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掬,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歌德用的是什么语言技巧吗?你知道其中的数学道理吗?这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的一个概念.
看下面语句: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 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再看下面的语句:(1)画线段AB=CD;(2)点P在直线AB外;(3)对顶角相等吗?
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形式和分类
能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 叫做命题.
注意:1.只要能作出判断,无论判断的结果是对还是错.如对顶角相等(对);互补的角是邻补角(错)2.常见的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表示动作,或疑问句,或类似感叹句,或表示选择
第一组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者“不是”的判断;
第二组语句没有对事情作出“是”或者“不是”的判断,只是对事情进行了描述或疑问.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4)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 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从而将它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如,命题“对顶角相等”可以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例如:“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假命题) “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也能被4整除”(假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例如: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真命题)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名题叫做基本事实.
直线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定理: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这样的命题叫做定理.
(1)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 例如,要判定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可以举出如下反例:图中,OC是∠AOB的平分线,∠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例1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哪个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2)画一条线段AB=2cm;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解:(3)(4)是命题,其中(3)判断的结果是正确,(4)判断的结果是错误;(1)(2)不是命题.理由如下:(1)是问句,故不是命题;(2)是动作,也不是命题.
例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解:(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结论:这两条直线平行
例3 如图,已知直线b//c,a⊥b. 求证a⊥c.
注意: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在直线AB上取一点CC.用圆规画圆 D.直角都相等吗?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B.等角的补角相等C.若|a|=4,则a=4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2)若ab=0,则a+b=0.
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但是它们相等; (2)当a=5,b=0时,ab=0,但a+b≠0.
证明:∵AB//CD (已知),∴∠C=∠ABF ( ),又∵∠A=∠C (已知),∴∠A= ( ),∴AE//FC ( ),∴∠E=∠F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将下面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AB//CD,∠A=∠C, 求证:∠E=∠F.
数学人教版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延长线段AB,命题的形式,如果那么,命题的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真命题,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假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回顾,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例题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等奖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探索新知,命题的定义,巩固练习,命题的结构,课堂小结,定理证明,如果那么,定义结构形式分类,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