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PPT课件(送教案)全册
- 五 认识方程 猜数游戏 第7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2 次下载
- 五 认识方程 解方程(一) 第5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 五 认识方程 练习五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3 次下载
-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 第4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9 次下载
- 数学好玩 密铺 第1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4 次下载
数学北师大版五 认识方程方程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五 认识方程方程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6课时解方程二课件ppt、第6课时解方程二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四下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第6课时 解方程(二)课题解方程(二)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分母表示数、等量关系、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一)等相关内容。在解方程(一)的学习中,学生借助天平称重的具体情境,抽象出“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等式性质,并学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8=12的简单方程。本课时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正确解方程形如ax土b=c和a (x土b) =c的方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在探究等式的性质(一)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的过程,并在讨论交流中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猜想、相互合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引导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70—71页“解方程(二)”教学目标通过画图,举例等方式,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性质,即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一步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2x=10的简单方程。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教学重点理解等式两边都成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谈话导入: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汇报: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等式的性质。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你们能发现一些什么规律呢? 二、互动解疑 1.推想。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2.验证师:既然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请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天平。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5克的砝码,天平两边平衡。用算式表示:x=5 左侧加两个x克砝码,右侧也加两个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天平仍然平衡,用算式表示为:3x=3×5. 师:如果左侧加六个x克砝码,右侧也加六个5克砝码,还会平衡吗?(平衡) 师:通过你们的实验和所列的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的规律吗? 生:发现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还会成立吗?下面同学们再用天平验证一下,好吗? 师:如果左侧加上2个X克的砝码,右侧加上2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平衡 2X=20) 生:小组讨论 师:如果左侧拿走一个X克的砝码,右侧拿走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又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2X÷2=20÷2 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小结规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两个规律,谁能把这两个规律概括为一句话呢? 生: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三、启思导疑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0不能做除数,等式两边不能同时除以0.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修改呢? 生: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四、实践运用师:我们说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你能利用这个性质解方程4y=2000吗?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观察。师:怎么求出方程中未知数y的值呢?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生:反馈,突出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都除以4,使左边只剩下y的方法。师:板书:4y÷4=2000÷4,最后要记得验证。解:4y÷4=2000÷4 y=500验:4×500=2000,y=500对了。五、巩固练习,解方程: 师:会解方程了吗?请同学们运用等式性质解下面两道方程。 7y=28 x÷3=9 解:7y÷7=28÷7 解:x÷3×3=9×3 y=4 x=27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关于解方程的数学问题,相信大家一定掌握的很好,让我们来通过一组习题检测一下吧!三、达标检测1. 请你画图或举例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从中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尝试画图分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如:20÷5=4 20÷5×2=4×2 8=82.森林医生。7x=35=35÷7=5 7x=357x÷7=35÷7x=53.解方程。师:认真解答方程,小组合作分享学习结果。4.应用拓展⑴正方形花坛周长为24厘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多少米?列方程并解答。⑵如果把这个花坛改为长方形,周长不变,宽为4米,长是多少米?列方程并解答。小组讨论并找学生说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2.这节课真是收获满满,最后老师想考考你们,请看题单的反面,请同学们自己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小结:方程就如同这个天平一样,变化的是两边砝码的质量,不变的是天平保持平衡,我们要在变化找中发现规律,用规律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五、教学板书解方程(二)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y=2000解: 4y÷4=2000÷4 y=500 六、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学习解方程(二),是在学生理解了方程的含义、会利用等式的性质(一)解关于加、减法的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引入课题,有利于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解方程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在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在本课中教师时时渗透学法指导。如:通过看书自学、讨论交流等等,来帮助学生猜测验证:“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等式成立”与“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这两个结论。缺点:虽然前面已经有了规范解方程的经验,但是结合以往学生的学习经验,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掌握的不够规范,在本课的教学中,缺少强调方程规范书写的环节。改进措施: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对比,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对解方程方法的正确认识,明确方程方法顺向思维的优势,为今后学生主动运用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练习五课件pptx、练习五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时解方程一课件ppt、第5课时解方程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优秀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