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6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62,共8页。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第162期)文化知识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二) 教育科举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 √ )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 )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 )解析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与“太学”有所不同。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 )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 × )解析 国子监的主管应为国子监祭酒。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 × )解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 )解析 书院一开始由私人设立,但后来官府也对其加以干涉。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 √ )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教习、监生、诸生等。( × )解析 监生、诸生都指学生。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解析 “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 × )解析 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不负责教学工作。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 )解析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 )解析 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 )解析 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 )解析 “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 )解析 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 )解析 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 )解析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 )解析 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 )解析 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 )解析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 )解析 “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解析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 )解析 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解析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 )解析 经义不等同于策问。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 × )解析 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 )解析 “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中选。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 )解析 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 √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 )解析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 )解析 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 × )解析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不一样)书写,皇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 √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 )解析 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 ) 作文素材篇 写作素材: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1(现代篇) 1、顾方舟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中国研制活疫苗消灭脊灰作出了重大贡献。(1)医者大仁在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后,著名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和同事们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孩子疫苗。测试期过去了,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依然灿烂的笑脸,顾方舟和同事们喜极而泣、相拥庆祝!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2)一生为一大事来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有人说他是一艘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避开了脊髓灰质炎的劫难;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用潜心研究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而他自己却谦逊地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一生为一大事来,方舟已成;一世做一大事去,不负初心。 2、志愿军烈士忠魂归故土,浩气存天地的志愿军烈士2021年9月3日,第八批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鸣枪十二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致敬。离家尚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躯。71年前,他们出发,忠诚无畏,热血满腔;71年后,他们归来,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3、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张富清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2018年12月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富清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里面有报功书和军功章,由此揭开了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荣誉:“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1)不忘初心,深藏功名的张富清作为军人,他在战斗中不怕牺牲的决心彰显英雄本色;作为干部,他在工作中勤勉尽责的忠心尽显担当本色;作为党员,他在生活中艰苦朴素的初心凸显清廉本色。他把奖章深藏在箱底,把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在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初心,默默奉献。(2)坚守信仰的张富清人有大爱,行方致远。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用自己的朴实纯粹、责任担当书写了精彩人生,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 4、吴孟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6岁,却仍然每天7点吃完饭去上班,到病房查房或去看门诊,每周仍然坚持做3台以上难度极高的手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这样说道:“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让我倒在手术室吧,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5、钱七虎精忠报国的时代标杆 钱七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展示了他的担当意识;长江隧道、港珠澳大桥,浸润了他的工匠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精忠报国的时代标杆。他是科技赤子,大国工匠。 6、许振超因工匠精神成就精彩人生的 许振超2018年12月18日,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员工许振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许振超进入青岛港以来,立足本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他先后七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正是因为他以青春和汗水践行工匠精神,才能在劳动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7、叶辉打磨精品,创造精彩的“研磨大师” 叶辉在航天工程中,能够将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靠的便是一种名为量块的高精度量具。而它的误差大小,更是直接影响航天科研任务成败。目前机器研磨量块的精度是0.5微米,而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计量与仪器设备管理处研磨师叶辉手中,这一精度却是惊人的0.05微米,超出机器操作十倍。1997年,叶辉进入航天科工二院,当时精通量块研磨技术的只有他师傅一人,研磨工种正面临着“失传”危机。研磨是一项高精密加工技术手段,打磨全靠一双手的感觉,需要几年的练习和琢磨,枯燥、累人、上手慢。入行之初,叶辉只能用报废零件进行研磨练习。整整五年后,老师傅才递给他第一块量块让他修理,这意味着叶辉终于出师。“零件有瑕疵,犹如人生有缺陷,只有经过一遍遍打磨,才能打造精品、创造精彩。”研磨量块就好比打磨自己的人生,叶辉研磨了二十余年量块,同时也打磨出了他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8、艾爱国身怀绝技的钢铁“焊”将 艾爱国大国工匠艾爱国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上奉献50多年,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作为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他荣誉等身却躬身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非凡。凭着锲而不舍,勇于钻研的精神,他成为焊接职业领域的一座高峰。 9、郑渊洁《童话大王》遗憾停刊,与侵权“死磕”的 郑渊洁郑渊洁创作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作品影响深远。作为一笔一划创作其生命、丰满其性格、编写其经历的作者,郑渊洁无疑更加珍视舒克、贝塔这些文学形象的价值和美誉。当郑渊洁目睹笔下一个个童趣盎然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现实货架上的小吃名称、电商平台的服饰品牌,被商家招呼不打地占为己用,堂而皇之地大搞商业开发,不解和愤怒自在情理之中。出刊36年的《童话大王》因作者维权停刊,希望像“童话大王”郑渊洁一样坚持维权的人,最终能收获一个既合情合理,又契合法律精神的圆满答复。毕竟,该终结的,是侵权而非童话。 10、任正非(1)未雨绸缪的 任正非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张霁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高薪纳新,不仅是一种人才战略,也折射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策略。曾几何时,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多年前做出极限生存假设,并为此走上一条艰难曲折的自主创新之路,人们在给默默付出的创新努力而点赞的同时,更为其未雨绸缪的超前布局而庆幸。 由此可见,企业要想由大变强,不仅要承受百炼成钢的孤独与艰辛,更要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与魄力。从这个角度看,如今以高薪广纳贤士、扩充人才储备,何尝不是一种未雨绸缪?(2)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十年磨一“芯”因为怕被别人卡脖子,任正非在2004年就开始布局芯片研发工作。当时,很多人嘲笑他,认为华为不能研制出具有世界水平的芯片,但是任正非坚持了,华为坚持了。十年磨一剑,到2014年,华为第一代麒麟问世。任正非居安思危,带领华为默默研发芯片,所以在遭遇美国政府的打压后,能够快速拿出相应的应对方案,这体现出了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3)任正非 语录①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任正非《华为的冬天》②我不觉得跌倒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任正非③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任正非 11、俞敏洪把拼命当做快乐的俞敏洪第二次高考落榜后,俞敏洪进了县政府办的一个补习班。他一改往日的自卑,努力而勤奋地学习。终于在第三次高考时考取北大西文系。俞敏洪说,当你觉得拼命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可能上不去。 12、李丽(1)走在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上的感恩天使 李丽1岁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在多舛的命运里,李丽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后义务深入省内外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她的善行使得20多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她被人们誉为“感恩天使”。(2)感动中国颁奖辞: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实战训练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小偷【美国】雷蒙德·卡弗第一次注意到那位年轻女孩时,他正在出售机票的柜台边等候。她穿着皮衣,肩上挂着一个沉重的黑皮包,光亮的黑发在脑后成一个髻。他想象着女孩发髻放下来披散在背后的样子。因为排在前面,他没法一睹她的面貌。直到她买好票、转身离去时,他才见识了她的美貌:脸色苍白,双眸漆黑,嘴唇丰满。她的美使他心跳加快。她似乎知道他在瞪着她看,所以突然将目光下移。航空公司职员打断了他。他只好不再看,猜着女孩大概廿五岁时,买了一张到东部城市的二等舱来回票。飞机一小时后起飞,为了赶时间,他走进机场的一间鸡尾酒吧,点了一份加水威士忌,一边啜着酒,一边看着候机室川流不息的人潮。他又看见了那个穿皮衣的黑发少女,正站在服务台附近,和另一名穿着滚灰毛巾边外套的金发少女谈得很入神。过了一下子,她们两个分手了。他叫了第二杯加水威士忌。再次见到她的时候,他正准备买本杂志,觉得有人挤着自己。起初他很奇怪为什么有人这么挨近他,但一看到是谁以后,便露出了笑容。“ 生意真好。” 他说。她抬头看看他,脸红着,嘴角泛上一抹怪异的笑,稍纵即逝。她从他身边移开,走入候机室的人潮中。他拿着杂志站在柜台边,伸手去掏后面口袋的皮夹时,发现皮夹不见了。我会在哪儿掉了呢?脑中开始列出皮夹中的东西:信用卡、现金、会员卡和身份证件。他胃中翻搅着类似害怕的情绪。那女孩那么靠近我,他立刻想到是她扒走了皮夹。该怎么办?他的机票还在,安稳地放在西装里面的口袋。现在,他必须得先处理一下遗失的信用卡,于是打电话回家,叫太太从书桌的最上面一个抽屉里找出电话号码,打电话与各个公司联系。好麻烦啊,这整件事简直令人窒息!她真该死,装出注意到他的样子,站得靠他那么近,还在他说话时,脸红得那么漂亮——这一切竟然只是为了扒他的皮夹。该死的骗人的动物!他咬紧牙根,心想可能再也看不到那个皮夹了。此时,那黑发女孩再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吓了一跳,而又非常高兴,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就近告诉站在附近的警卫。她背对着候机室前面的窗户坐着,似乎正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她旁边有个空位,于是他走过去坐下。“ 我一直在找你。” 他说。她看着他,一点儿都不认得他的样子:“ 我不认识你。”“ 你当然认识。” 他说。她叹了口气,把书摆到一边:“ 这就是你们这些人的想法,像捡拾迷途的动物一样捡女孩子吗?你以为我是什么?”“ 你扒走了我的皮夹。” 他说,并且为用“ 扒走” 这个字而沾沾自喜。“ 你说什么?” 那女孩说。“ 我知道你做了,在杂志摊那边。如果你把它交还给我,这件事就算了,否则我就把你交给警察。” 他说。“ 好吧。” 那女孩神色凝重地端详他,然后从腿上的黑包里拿出一个皮夹。他接过来。“ 等一下,” 他说,“ 这不是我的。”那女孩跑了,他在后面追,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一样。旁观的人四散躲避。那女孩闪来躲去,以免撞到人。沉重的呼吸声提醒他,他已经老了。后来,他忽然听见后面有个女人在叫:“ 站住,小偷!抓住那个人!” 他前面跑着的那女孩不见了。这时有个穿海军装的年轻女子伸脚绊倒他,他重重地摔了一跤,膝盖和手肘都重跌在候机室的瓷砖地板上,但还是紧紧抓住那个不是他的皮夹。那是个女用皮夹,里面塞满了钱以及各种信用卡,而皮夹的主人是那个穿着滚毛边外套的金发女郎——那个稍早前他看见和黑头发的女扒手说话的女人。她也是气喘吁吁的,身边还有个警察。 “ 就是他,” 金发女郎说,“ 他扒走了我的皮夹。” 而他却无法向警察证明身份。两个星期后,困窘和愤怒已渐平息,家庭律师的钱也付了,家中的混乱也恢复了。早上,一个邮包却寄来那个皮夹,没有附带任何解释。皮夹原封不动,钱一毛不少,所有的证件也都在。虽然事情过去了,但他觉得自己后半辈子看到警察都会不自在,在女人面前都会觉得羞愧。(节选自《意林文汇》2017年第3期,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运用肖像、神态等手法描写黑发女孩的美貌,而她美丽外表下隐藏着的狡黠心机,让被美貌迷惑的“他”吃尽了被戏弄的苦头。B .黑发女孩和金发女郎在服务台边谈得很入神这一场景,为下文“他”追赶黑发女孩要回自己的皮夹反被警察抓住的情节埋下了伏笔。C .见到美女时瞪着看,“他”表情极不庄重结果遭到了黑发女孩偷窃皮夹、栽赃陷害的报复,因而小说的主题应该是好色必遭报应。D .小说以机场候机室为环境背景,设计了充满戏剧性的情节,从“他”贪看女孩到“他”重获钱包,人物性格在互动冲突中逐渐得以显现。2 .请简要概括“他”发现皮夹被盗后的心理活动。 3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结尾一段的艺术效果。 答案与解析篇1 .C.“ 因而小说的主题应该是好色必遭报应”错误。小说主题应该是“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不尊重他人只能招致不尊重”。2 .①惊慌(或:害怕),因为现金、证件丢失处理信用卡麻烦;②痛恨(或:愤怒),因为被美貌迷惑,因为再也见不到皮夹;③惊喜(或:高兴),因为黑衣美女再次出现,讨回皮夹有望。3 .①表现“他”羞愧难当的心理;②丰富黑衣女郎性格,使其形象立体丰满;③情节逆转,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功效;④深化小说主旨:理解他人、换位思考也是尊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68,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65,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素材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61,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