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下列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1.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B.CaO C.NO D.
2.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的是
A. B. C. D.
28.(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食盐水 B. C. D.
3.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与俗名对应的是
A.碳铵: B.熟石灰:
C.蚁酸: D.氯仿:
30.(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实验式: B.乙炔的结构式:
C.的球棍模型: D.的结构示意图:
4.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置于空气中加强热可得到煤焦油
B.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D.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二氧化硅互为同素异形体
C.立方烷()和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互为同系物
6.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B.浓硝酸可用铝槽车运输
C.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
7.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时,得到的炉渣浮在铁水上
B.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钠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
8.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黑火药的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1∶1 C.1∶2 D.3∶2
9.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时,由于苯酚常温下是固体,故取适量乙醇和苯酚分别加水溶解后再进行实验
B.纸层析法属于色谱分析法,通常以滤纸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C.将阿司匹林粗产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其中的聚合物
D.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稀硫酸进行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的实验,可以避免铁参加反应造成的误差,进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10.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类推”合理的是
A.溶液低温蒸干得到,NaCl溶液低温蒸干也可得到NaOH
B.铁能置换出铜,Na投入溶液中也能析出红色固体
C.沸点高于,沸点也高于
D.是直线型分子,COS也是直线型分子
11.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
B.向碱性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12.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C.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在水中溶解度最大
13.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能与盐酸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NaOH 2mol
14.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已知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且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X同主族,X、Y、Z同周期,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可能在空气中发生自燃
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
D.W、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15.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3倍,则溶液的pH=(a+3)
B.某强碱弱酸盐NaA溶液,随温度升高,pH一定变小
C.pH=2的盐酸和pH=2的醋酸以体积比1∶10混合后,溶液pH仍为2
D.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和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16.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I2与1mol 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2.80g Fe发生吸氧腐蚀生成Fe2O3·xH2O,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273K、101kPa下,28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5NA
D.pH=1的H2SO4溶液10L,含H+的数目为2 NA
17.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t/min
n(A)
n(B)
n(C)
0
4.0
1.0
0
2
0.6
0.2
4
0.4
6
2.8
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in时,该反应可能已达到平衡
B.反应开始后,不管t取何值,A与B的转化率均不可能相等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D.min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6Q kJ
18.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在100 ℃、1.01×105 Pa下,1 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O(g)分解为2 mol H与1 mol O时吸收930 kJ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490 kJ·mol-1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 kJ
19.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甲硫醇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化工试剂,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H3SH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
B.过程⑤中,形成了O—H键和C—H键
C.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0.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氨气与氧气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电子移向正极
B.电池负极反应为:2NH3-6e-=N2+6H+
C.相同条件下,正负极通入气体体积的理论比为15∶4(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1.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常温下,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的NaOH稀溶液滴定20mL某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情况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滴定情况
10
溶液
20
溶液
20.11
恰好中和
A.mL时,
B.mL时,
C.mL时,
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22.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探究铝片与溶液的反应。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Ⅲ中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
Ⅳ中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若将打磨过的铝片加入Ⅰ中,加热后会出现气泡。再对比上图Ⅰ、Ⅲ,说明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
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可能为:
D.加热和逸出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23.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0.01mol·L-1 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B
室温下,向0.1 mol·L-1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
向两支各装有5mL 0.1 mol·L-1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0.1 mol·L-1和5mL 0.2 mol·L-1的Na2C2O4,通过观察褪色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草酸钠溶液浓度大的试管反应快
D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 A
【详解】A.CO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A选;
B.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选;
C.NO不能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C不选;
D.Al2O3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为两性氧化物,D不选;
故选:A。
2. B
【详解】A、是烧杯,故不选A;
B、是圆底烧瓶,故选B;
C、是容量瓶,故不选C;
D、是分液漏斗,故不选D。
3. C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详解】A.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不能电离,故B错误;
C.碳酸氢钠符合电解质的要求,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乙醇不能电离,故D错误;
故选C。
4. A
【详解】A.碳铵是碳酸氢铵的俗称,化学式为,故A正确;
B.生石灰和水反应得到熟石灰,故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故B错误;
C.蚁酸是甲酸的俗称,化学式为HCOOH,故C错误;
D.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称,化学式为CHCl3,故D错误。
故选:A。
5. D
【详解】A.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其实验式C2H4O,故A错误;
B.乙炔分子式为C2H2,含有C≡C键,是直线形分子,其结构式:H-C≡C-H,故B错误;
C.CH4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用小球表示原子、棍棒表示化学键,且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则CH4的球棍模型为,故C错误;
D.因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当得到1个电子变为氯离子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6. A
【详解】A.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煤焦油,故A错误;
B.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故B正确;
C.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等),故C正确;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故选:A。
7. C
【详解】A.同位素是指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而C60和均为单质,其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金刚石和二氧化硅不是同一种原子形成,且二氧化硅为化合物,二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立方烷分子式为,苯乙烯分子式为,两者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8. D
【详解】A.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故A正确;
B.冷的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故B错误;
C.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高温下发生反应,故C正确;
D.氮气与镁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9. C
【详解】A.高炉炼铁时,由于得到的炉渣密度比铁水小,因此浮在铁水上面,A正确;
B.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含有Fe2+,硫酸亚铁能够电离产生Fe2+,因此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B正确;
C.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能发生水解反应形成Al(OH)3胶体,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析出,因而可用来净化水,但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错误;
D.钠单质还原性很强,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0. A
【详解】N、S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则KNO3、S都作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K2S、N2,物质的量为2mol,C元素化合价升高,对应的氧化产物是CO2,物质的量为3mol,则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选:A。
11. A
【详解】A.水也会和钠反应,所以不能用水溶解,A错误;
B.纸上层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滤纸作载体,滤纸上所吸收的水分作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B正确;
C.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羧酸钠盐,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除去其中不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聚合物,C正确;
D.氢氧化钠与锌反应、与铁不反应,稀硫酸与铁、锌均能反应,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稀硫酸进行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的实验,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 D
【详解】A.氯化钠属于强酸强碱盐,蒸干其溶液只能得到相应的固体,故A错误;
B.金属活泼性很强,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单质,故B错误;
C.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比同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沸点要高,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与COS结构相似,且S和O同族,两者属于等电子体,两者均为直线形,故D正确;
故选D。
13. B
【详解】A.HSO水解生成亚硫酸和氢氧根离子,NaHSO3溶液的水解方程式为HSO+H2O H2SO3+OH-,故A错误;
B.ClO-有强氧化性,能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Cl-,溶液呈碱性,则生成Fe(OH)3,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Ag++NO↑+2H2O,故C错误;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由于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则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苯酚,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故D错误;
故选:B。
14. C
【详解】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选项A错误;
B.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选项B错误;
C.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内燃机的抗冻剂,选项C正确;
D.氨基酸处于等电状态时,主要是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此时它的溶解度最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5. D
【详解】A.含有苯环,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故A正确;
B.与N原子连接的饱和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图,含1个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肽键-CO-NH-或酰胺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能与盐酸反应,故C正确;
D.1mol肽键-CO-NH-或酰胺基可与1mol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则1mol该物质可消耗4molNaOH,故D错误;
故选:D。
16. D
【分析】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且Z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位于ⅠA族,X、Y、Z同周期,W、X同主族,W只能位于第二周期,X、Y、Z位于第三周期,则Z为Na;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S,W为O;Y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半径大于S,且为非金属元素,则Y为Si或P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W为O,X为S,Y为Si或P,Z为Na元素,
A.Y为P时,白磷在40度以上就会自燃,故A正确;
B.非金属性:O>S>Si(或P),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Y,故B正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
D.W、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D。
17. C
【详解】A.若该酸的pH=5,稀释到原体积的103倍,溶液接近中性,此时pH≈7,而不是5+3=8,A错误;
B.强碱弱酸盐NaA溶液显碱性,虽然升高温度促进A-的水解,但同时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c(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即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B错误;
C.混合前两溶液中c(H+)相等,则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后c(H+)不变,pH不变,C正确;
D.两溶液中分别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1(OH-)=c1(H+)+c1(Na+)、c(ClO-)+c2(OH-)=c2(H+)+c2(Na+),两溶液中c1(Na+)=c2(Na+),但次氯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所以次氯酸钠溶液碱性更强,c1(H+)>c2(H+),所以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更大,体积相等,则离子总数更大,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 B
【详解】A.1molFeI2与1molCl2反应时,氯气可以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应为2NA,A错误;
B.2.80g 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发生吸氧腐蚀时,Fe电极反应为Fe-2e-=Fe2+,所以转移0.05mol×2=0.1mol,数目为0.2NA,B正确;
C.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C-H键的数目为4NA,C错误;
D.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10L该溶液中n(H+)=0.1mol/L×10L=1mol,数目为NA,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9. B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0~6min,△n(A)=4.0mol-2.8mol=1.2mol,△n(C)=0.3mol,则△n(A):△n(C)=4:1,则c=1,0~4min,△n(B)=1.0mol-0.4mol=0.6mol,△n(A):△n(B)=4:2,则△n(A)=1.2mol,此时4min时n(A)=4.0mol-1.2mol=2.8mol,说明反应在4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0~2min,△n(B)=1.0mol-0.6mol=0.4mol,△n(C)=0.2mol,△n(B):△n(C)=2:1,则b=2,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0~3min △n(C)<0.3mol,因此,可以确定3min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由A可知c=1,0~2min,△n(B)=1.0mol-0.6mol=0.4mol,△n(C)=0.2mol,△n(B):△n(C)=2:1,则b=2,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开始后,不管t取何值,△n(A):△n(B)=4:2,α(A)= =,α(B)= = ,则=1:2,则反应开始后,不管t取何值,A与B的转化率均不可能相等,故B正确;
C.0~4min,△n(B)=1.0mol-0.4mol=0.6mol,△n(A):△n(B)=4:2,则△n(A)=1.2mol,此时4min时n(A)=4.0mol-1.2mol=2.8mol,说明反应在4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刚好达到平衡状态,则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0.075mol•L-1•min-1,故C错误;
D.由AB可知方程式为4A(g)+2B(s)⇌C(g)△H-QkJ•mol-1(Q>0),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生成1molC(g)反应放出QkJ热量,由表格数据表可知,t=6min时,生成了0.3molC,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QkJ,故D错误,
故选:B。
20. D
【详解】A. 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1 mol H2O(g)分解为2 mol H与1 mol O时吸收930 kJ热量,A项正确;
B. 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H2(g)+O2(g)=H2O(g) 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436+249-930)kJ·mol-1=-245kJ·mol-1,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245kJ·mol-1×2=-490 kJ·mol-1,B项正确;
C. 甲吸收能量生成乙,乙释放能量生成丙,乙的能量最高,甲生成丙为放热反应,则甲的能量高于丙,则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项正确;
D. 乙→丙的过程中生成气态水时,释放930 kJ的能量,若生成液态水,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会继续释放能量,则释放的能量将大于930 kJ,D项错误;
答案选D。
21. C
【分析】通过催化过程可以看出,硫化氢加入催化剂后将硫化氢中的氢硫键拆开形成巯基和氢原子,加入甲醇后,甲醇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将氢氧键拆开,巯基取代了羟基的位置形成了甲硫醇和水,然后分析。
【详解】A.CH3SH中硫显-2价,氢为+1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之和等于0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A正确;
B.过程⑤中,生成了CH3SH和H2O,由图示可知,O—H键和C—H键是新形成的,故B正确;
C.该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
D.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方程式为:H2S+CH3OH→CH3SH+H2O,-SH取代甲醇中的-OH,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22. C
【详解】A.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A错误;
B.据图可知NH3被氧化N2,所以左侧为负极,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则电极反应为2NH3+6OH--6e-=N2+6H2O,B错误;
C.该电池中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正负极消耗氧气与氨气的体积比为3:4,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所以正负极消耗空气和氨气体积之比为15:4,C正确;
D.据图可知该电池中负极NH3被氧化为N2,正极空气中的O2被还原,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3. B
【详解】A. mL时恰好中和,根据CH3COOH + NaOH = CH3COONa+ H2O说明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1,mL时,则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小于醋酸物质的量的一半,根据物料守恒可得,选项A正确;
B. mL时,此时溶液为中性溶液,则n(H+) = n(OH-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此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等于20mL,,选项B不正确;
C. mL时恰好中和,得到醋酸钠溶液,根据质子守恒有,选项C正确;
D.若,则不符合电荷守恒规律:,所以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4. D
【详解】A.碳酸根离子为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水解离子方程式:,故A正确;
B.若将打磨过的铝片加入Ⅰ中,加热后会出现气泡,说明铝能与热水反应,实验Ⅰ中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表面有氧化膜,实验Ⅲ有气泡冒出,说明氧化膜被破坏,故B正确;
C.碳酸钠水解显碱性,铝表面的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去掉氧化膜后,铝与氢氧根离子、水反应生成氢气,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方程式:,故C正确;
D.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盐类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气逸出有利于铝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消耗氢氧根离子,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所以加热和H2逸出对水解平衡移动都起到促进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25. B
【详解】A.溶液褪色说明KMnO4被还原,体现了H2O2具有还原性,A错误;
B.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为放热反应,溶液温度上升可以说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B正确;
C.所用的KMnO4溶液过量,溶液不会褪色,C错误;
D.溶液变蓝只能说明还有淀粉,但不一定是未水解,也可能是未完全水解,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最简单的一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4-非选择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mL测其COD.用1,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2C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