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一课一练)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第1课时(一课一练)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2594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课件PPT+教案+练习+素材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1课时课件pptx、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1课时教案doc、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1课时一课一练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3)初步形成“元素”是基于不同原子中最基本的粒子——质子而对原子进行分类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4)了解元素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教学难点】(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物质为什么会变化无穷、循环往复?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然而,对于这些元素究竟是什么,人们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元素是水、火、土、气,也有人认为是金、木、水、火、土⋯⋯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发现它们仍然是可变的,并不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呢?二、新课学习一、元素与元素符号活动天地: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古人曾经认为水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之一,认为它普遍存在、不易变化。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谈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不正确,虽然水普遍存在,但是水也是可以变化的,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可以拆成两种原子。]小明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才是组成物质的元素”。小丽认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容易变的;而原子是不变的,并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所以原子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请提出你的观点。[这两种观点中,小丽的是正确的,同时也是对小明错误观点的解释]原子以不同数量、不同种类、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虽说大千世界中物质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易变化。所以,原子才能作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那么,什么样的原子才能归为同种元素呢?观察这些氧原子又有哪些共性?第一图:8个质子,9个中子,8个电子。第二图: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第三图:8个质子,10个中子,8个电子。它们都是氧元素的原子,哪么什么是氧元素?[质子数为8的一类氧原子总称氧元素]原子以不同数量、不同种类、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物质。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因此,科学家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我们需要注意:由于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水就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则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与原子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通过表格来区分一下: 元素原子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应用范围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或分子的构成。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目前已发现的物质有数千万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写出下列纯净物的化学符号1.(1)氮气(2)氢气(3)氧气(4)金刚石(5)镁条(6)木炭(7)铜丝(8)铁(9)金[N2 H2 O2 C Mg C Cu Fe Au]像这种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2.(1)二氧化碳(2)氧化镁(3)水(4)氯化钠(5)一氧化碳(6)氧化铜[CO2 MgO H2O NaCl CO CuO ]像这种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如氢气、氧气、碳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等我们知道物质按组成物质的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在这里纯净物按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拓展学习:以水为例,微观上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在宏观上,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仔细观察下图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为方便区分和交流,国际上规定每种元素都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如:氢 H 碳 C 镁Mg写法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如:用“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我们比一比看谁识记的最快。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H He C N O F Ne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Na Mg Al Si P S Cl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Ar K Ca Mn Fe Cu Zn银 钡 汞 金 Ag Ba Hg Au多识一点: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由来P47,观察元素分为哪几种?每种元素的汉语名称从部首上分析,各有什么特点?我国古代将元素分为两大类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创造名称时带有“钅”(汞除外)非金属元素带有气、氵、石元素的汉语名称,是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的。课堂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C )A.O、Si、Fe、Al B.O、Fe 、Si、AlC.O、Si、Al、Fe D.O、Ca 、Si、Al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B ),属于单质的是( A ),属于化合物的是( C D )A.氧气 B.海水 C.水 D.氯化钠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质量4.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约有20亿之多”这里的“铁”是指( B )A.钢铁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板书设计】元素与元素符号元素的定义元素的分布单质和化合物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及书写【作业布置】1.P50挑战自我,2、3、5题.2. 查看书籍和网上查询关于元素符号的更多知识.【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繁多,而且概念抽象,我采取了学练结合,逐个知识点进行检测评价的方式,感觉比最后综合检测效果要好。在练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所举例子正好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默写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符号,这些符号正好用来让学生练习符号的表示意义。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及时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