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共4页。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2、在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3、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流程:1. 情境导入:四年级要举行一场投篮比赛,李翔和李林都想参加,下图是李翔四次投篮的个数,你能帮他填完报名表嘛?提炼:每次都一样多,就可以代表他的平均水平。2.活动探究:这是李林5次的投篮个数,你觉得该填什么? 那填9怎么样?为什么?4呢?预设:9是它的最高水平,看来不太合适。到底哪个数能代表平均水平呢?任务一:【使用manipulatives中linking cubes使用】1. 独立思考:用不同色块表示李林每次投篮的个数,移一移,找到这个数.2.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用了什么办法得到它3. 全班交流反馈1:移多补少(个别投屏)小结:我们把多的移过来补给少的,使其最后一样多,我们叫 “移多补少”反馈2:计算列算式:(4+6+8+9+8)÷5=7,(4+6+8+9+8)是什么?5次投篮的总个数,5表示5次,7就是平均每次投篮的个数。小结:看来不管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还是把5次个数合并起来平分的计算,这个7切切实实和每个数都有关系,尽管他没有出现在这组数中,但是它代表这组数的整体水平。现在看来,该填几最合适?那么,李翔的平均数是几?这个平均数7和他第一次投篮的7一样嘛?如果你是评委,看李翔和李林你会选择谁?小结: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活动操作: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自己投篮试试看有多少分? 任务二:1. 独立完成:20秒计时投篮,看看你最后得分多少?2. 小组合作:组长将小组成员的分数记录在iPad的表格中,3.小组讨论: 估一估小组的平均得分,移动虚线到合适的位置表示它4. 全班交流反馈1: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估的? 最后出示真实平均数。反馈2:如果这组再加一个人,加上他的分数,请你推测,平均数会怎么变化?
4. 练习李林和李翔等同学都被选中去参加投篮比赛,目前得分如下图,请你动笔算一算,甲队的平均投篮个数是多少?甲队的最后一名队员陈凯还没上场,如果你是陈凯,你希望自己不要投几个以下?比赛接近尾声,乙队5人的平均分是8分,如果甲队想要赢得这场比赛,陈凯至少要投中几个?甲队姓名投篮个数李林9李翔7王鑫6张猛6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为74.6岁。张爷爷今年正好74岁了,看到这个资料愁的饭都吃不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平均数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0页。
