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当堂检测题
展开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第4课《孙权劝学》
一、基础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 _》。此书是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的史事。
2. 司马光,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3. “治经”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与阅读
比较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 (2)及鲁肃过寻阳( )
(3) 恐已暮矣( )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比较二:
【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邴原少孤 ( ) (4)欲书可耳( )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比较三:
【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 (2)非复吴下阿蒙( )
(3)是使为善者惧。( ) (4)相寿流涕而去( )
2.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比较四:
【甲】初,权谓吕蒙曰:……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 (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3)寻复南奔 ( ) (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
2. 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比较五:
(一)《孙权劝学》
(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邑人奇之 ( )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 )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7.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8.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比较六: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
③蒙乃始就学 乃: ④及鲁肃过寻阳 及: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3.甲文是通过 ( ) 和 (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4.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比较七:
【甲】(《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5.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随堂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活动探究,衔石填海,精准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