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庆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
展开2020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重庆卷】
化学·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D | D | B | B | D | B | B | C | D | C | A | C | A | A | A | D |
1.【答案】D
【解析】A、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钢铁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酸雨侵蚀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冰山融化过程中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A、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故A正确;B、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上班上学时,鼓励坐公交车、地铁、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故B正确;C、减少纸张浪费,减少树木砍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D、为了减少水源的污染,要合理使用化肥,而不是禁止使用化肥,故D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A、一个钴酸锂分子由1个锂原子、1个钴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正确;C、钴酸锂中锂、钴、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59×1):(16×2)≠1:1:2,故选项说法错误;D、钴酸锂中锂、钴、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59×1):(16×2)=7:59:32,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钴元素,故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答】A.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B.氢气验纯时,将收集满氢气的小试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松开手指,若听到轻微的“噗”的声音,说明氢气已经纯净,否则氢气不纯,故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以免发生火灾,故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A、选项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与“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食用铁强化酱油中含有微量元素铁,所以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故A正确;B、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故B错误;C、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害,不能浸泡食材,故C正确;D、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故D正确。故选B。
7.【答案】B
【解析】A、硅元素符号为Si,故说法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硅是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C、硅是地壳中含量排第二的元素,故说法错误;D、单质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Zn+H2SO4═ZnSO4+H2↑。故选C。
9.【答案】D
【解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CO2+2NaOH=Na2CO3+H2O中,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CaCO3+2HCl=CaCl2+CO2↑+H2O,故错误;D、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故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碳与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A、由图可知,物质C是一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碳为单质,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化合价为+2,化合价升高;反应前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生成氢气,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价降低;错误,符合题意;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C
【解答】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H2SO4= BaSO4↓+2H2O。
A、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的氢氧化钡溶液还不足,没有将硫酸完全中和,此时溶液显酸性,故正确;B、点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中和,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所得液体中只有水,故正确;C、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后,滴加的氢氧化钡过量,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钡,故错误;D、因为在点时,硫酸已完全参与反应,所以由点到点,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故C正确;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的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故选A。
14.【答案】A
【解析】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错误;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正确;
C.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正确;D.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确。故选A。
15.【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B、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故选A。
16.【答案】D
【解析】A.澄清石灰水显碱性,PH>7,如果向烧杯中不断加水,则碱性逐渐减弱,溶液被无限稀释,PH接近7,故图像正确;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开始无明显现象,直到两者恰好中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至碳酸钠被完全反应,此时二氧化碳质量达到最大,故图像正确;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只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生成的H2质量一定相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锌、铁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盐都是+2价,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最终铁产生所氢气比锌多,应为F型的图,故图像不正确;D.锌的活动性比铜和银都强,所以都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如果向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两种盐溶液会被全部反应完,故图像正确。故选D。
17.【答案】(1)隔绝氧气;(2)糯米;(3)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1)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能达到灭火的目的;(2)糯米富含糖类、瘦肉富含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大枣富含维生素和糖类、食用油富含油脂;(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8.【答案】(1)C;(2)B;(3)2Li+H2SO4=Li2SO4+H2↑;无污染
【解析】(1)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C;(2)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锂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B中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变成阳离子,A中的氢原子最外层也是1个电子,但氢为非金属元素,所以性质不同。故选B;(3)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Li+H2SO4=Li2SO4+H2↑;新能源汽车除了节约化石能源外,其主要优点是无污染。故答案为:(1)C;(2)B;(3)2Li+H2SO4=Li2SO4+H2↑;无污染。
19.【答案】(1)B;>;(2)Fe3O4+4CO高温3Fe+4CO2;(3)bd
【解析】(1)高压输电线不仅要求要有较好的导电性,还要求密度小,所以选择金属B. 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所以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5;故填:B;>;(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高温3Fe+4CO2;故填:Fe3O4+4CO高温3Fe+4CO2;(3)a、若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不可能有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因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银,该选项说法正确;c、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不一定反应,因此滤渣中不一定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是的组成是铁、银;铁、锌、银;镁、铁、锌、银三种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B;>;(2)Fe3O4+4CO高温3Fe+4CO2;(3)bd。
20.【答案】(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C;(5)B>A>C
【解析】(1)P点表示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60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A物质;(3)B中混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4)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配成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C,因为该温度下C的溶解度最小,配成饱和溶液C用的水最多;(5)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因为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A和C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B>A=C,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A、B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A>C。(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x100%)
故答案为:(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C;(5)B>A>C。
21.【答案】(1)NaCl+H2O+NH3+CO2=NH4Cl+NaHCO3;(2)CO2;(3)过滤
【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沉淀池中氯化钠和水和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2)上述流程中气体X是二氧化碳;(3)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1)沉淀池中氯化钠和水和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NaCl+H2O+NH3+CO2=NH4Cl+NaHCO3;(2)上述流程中气体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故答案为:(1)NaCl+H2O+NH3+CO2=NH4Cl+NaHCO3;(2)CO2;(3)过滤。
22.【答案】(1)酒精灯;(2) 2H2O22H2O+O2↑;(3)B;(4)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密度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1)a是酒精灯;(2)装置B中没有酒精灯,适合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可用MnO2做催化剂;(4)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这瓶气体按G所示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酒精灯;(2) 2H2O22H2O+O2↑;(3)B;(4)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密度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3.【答案】(1)>;(2)无明显变化;能;(3)Ca(OH)2+2HCl═CaCl2+2H2O;(4)HCl;取反应后溶液
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稀盐酸(合理即可)
【解答】(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7;(2)实验 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实验 II:打开K1,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说明A中压强减小,则根据实验I和 II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3)实验III,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4)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显无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还可能含有氯化钙,或者是稀盐酸。稀盐酸显酸性,可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稀盐酸(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2)无明显变化;能;(3)Ca(OH)2+2HCl═CaCl2+2H2O;(4)HCl;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稀盐酸(合理即可)。
24.【答案】(1)二;(2) 35%;(3)ZnCl2和HCl
【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可计算出,每次生成氢气的质量都是0.2g,第二次试验所用固体样品和酸溶液的质量都最少,第二次实验中,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x
X=6.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所用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锌和剩余盐酸中的氯化氢。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新中考安徽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新中考安徽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天津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天津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广东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广东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