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语下 1《古诗三首》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9281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五语下 1《古诗三首》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9281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五语下 1《古诗三首》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9281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五语下 1《古诗三首》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试卷
展开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五语下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1.古诗三首
一、单元阅读主题:童年往事
二、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思维能力: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yún tián gòng gēng zhī zhì zǐ sāng shù
yín zhēng yù qìng shuǐ mǎn bēi jìn hán yī chūn xiǎo
fú xiǎo时分,农民才忙完cán sāng之事,就又去田间开始劳作了,zhòu yè不停。正所谓“一分gēng yún,一分收获”。
二.用 “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白昼(zhòu zòu ) 稚子(zhìzì zi zǐ) 供耕织(gòng gōng)
银钲(zhēng zhèng) 玉磬(qìng xìng ) 水满陂(bēi pēi )
提供(gōng gòng) 桑田(sāng shāng) 浸寒漪(yī yǐ)
绩麻(jī jì) 杂兴(xīng xìng) 横牛背(héng hèng)
三、看图写诗句。
图1: 。
图2: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绩麻(jì) 杂兴(xìng) B.玉磬(xìng) 水满陂(pō)
C.稚子(zhì) 浸寒漪(yī) D.银钲(zhèng) 横牛背(héng)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供奉 B.供桌 C.提供 D.供耕织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富挠 燃烧 B.春晓 围饶
C.浇水 环绕 D.缠挠 烧饭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也傍桑阴学种瓜( ) A.傍晚 B.靠近 C.临近
(2)稚子金盆脱晓冰( ) A.知道 B.使人知道C.天刚亮的时候
(3)童孙未解供耕织( ) A.理解,懂得B.分开C.解释
(4)四时田园杂兴( ) A.复杂的心情B.杂乱的兴致C.随兴而写的诗
(5)昼出耘田夜绩麻( ) A.把麻搓成线B.做衣服C.卖麻挣钱
(6)短笛无腔信口吹( ) A.相信 B.随口 C.说谎
5.下列加点字与“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的意思相同的是( )
A.信口开河 B.杳无音信 C.信誓旦旦 D.取信于民
6.下列加点字和“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傍晚 B.傍午 C.依山傍水 D.傍人门户
7.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B.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C.稚子金盆脱晓冰(脱掉) D.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8.下列诗句不是描绘儿童生活的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D.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9.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露似真珠月似弓
C.梅雪争春未肯降 D.横看成岭侧成峰
10.下面诗句不是描绘儿童生活的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稚子弄冰》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春天里弄冰的场景,充满了童趣。( )
2.《村晚》后两句中的“横”“信口”两个字词表现了牧童自在悠闲的无穷乐趣。(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乡村隐居生活的不满。( )
4.“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中,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 (拓展性学习单)
六、根据古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古诗 | 作者 | 人物 | 干什么 | 画面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
|
|
|
《稚子弄冰》 |
|
|
|
|
《村晚》 |
|
|
|
|
七、根据提示,填写本课所学的内容。
1.“童孙未解供耕织, ”,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范成大。诗中的孩子 学种瓜(干什么);大人白天 除草(干什么),晚上 搓麻线(干什么)。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杨万里。“ , 。敲成玉磬穿林响, 。”诗中呈现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 小心 、敲冰时的 得意 、碎地时的懊恼,描绘了一幅 稚子弄冰 图,写出了儿童的 天真可爱。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诗人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的 和乡村儿童的 ,流露出对农家紧张忙碌的劳动以及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 之情。诗句“ , ”流露出诗人对乡村孩童的喜爱。
4.《村晚》一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诗句“ ,
. ”让一个调皮天真、悠闲自在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
八、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池塘、 、 、 、 。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草满池塘水满陂”中两个“满”字写出了 的景象,“山衔落日浸寒漪”中,“ ”和“ ”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挂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4.读“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展开想象,并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面。
. 。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后两句是从视觉、听觉角度写的。
B.作者描写了一个随意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C.描绘了乡村秋季傍晚恬静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D.对“池塘”“草”的描写属于静态描写,对“牧童”的描写是动态描写。从“横牛背”“信口吹”可以看出牧童的调皮天真、悠闲自在。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
敲成玉磬穿林响, 。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 ”“ ”“ ”等动词突出了孩子弄冰时的可爱和天真。
3.“忽作玻璃碎地声”,我仿佛听见了 ;仿佛看见了孩子们 的表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三)对比阅读
1.读完两首诗,从“. ”“ ”“ ”“夜绩麻”等词语,我可以感受到农家生活的繁忙。
2.《乡村四月》中,初夏时江南的乡村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画中有: 山原, 的子规, 的 。
3.《乡村四月》中提到的农活有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提到的农活有 、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美丽的乡村景色。
B.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范成大。
C.“也傍桑阴学种瓜”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懂事,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
参考答案
一、白昼 耘田 供耕织 稚子 桑树 银钲 玉磬 水满陂 浸寒漪春晓
拂晓 蚕桑 昼夜 耕耘 。
二、zhòu zhì zǐ gòng zhēng qìng bēi gōng sāng yī
jì xìng héng
三、
图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图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1-3.CCC 4.BCA CAB 5-10.ACC CCC
五、×√×√
六、[宋]范成大 童孙 学种瓜 童孙种瓜图
[宋]杨万里 稚子 弄冰玩耍 稚子弄冰图
[宋]雷震 牧童 骑牛吹笛 牧童晚归图
七、
1.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 范成大 学种瓜 除草 搓麻线。
2.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小心 得意 稚子弄冰 天真可爱。
3.繁忙 天真可爱 赞美 也傍桑阴学种瓜
4.牧童骑牛吹笛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八、
(一)1.草、 水、 山、 落日。
2.宋 雷震 。 3.水草丰美 衔 浸
4.示例: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倒映在水中,水面上闪着粼粼的波光。
5.C
(二)
1.彩丝穿取当银钲 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 杨万里 。
2 脱 穿 敲
3.冰块坠地的声音 失望
4.表达了诗人对天真可爱、聪明机灵的孩童的喜爱之情。
(三)
1.“闲人少”“ 才了 ”“ 昼出 ”
2.绿色的 啼叫 如烟 细雨 。
3.采桑养蚕 、 插稻秧 田间除草、 搓麻线、 种瓜 。
4.C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9d51892728c9b87c5ec62b43e2e0f8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