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邮高三上学期期末学情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在多哈(51°34′E,25°15′N)进行。上海的王先生及家人计划到现场全程观看决赛。下表为“王先生查询的从上海某机场至多哈机场的国际航班部分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航班 | 出发日期 | 起飞时间 | 飞行时间 |
① | 12月17日 | 16:45 | 9小时50分钟(直飞) |
② | 12月17日 | 13:25 | 34小时35分钟(含转机时间) |
③ | 12月18日 | 16:45 | 9小时50分钟(直飞) |
④ | 12月18日 | 11:30 | 36小时05分钟(含转机时间) |
1. 根据航班信息,推测王先生及其家人选择的航班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决赛开始时,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图中虚线)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卡塔尔使用的是东三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根据时间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东八区比东三区早5个小时。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进行,因此上海的王先生及家人选择的航班必须在北京时间12月18日23点前到达多哈机场。根据表中四个航班起飞时间和飞行时间可以计算出,航班①到达多哈机场的北京时间是18日2时35分;航班②到达多哈机场的北京时间是19日0时;航班③到达多哈机场的北京时间是19日2时35分;航班④到达多哈机场的北京时间是19日23时35分。因此,考虑到要提前到达,最合理的航班是航班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东三区的区时是45°E经线上的地方时,决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进行,此时,多哈(51°34′E)的地方时约为18时26分;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多哈位于北半球,也是昼短夜长;18时26分时多哈已经进入黑夜,但是进入黑夜不久,晨昏线的昏线位于多哈西侧;昏线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确保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图中B图晨昏线的位置与当日昼夜分布一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 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B.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
C. 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D.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
4. 关于图中各地层所在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O层时期生命大爆发 B. S层时期鱼类繁荣
C. P层时期盘古大陆形成 D. T层时期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地质历史先后次序,地层形成顺序应为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该地区地层中间缺失石炭纪,并在地层中形成沉积间断面,故可判断先下降沉积形成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存在可能性),后抬升侵蚀掉石炭纪或该纪时抬升侵蚀掉部分泥盆纪地层,又下降沉积形成二叠纪、三叠纪,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O层奥陶纪,而寒武纪时迎来生命大爆发,A错误;S层为志留纪,泥盆纪为鱼类时代,B错误;P层为二叠纪,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于三叠纪,C错误;卵生哺乳动物出现出现于三叠纪,T层为三叠纪,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
“锋前增温”指在冷气团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被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气团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2020年1月某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锋前增温”现象。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该日8:00的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日“锋前增温”现象可能发生在( )
①四川中部②浙江西北部③江西中部④贵州西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导致此次“锋前增温”幅度较大的原因是( )
A. 冷气团影响范围广 B. 暖气团影响范围广
C. 冷气团势力较强 D. 暖气团势力较强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锋前增温”是随着冷锋逼近,暖气团被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锋前增温”的“锋”指的是冷锋,冷锋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的西部,冷锋的前部对应浙江西部、江西中部,由此②③符合;四川中部、贵州西部受高压脊控制,故①④不符。故选B。
【6题详解】
“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呈正相关,冷气团势力强,对暖气团挤压速度快,使得暖气团快速在狭窄区域聚集增温,C正确;冷气团影响范围广会使得增温的范围较大,而不是增温幅度大,A错误;暖气团影响范围广或势力较强与冷气团势力强相反,故不会造成迅速增温,BD错误。 故选C。
【点睛】等压线图的判读内容有: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判断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判断鞍形气压场;判断天气情况。
下图为“全球部分海底洋流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利于南极地区表层海水下沉的条件是( )
①南极降水增多②表层海水冻结③南极气温升高④极地东风增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8. 南极底层洋流会( )
①促进海面逆温快速形成②导致沿岸降水减少
③加强海水热量交换④扩大海面油污范围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南极底层洋流是南极表层海水密度增加后下沉形成的,而密度的变化与温度、盐度密切相关。海水在结冰过程中,在降温时会析出盐分,冰层底部的海水盐度和密度也会变大,②正确;极地东风增强,促进表层海水温度下降,海水密度增大,④正确;降水增多,稀释海水,海水盐度下降,海水密度下降,①错误;南极气温升高,会造成水温升高,海水密度下降,③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南极底层洋流会扩散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底,促进高低纬度间海水的热量交换,③正确;南极底层洋流为寒流,温度低,通过热量传导降低表层海水的水温,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降水较少,②正确;底层洋流不会直接影响海面油污范围,④错误;底层洋流对海面逆温形成影响较小,①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的温度密度差异导致产生深海洋流,相对表层洋流来说,深海洋流多指海平面1000米以下的海水流动,深海洋流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长期的,即所谓的大洋输送带效应。这些涡旋能从大海深处向大陆架斜坡输送营养。它们还带动全世界海洋的流动,把热带地区的海洋热量输送到极地地区,或者形成洋流和潮汐以帮助平衡气候系统。
气候变化影响山地林带的上限和下限。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西南坡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山地森林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 )
A. 大气降水 B. 地表径流 C. 永久冻土 D. 冰川融水
10. 该山地森林带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针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硬叶林
11. 气候暖湿化期间,该山地森林带( )
A. 上限上移,下限下移 B. 上限下移,下限下移
C. 上限上移,下限上移 D. 上限下移,下限上移
【答案】9. A 10. B 11. A
【解析】
【9题详解】
阿尔泰山的降水主要是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西南坡处在西风带的迎风坡,由于地形雨一般在山腰处降水量最大,所以山腰处为森林和森林草原带,A正确;地表径流、冰川融水森林可利用的较少,BD错误;永久冻土不会为森林生长提供水分,C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该地区海拔较高,深入内陆,气温较低,降水较少,针叶林更能适应这种寒旱环境,B正确;常绿阔叶林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A错误;落叶阔叶林适应温带季风气候区特征,C错误;硬叶林适应地中海气候特征,D错误。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故选B。
【11题详解】
气候暖湿化期间,阿尔泰山降水量增加,气温升高,森林带范围扩展,所以上限上移,下限下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水分组合的分异,进一步产生了植被土壤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山地自然带,这种自然带的分异,叫垂直地带性分异。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青川县与安吉县( )
A. 区域特征相同 B. 空间尺度相同 C. 地理位置相同 D. 发展方向相同
13. 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开阔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春季降水丰沛 D. 土壤呈微酸性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青川县与安吉县同属县级行政区划,因此二者空间尺度相同,B正确;青川县位于我国西南内陆省区,安吉县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二者相距遥远,区域特征、地理位置、发展方向存在差异,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青川县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属于大巴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当地地形不具有平坦开阔的特征,且茶叶需要种植在排水性能较好的丘陵山地,A错误;气温年较差大不是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读青川县气候统计图可知,当地冬季温暖、夏季相对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B错误;读青川县气候统计图可知,青川县3~5月(春季)降水相对较少,不具有春季降水丰沛的气候特征,C错误;青川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从而形成呈微酸性的红黄壤,适宜茶叶生长,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生猪养殖密度呈现倒N型的关系(如下图)。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转出区早期生猪养殖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环境 B. 饲料 C. 市场 D. 劳动力
15. 与广东相比,当前湖北生猪养殖规模较大,最主要得益于( )
A. 地租成本较低 B. 环保政策差异 C. 养殖技术发展 D. 交通条件改善
16. 由图可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转移的特点是( )
A. 陕西将进入第二阶段 B. 北猪南进
C. 由集中养殖趋于分散 D. 东猪西进
【答案】14. C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生猪养殖转出区主要为浙江、天津、广东、上海等8个省市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当地的居民消费能力较强,生猪销售市场广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约束生猪养殖污染,激励养殖环保行为。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规制效应区域差异较大。与湖北相比,广东经济水平高,一些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在广东失去比较优势,需要对外转移;不发达地区环境规制较为宽松,为发达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条件,B正确;与广东相比,湖北经济水平低,地租成本较低,但这不是当前湖北生猪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A错误;与湖北相比,广东经济水平高,其养殖技术和交通条件更具有优势,C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陕西已进入饱和区,即第三阶段,A错误;由图可知,生猪养殖业与环境规制强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层次状聚集现象。在环境制约下,生猪养殖呈现先下降,越过第一拐点后上升,到达第二拐点后再下降的发展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越过倒N型曲线上第二拐点,生猪养殖处于向外转出阶段;福建、辽宁、湖北等7个省市即将在短时间内到达第二拐点,生猪产业发展处于饱和缓慢增长阶段;贵州、广西等4个中西部省份生猪养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宁夏等地区现有生猪养殖水平较低,但未来养殖潜力巨大。环境规制的差异使得生猪产业从东南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在空间布局存在着"南猪北进,东猪西进"的转移趋势,D正确,B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在农业区位因素中,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政策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农业生产中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效益提升。
2020年6月,国家五部门助推“工业锈带”转型为“生活秀带”。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读“辽宁工业遗产产业部门结构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图推测,该省早期工业发展(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 B. 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 采掘业占相当大比重 D. 高新技术工业发达
18. 对待工业遗产,合理的做法是( )
A. 原封不动保存,忠于历史原貌 B. 通过技术升级,恢复传统生产
C. 适度进行改造,保留城市记忆 D. 占地面积较大,应全部拆除改建
【答案】17. C 18. C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根据“辽宁工业遗产产业部门结构分布示意图”,可知,该省早期工业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主导,故A错误;工业遗产基本为重工业部门,表明该省主要发展重工业,故B错误;采矿业遗产数目大,表明采掘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故C正确;图中没有高新技术产业,故D错误。故本题选C。
【18题详解】
工业遗产大多无法进行工业生产,但又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适度的改造形成纪念馆或旅游景点,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保留城市记忆,故C正确;由于工业遗产大多与城市景观不搭配,因此应该对其加以改造,故A错误;原有工厂的厂址与现在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匹配,且硬件条件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故不建议恢复传统生产,故B错误;由于工业遗产承载了我国近年来工业史的一些记忆,具有历史价值,不应拆除改建,故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由于特定的地理区位和发展历史,珠三角港口体系的演化过程呈现独特性,其发展演化阶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香港港相比,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港长期是全国最繁华的港口,原因是( )
A. 广州港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 B. 广州港港阔水深,自然条件更优越
C. 香港港面积狭小,抗侵蚀能力弱 D. 香港港河网密布,综合航运能力弱
20. 依据港口演化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陆地交通的网络化有效促进了港口的发展②地方港港口的扩张导致枢纽港地位下降
③在极核发展阶段,枢纽港的辐射范围减小④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港口的多极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港长期是全国最繁华的港口主要是广州港与内陆经济腹地的联系远远强于香港等其他港口,海陆联运运输能力强、辐射范围广,A正确;香港港口水深更深,B错误;香港港面积小但是基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错误;香港港河网不如广州密布,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陆地交通的网络化与港口的发展呈正相关,①正确;地方港的扩张不会导致枢纽港地位下降,也可提升区域整体影响力从而提升枢纽港地位,③错误;21世纪以来,对外贸易的加强促进了港口的多极化发展,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陆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以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是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巴西幅员辽阔,国内80%的用电负荷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而发电中心则位于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南北跨度超过2000千米。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与巴西联合打造了一条贯穿巴西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巴西打造“电力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 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 B. 提高城镇化水平
C. 合理配置区域的资源 D. 劳动力就地转移
22. 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沿线( )
A. 电力市场潜力小 B. 人口分布较均衡
C. 设备运送较便利 D. 地势起伏变化大
【答案】21. C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巴西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对于热带雨林应加以保护,而非大规模开发,A错;打造“电力高速公路”并不会导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与提高城镇化水平无关,B错误;巴西用电中心位于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发电中心位于北部亚马孙河流域,两地相距较远,为了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打造“电力高速公路”,C正确;打造“电力高速公路”不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题目中没有相关信息说明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沿线的电力消费市场状况,A错误;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B错误;据图示沿线经过平原和高原,地势起伏较大,设备运送不便利,C错误;据图示沿线经过平原和高原,地势起伏较大,D正确。故选D。
【点睛】巴西北部主要是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主,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人口分布较少,开发也较小,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下左图)在距今6000多年前曾是一片浅海,后逐渐演变为古射阳潟湖(被沙坝分割与外海分离的水域)。唐宋时期,为阻止海水入侵,潟湖东侧多次修建堤坝,促进了潟湖的萎缩。1185~1855年,黄河改道南迁,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黄河多次溃决,进一步加剧射阳湖的萎缩。为应对黄河改道和人口增长,该地区修建了排水渠、入海河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甲地及其周边地区从河道和沟渠中挖出淤泥,堆成高出水面4~5米的垛田(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垛田面积锐减,“两厢瓜圃”的美景几近消失。2014年4月,甲地的垛田景观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1)描述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分析黄河改道南迁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的自然原因。
(3)针对垛田面积锐减的现状,提出保护垛田景观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以平原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起伏较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岸线东移,滨海地势升高,泄洪能力减弱。黄河多次溃决,来水增多;湖泊面积缩小,分洪能力降低
(3)利用垛田景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立保护区,加强垛田景观保护;加强立法,制定垛田保护条例;利用垛田文化景观价值,建设科研文教基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里下河地区为材料,涉及中国地理,洪涝灾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里下河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中间地区为湖泊,因此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该地区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受来自海洋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高纬度内陆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小问2详解】
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年际变化大,洪涝灾害频发,改道后黄河洪涝溃决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泥沙入湖,导致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减慢,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海岸线迅速东移,滨海地势升高,河流泄洪能力减弱。
【小问3详解】
垛田景观属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需要建立相关保护区,设立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保护条例,加强对垛田景观保护;仅仅保护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垛田景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获得经济效益,增强当地保护垛田景观的积极性;垛田文化景观价值突出,可以建设科研文教基地,进行科研,文化教育等方面研究,加强相关文化科普。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新疆耕地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2873.29万亩,达到1.06亿亩,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五。图1为新疆略图。
材料二:2020年新疆尉犁县首次实施“麦棉同播”方式,该方式利用小麦低温出苗早的优势,使其充当棉苗生长初期的天然“防护林”,待小麦生长至20厘米高时使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化除。“麦棉同播”采用“一麦三棉”、“一麦五棉”等模式,图2为两模式示意图,下表为不同种植模式比较。
种植模式 | 死苗率% | 伤苗率% | 死伤率% | 籽棉产量/(kg/hm2) |
1麦3棉 | 3.4 | 10.7 | 14.1 | 6285.7 |
1麦5棉 | 4.3 | 13.4 | 17.7 | 6105.4 |
常规 | 15.7 | 30.1 | 45.7 | 4831.0 |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新疆棉花产量5100吨,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1%。2021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2.9万吨,占全国近九成。
(1)新疆的耕地类型以____(水田/旱地)为主,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指出该省区从耕地用途角度需采取的措施____。
(2)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的覆盖率与棉花产量成____(正/负)相关,分析小麦在“麦棉同播”方式中所起的作用____。
(3)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新疆棉花生产的区位变化。
【答案】(1) ①. 旱地 ②. 控制耕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控制耕地转为“非粮”农用地
(2) ①. 正 ②. 防风、保土(防沙)、保温、保水(增加下渗、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肥力
(3)政策支持、市场扩大、交通改善、科技水平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新疆区域图、新疆尉犁县“麦棉同播”农业耕作方式、不同年份新疆棉花生产量的对比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耕作方式、粮食安全与农业耕地保护、农业发展措施及其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故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从耕地用途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很容易转化成城镇用地等非农业用地,或转化为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的非粮农用地。故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需控制耕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控制耕地转为“非粮”农用地。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二表格知,采用“1麦3棉”和“1麦5棉”的种植模式,相比较常规种植而言,死苗率、伤苗率、死伤率均大幅减小,籽棉产量明显增加,故小麦的覆盖率与棉花产量成正相关。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气温(地温)年较差大、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多,土壤较为贫瘠。在“麦棉同播”方式中,小麦可以覆盖地表,减少风力侵蚀,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热量,保持土温;可以增加地表水分下渗,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麦茬、根系、落叶等进入土壤,可以增加土壤肥力。综合上述分析,小麦所起的作用有防风、保土(防沙)、保温、保水(增加下渗、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肥力。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三可知,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2021年新疆棉花产量和占比大幅提高。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技术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量扩大,国家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大力支持新疆生产棉花。同时,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棉花单产不断提高,产量不断增加。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第一大城市,曾是以采矿、炼钢为主的重工业区。20世纪90年代,德累斯顿市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并大规模重建了基础设施,吸引了英飞凌、AMD等高科技公司在此投资。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协作以及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德累斯顿及其周边的萨克森地区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被誉为“萨克森硅谷”。下图示意德累斯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1)分析德累斯顿地区由传统重工业中心成功转型为“萨克森硅谷”的原因。
(2)据图描述德累斯顿区域的微电子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及其特点。
(3)阐述德累斯顿地区的产业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答案】(1)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德国重要的重工业中心;技术水平较高,研究人员的比例较高;政府政策支持,制定了经济促进计划;产业协作条件较好,研究机构、企业与大学密切协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地带。
(2)2000年以前,研究机构、企业、大学集聚,但相互之前的联系与合作较少;2000年至2012年,“萨克森硅谷”集群组织成立,机构间联系与合作加强,形成紧密协作的整体;2012年至今,“欧洲硅谷”联盟成立,建立了跨区域的集群间协作关系。
(3)发挥本地区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导向的产业集群;加强与相邻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积极开展相关产业集群的国际合作。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德累斯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产业集群发展过程及特点、产业转型措施的借鉴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德累斯顿地区由传统重工业中心成功转型为“萨克森硅谷”的原因,即德累斯顿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德累斯顿曾是以采矿、炼钢为主的重工业区,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德累斯顿及其周边的萨克森地区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技术水平较高;20世纪90年代,德累斯顿市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有政府政策支持;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协作以及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协作条件较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地带。
【小问2详解】
由德累斯顿区域产业条群的发展过程图片可知,德累斯顿区域的微电子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以前,图片中显示研究机构、企业、大学虽然集聚在一起,但相互之前的联系与合作较少;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2年,“萨克森硅谷”集群组织成立,研究机构、企业、大学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形成紧密协作的整体;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欧洲硅谷”联盟成立,建立了跨区域的集群间协作关系。
【小问3详解】
德累斯顿由传统重工业中心成功转型为“萨克森硅谷”,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提供了先进的措施经验,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发挥本地区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德累斯顿市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并大规模重建了基础设施,吸引了一些高科技公司在此投资,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借鉴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协作,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加强与相邻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发展创新导向的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相关产业集群的国际合作。
2024扬州高邮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高邮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淄博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自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淄博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自测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自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自测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邮高三上学期期末学情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高邮高三上学期期末学情地理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