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9263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9263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展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学情分析
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2)班的学生,共有37学生人。这个班级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 益的课外书籍。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为新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教材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题是“物质的变化”,本单元由《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制作汽水》《化学家的研究》组成。第一课总体认识物质变化的种类。第二课具体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第三课以自制汽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课从科学家分工的角度,介绍化学家研究物质的学问,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第二单元,主题是“遗传与变异”,本单元由《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组成。前两课与第三课是外部现象和内部原因之间的关系。前两课讲述遗传和变异的发生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第三课讲述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基因,它决定着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第三单元,主题是“化石的奥秘”,本单元由《消失的恐龙》《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用化石作证据》三课组成,采用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不断扩展对化石奥秘探索的范围。第一课《消失的恐龙》,要了解消失了的物种,必须研究化石。第二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是在第一课基础上的深入与拓展。第三课《用化石作证据》在第二课基础上扩大了对化石奥秘的探索范围。
第四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本单元由《太阳系大家族》《观察星空》《冲出地球》《探索宇宙》四课组成,这四课的编排呈递进关系,引导学生一步步对宇宙空间展开探索。四个次级主题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恒星和太阳系的行星入手,逐步拓宽认识范围,发展到观察星座和探索宇宙空间,介绍人类在探索宇宙空间进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这四课的内容在逻辑上逐步扩展并环环相扣,均关注了科学史的渗透,又各具特色。
第五单元,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本单元由四个次级主题组成:《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人造肥料和现代农业》《钢筋混凝土和现代建筑业》和《电动机和现代工业》,这四个次级主题为总分关系,第一课概述很多技术产品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三、四课分别从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这三个方面叙述重要的发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教学目标
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工程实践活动的专项学习,学习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带领学生一起回忆做过的所有专项学习活动,归纳工程师设计开发或改进产品时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第二部分,提出“自制一艘能在80厘米的航道上最快到达终点的蒸汽船”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
1.能够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描述两类变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控制变量实验,归纳铁钉生锈的条件,解释防锈的道理。
3.学会制作汽水,能够分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意识到人类生产生活可以利用物质变化。
4.利用观察、调查、统计的方法,发现并归纳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基于证据,对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5.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的研究,感受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意义,反思现代基因技术带给人类的影响。
6.能运用从化石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分析灭绝生物和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7.能够运用化石作为支持某些科学假说的证据。
8.认识太阳系和星座的有关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和北极星,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9.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够体会人类冲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
10.通过资料检索、模拟制作、制作知识卡片、对比实验、栽培种植、阅读调查等活动,体会非自然状态下的农业生产、钢筋混凝土、电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体会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1.动手动脑,设计合理方案,制作出满足需求的蒸汽船并向同伴展示交流。
12.能够明确工程任务,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重点领会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个要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物质变化的分类,观察物质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2.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变异的秘密的研究,利用观察调查统计的方法,发现并归
纳生物体的遗传变异现象,并基于证据对生物体遗传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3.了解化石的特点及作用,并能够运用从化石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分析灭绝生
物和某些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4.认识太阳系和星座的有关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和北极星,知道太阳系、
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5.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够体会人类冲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
牺牲,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
6.通过资料检索、模拟制作、制作知识卡片、对比实验、栽培种植、阅读调查
等活动,体会非自然状态下的农业生产、钢筋混凝土、电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体会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7.能够明确工程任务,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重点领会前期研究、
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个要素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1.教师要加强自身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 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 -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
4.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5.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教学进度表
周次 | 单元 | 课题 | 课时 |
1 |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 l.蜡烛的变化 | 7 |
2 | 2.铁钉生锈 | ||
3 | 3.制作汽水 | ||
4 | 4.化学家的研究 | ||
5 |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 5.生物的遗传 | 5 |
6 | 6.生物的变异 | ||
7 |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 ||
8 | 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 8.消失的恐龙 | 5 |
9 |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 ||
10 | 10.用化石作证据 | ||
11 |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11.太阳系大家族 | 6 |
12 | 12.观察星空 | ||
13 | 13.冲出地球 | ||
14 | 14.探索宇宙 | ||
15 | 第五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 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 6 |
16 | 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 | ||
17 | 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 | ||
18 | 18.电动机与现代工业 | ||
19 |
| 专项 像工程师那样 | 2 |
20 | 总复习 | 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