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讲精练】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考点梳理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6说明文阅读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6说明文阅读,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6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6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6说明文阅读
考点总结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分为:(1)事物说明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2)事理说明文。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3.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4.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一分—总、总一分、分—总);(2)递进式(包括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等);(3)并列式(相互调换顺序,不影响文章内容)
5.常见说明方法有:(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2)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3)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4)引用:也叫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名人名言、经典著作、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的特征等;(5)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6)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语言来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7)作诠释: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用概括性语言进行解释说明;(8)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9)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10)列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方式来说明事物及其特征等。
6.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分类:平时性说明和生动性说明。平实的语言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生动性说明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真题演练
一、现代文阅读
(2021·湖北·远安县教研师训中心一模) 汉字书写之美
祝勇
①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中国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
②只有中国人,让“书”上升为“法”。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过印刷术传入之前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书写工整漂亮,加以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像“印刷”的一样,可见“工整”是西方人对于美的理想之一,连他们的园林,也要把蓬勃多姿的草木修剪成标准的几何形状,仿佛想用艺术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理性。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但是与中国的书法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这缘于“西洋笔尖是用硬物制造,没有弹力,或有亦不多。中国笔尖是用兽毛制成,第一特点与要求是弹力强”。
③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中国书法更感性,也更自由。尽管秦始皇(通过李斯)缔造了帝国的“标准字体”——小篆,但这一“标准”从来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泰山刻石》是小篆的极致,却不是中国书法的极致,中国书法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有阶段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使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又有了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张旭的飞舞流动、欧阳询的法度庄严、苏轼的“石压蛤蟆”、黄庭坚的“树梢挂蛇”、宋徽宗“瘦金体”薄刃般的锋芒、徐渭犹如暗夜哭号般的幽咽顿挫……同样一支笔,带来的风格流变,几乎是无限的,就像中国人的自然观,可以“万类霜天竞自由”,亦如太极功夫,可以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
④在草木葱茏的古代,竹与木几乎是最容易得到的材料。因而在纸张发明以前,简书也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方式。汉简是写在竹简、木简上的文字。“把竹子剖开,一片一片的竹子用刀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写错了,用刀削去上面薄薄一层,下面的竹简还是可以用。”烤竹子时,里面的水分渗出,好像竹子在出汗,所以叫“汗青”。文天祥说“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于这一工序,用竹简(“汗青”)比喻史册。竹子原本是青色,烤干后青色消失,这道工序被称为“杀青”。面对这些简册(所谓的“册”,其实就是对一条一条的“简”捆绑串联起来的样子的象形描述),我几乎可以感觉到毛笔在上面点画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没有碑书那样肃括宏深、力敌万钧的气势,却有着轻骑一般的灵动洒脱,让我骤然想起唐代卢纶的那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当笔墨的流动受到竹木纹理的阻遏,便产生了一种滞涩感,更产生一种粗朴的美感。
⑤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时光掩去了他们的脸,他们的毛笔在暗中舞动,在近两千年之后,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
(节选自《光明日报》)
1.读第②段划线句子,仿照周汝昌先生的句子,在下面括号里填一个双音节词。
中国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_______)画。
2.联系上下文,说说“法度庄严”“幽咽顿挫”分别是怎样的书法风格。
3.精读第③段,请你说说中国书法之美的根本原因。
4.第④段引用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汉字的书写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精读第5段,回答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6.积累链接:请写出《过零丁洋》的颔联。
【答案】
1.美术
2.法度庄严:书写合乎书法的规范,看上去端庄而严整。幽咽顿挫:笔画细弱而飘逸,停顿转折跌宕起伏、回旋有力。
3.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感性自由,让创新永无止境。二是毛笔的柔软与弹性,让书写有变化;
4.引用诗句,生动地表现了毛笔书写具有灵动洒脱的特点,增强了美感。
5.中国人热爱生活,将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紧密相连。(意近即可)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
1.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第①段“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第③段“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亦如太极功夫,可以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等内容,可仿写为:中国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美术画。
2.
本题考查书法风格的理解能力。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这里指书写的规范。庄严:指端庄而有威严,形容人庄重、严肃。“法度庄严”指的是书写合乎书法的规范,看上去端庄而严整。幽咽:指微弱的哭泣和细微的流水声。这里是形容书写笔画的细弱而飘逸。顿挫: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幽咽顿挫”指笔画细弱而飘逸,停顿转折跌宕起伏、回旋有力。
3.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根据“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可知,中国书法之美在于毛笔的柔软与弹性,让书写有变化。根据“就像中国人的自然观,可以‘万类霜天竞自由’,亦如太极功夫,可以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可知,中国书法之美在于中国人的自然观,感性自由,让创新永无止境。
4.
本题考查理解引用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结合前文“我几乎可以感觉到毛笔在上面点画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没有碑书那样肃括宏深、力敌万钧的气势,却有着轻骑一般的灵动洒脱”可知,作者引用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生动地表现了毛笔书写具有灵动洒脱的特点,增强了美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5.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根据第⑤段“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可知,中国人热爱生活,将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紧密相连,中国人具有顺乎自然的美学追求,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6.
本题考查积累诗文名句的能力。《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表现了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其颔联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福岛核废水三问》,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本政府4月13日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
第一问:从何而来
②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事故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冷却堆芯产生的废水。
③截至今年3月,加上地下水和雨水的不断汇入,该核电站内已产生125万吨核废水,且以每天140吨的速度增加。其现有储水罐的容量上限为137万吨,东电称到2022年秋季这些储水罐将全部装满,且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日本政府和东电认为需确保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有空间用于储存反应堆报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质。
④至于为何不在核电站外增设储水罐,日本政府和东电称,这需要大量时间与地方政府协调等,远距离运送核废水还需更大工作量。批评者认为,此举不是不可为,而是日本政府和东电不想为。
第二问:______
⑤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和东电称使用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过滤设备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⑦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截至2020年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中氚的总活度约860万亿贝克勒尔,平均每升水约73万贝克勒尔。
⑧不过“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所宣称的那么理想。截至2020年3月,经这种设备处理过的核废水中约70%超过排放标准,其中约15%超过排放标准的10至100倍,6%超过排放标准的100倍。这些核废水都需再次过滤处理。
第三问:______
⑨《朝日新闻》曾报道,日本国内外很多核电站在控制氚含量的前提下将核电站废水排放入海。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5年,日本全国核电站平均每年向海洋排放氚的总活度约为380万亿贝克勒尔。此外,在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中,约24万亿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物质在约2年时间内被排入大气。
⑩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有别于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含氚废水。该核电站的不少核废水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成分极其复杂,其中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能否彻底清除令人怀疑。
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参与并不能完全化解外界担忧。日本政府和东电过去在处理核事故时犯下不少错误,令其公信力不足。
⑫由日本民众和学者组成的民间组织原子力市民委员会11日发表声明,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将核废水排放入海的计划。该组织认为,对于如何处理核废水,日本政府未能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共识,并轻视氚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
⑬原子力市民委员会表示,日本政府和东电本身已因福岛核电站向环境排放大量放射性物质而负有责任,绝不允许在此基础上再次故意追加排放放射性物质。
7.文章题目是《福岛核废水三问》,作者对福岛核废水提出了三问。请你仿照第一问的形式为后两问拟写小标题。
从何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⑦段加点部分“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和“截至2020年6月”分别有什么作用?
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题为《福岛核废水三问》,作者按照逻辑顺序,层层深入,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关于福岛核废水的相关问题,让读者了解事实,并引发思考。
B.在核电站外增设储水罐,需要大量时间与地方政府协调,且远距离运送核废水还需更大工作量。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在核电站外增设储水罐是不可行的。
C.第⑧段的画线句于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用“70%”“10至100倍”等数据,具体说明了“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实际效果并不如宣称的理想。
D.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都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成分极其复杂,其中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能否彻底清除令人怀疑。
E.日本政府和东电过去在处理核事故时犯下个少错误,公信力不足,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参与并不能完全化解外界担忧。
【答案】
7. 怎样排放 有何危害
8.“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说明下文数据的出处,让数据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截至2020年6月”限制了数据的时间范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
9.BD
【解析】
7.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解答首先要明确“仿照第一问的形式”,也就是要四字发问;其次,要感知段落的内容,了解该部分说明的重点,提取关键词句概括。
依据文章第5段“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可知,第二部分可提取关键词“怎样排放”;
依据第9段“日本国内外很多核电站在控制氚含量的前提下将核电站废水排放入海。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5年,日本全国核电站平均每年向海洋排放氚的总活度约为380万亿贝克勒尔。此外,在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中,约24万亿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物质在约2年时间内被排入大气”,第三部分可提取关键词“有何危害”。最后仿照第一问的形式,拟写即可。
8.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截至2020年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中氚的总活度约860万亿贝克勒尔,平均每升水约73万贝克勒尔”中的“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交代了数据出处,“截至2020年6月”则限制了数据的时间范围,这样,使引用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氚等放射性元素难以从水中清除的客观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9.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还原到文中比对,然后做出判断。
B.有误,依据文章第4段“至于为何不在核电站外增设储水罐,日本政府和东电称,这需要大量时间与地方政府协调等,远距离运送核废水还需更大工作量”可知,并非“大多数人认为”而是“日本政府和东电认为”;
D.有误,依据文章第10段“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有别于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含氚废水。该核电站的不少核废水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可知,不是“都接触过”而是“不少核废水接触过”;
故选BD。
(2021·天津武清·模拟预测)现代文阅读
新“礼”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①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恰逢我国传统春节期间,对于防控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重构礼仪健康文化、推行新礼对于防控新冠肺炎具有时代意义。
②握手的社交礼仪最早于西方,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见面礼仪。手部尤其是手掌的汗腺最为发达,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含有80万个病菌,一克指甲垢里隐藏有38亿个病菌,平均每只手上携带150种病菌,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之前的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患者包括汗液在内的体液中,极易通过握手而传播。
③在我国古代,人们相见时双手拱于胸前,不仅体现了我国古时的文明礼仪,也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可见,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仪比西洋人卫生,因为中国人是“握”自己的手(拱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施拱手礼,保护自己,健康他人。
④新型冠状病毒作为呼吸道传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戴口罩被认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口鼻是微尘病菌进入体内的主要关口,选择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很有必要。
⑤地面的痰迹和污水等也会造成病菌污染,鞋底每天与地面紧密接触,经常跟随人们走家串户,流动性很强,如果不注意其卫生,势必会成为一种可怕的“隐形”污染,充当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假设吐痰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他的一口痰里会含有大量病菌,如果行人踩到,病菌将会寄藏在鞋底中,污染地面不说,还会跟着漂浮到空气中,更会将绝大部分病菌带到家中的地板上,万一被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因此,讲究鞋底卫生、减少鞋底污染很有必要。
⑥给大家提供几个保持鞋底卫生的方法:首先,进家门前一定先换鞋;其次,适时清洗鞋底,清洗时最好戴上手套,并使用消毒液,刷完鞋底的刷子不要再刷鞋面或内里。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家购置一台鞋底清洁机,清洁起来会更方便一些。同时,定期清洁鞋柜或鞋架等鞋底经常接触的东西。最后,呼吁公共场所门前增设鞋底清洁机,并由专人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特殊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提倡使用一次性鞋套。
⑦当感冒旺季来临且家中有人患感冒时,避免传染的最好办法之一,是跟已患感冒的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这也是防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对于防患感染新冠的肺炎更有其现实意义。
⑧一米的距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银行取款要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一米是最佳距离……通常来说,在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排入环境的过程中,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则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周围。所以,与传染近距离接触,便给飞沫传播创造了机会,而距离传染1米以外则是相对安全的。国外研究报告显示,与感冒者相距一米以上比相距一米以内,被传染感冒病毒的几率降低九成。
(有删改)
10.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措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口鼻是微尘病菌进入体内的主要关口,我们必要选择合适的口罩来防护。
B.拱手作揖代替握手,因为没有清洗过的手携带大量的多种病菌,握手极易传播病菌,但是手上不出汗就不会传染。
C.讲究鞋底卫生、减少鞋底污染,因为鞋底每天与地面紧密接触,如果病菌寄藏在鞋底中,鞋底就会成为“隐形”污染。
D.与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因为与传染近距离接触,便给飞沫传播创造了机会,而距离传染1米以外则是相对安全的。
11.下列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说明的中心内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
B.第⑥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C.第⑦段加点的“之一”删去后也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D.第⑧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作诠释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人传人的传染性,因此重构礼仪文化、推行新礼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B.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新礼,施拱手礼,不去握别人的手,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健康他人。
C.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毒,其传染方式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D.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门前一定要增设鞋底清洁机,医院、实验室必须使用一次性鞋套。
【答案】
10.B
11.B
12.D
【详解】
(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
B.第②段介绍到“手部尤其是手掌的汗腺最为发达”“之前的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患者包括汗液在内的体液中,极易通过握手而传播”可知,本项的“不出汗就不传染”是无中生有。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A.从标题“新‘礼’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和第①段“重构礼仪健康文化、推行新礼对于防控新冠肺炎具有时代意义”可知,文章说明的中心内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
C.第⑦段加点的“之一”不能删,删去后句意改变,成了“唯一的”最好方法;
D.第⑧段划线句“与感冒者相距一米以上比相距一米以内,被传染感冒病毒的几率降低九成”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第⑥段中,原文为“‘呼吁’公共场所门前增设鞋底清洁机,并由专人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特殊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提倡’使用一次性鞋套”,并非“一定要”“必须使用”;
故选D。
(2021·江西南丰·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功能,可以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条件下通信。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震、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从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
13.根据要求填空。
(1)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北斗三号已经广泛应用,北斗四代又在论证中。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归纳未来的第四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两个特点。
近日,北斗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北斗系统正在研发下一代卫星导航业务,预计于2035年实现全球组网覆盖。据总师透露,下一代北斗导航系统将具备两大亮点。
新一代北斗将使用汞离子微波原子钟。原子钟可以说是导航系统的核心科技,导航的原理就是通过各个卫星之间的坐标距离测算来进行精确引导目标。而想要达到世界顶级的时间精度,仅靠传统时钟是不够的,人们需要一种通过原子震动电磁波来记录时间的高精密时钟,也就是原子钟,在传统的导航卫星上,各国搭载的均为铯原子钟或铷原子钟。
北斗信号难以覆盖的崎岖山地、森林等地区,采用卫星与地形测绘技术复合导航,在有卫星的地方使用卫星导航,在没有卫星的地方将由提前测绘好的地形图进行最佳线路规划,即运用惯性导航技术。
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C.第⑥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
D.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19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答案】
13. (1)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2)特点1:使用汞离子微波原子钟; 特点2:运用惯性导航技术。
14.B
【解析】
13.
(1)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要认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第②段“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可概括出: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根据第③段“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根据第⑦段“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材料第二段“新一代北斗将使用汞离子微波原子钟。原子钟可以说是导航系统的核心科技,导航的原理就是通过各个卫星之间的坐标距离测算来进行精确引导目标” 可概括出:使用汞离子微波原子钟;
根据第三段“在没有卫星的地方将由提前测绘好的地形图进行最佳线路规划,即运用惯性导航技术” 可概括出:运用惯性导航技术。
14.
B.有误,选项中“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著提升”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从而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显著提升。故选B。
(2021·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5.下面对选文第③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B.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官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1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C.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B.“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色。
C.“高低屈曲”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人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
18.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下边诗文名句中不能用来表现苏州园林这种效果的是( )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期。(陶渊明《桃花记》)
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15.A
16.B
17.D
18.B
【解析】
15.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寻找需根据具体语句分析。应先根据语句明确说明方法,根据内容阐述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应结合上下文,尤其是画出句子的上下句和段落开头去理解。
根据第③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知:将我国的古代建筑设计与苏州园林的设计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第③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可知:将苏州园林比作美术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联系本段结尾“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可知: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表现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美,更注重布局与自然相结合的自然之趣;故选A。
16.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联系第②③段“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可知: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具有美术画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并非为了突出“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故选B。
17.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性,生动性。准确性是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体现在用词的准确,说明方法中的列数字,列图表,下定义等也能够体现;生动性往往体现在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中。
根据第④段“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可知:“鱼戏莲叶间”是指鱼儿在生长荷花的池沼里自由自在嬉戏的场景,一个“戏”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的灵动之姿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非“平实性”;故选D。
18.
本题考查对文章及诗文的理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结合“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体现的是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对于不同景致的区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竹林通向幽处,禅房后的景致与竹林里的景致不同;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意思是: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展现的是楼阁间美丽景致,并未体现景色的变化;
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意思是: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因为山的阻隔并不知道山后别有洞天,景色不同;
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意思是: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山势的曲折变化,遮挡住人们的视线,绕过山才看到亭子;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9命题作文,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9命题作文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9命题作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7名著阅读,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7名著阅读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7名著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5议论文阅读,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5议论文阅读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5议论文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