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精品ppt课件
展开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集体备课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为四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和进位)、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和退位)、整十数;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部分,安排的是用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一个例题,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部分两个例题,例1教学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2教学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三部分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共三个例题,例1教学不退位,例2教学退位,例3教学含小括号的;第四部分,解决问题共两个例题,例4教学同数连加,例5教学减去相同数的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而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即可。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主要是化归为20以内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来计算,因此这一部分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算理。
1.注重使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算法。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组织好练习,选择好的练习形式,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对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多进行口头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内容时,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经历将这些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2例1,完成P62“做一做”,P63“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逐步铺垫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打下基础。
二、情境呈现,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62例1。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10+20。
预设2:右边比左边多多少本书?列式:20-10。
【教学提示】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从直观到抽象,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相同计数单位相加”。预设3:一共有30本书,右边有20本,左边有多少本?列式:30-20。
师:观察这些算式里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都是两位数,个位都是0。
师:像这样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被称为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情境图的引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
三、探究新知,直观建模
1.自主计算10+20。
(1)师: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边摆边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计算方法。
(2)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预设1:小棒摆放,左边1捆小棒,右边2捆,共3捆,就是30根。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1根1根地摆?(这里都是以“十”为单位的)
预设2:用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预设3: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因为1+2=3,所以10+20=3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操作,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做到“理清法明”。
2.迁移类推,计算30-20。
师:30-20等于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摆小棒,先摆3捆,再拿走2捆,剩下1捆,1捆就是10根,所以30-20=10。
预设2:用数的组成,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里去掉2个十还剩下1个十,也就是10,所以30-20=10。
预设3:利用计数器计算,因为3-2=1,所以30-20=1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有了整十数加整十数计算的基础,相应的减法计算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迁移类推,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3.总结算法,归纳方法。
师:观察以上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以“十”为单位,想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师: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要想几个十加、减几个十,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可以先想“几加几、几减几”,再在得数几的后面添0。
【设计意图】在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体会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四、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62“做一做”和P63“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学情预设】“做一做”第1题:学生能迅速说出得数,并能说明是怎样算的。
“做一做”第2题、习题第4题:学生能迅速完成,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组的算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类比掌握计算方法。
2.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并订正错例。
【学情预设】都是口算,要注意学生解答的速度和准确率。
3.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3题。
(1)学生独立看图列式。
(2)师:为什么“40+3”和“40+30”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40+3是整十数加一位数,计数单位不同,40+30是整十数加整十数,计数单位相同。
4.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学情预设】这是一道整十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较容易进行解答。第(1)(2)问直接列式解答,第(3)问提出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就行。
5.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思考题。
(1)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把10、20、30、40、50填入圆圈里,要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师: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
【学情预设】预设1:无规律填空后调整找到答案。
预设2:直接找到正确答案。
预设3:先把30放在正中间,然后把10和50作为一组,20和40作为一组,分别填写在一条线段的两端。
师:先确定中间数,再看其他四个数,这种方法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30-20=10
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就是30。 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就是10。
因为1+2=3 因为3-2=1
所以10+20=30 所以30-20=10
▶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这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时可选择不同的直观模型:成包的书、成捆的小棒和计数器,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探索,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算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67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前预习ppt课件</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填一填,+20=,-10=,-20=,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50=,+3+4,-4-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图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填一填,+20=,-10=,-20=,探究新知,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精品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4,-4-3,+30+40,-40-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