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1 走进化学世界 【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1 走进化学世界 【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01 走进化学世界
真题模拟练
1.(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胆矾炼铜 D.烧制陶瓷
2.(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大米酿酒 C.酒精燃烧 D.烧制陶瓷
3.(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工业制法的原理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炼铁 B.工业制二氧化碳
C.工业制氧气 D.工业制纯碱
4.(2021·湖北黄冈·中考真题)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5.(2020·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冬天从海水中捞碱
D.O3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化为O2
6.(2020·四川绵阳·中考真题)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吹尽黄沙始见金 B.爝火燃回春浩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铁杵磨成绣花针
7.(2021·贵州黔西·模拟预测)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8.(2021·云南盘龙·一模)下列我国吉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明矾炼铜 D.燃放烟火
9.(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10.(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教
11.(2021·辽宁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
12.(2021·福州市闽侯县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溅出,胶头滴管紧贴容器内壁
B.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废弃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不需预热,直接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13.(2019·福建)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14.(2021·福州二模)检验铵态氮肥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装药品
C.取碱液 D.验气体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闻气味
C.移走蒸发皿 D.加热液体药品
16.下列有关酸碱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A.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
B.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取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
D.蒸发酸碱反应后溶液
17.(2021·泉州实验模拟)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有如图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量筒中加水 B.用胶头滴管滴加水
C.读取水的体积 D.溶解NaCl
18.下列图示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方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砸碎试管 B.腐蚀胶头
C.液体溅出 D.酒精洒出
1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锌粒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10 酸和碱【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