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3 构成物质的奥秘【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3 构成物质的奥秘【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03 构成物质的奥秘
真题模拟练
1.(2021·湖南)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详解】
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引起的,错误。
C、0℃时水分子依然在运动,错误。
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被压缩。所以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正确。
故选D。
2.(2021·河北)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D
【详解】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故选D。
3.(2020·广西)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这里的“钙”指
A.钙离子 B.钙原子 C.钙元素 D.钙单质
【答案】C
【详解】
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这些物质中的所说的钙不是以离子、原子、单质等形式存在,通常用元素来描述,故选:C。
4.(2021·湖南)“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硒 B.硅 C.铝 D.锡
【答案】B
【详解】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
故选:B。
5.(2020·常州)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 B )
A.氧 B.硅 C.铝 D.铁
6.(2021·广西)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食盐 B.水 C.金刚石 D.空气
【答案】C
【详解】
A、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2021·广西)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山东舰”在建造时用到了大量钛合金,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
【答案】A
【详解】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故选:A。
8.(2020·山东)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答案】B
【详解】
A、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显不显电性,仍显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2021·江苏)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
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正确;
B、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
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
故选A。
【点睛】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10.(2020·辽宁)如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
A、最外层的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不符合题意;
C、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D、最外层的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到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1·江苏)“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Rb+核外电子数为36
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D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37-1=36,此选项表述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此选项表述正确;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12.(2021·辽宁)下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D
【详解】
A、镁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镁原子核外电子数是2+8+2=12,正确。
C、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下方数字)是24.31,正确。
D、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错误。
故选D。
13.(2021·山东)“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1相同
【答案】B
【详解】
A、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1=2+8+18+m,m=3,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Ga3+,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31,镓是31号元素,位置应该在Z处,不符合题意;
D、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1·四川)写出一种由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答案】Ca(NO3)2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钙,硝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NO3)2。
故答案为:Ca(NO3)2。
15. (2020·金昌)请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或语言文字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
(2)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
【答案】(1)2N (2)He (3)Al2O3 (4)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氦气为稀有气体单质,由氦原子直接构成,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氦原子,符号为He;
(3)氧化铝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铝元素化合价为+3,故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
(4)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H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6.(2021·四川)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
(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Sr2+ 2 Mg SrCl2
【详解】
(1)由图1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Sr2+;图1为锶元素,A是氦元素,B是镁元素,C是氯元素,所以图1、图2中共有2种金属元素;故填:Sr2+;2;
(2)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A是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B是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C是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Mg;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C表示氯原子,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锶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rCl2;故填:Mg;SrCl2。
17.(2021·湖北)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部分元素周期表信息回答问题:
(1)图1中A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___________;
(2)图1中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出该元素在图2中的位置:___________(填序号);
(3)镓元素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它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填序号)___________位置的元素相似。
【答案】31 ② ①
【详解】
(1)图1中A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X=2+8+18+3=31;
(2)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其所在周期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其所在组数,图1中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三个电子层,在第三周期,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第IV组,该元素在图2中的位置:②;
(3)最外层电子绝对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镓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与最外层有三个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它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①位置的元素相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10 酸和碱【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