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326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326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326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
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Br-8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合理用药和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B. 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大量着色剂
C. 为了提高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添加三聚氰胺
D. 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R”标识,A错误;
B.我国法律规定,婴儿食品中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B错误;
C.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C错误;
D.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为有鲜味的物质,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味精鸡精要合理使用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是一种安全调味剂,D正确;
故答案为:D。
2.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C.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 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又会溶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B正确;
C.糖类、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中除了C、H、O元素外还有N、P等元素组成,故C错误;
D.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是发生了蛋白质的变性,变性不可逆,故加水后沉淀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 NaOH和HCl反应 B. Zn和HCl反应
C. Ba(OH)2·8H2O和NH4Cl反应 D. C与H2O(g)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NaOH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Zn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也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合题意;
D.C与H2O(g)反应是吸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2Q1,故A错误;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相同物质量的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故C错误;
D.根据碳元素守恒,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故D正确;
选D。
5.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
B
浓硫酸能使小木条变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
D
Cl2和SO2均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Cl2和SO2均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浓硝酸颜色变黄,故A正确;
B.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浓硫酸能使小木条变黑,故B错误;
C.硝酸能把SO氧化为SO,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SO,还可能是原溶液中含有Ag+离子,故C错误;
D.Cl2没有漂白性,SO2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D错误;
选A。
6.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石灰水②氯水③酸性KMnO4溶液④BaCl2溶液⑤品红溶液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全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SO2和C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用石灰水鉴别SO2和CO2,故不选①;
②SO2和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SO2使氯水褪色,CO2和氯水不反应,氯水能鉴别SO2和CO2,故选②;
③SO2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O2和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SO2和CO2,故选③;
④SO2和CO2都不与BaCl2溶液反应,BaCl2溶液不能鉴别SO2和CO2,故不选④;
⑤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能鉴别SO2和CO2,故选⑤;
选B。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氨水中滴加盐酸:H++OH-=H2O
B.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2H+=CO2↑+H2O
C. 将铜片投入稀硝酸:3Cu+8H++2NO=3Cu2++2NO↑+4H2O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氨水中滴加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H2O+,A错误;
B.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B错误;
C.将铜片投入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C正确;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2OH-=SO+ H2O,D错误;
故答案为:C。
8. 如图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图中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编号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固体氢氧化钠
浓硫酸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溶液
C
Cl2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浓硫酸
D
NO2
浓硝酸
铜屑
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氨水滴入到固体NaOH中,由于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但浓硫酸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应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A错误;
B.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饱和的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需要加热,即MnO2+4HClMnCl2+Cl2↑+2H2O,所以该装置不能得到氯气,故C错误;
D.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浓硝酸有挥发性,所以二氧化氮中有硝酸,硝酸能和NaOH反应,二氧化氮和NaOH也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气,故D错误;
答案为B。
9.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金属Fe,N为石墨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上有气体放出
B. M为负极,N为正极
C. M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M属于氢之前的金属,该装置构成原电池,M为负极、N为正极。
A.石墨棒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知,M是负极、N是正极,故B正确;
C.M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在外电路中,电子由M极流出经导线流向N极,则电流则由正极(N)流向负极(M),故D错误;
故选D。
10. 利用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以设计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路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固氮的常用方法是由N2和H2合成NH3
B. 可利用Cu与硝酸的反应,将N元素转化为NO或NO2
C. 由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反应中,必须提供氧化剂
D. 实验室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工业固氮的常用方法是由N2和H2合成NH3,故A正确;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故B正确;
C.氮气生成氨气的过程中需要还原剂,故C错误;
D.实验室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故D正确;
故选C。
11. 向CaCl2溶液通入适量的SO2气体,无明显现象,再通入某气体,仍然无明显现象,该气体可能是
A. CO2 B. NH3 C. Cl2 D. N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如生成沉淀。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溶液中有较多SO离子,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离子,或者生成其它沉淀,例如与H2S反应生成S沉淀。
A. CO2不能使SO2转化为SO或SO且不能生成其他沉淀,故通入CO2不会生成沉淀,故A正确;
B.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SO离子,生成沉淀CaSO3,故B错误;
C.NO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硝酸,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SO离子,生成沉淀BaSO4,故C错误;
D.通入H2S发生2H2S+SO2=3S=2H2O,生成S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12.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时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温度(℃)
催化剂
所用时间
①
5%
20
2滴1mol/LFeCl3
t1
②
5%
40
2滴1mol/LFeCl3
t2
③
10%
20
2滴1mol/LFeCl3
t3
④
5%
20
不使用
t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②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实验②④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获得相同体积的O2:t1>t3
D. 实验③与④比较:t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卷pdf、22-23下高一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