺乏。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张全义为河南尹( )
    (2)天子且至( )(《周亚夫军细柳》)
    (3)或诉以“乏人牛”( )
    (4)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活板》)
    16.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张全义哪些做法表明他重视农业的人和事的。
    【答案】14. ①. 做、当、是 ②. 将要 ③. 有人 ④. 使……痛苦
    15. (1)他确实缺少人力牛力,为什么不帮助他呢?
    (2)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
    16. 张全义招募流民,劝课农桑,奖勤罚懒,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表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唐张全义任河南尹。为:做、当、担任;
    (2)句意为:皇帝即将驾到。且:即将,将要;
    (3)句意为:有人(被打人)申诉说“田荒,是因缺乏人力牛力”。或:有人;
    (4)句意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使动用法,使……痛苦;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诚,确实;乏,缺少;何,为什么。
    (2)重点字词:奇,生僻;素,平时;备,准备;旋,马上;以,用。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得出:招募流民,劝课农桑;
    根据“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得出:奖勤罚懒;
    根据“‘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得出:倡导互助,勤于引导。据此综述为:张全义招募流民,劝课农桑,奖勤罚懒,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表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点睛】参考译文:唐张全义任河南尹,当时经过黄巢作乱,居民不到一百户,四郊看不到有耕田的人。全义招流民安置,劝他们从事农耕;几年以后,都城中大街小巷,逐渐恢复旧日的规模;遍地是生长茂盛的桑麻,田野中看不到有不耕的荒地。全义为人明察事理,别人不能欺瞒,但他的治理方法,却宽缓和平,政令简约。全义每外出,看到有的田地庄稼生长好,便下马和随从人等共同观看,召见田主用酒饭进行慰劳。有的人家,田地荒芜草多,全义便将此家人召集到一起,用杖责打。假如被打人申诉说,“田荒,是因缺乏人力牛力”,便召集他的邻人加以责问说:“如他确是缺乏人力牛力,你们为何不帮助他?“直到众人都承认错误,才放他们离开。从此邻里之间有无相通,彼此互相帮助,所以家家有存粮,即便遇到灾荒的凶年,也不会挨饿。(河南府)从此变成富足的地方。


    相关试卷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12 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12 名著阅读,共10页。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10 记叙文阅读: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10 记叙文阅读,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9 说明文阅读: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2021-2022年江苏省初二语文分类汇编期末专项 09 说明文阅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