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1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和大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最多与反应
B.大黄素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大黄素与足量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D.等物质的量的X、大黄素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21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为二元弱酸,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1 | 将溶于蒸馏水,配制溶液 |
2 | 向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测所得溶液的 |
3 | 向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4 | 向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至溶液 |
A.实验1的溶液中存在:
B.实验2的溶液中存在:
C.实验3的溶液中存在:
D.实验4的溶液中存在:
- (2021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由煤转化成的合成气通过下列反应转变为液态甲醇: 。向三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在不同的温度、压强下测得平衡转化率如下表。已知容器I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容器 | Ⅰ | Ⅱ | Ⅲ |
温度 | |||
压强 | |||
平衡转化率 | 0.5 | 0.8 | 0.5 |
A.T2 >T1
B.容器II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0.4L
C.容器I中反应5分钟达到平衡,则该时间段
D.保持容器I和III原条件不变,分别向两容器再充入,再次达平衡后,两容器CO的平衡转化率仍为0.5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科学佩戴口罩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手段。生产医用口罩的原料之一为聚丙烯。下列关于聚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 B.可由通过缩聚反应合成
C.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具有热固性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反应可用于高纯硅的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极性分子 B.中子数为16的硅原子可表示为
C.HCl的电子式为 D.单晶硅为共价晶体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由废铁屑制取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溶解废铁屑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的导电性强,可用于制作铝合金门窗
B.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作耐火材料
C.硫酸铝溶于水并水解形成酸性溶液,可用于泡沫灭火器
D.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时X原子s能级电子总数是p能级电子总数的2倍,Y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与Z、W在周期表中位置均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原子半径: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S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 B.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的键角比中的小 D.的沸点比的沸点高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稀 D.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增大,的转化率上升
B.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为
C.使用高效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焓变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为了验证1-溴丙烷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向试管中依次加入5mL 1-溴丙烷和10mL饱和KOH乙醇溶液。
步骤2:均匀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将产生的无色气体经水洗后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褪色。
步骤3:取试管中反应后的少量剩余物于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滴加溶液,可观察到有淡黄色的AgBr晶体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中可观察到溶液分层
B.步骤2中溶液褪色说明丙烯具有还原性
C.1个AgBr晶胞(见图)中含13个
D.实验证明1-溴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一种合成中间体Z可通过如下转化得到。
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X中含有2mol碳氧π键
B.X、Y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C.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
D.Z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电解法转化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电解制的原理示意图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X可能是
B.电解时阴极反应式:
C.电解过程中,阳极区的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D.电解过程中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消耗标况下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室温下,用饱和溶液浸泡粉末,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未完全溶解。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加入醋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饱和溶液中存在:
C.反应正向进行,需满足
D.过滤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且
- (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为了减少碳排放,可在催化条件下将和转化为CO和,其主要反应如下为,该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1,在发生上述反应的同时,还存在以下反应: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积碳会影响催化剂的的活性。反应相同时间,测得积碳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碳反应的
B.增大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助于减少积碳
C.温度高于600℃,积碳反应的速率减慢,积碳量减少
D.和反应的快慢由反应物→过渡态Ⅰ的速率决定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化合物Y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Y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B.X、Y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X与足量H2反应所得产物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D.以Y为单体可以合成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0.1 mol/LFeCl2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 氯水中含有HClO |
B | 用pH试纸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 CH3COOH电离出H+的能力比HNO2的强 |
C | 向3 mo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D | 向浓度均为0.05 mol/L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Ksp(AgCl)>Ksp(AgI) |
A.A B.B C.C D.D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自充入1 mol CO和一定量的H2,分别在T1、T2、T3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H<0。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与投料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平衡转化率:a>b>c
B.上述三种温度之间大小关系为T1>T2>T3
C.a点状态下再通入0.5 mol CO和0.5 mol CH3OH,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c点状态下再通入1 mol CO和4 mol H2,新平衡中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
参考答案:
- D
【详解】A.酚羟基和羧基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则X最多与2mol 反应,故A错误;
B.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大黄素分子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大黄素与足量的加成产物为,分子中含有10个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D.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能够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等物质的量的X、大黄素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正确;
故选D。
- A
【详解】A.实验1的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得到质子守恒为,再根据得到:,,根据代入得到:,因此得到,故A正确;
B.实验2的溶液中溶质为NaHC2O4,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得到质子守恒:,故B错误;
C.实验3的清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清液中,将两者结合得到,故C错误;
D.根据,实验4的溶液中pH=4,则,得到即,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 C
【详解】A.该反应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都能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容器II和容器III的压强相同,容器II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容器III的CO平衡转化率,说明容器II的温度更低,由此可知T2 >T1,故A正确;
B.容器I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则T1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4,容器II和容器I的温度相同,则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相等,容器II达平衡时,,设容器体积为xL,则==4,解得x=0.4,故B正确;
C.容器I中反应5min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积为2L,因此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大于2L,若容器体积始终为2L,则该时间段,所以该时间段内,故C错误;
D.保持容器I和III原条件不变,分别向两容器再充入,再次达平衡后,新的平衡与原平衡互为等比等效,因此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0.5,故D正确;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 A
【详解】A.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一种塑料),聚丙烯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选项A正确;
B.聚丙烯可由通过加聚反应合成,选项B错误;
C.聚丙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C错误;
D.聚丙烯为线型分子,属于热塑性塑料,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 D
【详解】A.四氯化硅与甲烷类似,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A错误;
B.中子数为16的硅原子,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14+16=30,可表示为Si,B错误;
C.HCl为共价化合物,HCl的电子式为:,C错误;
D.单晶硅直接由硅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每个硅原子与4个硅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共价晶体,D正确;
故选D。
- D
【详解】A.Na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升高温度,Na2CO3溶液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废铁屑表面的油污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因此热纯碱溶液去除油污能力增强,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Fe与稀硫酸反应产生FeSO4和H2,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可用装置乙加快废铁屑的溶解,B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根据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过滤装置,可将难溶性固体过滤除去,得到的滤液为FeSO4溶液,C能达到实验目的;
D.FeSO4中的Fe2+易被氧化,且蒸干后得不到结晶水,因此应该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而不能采用蒸发结晶方法,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 C
【详解】A.铝合金可用于制作铝合金门窗是因为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与铝的导电性无关,故不选A;
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的原因是熔点高,与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无关,故不选B;
C.硫酸铝溶于水并水解形成酸性溶液,碳酸氢钠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硫酸铝、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于泡沫灭火器,故C正确;
D.氢氧化铝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是因为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消耗酸,与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无关,故不选D;
选C。
- A
【分析】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时X原子s能级电子总数是p能级电子总数的2倍,即1s22s22p2,则X为C,Y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则Y为P,Y与Z、W在周期表中位置均相邻,则Z为S,W为As,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P,Z为S,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与IIIA、VA与VIA反常,则第一电离能:P>S即,A正确;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由分析可知,Y为P,Z为S,W为As,则原子半径:S<P<As即,B错误;
C.由分析可知,X为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即H2CO3是弱酸,C错误;
D.由分析可知,Y为P,W为As,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即PH3>AsH3即,D错误;
故答案为:A。
- B
【详解】A.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轨道杂化类型为sp3,故A错误;
B.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正确;
C.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3,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所以的键角比中的大,故C错误;
D.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的沸点比的沸点低,故D错误;
选B。
- D
【详解】A.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
B.能被氧气氧化为,故B错误;
C.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故C错误;
D.和过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故D正确;
选D。
- A
【详解】A.其他条件相同,增大,相当于增大氧气的浓度,的转化率上升,故A正确;
B.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为,故B错误;
C.使用高效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
D.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选A。
- B
【详解】A.1-溴丙烷易溶于乙醇,步骤1中的溶液不分层,故A错误;
B.乙醇易挥发,将产生的无色气体经水洗除去乙醇后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丙烯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根据均摊原则,1个AgBr晶胞中含数,故C错误;
D.该实验证明1-溴丙烷KOH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选B。
- D
【详解】A.双键中含有1个π键,则由结构简式可知,1mol X中含有1mol碳氧π键,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故B错误;
C.苯环和醛基为平面结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所以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一定条件下Z分子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分子中含有3个连有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 B
【分析】根据题意电解制,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在Sn片上得电子生成,所以Sn片是阴极、Pt片是阳极。
【详解】A.Pt片是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气体X不可能是,故A错误;
B.电解时,二氧化碳在Sn片上得电子生成,阴极反应式:,故B正确;
C.电解过程中,钾离子由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阳极区的溶液浓度减小,故C错误;
D.根据,电解过程中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消耗标况下,故D错误;
选B。
- C
【详解】A.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是BaCO3和盐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BaCO3=H2O+CO2↑+Ba2+,A错误;
B.饱和Na2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Na+)+c(H+)=c(HCO)+c(OH-)+2c(CO),B错误;
C.反应BaSO4+CO=BaCO3+SO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要使BaSO4+CO=BaCO3+S0正向进行,则要满足Qc<K,<,C正确;
D.过滤后得滤渣和滤液,则过滤前BaSO4+CO=BaCO3+SO达到平衡状态, BaSO4和BaCO3均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c(CO)=,c(SO)=,D错误;
故选C。
- D
【详解】A.根据图示,①,②
③
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得,,所以消碳反应的,故A错误;
B.增大与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当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消碳反应逆向移动,不有助于减少积碳,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高于600℃,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速率都加快,积碳反应速率小于消碳反应,积碳量减少,故C错误;
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速率决定总反应速率,和反应的快慢由反应物→过渡态Ⅰ的速率决定,故D正确;
选D。
- BD
【详解】A.Y分子中苯环上-OH只有邻位上可发生取代反应,因此1 mol Y最多能与1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X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醛基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Y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X与足量H2反应产生,由于手性C原子是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所得产物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用※标注为,C错误;
D.Y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合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D。
- CD
【详解】A.氯水中含有的Cl2也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而使溶液显黄色,因此不能确定氯水中是否含有HClO,A错误;
B.根据盐的水解规律,酸越弱,其形成的盐水解程度越大,该溶液的pH就越大,所以使用pH测定等浓度CH3COONa、NaNO2溶液的pH,前者大,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HNO2的弱,更难电离产生H+,B错误;
C.向3 mo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说明有I2生成,发生了反应:Br2+2KI=2KBr+I2,从而证明了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C正确;
D.同一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Cl-、I-,向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了AgI沉淀,证明c(Ag+)·c(I-)<c(Ag+)·c(Cl-),则Ksp(AgCl)>Ksp(AgI),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 AD
【详解】A.a、b两点投料比相同,在投料比[]不变时,CO的转化率越大,则H2的转化率也越大,所以H2的平衡转化率:a>b;投料比越大,则CO的转化率越大,H2的转化率就越小,根据图示可知c点的投料比最大,故该点H2的转化率最小,因此H2的平衡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b>c,A正确;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会减小。根据图示可知在投料比相同时,CO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T1>T2>T3,说明反应温度:T1<T2<T3,B错误;
C.a点时CO的转化率是50%,在反应开始时加入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此时CO及反应产生的CH3OH的物质的量都是0.5 mol,CO、CH3OH的浓度相等,a点状态下再通入0.5 mol CO和0.5 mol CH3OH,CO、CH3OH的浓度仍然相同,此时Qc=K,说明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C错误;
D.c点为平衡状态,在反应开始时其投料比[]=4,若此时再通入1 mol CO和4 mol H2,与原开始投料比相同,由于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向移动,会产生更多的CH3OH,最终达到新平衡中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D。
江苏泰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泰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5ml/L,故其,C错误;,7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L,电路中转移电子,7,根据平衡常数,25℃时,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溶液中存在,1×10-3,Ka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